【童教育•课程故事】不再流浪的瓶先生
课程源起:
在一次绘本故事的分享中,孩子们阅读了《瓶子的冒险》,孩子们对绘本中流浪的瓶先生产生了好奇,为什么瓶先生不管是去森林,还是大海旅行,大家都不欢迎它呢?瓶先生到底该怎样才能结束它的流浪生活呢?孩子们为了解开这个疑惑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
讨论1:为什么瓶先生不管去森林还是海洋,它都不受欢迎呢?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可是答案到底是什么?老师给孩子们看了一段视频,孩子们纷纷从视频中找到了答案:
“原来塑料瓶丢进土里,很久都不能被消化(分解)。”
“塑料瓶埋在土里,胡萝卜都哭了。”
“海里的鲸鱼看见许多塑料瓶,它无法自由的游泳,鲸鱼伤心的哭了。”
“海里的动物吃了塑料瓶,消化不了,会撑死的!乌龟的身上也有瓶子,太多了,它都游不动了!”
“瓶子在土里面,土壤会受伤,小花小草都枯了。”
环保小贴士:塑料瓶不易被降解,一旦被埋入地下,会长时间存在于土壤中,影响土壤结构,分解过程中会释放有害物质,导致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影响植物的生长。而扔进海洋的塑料瓶,往往会被海洋生物误当成食物,造成海洋生物的伤亡。
讨论2:
孩子们纷纷表示不能再让瓶先生这样流浪下去了,那怎样才能让瓶先生不再流浪呢?孩子们再次展开了讨论:
“不流浪的话,要给瓶先生一个家。”
“可是有那么多瓶子,要多少家啊。”
“我看过有人捡瓶子去卖的。”
“就是卖废品吗?”
“我看门卫奶奶收过纸箱子去卖,问问门卫奶奶瓶子能不能卖不就好了。”
孩子们立刻行动起来,找到门卫奶奶进行了询问。从门卫奶奶那,孩子们知道,塑料瓶和纸箱一样,都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这样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了。
于是,孩子们决定,想让瓶子不再流浪,可以将瓶子回收起来卖掉,让瓶子再次被利用!
制作回收箱
说干就干,孩子们就地取材,向门卫奶奶借来纸箱。
孩子们你贴、我粘,不一会,回收箱的主体就完成了。
可是谁知道这些箱子是回收箱呢?孩子们有了新办法,他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回收图案并画在了纸箱上,不一会,漂亮的回收箱就完成啦!
回收行动我倡议
为了让更多的瓶子不再流浪,孩子们共同设计了一份“让瓶子不再流浪”的倡议书,带回家分享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带领爸爸妈妈一起行动起来。
同时,孩子们还带着倡议书去到了各个班级,向其他班级的小朋友和老师发起倡议,希望能够向大家回收到更多的塑料瓶。
第二天,孩子们纷纷带来了收集到的瓶子,回收箱里逐渐丰富起来!不过,瓶子的数量还不够多,门卫爷爷说过,要收集到一定的数量,收废品的人才会来收走,我们一起耐心的等一等吧!
变废为宝的瓶子
在等待回收箱集满的过程中,孩子们又有了新的想法,罗紫旭说:“我回家以后,我妈妈带我看了视频,瓶子还可以做成其他东西用呢。”孩子们一听,是呀!瓶子也可以做成别的东西,这样瓶子也就不再流浪了。
于是,孩子们集思广益,有的回家和爸爸妈妈商量,有的自己开动脑筋,将塑料瓶变废为宝起来。
一起看看孩子们都让塑料瓶发生了哪些变化吧!
瓶子水壶
每天早上的小值日生都需要照顾植物角里的植物,给植物们浇浇水、松松土。这天,阳阳说:
“我回家和我妈妈看到了用瓶子做的水壶,我觉得我们也可以用瓶子做一个水壶来浇水。”
“瓶子怎么做水壶呀?”
“很简单,就在瓶子下面戳洞就可以了。”
在阳阳的提议下,孩子们尝试起用瓶子制作水壶,在瓶底扎上洞洞,没想到真的成功了!
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都在使用自制的瓶子水壶给植物们浇水,还赠送给了其他班级,看,大家都用上了我们的环保水壶。
我和瓶子做游戏
在一次自主游戏时,萱萱突然想到,可以用瓶子当作游戏材料呀,我们还没有和瓶子一起做过游戏呢。孩子们纷纷拿来瓶子,有的跑,有的跳,有的玩起了套圈圈,好不热闹!
瓶子乐器
瓶子里装上不同的物品还会发出声音哦!让我们一起听一听会有哪些声音呢?孩子们还将瓶子乐器带到了表演区,进行了一场又一场愉快的演奏会。
给瓶子穿衣服
演奏完,孩子们发现瓶子没有了衣服,看起来光溜溜的,一点儿都不好看,于是,孩子们在美工区找来了各种各样的材料,为瓶子设计起了新衣服,瓶子成为了孩子们区角游戏里的重要材料。
亲子作品
孩子们不仅在美工区让瓶子大变身,还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中让瓶子发挥了新的作用,一起看看吧。
卖瓶子咯!
不知不觉中,瓶子经过孩子和爸爸妈妈的改造,变成了一件件新物件,发挥出了它们的新本领。经过一段时间的收集,回收箱里的瓶子终于集满了!
孩子们兴奋地请来了收废品的奶奶,为了能够更方便的进行回收,孩子们纷纷帮助奶奶一起将瓶子踩扁。
接着,收废品的奶奶将踩好的瓶子放在秤上进行称量,两箱塑料瓶总共40斤,孩子们非常开心,激动地说道:“瓶子的重量快和我们一样重啦!”
大大的惊喜还在后面,收废品的奶奶告诉孩子们,回收的瓶子可以换成钱,5毛钱一斤,40斤瓶子一共20元钱!
孩子们开心极了!纷纷向收费品的奶奶表示了感谢,接着又在讨论,这笔钱该怎么用呢?
“卖掉瓶子得来的钱,我们可以买一个娃娃,放在娃娃家里。”
“我们可以用卖瓶子的钱,买一棵小树苗回来种。”
“卖瓶子的钱,可以买许多的扭扭棒,放在美工区玩。”
“卖瓶子的钱可以买花盆种花。”
最终,通过讨论,孩子们决定,将卖瓶子的钱,先买两棵小树苗回来,种在幼儿园里,这样就可以实现环保循环啦!
种下一棵树
当小树苗送到的时候,恰好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孩子们向门卫爷爷借来工具,迫不及待地种起树来。
挖坑、填土、用自制的瓶子水壶浇水,孩子们互相合作、互相配合,小树苗成功地种入土中,这是属于孩子们的独一无二的小树苗!
孩子们担心小树苗长大后,会找不到它,于是,一起为小树苗设计了专属树牌,这样就不会找不到它啦!
环保小倡议
在孩子们的努力下,瓶先生去了它该去的地方,终于不再流浪啦!同时,还为环保循环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除了通过回收、改造这样的办法之外,孩子们认为,还应该减少塑料瓶的使用,减少塑料瓶流浪的数量。
至此,孩子们本次“让瓶子不再流浪”的探索暂告一段落。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虽然“不再流浪的瓶先生”探索活动的暂时结束了,但孩子们的环保旅程仍在继续。孩子们从最初的好奇探索,到勇敢尝试,再到创新实践的每一步成长。每一次的进步都伴随着无尽的喜悦与收获。展望未来,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将继续携手这些小小探险家,一起揭开更多未知世界的神秘面纱,让孩子们的童年生活更加五彩斑斓、意义非凡!(余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