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教育·课程故事】蘑菇探秘记
苗苗三班班本课程:蘑菇探秘记
课程源起:
在一次午餐活动中,有孩子问道:“老师,今天喝什么汤?”“我不喜欢蘑菇汤。”“老师,我不要蘑菇,我就喝汤。”而我也在每组的餐盘里看到了被扔掉的蘑菇。蘑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吃到的食物,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蘑菇、喜欢吃蘑菇,我们开始了蘑菇的探索之旅,我们与蘑菇的“菇”事也拉开了序幕。
讨论1(蘑菇大猜想)
“我妈妈给我做各种蘑菇美食,蘑菇是非常有营养的。”
“我妈妈喜欢给我炒香菇吃,我可喜欢吃了。”
“我知道红伞伞,不能吃。”
“颜色深深的蘑菇能吃吗?”
“为什么蘑菇长在树上?”
“不对,蘑菇不在树上,我在草地里看到过蘑菇,蘑菇应该长在草地里。”
孩子们对于蘑菇的讨论越来越浓厚,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解开蘑菇神秘的面纱,我们决定对蘑菇展开大调查。
讨论2(亲子调查表)
“香菇和金针菇是可以吃的。”
“蘑菇可以长在树上。”
“蘑菇可以做很多好吃的菜。”
“我妈妈跟我说,不要乱采蘑菇,草地里长的蘑菇有毒。”
通过大调查,小朋友们发现不是每一种蘑菇都能吃,一些颜色鲜艳的蘑菇,毒性很强。我们在草地、超市都可以看到蘑菇,蘑菇还可以长在树上。
讨论3(蘑菇大搜索)
周末的时候,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也去寻找蘑菇的身影去了。
经过一番大搜索,孩子们认识了许多种类的蘑菇,有平菇、金针菇、香菇等,也知道了原来这些漂亮的蘑菇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菌菇。
一见如“菇”
蘑菇大课堂
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蘑菇的结构和生长环境,蘑菇大课堂的活动也正式展开。
经过蘑菇大课堂,我们一起欣赏了蘑菇的图片和视频,孩子们知道了蘑菇的每一个部位都有不一样的名字——菌盖、菌环、菌柄和菌托 ,他们对蘑菇也越发感兴趣。
绘本《看蘑菇》
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去探索蘑菇的秘密,从蘑菇的形状、颜色到菌丝、菌袍子,蘑菇知识又增加啦!
《指南》中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随着课程的持续推进,我们应敏锐捕捉教育时机,借助欣赏、探索、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积极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确保其经验在多元互动中得以丰富与发展。
种菇得菇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蘑菇,苗苗三班迎来了新的生命——菌菇包,孩子们都很欢迎这个新生命的加入,开始讨论如何种植蘑菇菌包。
1. 种植大讨论
“菌包可以种出蘑菇吗?”
“我妈妈说蘑菇喜欢喝水。”
“我觉得它和其它种子一样,都需要水、土、空气和太阳。”
于是,孩子们把蘑菇菌包种植下去。
2.蘑菇探秘日记
接下来,就是漫长等待的时光,孩子们每天早晨都会去看望小蘑菇,与同伴分享蘑菇的变化,并用画笔把蘑菇的变化记录了下来。通过观察与记录,我们一起见证了小蘑菇的成长。
蘑菇怎么不发芽?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孩子们发现香菇和白平菇在一个周期内,成长迅速,都开始慢慢长大了。可是海鲜菇和红平菇一直没发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是不是太阳晒多了?”
“要不把蘑菇种到土里去?”
“也有可能是水浇少了。”
为了弄清楚原因,我们查看了蘑菇种植视频,了解了蘑菇没有发芽的原因后,我们决定用土培的方法尝试拯救蘑菇。
蘑菇土培
耗时两周的时间,蘑菇终于长出来了,早晨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和同伴们分享了这个惊喜。
3.蘑菇收获记
蘑菇日益长大,孩子们开始讨论准备进行第一波采摘。蘑菇长大了,我们可以摘下来吗?
“当然可以啦!”
“摘蘑菇要用剪刀吗?”
“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不用剪刀也可以,我刚才不小心轻轻一拔就拔掉了。”
采摘过程中,小朋友们主动思考如何将蘑菇完整的摘下来,并进行分工合作。
蘑菇收割完,我们开始翘首以盼第二波蘑菇的到来。一周过去了,菌包却一点变化也没有。
“这么久了,为什么我们的蘑菇一点也没长呀?”
“是不是水浇多了?”
“要不我们把蘑菇放到教室外面试一试?”
“ 我们来试一试吧!”
于是小朋友们水浇少了一些,放在户外的阴影处通风。隔了几天,我们的香菇长出来了!
蘑菇成长图册
在孩子们的精心照顾下,小蘑菇长了一波又一波,我们一起见证了小蘑菇的成长。
“蘑菇长的真快呀,真想一直都能看见它。”
“我们可以把蘑菇长大的变化画下来呀。”
“这样不就能一直看见了吗?”
《纲要》中提到:科学探究活动的核心是幼儿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因此,以表现和记录为基础的交流和分享能培养孩子们对物体的客观描述、对事实的尊重,使结论和观点建立在事实上。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体性,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参与性,同时也发展了幼儿对客观物描述的语言表达能力。
“菇”味尝一尝
我家里的美味蘑菇
蘑菇采摘下来以后,让妈妈做成各种各样的蘑菇美食,吃着好满足啊。
小朋友们都积极的分享自己家蘑菇做成的食物。
教师有话说:
《纲要》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索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同时也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认识到不同种类的蘑菇,帮助不爱吃蘑菇的孩子们爱上它的味道,找到蘑菇更多的“秘密”。通过亲子有意识地收集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信息,而爸爸妈妈就是课程中的专家资源,也是我们探究活动的支持者与合作者。
晒蘑菇
新鲜的蘑菇吃不完怎么办呢?孩子们思考着……
“你们吃过干干的蘑菇吗?可好吃了。”
“不如我们就把蘑菇晒干,这样会保存更久哦。”
送蘑菇
我们晒了好多的蘑菇,晒好的蘑菇分装好,孩子们将自己的心意融入到一个个小蘑菇里,将它们送给了幼儿园默默奉献的可爱的人。
谢谢保健医生每天为我们晨检,辛苦啦!
谢谢门外爷爷每天都保护我们,感谢您!
蘑菇奇想记
涂涂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喜欢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自己观察到的蘑菇,想象中的蘑菇。孩子们灵感大爆发,开始各抒己见,蘑菇奇想记开始了……
孩子们通过这段时间对蘑菇的观察,以及对蘑菇的了解,结合自己的想象,画出了各种各样的蘑菇。丰富多彩的颜色、奇形怪状的样子,快来看看吧!
亲子手工活动
孩子们还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手工,他们用黏土、卡纸、扭扭棒制作出一个个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蘑菇。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们一起遨游在蘑菇的世界里,尽情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
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有好动心、好奇心、游戏心。”孩子们从蘑菇的形状开始天马行空的想象,蘑菇伞、蘑菇房子、蘑菇游乐场...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给孩子创造想象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孩子去表现、去创造,使孩子获得真正的发展。在活动中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孩子更好的认识蘑菇的形状和结构,也增进了亲子关系。
大自然是神奇的,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用双手去记录大自然,这也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虽然“菇”事探索活动暂时结束了,但大自然的神秘依然吸引着我们,我们将继续去观察去发现去记录,也继续期待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吧! (余杨、章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