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八周(2025.3.31——2025.4.3)

2025-06-09 21:37:22  浏览:19  备课教师:徐露露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苗苗三班  徐露露

2025.3.31—2025.4.3第八周

下午班——

3月31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二楼平台

游戏材料:纸杯、奶粉、大型器械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桂花树

游戏材料:瑜伽砖、纸杯、铁桶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二、场馆活动

重点区域:建构区

材料:木片积木、纸杯、吸管

活动目标:

1.有探究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学习做事专心细致,能坚持克服困难。

2.能综合运用感官进行观察比较,掌握发展感知觉、手眼协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4月1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绘本:生姜和泡菜的故事》

活动目标: ‌

‌1.了解生姜和泡菜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生姜可以保鲜食物;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学习使用“暖暖的”“酸酸甜甜的”等形容词描述味道;

3.感受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温暖,愿意分享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绘本《生姜和泡菜的故事》(可自制或使用PPT)

实物生姜(发芽的生姜更好)、泡菜(或泡菜图片)

小盘子、牙签(供幼儿观察和品尝)

记录表(幼儿可画出生姜和泡菜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激发兴趣)‌

‌谜语导入‌:

“黄黄的身子尖尖的头,味道辣辣能去腥,放进菜里香又香。”(谜底:生姜)

“白菜泡在水里变,酸酸甜甜真开胃。”(谜底:泡菜)

出示实物生姜和泡菜,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提问引导‌:

“你们见过生姜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泡菜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有什么?”

“你们觉得生姜和泡菜会是好朋友吗?为什么?”

‌二、讲述故事(理解内容)‌

‌教师讲述绘本《生姜和泡菜的故事》‌(可配合PPT或实物演示)。

‌关键提问‌:

为什么生姜要帮助泡菜?(生姜可以杀菌、保鲜)

泡菜和生姜在一起后,味道有什么变化?(变得更香、更好吃)

如果你有一块生姜,你会用它做什么?(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

‌三、观察与体验(加深理解)‌

‌观察生姜‌:

让幼儿摸一摸、闻一闻生姜,描述它的样子和味道。

观察发芽的生姜,讨论:“为什么生姜会发芽?它想做什么?”

‌品尝泡菜‌(可选):

提供少量泡菜(确保卫生安全),让幼儿尝一尝,说说味道。

引导幼儿发现泡菜里的生姜,感受它们的搭配。

‌记录与表达‌:

发放记录表,让幼儿画出生姜和泡菜,并用简单的词描述(如“辣辣的”“脆脆的”)。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2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桂花树

游戏材料:瑜伽砖、铁桶、亿童建构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二、场馆活动

重点区域:阅读室《哎呀,发芽了》

材料:绘本、角色头饰、故事盒子

活动目标:

1.有探究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学习做事专心细致,能坚持克服困难;

2.能综合运用感官进行观察比较,掌握发展感知觉、手眼协调、独立解決问题的能力。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4月3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二楼平台

游戏材料:纸杯、奶粉、大型器械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危险不乱尝》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危险物品(如药品、清洁剂、尖锐物等),知道不能随便品尝或触摸;

‌2.学会辨别安全与危险的物品,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

‌3.增强安全意识,养成“不随便尝、不随便摸”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实物或图片(药品、糖果、清洁剂、剪刀、钉子、彩色药丸等)

安全与危险分类卡片(可粘贴)

情景模拟道具(如小药瓶、仿真水果等)

儿歌《危险不乱尝》(自编或选用相关儿歌)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激发兴趣)‌

‌情景提问‌:

教师出示一颗彩色“糖果”(仿真道具),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可以吃吗?”

引导幼儿讨论:“如果看到漂亮的‘糖果’,但不知道是什么,该怎么办?”

‌儿歌导入‌:

播放或朗诵儿歌《危险不乱尝》:

“小瓶子,真漂亮,不知是糖还是药。

不乱尝,不乱摸,先问大人要知道!”

‌二、认识危险物品(集体讨论)‌

‌出示实物/图片‌:

分组展示物品(如药片、清洁剂、剪刀、钉子、糖果等),让幼儿观察并说说它们的用途。

‌分类游戏‌:

准备“安全”和“危险”两个篮子,幼儿将物品卡片分类投放。

‌关键提问‌:

“为什么药片不能当糖果吃?”(可能中毒)

“清洁剂为什么不能尝?”(有毒、会肚子痛)

“剪刀和钉子可以玩吗?”(会划伤手)

‌三、情景模拟(巩固认知)‌

‌角色扮演‌:

情景1:‌“妈妈不在家,桌上放着药片”‌

幼儿选择做法(如“假装吃掉”或“打电话问妈妈”),教师引导正确行为。

情景2:‌“地上有彩色珠子”‌

讨论:“这是糖果还是玩具?能不能捡起来吃?”

‌安全口诀‌:

教师总结:“‌不认识的,不乱尝!危险的,不乱摸!先问大人再行动!‌”

 

五、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