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十四周(2025.5.12—2025.5.16)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苗苗二班 徐芳
2025.5.12—2025.5.16第十四周
上午班——
5月12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二楼平台
游戏材料:纸杯、奶粉罐、大型积木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认真听话,不插话》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 :理解倾听的重要性,知道插话是不礼貌的行为。
2. 能力目标 :掌握倾听的方法(如眼神注视、保持安静),能在他人说话时控制插话冲动。
3. 情感目标 :体验被尊重的感受,养成耐心倾听的习惯。
活动准备
材料 :
故事视频《爱插话的小熊》(分前后两段);
倾听口诀卡片:“眼睛看,耳朵听,嘴巴闭,耐心等”;
情境表演道具(话筒、头饰等)。
2. 经验 :幼儿有小组游戏和简短发言的经历。
---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悄悄话接力
1. 玩法 :
- 幼儿分组排成一列,教师对第一名幼儿轻声说一句话(如“小兔爱吃胡萝卜”),依次传话至最后一名幼儿。
- 最后一名幼儿大声说出听到的内容,对比与原句是否一致。
2. 讨论 :
- “为什么传话会出错?”(没听清、插话打断)
- “怎样才能传得准确?”(认真听、不插嘴)
目的 :通过游戏直观感受倾听的重要性。
二、生活讨论:什么时候需要倾听?(5分钟)
1. 思维导图引导 :
- 提问:“除了游戏,还有哪些时候要认真听?”(教师讲课、同伴发言、父母说话时)。
2. 小结 :
- 展示图片(上课、聊天、听故事等场景),强调“倾听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三、故事感悟:插话的后果(7分钟)
1. 播放故事 《爱插话的小熊-1》:
- 小熊总打断朋友说话,导致小兔、小松鼠生气不理它。
2. 提问互动 :
- “小熊为什么没朋友?”(插话不礼貌)
- “如果你是小兔,被插话时心情怎样?”(难过、生气)
情感联结 :引导幼儿换位思考,理解被插话者的感受。
四、学习倾听方法(8分钟)
1. 播放故事结局 《爱插话的小熊-2》:
- 山羊老师教小熊口诀:“眼睛看着说话的人,竖起耳朵认真听,想说话时吸口气,别人说完我再说。”
2. 学习口诀 :
- 配合动作练习(指眼睛、耳朵,做深呼吸动作)。
3. 情境演练 :
- 幼儿两两一组,一人讲故事,另一人实践口诀,轮流体验。
五、情境判断:倾听小剧场(5分钟)
教师表演错误行为,幼儿指出并纠正:
- 情境1 :教师扮演幼儿上课时东张西望(错误:分心)→应“眼睛看老师”。
- 情境2 :同伴发言时抢着喊“我知道!”(错误:插话)→应“深呼吸,等说完”。
- 情境3 :别人说话时和旁边幼儿嬉闹(错误:不尊重)→应“安静坐好”。
活动延伸
1. 日常渗透 :
- 在课堂提问、故事时间前朗诵倾听口诀;
- 设立“倾听之星”墙,鼓励幼儿互相观察表扬。
2. 家园共育 :
- 发放口诀卡片,请家长在家提醒“想说话先等待”;
- 建议亲子玩“一分钟不打断”游戏(一人说话一分钟,对方安静听完再回应)。
3. 区域活动 :
- 语言区投放“听声音排序”材料(动物、交通工具音频),训练专注力。
活动反思
- 可通过后续观察幼儿在自由讨论、家庭反馈中的表现,评估习惯养成效果。
- 对倾听能力弱的幼儿,可增加角色扮演机会,强化正向体验。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5月13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桂花树
游戏材料:瑜伽砖、纸杯、铁桶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二、场馆活动
阅读室——《春天的故事》
材料:绘本书、故事盒子、音频、手偶
活动目标:
1.幼儿自己翻阅简单画面的图书,并能用简单的语句描述。
2.学习整理图书,懂得爱护图书,并在活动后能把图书摆放整齐。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5月14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3)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4)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桂花树
游戏材料:瑜伽砖、铁桶、亿童建构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动物保护色》
活动目标:
1.了解肥料对植物生长的作用,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天然肥料(如果皮、菜叶等);
2.通过动手制作简易堆肥,观察有机物质的分解过程,培养环保意识;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萌发爱护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透明塑料瓶、小铲子、喷壶、厨余材料、泥土、干树叶。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
1.情景提问:
出示两盆植物(一盆茂盛,一盆枯萎):“为什么这盆长得更好?”引出“肥料”的作用。
2.讨论生活经验:
“你们见过农民伯伯给蔬菜施肥吗?肥料是怎么来的?”
二、探索制作
1.认识材料:
分组观察厨余废料(香蕉皮、蛋壳等):“这些东西平时会被扔掉,但它们可以变成肥料!”
2.制作堆肥瓶:
步骤1:在塑料瓶底部铺一层土。
步骤2:交替放入厨余碎屑和干树叶(每层喷水保持湿润)。
步骤3:轻轻压实,瓶口用纱布盖住(透气防虫)。
安全提示:
使用剪刀时教师协助,提醒幼儿不直接触碰腐烂物。
三、观察与记录
1.猜想记录:
幼儿画下堆肥瓶的初始状态,预测:“一周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2.延伸观察:
将瓶子放在科学角,定期拍照记录变化(如颜色、气味、出现霉菌等)。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5月15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二楼平台
游戏材料:纸杯、奶粉罐、大型建构。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画笔、蛋糕盘
活动目标:
1.有探究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学习做事专心细致,能坚持克服困难。
2.能综合运用感官进行观察比较,掌握发展感知觉、手眼协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下午班——
5月16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特色活动——美发屋《美轮美发》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有助于幼儿在社交中获得正面反馈,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
3.通过不同的发型,幼儿学习到关于美的不同形式,培养审美观念。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阅读区
材料:绘本书、故事盒子、音频、手偶
活动目标:
1.幼儿自己翻阅简单画面的图书,并能用简单的语句描述。
2.学习整理图书,懂得爱护图书,并在活动后能把图书摆放整齐。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