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025.9.1—2025.9.5第一周
上午班——
9月1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安全用电》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电的作用与危险性,认识常见带电物品(插座、电器);
2.学会远离危险电源,掌握“湿手不碰电”“不碰裸露电线”等安全行为;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安全用电习惯。
活动准备:
课件、仿真家用插座模型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认识“电宝宝”的本领
1.提问互动
(1)“小朋友们,天黑时谁让灯亮起来?夏天谁让风扇转起来?”
(2)引导幼儿说出“电”,出示电灯、风扇图片。
2.小结
“电像个小助手,能让电器工作,但如果我们不小心,它也会发脾气伤到人。”
二、核心探索:电的危险在哪里?
1.观看动画短片
播放情景动画(内容:小兔子湿手摸插座被电到、小熊用钥匙捅插座冒火花)。
2.危险大发现
(1)出示道具插座模型,指出插孔位置:
(2)“这里藏着‘电老虎’,小手不能伸进去!”
(3)对比图卡讨论:(用干燥的手按开关、用铁勺捅插座孔、洗澡时玩吹风机 )
三、安全守律:争做“用电小卫士”
1.学习安全三法则
(1)小手湿漉漉,不碰电开关;
(2)电线破损快躲开,大喊大人来帮忙;
(3)插座不是玩具屋,别塞钉子小金属。
2.游戏:安全行为大判断
教师举图卡(如“爬电线杆”“雷雨天看电视”),幼儿做“对”或“错”手势并说明原因。
四、儿歌巩固:唱响安全公约
学唱简易拍手歌,强化记忆:
《安全用电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湿手不摸开关机;
你拍二,我拍二,插座有洞不去探;
你拍三,我拍三,电器着火快逃开;
你拍四,我拍四,安全用电记心里!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2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二楼平台
游戏材料:纸杯、奶粉罐、大型积木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科学区
材料:放大镜、尺子、量杯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物体特征或事物变化规律,并能描述差异。
2.运用实验验证猜测,如通过滚动、包围等方法测量圈的周长与直径,对比感知物理特性。
3.尝试解决操作中的实际问题。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3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3)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4)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二楼平台
游戏材料:纸杯、奶粉罐、大型积木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时间的脚印》
活动目标:
一、活动目标
1.发现树木、乌龟、鱼等动植物身上隐藏的“时间脚印”(年轮、盾片纹路、鳞片环纹),了解其基本作用(记录年龄、反映气候等);
2.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辨别不同生物记录年龄的方式。
3.萌发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感受生命成长的奇妙。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我们身上的“时间脚印”
1.提问互动
(1)“小朋友们,看看你的身高尺标记,能告诉老师你几岁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生日、身高变化)
(2)“那大树、乌龟、小鱼它们不会说话,我们怎么知道它们几岁了呢?它们身上会不会也有记录年龄的“小秘密”?”
2.揭示主题
“原来大自然很聪明,给很多动植物都留下了“时间的脚印”!今天我们就当小小侦探,一起去找找看!”
二、核心探索:寻找大自然的“时间日记”
1.侦探任务一:大树爷爷的日记本(年轮)
(1)观察:出示树墩年轮图片/模型,引导观察圈圈纹路。
(2)猜想与验证:
(3)提问:“哪棵树年龄大?数数圈圈谁更多?”
(4)提问:“这些圈圈为什么有的宽?有的窄呢?” (结合动画片段或教师讲解:宽=好天气,窄=坏天气;宽边=南方)
小结:“一圈就是一年,圈圈多年龄大!年轮是大树写下的天气日记!”
2.侦探任务二:乌龟背上的密码(盾片纹路)
(1)观察:出示乌龟背甲图片/模型,引导观察盾片上的同心圆纹路。
(2)猜想与验证:提问:“小乌龟的年龄密码藏在哪里?数数这些小圈圈?”
(3)揭秘:“乌龟背甲上的盾片,一圈纹路代表一岁!数完圈圈要+1(出生壳)哦!”
3.侦探任务三:小鱼闪亮的鳞片(鳞片环纹)
(1)观察:出示鱼鳞放大图片,引导观察黑白相间的环状条纹。
(2)提问:“这像不像乌龟背上的圈圈?猜猜它有什么用?”
(3)揭秘:“鱼的年龄写在鳞片上!黑圈圈数+1就是小鱼几岁啦!”三、互动游戏:时间脚印大闯关
1.“猜猜我几岁”配对游戏
(1)准备图片卡(不同圈数的年轮、不同纹路的龟甲、不同环纹的鱼鳞)和数字卡(年龄)。
(2)幼儿分组合作,根据“时间脚印”特征找出对应的年龄卡片。
2.“年轮告诉我”小剧场
(1)教师扮演一棵树:“我今年5岁啦!我3岁那年雨水特别多(指宽轮),5岁那年夏天有点干(指窄轮)...”
(2)邀请幼儿扮演乌龟或小鱼,用“时间的脚印”介绍自己的“年龄故事”。
四、总结升华:珍惜时间的脚印
1.儿歌巩固《时间脚印歌》
树的年龄圈圈数,一圈一年记得住。
乌龟背甲画圈圈,小鱼鳞片藏岁数。
时间脚印真神奇,记录成长每一步!
我们也要爱光阴,每天进步不虚度!(配合简单动作)
2.情感升华
“大自然的每一道‘脚印’都告诉我们:时间一直在走,生命一直在长。我们也要像大树、小乌龟一样,好好吃饭、锻炼、学习,让每一天都留下健康、快乐的“脚印”!”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4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桂花树
游戏材料:瑜伽砖、纸杯、铁桶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阅读区
材料:绘本书、故事盒子、音频、手偶
活动目标:
1.幼儿自己翻阅简单画面的图书,并能用简单的语句描述。
2.学习整理图书,懂得爱护图书,并在活动后能把图书摆放整齐。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下午班——
9月5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桂花树
游戏材料:瑜伽砖、纸杯、铁桶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特色活动——美发屋《美轮美发》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有助于幼儿在社交中获得正面反馈,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
3.通过不同的发型,幼儿学习到关于美的不同形式,培养审美观念。
二、场馆活动
美工室——《肚子里有个火车站》
材料:颜料、排笔、勾线笔、卡纸
活动目标:
1.幼儿自己翻阅简单画面的图书,并能用简单的语句描述。
2.学习整理图书,懂得爱护图书,并在活动后能把图书摆放整齐。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