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十三周(2025.5.6--2025.5.9)

2025-05-18 15:59:58  浏览:1  备课教师:罗维莉

2025——2026学年度第学期

豆豆二班    罗维莉

2025.5.6—2025.5.9第十三周

上午班——

5月6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语言:《我知道的豆子》

活动目标:
1.通过看、闻、比、剥等方法,帮助幼儿积累对各种豆子的感性认识,并在品尝豆子做成的食物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喜爱吃豆子的情感;

2.与父母共同种植豆子,做好观察记录,了解豆子的发芽过程;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共同准备黄豆、赤豆、绿豆、黑豆、蚕豆等各种豆子。

2.新鲜未剥壳的蚕豆、豌豆;豆类食物:煮毛豆,赤豆粥,豆浆,炒蚕豆等。

3.种子和花盆。

活动过程

(一)展示豆子

1.展示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来的各种豆子。

(黄豆、赤豆、绿豆、黑豆、蚕豆等各种豆子)

2.介绍各种豆子的名称。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豆子吗?

(二)观察比较各种豆子

1.比较豆子的颜色。

(1)你们看到了什么颜色的豆子?

(黄色的、红色的、绿色的、黑色的)

(2)知道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吗?

(黄豆、赤豆、绿豆、黑豆……)

(3)小结:豆子有不同的颜色和名字:黄色的豆子叫黄豆,红色的豆子叫赤豆,绿色的豆子叫绿豆,黑色的豆子叫黑豆。

2.比较豆子的大小。

(1)这些豆子一样大吗?

(2)摸一摸、比一比,哪种豆子最大,哪种豆子最小?

(3)小结:刚才,小朋友都用手摸了摸,又把这些豆子放在一起比了比,大家都发现这些豆子中黑豆最大,绿豆最小。

(三)认识新鲜的蚕豆和豌豆

1.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吗?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2.教师出示刚剥出来的蚕豆和豌豆。

3.你们知道豆子藏在哪里吗?(里面)

4.谁来试试把豆子找出来?

5.请个别幼儿尝试剥豆。

6.大家一起来试试,把蚕豆和豌豆的“房子”剥开来,豆子就出来了。

7.全体幼儿剥豆子。

8.两个房子里面的豆子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幼:不一样。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一个圆圆的,一个扁扁的。

师:大大的、扁扁的叫蚕豆,小小的、圆圆的叫豌豆。

9.闻闻这些豆子有没有味道啊?

幼:刚剥出来的豆子香香的。

师:对呀,刚剥出来的豆子有股清香味,新鲜的豆子也很有营养呢。

四、介绍和品尝豆子做成的食物

1.请幼儿说说自己吃过哪些豆子。

师:你们吃过豆子吗?吃过哪些豆子?

2.介绍豆子做成的食物。(展示用豆子做成的食物)

(1)我们来看看,这些你们都吃过吗?你吃过哪些?

(毛豆、赤豆粥、黄豆汤、绿豆汤……)

(2)这杯白白的,像饮料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呀?(豆浆)

(3)你们知道豆浆是用什么做的吗?

师:豆浆也是用豆子做成的,黄豆、黑豆等都可以做豆浆。

3.幼儿品尝好吃的豆类食物。

(炒蚕豆、煮豌豆、爆黄豆、青豆蛋糕、豌豆泥、豆瓣酥……)

一边品尝一边鼓励幼儿说出吃到了什么豆子。

四、户外体育游戏:《夹夹乐》

活动目标:

1. 学习使用筷子,初步掌握正确的拿筷姿势和方法,并结合数量配对开展游戏;

2. 提高手部小肌肉灵活,锻炼手眼协调自控能力和专注力;

3. 喜欢参与筷子夹夹乐游戏,体验完成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使用筷子,初步掌握正确的拿筷姿势和方法,并结合数量配对开展游戏。

活动难点:提高手部小肌肉灵活,锻炼手眼协调自控能力和专注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筷子。

2.自备材料:标有数字1-6的小碗、装豆豆的大碗等、木珠、小纸团等小颗粒

3.配送教具:一次性筷子、《筷子夹夹乐游戏二操作卡》、筷子夹夹乐视频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猜谜语,导入活动。

1.谜语:两姐妹,一样长,酸甜苦辣它先尝。

猜一种餐具(筷子)

2.筷子每天都和我们见面,它有什么用处呢?(吃饭)

(二)幼儿学习拿筷子、用筷子的方法。

1.握筷子口诀歌

拇指夹住筷上方, 小手变成单管枪,两只筷子对对齐,中指食指大拇指,三指兄弟来帮忙,夹住豆豆吃得香。

2.幼儿使用筷子从大碗里夹起小纸团、木珠等,放到自己的小碗里。从容易的、比较大的物品开始,数量由少到多,逐渐增加难度。

(可充分利用如积木粒等教室里的各种玩教具。)

3. 幼儿自由练习拿筷子,教师指导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鼓励幼儿要专心、耐心。

(三) 游戏“筷子夹夹乐”

1.游戏一:夹物品。幼儿分若干组,每组一个大盆,盆里装一些小纸团等物品。每位幼儿用筷子从盆里往自己的碗里夹东西,看谁筷子拿得好,夹得又多又快。

幼儿熟悉玩法后,换比较光滑的木珠进行游戏。

2.游戏二:按数量夹物品。按照数量用筷子夹物品,放在相应数字的格子里。玩法熟悉后,可以进行计时,提高游戏难度。

(四)小结,分享游戏后的感受,结束。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使用筷子,还锻炼手眼协调自控能力和专注力,在比赛中增强了动手的乐趣和会用筷子的自豪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的小手还能做更多事情。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建构区、角色区、美工区、阅读区

(二)材料调整:建构区增加雪花片。

(三)重点指导区域:建构区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感知材料形状特征。

2.学会共同分享玩具,学习收拾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上午班——

5月7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健康:《送豆子》

活动目标:

1. 懂得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2.提高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体验体育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在游戏中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性。

2.难点:在游戏中能够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设置《送豆宝宝回家》的游戏场

景;

2.材料准备:家的模型3个筐、皮球若干;垫

子3张;人字梯3个;平衡木3个、轮胎6个、音

乐《小鸡进行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运动:《拍拍操》

导入:以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老师说儿歌:“胖丫丫俊妞妞,手拉手儿过沟沟,过沟沟拾豆豆,一拾拾了一兜兜。”孩子

们,儿歌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她们拾豆豆干什么呢?

小结:捡豆豆,今天老师也拾了很多豆豆,现

在我们把拾到的豆豆送回家,回家的路上我们要穿过山洞,跨过小桥,爬过草地,然后把豆豆送回自己的家。

(二)基本部分

熟悉路线,进行游戏。

1.示范操作游戏

①幼儿穿过山洞

②幼儿跨过小桥

③幼儿爬过草地将豆豆送到家

注意事项:其余幼儿在后面有序的排队不打扰在游戏的幼儿、攀爬走过程当中教师注意幼儿的安全。

2.把幼儿分成三队,每队每个幼儿各拿1个数的豆豆然后教师指导幼儿熟悉路线,注意钻山洞时别忘了低头,爬过草地时不能让豆豆掉落,然后送到相应的家中。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幼儿熟练游戏。

3.分组合作,接力送豆。(播放背景音乐《小鸡进行曲》)每三人为一小组,三人各站一个点。把豆豆运入框中。幼儿分成两队,看哪队幼儿最先把豆豆送回家为优胜队。豆豆运掉的

组重新去拿豆豆重头开始。

3.提问:我们玩的游戏叫什么名字?

4.总结:《送豆宝宝回家》,在游戏的过程中要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孩子,都是听话的乖宝宝,没有遵守规则的小朋友要向他们学习。

(三)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游戏输掉的幼儿帮助胜利的捏捏肩、捏捏腿、捶捶背等。再交换相互来帮忙。

四、户外体育游戏:《趣味套圈》

 活动目标:

1.锻炼孩子的肌体能力,促进身体更好的成长。

2.培养小朋友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

活动准备:

呼啦圈若干、跑道场地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下楼之前,先在操场布置好游戏场地,选择合适的两条途径。(屈。老师。教案网出处)

(二)小朋友下楼后,老师带领小朋友来到跑道上,平均分成2个队,都站在跑道线后。老师告诉小朋友今天玩的游戏叫做套圈圈。然后拿出一个呼啦圈放在跑道中间示范如何套圈圈,讲明游戏规则,由一边跑向另一边,经过呼啦圈时,将呼啦圈套过整个身体后再跑回原来的队伍与下一个小朋友击掌。

(三)第一轮比赛只设一个圈圈,第二轮再增加一个,加长路程,依次类推。

活动提示:

1.两组小朋友需间隔适当位置,以免在活动中发生碰撞。

2.圈圈要从头上往下套。

3.与下一个队友接力时不要忘记击掌。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建构区、角色区、美工区、阅读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增加马克笔。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初步认识绘画工具。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5月8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音乐活动:《拍蚊子》

 活动目标:

1、喜欢音乐游戏,积极参与集体音乐游戏活动;

2、能够跟随音乐变化拍打身体不同部位;

3、能够配合教师游戏,跟随音乐变化蹲下和起立。

活动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跟随音乐变化拍打身体不同部位;

难点:能够配合教师游戏,跟随音乐变化蹲下和起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拍蚊子》贝瓦儿歌音乐、蚊子动漫图片、蚊子扮演材料15-20份、蚊拍材料一份

经验准备: 幼儿有被蚊子叮咬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自我介绍

教师:“小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你们是不是都不认识我呀,我想和你们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x老师!”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玩一个游戏,你们看我准备了很多好玩的材料哦!”

(二)对话与图片引入

 教师:“小朋友们,夏天刚过,老师想问问你们平时有没有咬过会痒呀?”

教师:“那你们知道是谁在捣蛋吗?”(教师出示蚊子动漫图片)教师:“是的!蚊子在咬我们,蚊子都咬过你们哪里呀?”

教师:“那我们现在一起来拍蚊子好不好!哎呀,蚊子咬了我们的脖子,我拍!”(教师动作示范)“蚊子咬了我的手,我们拍!”“蚊子咬了我们的脚,拍!”

(三)游戏①:跟随音乐《拍蚊子》拍打身体不同部位的蚊子

 教师示范说明音乐游戏规则,“小朋友们,现在老师来播放音乐,当音乐停止时,我说到蚊子在哪个身体部位,我们就一起来拍好不好?”音乐停止,“蚊子在脸上,拍!”“蚊子在背,拍!”

  (四)游戏②:幼儿扮演蚊子,教师拍蚊子,跟随《拍蚊子》音乐进行游戏

教师:“小朋友们,现在呀老师给你们每人一对翅膀,你们来做蚊子,老师来拍蚊子!”“等到音乐停止时,你们蚊子要马上蹲起来躲好,不要被我拍到哦!”

教师说明规则并进行示范后,与幼儿开展游戏。

教师可以让部分幼儿和教师一起拍蚊子。

(五 )延伸

 把翅膀送给小朋友,让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拍蚊子音乐游戏。

二、户外体育游戏:《老鹰捉小鸡》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走障碍物、平衡、立定跳远和快速跑的技能;
2.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学会躲闪;
3.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鸡头饰若干,老鹰、母鸡头饰各一个,音乐带物,鸡蛋包装盒,皱纸,“房子”四间,自制障碍.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小小蛋儿把门开”边唱边做动作进场。
2.准备运动:小鸡操
(二) 基本部分
1.“小鸡们,今天的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去锻炼身体,好不好?”不好”
幼儿分组活动:通过各种自制器械训练幼儿走障碍物、平衡,立定跳远的技能。
2.小鸡捉虫:训练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3.游戏:老鹰捉小鸡
通过游戏发幼儿发展快速跑的能力,学会躲闪。
(三)结束部分
1.舞蹈:小鸡小鸡在哪里
2.“小鸡们,今天你们表现得真勇敢,也很能干,捉到了放多小虫,我们一起小虫带回家去,好不好?”(幼儿听音乐退场)

 

 

上午班——

5月9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艺术:《种豆豆》

活动目标:

⒈在游戏情境中初步学会唱歌曲《点豆豆》;

⒉乐意用语言、表情、动作等表现出不同味道的豆豆;

⒊喜欢与大家一起唱歌、游戏,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⒋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豆豆图片:甜豆豆一个、酸豆豆一个、辣豆豆一个。幼儿每人一个小标记:酸豆豆、辣豆豆或者甜豆豆。

活动过程:

(一)练声活动

1.练习歌曲《苹果歌》

2.替换歌词,练习歌曲。(将红苹果换成甜苹果)

(二)学习歌曲《点豆豆》

1.甜豆豆

师:甜甜的苹果真好吃,今天梦梦老师还带来了好吃的豆豆,猜猜藏在哪儿了?

师:这是一个什么味道的豆豆呢?幼:甜的。

师:为什么?(引导幼儿看豆子图片上笑眯眯的表情)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吃甜豆豆的动作和表情。(幼儿的表情很到位)

(学唱前先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对甜甜的东西,幼儿的味觉印象较深,先从甜豆切入,同时也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

师:想吃吗?我们一起来做个点豆豆的游戏,拿出你的食指来点一点,边听我唱,边玩。教师随音乐范唱“点点点豆豆,点到一个小豆豆,这是什么豆?甜豆豆。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请幼儿跟老师一起做相应动作。

师:歌曲中你都听到了什么呀?

师:这么甜的豆豆,想不想吃?

(幼儿跟老师一起唱“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 )

(教师用比较亲切自然的语言拉近与幼儿的距离,让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歌唱。)

2.绿豆豆

师:呀,口袋里还有豆豆在跳呢,猜猜会是什么豆豆?(请一位幼儿摸一个)

师:看看它的表情,猜猜看。【出示绿色酸豆豆图片】

师:下面我们来唱唱酸豆豆,听听谁谁唱的声音最好听,动作表情最最像。

(这里幼儿的表情不太会做,只有部分幼儿在跟着老师学做。)

师:还有一个豆豆呢,请一名幼儿来摸出来,看看什么豆豆,用表情告诉大家。【出示红色辣豆豆图片】(幼儿的表情比较僵硬,只有个别幼儿表情丰富,几个幼儿开始游离活动。)

(看到酸豆豆和辣豆豆的时候,幼儿的反应没有看到甜豆豆时的强烈,因为幼儿对酸和辣这两种师:三个豆豆都吃完了,还想不想吃豆豆呀?来来来,每个小朋友都有豆豆哦。【教师掀起围兜,贴满了豆子,请每位幼儿选一个豆豆贴到自己地身上,还要说说自己是什么豆豆。】

(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在表达情境语言的时候,注意将歌曲中地部分歌词融入,继续范唱,让幼儿不自觉地熟悉旋律和歌词。)

⒊游戏活动《点豆豆》

玩法:师:现在我们来做点豆豆的游戏,一边唱一边点豆豆,唱到“点到一个豆豆”的时候,我们请这个豆豆上来,然后大家问:“这是什么豆?”上来的小朋友指着自己的豆豆来回答。

示范:师:我先来点一次豆豆,引导幼儿一起唱: “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

(游戏情境的创设,又一次激发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中,还有部分幼儿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豆豆,特别是辣豆豆和酸豆豆。选完豆以后,老师可以问问哪些孩子分别是什么豆,帮助幼儿强化记忆。)

结束:游戏多次后,请一名幼儿来点豆豆。啊呀,这么多味道的豆豆真好吃,现在跟着豆妈妈再去找找有没有别的味道的豆豆。

味道的感受不深,甚至有些孩子从未尝过这两种味道,他们没有相关地经验。)

 

四、户外体育游戏《木头人》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2.培养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

活动重点:

初步培养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老虎头饰、录音机、音乐磁带、活动前学会儿歌“木头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说儿歌进入场地,走走走,慢慢走,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超前,不掉队,我们都是好朋友。小朋友,我们一起学一学小动物走路好吗?放音乐《走路》。

二、基本部分

小朋友,我们学了一首儿歌《木头人》,背给老师们听一听。“山山山,爬高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木头人是什么样的?请举手说。小朋友说的很好,木头人是不会说话、不会笑,也不会动的。

木头人很好玩,我们一起做个木头人的游戏好不好?小朋友手拉手,围着圆圈一边说儿歌,一边走,说到“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时,小朋友赶快学木头人站好,哪个木头人表现得好,老师讲给他一朵小红花,如果谁先动,谁先说话,谁先笑,就让他表演一个节目。玩游戏三遍。

还有一种好玩的玩法,老师当老虎,小朋友当木头人跟在老虎后面一边走一边说儿歌,说到“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时,小朋友马上停住,任意造型摆一个好看的动作,但是不能动也不能笑,谁先动或笑就输了,被大老虎抓住就让他表演一个节目或罚他停止一次游戏。幼儿游戏三至四次。教师指导幼儿控制自己的身体静止不动,提醒不跪或坐在地上。

小结:表扬爱动脑筋摆出不同造型和遵守游戏规则的的小朋友。

三、结束部分

做《看样学样》活动放松身体,走回活动室。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建构区、角色区、美工区、阅读区

(二)材料调整:阅读区增加绘本。

(三)重点指导区域:阅读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对阅读活动的兴趣。

2.培养倾听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