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十二周(2025.4.27—2025.4.30)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果果一班 潘睿
2025.4.27—2025.4.30第十二周
下午班——
4月27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南区操场
游戏材料:梯架组合、轮胎、滚筒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坐地开合腿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包含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性、柔韧性平衡能和协调能力等),提高幼儿抵抗疾病的能力;
2.培养幼儿好的情绪、坚强的品质、积极的态度、开朗的性格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3.学习基本的篮球技能。
二、重点区域
重点区域:木工坊、阅读室
活动材料:
小木匠、俄罗斯方块、绘本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体验自我动手的快乐。
2.对益智材料的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下午班——
4月28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二、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南区操场
游戏材料:梯架组合、轮胎、滚筒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垫子、箱子、梯子。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二、重点区域
重点区域:美工区
活动材料:
纸盒、吸管、磁力片、积木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体验自我动手的快乐。
2.对搭建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4月29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南区操场
游戏材料:梯架组合、轮胎、滚筒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认识人民币(二)》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面值;
2.初步掌握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3.体验购物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人民币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面值。
难点:初步掌握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活动准备:
希沃课件、模拟纸币、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师:小朋友们,佩奇想买棒棒糖糖,但他不认识钱,你们可以帮帮他吗?
二、基础部分
1.教师出示人民币图片,请幼儿观察,初步认识人民币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面值。
2.游戏:换一换
师:小朋友们,请你来想一想,5元的人民币可以换成几张1元的人民币呢?
请幼儿将不同面额的纸币进行换算积累数钱、换钱的经验。练习将1元、5元、10元进行组合搭配,凑出要交换的面额。
3.游戏:帮佩奇买东西
师:小朋友们真棒,学会了数钱、换钱、我们去帮佩奇买东西吧!
购买不同的东西可以怎样付钱呢?请幼儿用多种方式进行付款,可以用加法或减法进行付钱。
4.幼儿自主购物实践
幼儿带上纸币购买物品,需要挑选不同价位物品并说出怎样付钱或者找零才算购买成功。正确购买的小朋友会有小红花的奖励。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师: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带上20元钱到超市里逛一逛,看看能买到哪些东西吧!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4月30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场地:南区操场
材料:梯架组合、轮胎、滚筒、地垫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我爱社区》
活动目标:
1.学生能清晰说出社区的基本构成,如常见设施、不同功能区域,了解社区的日常运作与服务内容;
2.培养学生观察社区、收集信息的能力,提升参与社区实践活动的动手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社区的热爱之情,增强社区归属感和责任感,鼓励主动参与社区建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社区生活短视频,涵盖社区广场、超市、花园等场景,提问学生“视频里出现了社区的哪些地方?你在社区里做过哪些有趣的事?”,引发学生兴趣与讨论。
二、通过PPT展示社区的各类设施(健身器材、快递柜、宣传栏等)和功能区域(休闲区、生活区、绿化区等),结合图片与文字讲解社区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如物业工作、社区活动组织。
三、社区探秘实践
将学生分组,布置社区观察任务,如记录社区内三种不同植物、寻找便民服务设施位置、采访一位社区居民了解社区变化。学生带着任务在社区内观察、记录、采访,教师随行指导。
四、分享交流
各小组回到教室,分享探秘成果,展示拍摄的照片、记录的内容,交流采访收获,教师总结归纳。
五、创意表达
学生选择绘画、手工、诗歌创作等形式,表达对社区的热爱。如画一幅社区美景图、制作“理想社区”模型、写一首赞美社区的短诗。完成后展示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六、教学延伸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如清理小广告、垃圾分类宣传;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为社区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将课堂中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