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一周(2025.9.1—2025.9.5)

2025-09-21 10:31:15  浏览:8  备课教师:潘丽

2025.9.1—2025.9.5第一周

上午班—— 

9月1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

(1)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

(2)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3)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

(4)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

(5)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安全第一课——《安全乘坐汽车》

活动目标:

1.了解乘坐汽车时的常见安全隐患,掌握安全乘坐汽车的正确方法;

2.能识别与乘车安全相关的标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养成遵守乘车安全规则的良好习惯,增强安全责任感。

活动准备:

与安全乘坐汽车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包含正确与错误乘车行为对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发兴趣

1.播放一段动画视频:两个小朋友和家长一起乘车去郊游,一个小朋友不系安全带、在车内打闹,还将头伸出窗外;另一个小朋友正确系好安全带,安静坐在座位上。最后,遇到急刹车,不遵守乘车安全的小朋友受伤了,而遵守规则的小朋友安然无恙。

2.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幼儿:“视频中的两个小朋友做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一个受伤了,一个没有受伤?”从而引出活动主题——安全乘坐汽车。

二、知识讲解与讨论

1. 展示与乘车安全相关的图片,结合图片详细讲解安全乘坐汽车的要点:

2. 出示汽车安全标识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标识的含义,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乘车安全标识,如“必须系安全带”“禁止将头手伸出窗外”等。

三、模拟体验,巩固知识

1.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进入模拟汽车场景中。教师扮演司机,幼儿扮演乘客,进行乘车情景模拟。

2. 在模拟过程中,教师设置不同的情境,如汽车启动、急刹车、转弯等,观察幼儿的乘车行为,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并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进行正确操作。

3. 模拟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和总结,评选出“安全小乘客”,给予表扬和小贴纸奖励。

四、学唱儿歌,强化记忆

1.播放安全乘坐汽车的儿歌音频,带领幼儿学唱儿歌,如:“小汽车,跑得快,小朋友们要坐好。安全带,系系牢,头手不伸车窗外。不打闹,不喧哗,安安全全到学校。”

2.通过欢快的儿歌,让幼儿进一步巩固安全乘车的知识。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2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

(1)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

(2)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3)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

(4)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

(5)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跑跑镇

游戏材料:大型滑滑梯器械

观察重点:幼儿是否能遵守游戏规则和秩序,是否能采用安全的姿势和速度进行滑梯游戏。

支持策略:

(1)教师游戏前强调游戏规则和秩序,提醒幼儿滑梯时注意安全;

(2)引导幼儿观察大型滑梯器械的构造,鼓励幼儿自主搭建,创新滑梯玩法;

(3)鼓励幼儿勇于尝试,克服困难,锻炼其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科学区

材料:吸铁石、吸管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科学现象。

2.对科学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9月3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

(1)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

(2)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3)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

(4)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

(5)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3.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神奇的汉字演变》

活动目标:

1.了解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感受汉字的神奇与魅力;

2.认识一些简单的象形字,能尝试根据字形猜测其含义;

3.激发对汉字的兴趣,萌发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PPT、汉字演变的动画视频(展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

活动过程: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汉字演变的动画视频,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幼儿:“视频中汉字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觉得汉字有趣吗?”引发幼儿对汉字演变的好奇心,导入活动主题。

二、认识象形字,探索汉字奥秘

1. 出示“日”“月”“山”“水”等象形字的甲骨文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提问:“这些图案像什么?你能猜出它们代表什么意思吗?”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展示对应的现代汉字图片和实物图片,揭晓答案,帮助幼儿理解象形字是通过描绘事物的形状来创造的,感受汉字与实物之间的联系。

3. 用同样的方法,依次认识“人”“木”等其他象形字,引导幼儿对比甲骨文和现代汉字的差异,体会汉字的演变。

三、游戏:汉字猜猜猜

1.将象形字卡片分散摆放在教室地面上,幼儿围成一个圈。

2.教师说出一个汉字的含义,如“高高的,上面有石头”,幼儿迅速跑到对应的象形字卡片前,拿起卡片并说出卡片上的字。猜对的幼儿可以获得小贴纸奖励。

3.交换角色,邀请幼儿来描述汉字含义,其他幼儿进行猜测,进一步巩固对汉字的认识。

四、动手实践,体验汉字之美

1.为幼儿提供白纸和彩笔,让幼儿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象形字,尝试模仿甲骨文的样子画出来,然后在旁边写出对应的现代汉字。2.对于有兴趣的幼儿,提供毛笔和宣纸,教师简单示范握笔姿势和书写方法,让幼儿体验用毛笔书写简单汉字的乐趣,感受汉字的书写之美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4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

(1)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

(2)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3)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

(4)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

(5)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阳光房

游戏材料:露营装备、玩偶

观察重点:幼儿与同伴互动合作的状态,与同伴互动是否有具体的游戏情境。

支持策略:

(1)观察幼儿游戏,适时记录幼儿的游戏时刻,寻找教育契机;

(2)教师以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适时介入游戏;

(3)适时指导幼儿丰富游戏情境,加强角色之间的联系,提高游戏水平。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生活区

材料:毛线、吹风机玩具、梳子

活动目标:

1.学会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9月5日   星期五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

(1)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

(2)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3)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

(4)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

(5)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创意汉字画》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认识常见汉字的结构与形态,了解汉字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特点;

2.幼儿能够运用绘画工具,将汉字的笔画与图形巧妙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创意的汉字画;

3.提高手部精细动作和色彩搭配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活动准备:

PPT、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画纸、勾线笔等。

活动过程: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提问幼儿:“小朋友们,刚刚我们看到的像画画一样的符号是什么呀?它们是怎么变成现在我们写的汉字的呢?”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从而引出本次活动主题——创意汉字画。

二、探索发现

1.展示象形文字图片,如“马”“鱼”“鸟”等,让幼儿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些文字像什么。教师讲解象形文字是古人通过描绘事物的外形特征创造出来的,是汉字的早期形式。

2.呈现一些创意汉字画作品示例,如将“火”字的笔画画成跳动的火苗,把“伞”字变成一把真正的雨伞形状。引导幼儿讨论:“这些作品是怎么把汉字变成一幅画的?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引导,总结出创意汉字画的基本方法,即根据汉字的含义和形状,把笔画想象成相关的图形或物体。

三、创意启发

1.教师选取“木”字为例,进行创意示范。先在黑板上写出“木”字,引导幼儿联想:“这个‘木’字,除了是一棵树,还能变成什么呢?想一想,它的笔画像什么东西的一部分?”教师边说边将“木”字的笔画进行添画,变成一把椅子(“木”字的一横变成椅子的座面)。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如“木”字还可以变成梯子、秋千等。教师对幼儿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幼儿创作

给幼儿发放图画纸和绘画工具,让幼儿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汉字,进行创意绘画。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创作过程,适时给予启发和帮助。如发现幼儿遇到困难,教师可以引导:“你想一想这个字的笔画像什么?可以大胆地把它画出来哦。”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创作。

五、作品展示与分享

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邀请幼儿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画的是哪个汉字,把它变成了什么。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对每一幅作品都给予积极的评价,从创意、绘画技巧、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表扬和鼓励,为表现出色的幼儿颁发小奖品。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