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三周(2025.9.15—2025.9.19)

2025-09-22 18:52:48  浏览:9  备课教师:潘丽

2025.9.15—2025.9.19第三周

上午班—— 

9月15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攀爬区

游戏材料:垫子、跑酷材料、安吉箱、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

(1)留意幼儿攀爬、平衡、翻越等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以,及力量和耐力表现;

(2)关注幼儿间合作、交流、分享及解决冲突的情况;

(3)看幼儿能否创造性地使用材料设,计新颖的攀爬玩法;

(4)观察幼儿游戏时的情绪反应如,勇敢尝试时的兴奋遇,到困难时的焦虑等。

支持策略:

(1)适时提供难度递增的材料,如更高的梯子、更复杂的跑酷组件,鼓励幼儿挑战自我;

(2)组织小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分工合作;当幼儿发生冲突时,引导他们互相沟通、协商解决;

(3)展示不同的攀爬搭建范例,启发幼儿思考创新玩法,对有创意的幼儿给予肯定和鼓励;

(4)对于害怕或焦虑的幼儿,给予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克服困难。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我不欺负人》

活动目标:

1.感受欺凌危害,萌发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友爱情感;

2.了解欺凌含义,知道言语辱骂、孤立等行为都属于欺凌;

3.拒绝欺凌行为,不欺负他人,也保护自己不被欺负。

活动准备:

PPT,白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正确判断欺负行为,初步了解欺凌。

1.播放音频及图片“故意与不小心”,引导幼儿正确判断欺负行为,初步明确欺凌概念。

(1)小朋友们,你被欺负过吗?你知道什么是欺负吗?

(2)有的小朋友说被撞到、被打是欺负,有的小朋友说被骂是欺…家对欺负都有自己的理解,看看图片上行为是不是“欺负”呢?

(3)哪个行为是“欺负”?为什么?

小结:大家一起玩耍时,有些小朋友可能会不小心碰到你,如果对方不是故意的,我们可以 原谅,并提醒他/她下次小心。而欺负是指一个人故意对你做出不好的、具有伤害性的行为,让你感觉不舒服或者害怕。

二、识别更多欺凌行为。

1.师幼讨论,说说知道的欺凌行为。

你还知道哪些行为也是欺负呢?(打、骂.....

小结:抢同伴的玩具、给同伴取外号、辱骂或者嘲笑同伴.…这些故意用不好的方式对待同伴的行为都是欺负人的表现。

2.播放音频及组图“隐形欺凌”,了解更多不同的欺凌行为。

其实,除了刚刚小朋友们提到的这些行为,我们的生活中还藏着一些看不见的欺凌行为,看看图片上的这些行为是不是“欺负”呢?

(1)孤立、排挤小朋友。

小珍正在和小朋友一起玩抛接球游戏,这时,另一个小朋友走过来做了什么?她是怎么说的?

你觉得这个行为是正确的吗?为什么?

小结孤立个别小朋友,不和他/她玩,也是一种欺负人的行为。小朋友之间要友爱相处,每个人都有权利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分享快乐。当你看到有人被孤立或排挤时,记得要勇敢地站出来帮助他们,可以主动邀请他们一起玩,或者告诉他们不要害怕,有很多小朋友愿意和他们成为朋友。

(2)威胁小朋友,向小朋友索取财物。

你觉得好朋友是什么样的?

看看图片中小朋友的做法,是好朋友之间会做的事情吗?为什么?

小结:威胁就是故意说一些会让别的小朋友害怕或难过的话,要他们做不喜欢的事情。真正 的朋友是相互帮助,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快乐的事情,而不是索要东西、强迫别人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3)跟风对待小朋友。

这张图片里的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觉得这个小朋友的做法对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小结不要因为别人做了坏事,就跟着去做,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当看到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我们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告诉老师或家长,帮助被欺负的小朋友。做勇敢、正直的好孩子,不跟风欺负别人,也不要找借口推卸责任。

(4)指使别人。

这个小朋友对小珍说了什么?他想让小珍做什么呢?

你觉得他在欺负小珍吗?为什么?

小结:总是让别人帮我们做事情,命令人,其实也是一种欺负。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当你想让别人帮忙时,可以好好和他们说,问问他们是否愿意。如果他们不愿意,我们也要尊重他们的选择,不强迫人。其实,不管是孤立、排挤,或者帮助别人一起欺负人,这些都是欺凌行为。

三、了解欺凌别人的后果。

1.出示实物白纸与组图“被揉搓的纸团”,教师操作示范,引导幼儿直观感受欺凌给人带来的伤害。

你觉得被欺负的小朋友会有怎样的感觉?

现在把这张白纸想象成被欺负的小朋友。

(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张平整的白纸;

(2)接着,教师揉搓白纸,每说出一句欺凌语言时,揉白纸一下,直到白纸逐渐变成-一个小纸团

(3)最后,教师道歉并展开纸团,直到铺平白纸。

还记得原来的白纸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呢?(光滑的;皱巴巴的)

小结:推打、嘲笑、孤立等欺负人的行为会让被欺凌的小朋友难过、受伤,变得害怕去幼儿园、不敢交朋友,欺凌行为给小朋友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

2.出示组图“欺负人的后果”,引导幼儿了解欺凌别人的后果。

(1)欺凌不仅 会给别人带来伤害,欺凌者也会受到惩罚。你觉得欺负人的小朋友会怎么样?

(2)你们愿意和欺负人的小朋友一起玩吗?老师和爸爸妈妈会怎么做呢?

小结:爱欺负人的小朋友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同时还会受到老师和爸爸妈妈的批评。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16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攀爬区

游戏材料:垫子、跑酷材料、安吉箱、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

(1)留意幼儿攀爬、平衡、翻越等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以,及力量和耐力表现;

(2)关注幼儿间合作、交流、分享及解决冲突的情况;

(3)看幼儿能否创造性地使用材料设,计新颖的攀爬玩法;

(4)观察幼儿游戏时的情绪反应如,勇敢尝试时的兴奋遇,到困难时的焦虑等。

支持策略:

(1)适时提供难度递增的材料,如更高的梯子、更复杂的跑酷组件,鼓励幼儿挑战自我;

(2)组织小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分工合作;当幼儿发生冲突时,引导他们互相沟通、协商解决;

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展示不同的攀爬搭建范例,启发幼儿思考创新玩法,对有创意的幼儿给予肯定和鼓励;

(4)对于害怕或焦虑的幼儿,给予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克服困难。

三、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跑跑镇

游戏材料:大型滑滑梯器械

观察重点:幼儿是否能遵守游戏规则和秩序,是否能采用安全的姿势和速度进行滑梯游戏。

支持策略:

(1)教师游戏前强调游戏规则和秩序,提醒幼儿滑梯时注意安全;

(2)引导幼儿观察大型滑梯器械的构造,鼓励幼儿自主搭建,创新滑梯玩法;

(3)鼓励幼儿勇于尝试,克服困难,锻炼其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科学区

材料:吸铁石、吸管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科学现象。

2.对科学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9月17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攀爬区

游戏材料:垫子、跑酷材料、安吉箱、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

(1)留意幼儿攀爬、平衡、翻越等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以,及力量和耐力表现;

(2)关注幼儿间合作、交流、分享及解决冲突的情况;

(3)看幼儿能否创造性地使用材料设,计新颖的攀爬玩法;

(4)观察幼儿游戏时的情绪反应如,勇敢尝试时的兴奋遇,到困难时的焦虑等。

支持策略:

(1)适时提供难度递增的材料,如更高的梯子、更复杂的跑酷组件,鼓励幼儿挑战自我;

(2)组织小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分工合作;当幼儿发生冲突时,引导他们互相沟通、协商解决;

(3)展示不同的攀爬搭建范例,启发幼儿思考创新玩法,对有创意的幼儿给予肯定和鼓励;

(4)对于害怕或焦虑的幼儿,给予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克服困难。

三、游戏分享

3.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磁铁的秘密》

活动目标:

1.幼儿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乐意主动探索;

2.了解磁铁的特性,初步感知磁铁在人类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发现磁铁相同两极相斥,不同两极相吸的特性。

活动准备:

1.PPT;

2.游乐场操作材料每人一套、小猫钓鱼操作材料两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介绍可爱的小猫可可,激发幼儿兴趣,并示范可可在游乐场乖乖听话的演示。

2.教师提问“小猫可可为什么这么听话?”引导幼儿发现磁铁可以吸住小猫身后的曲别针。

二、基本部分:

1.为幼儿提供材料,(游乐场图片、小猫卡、磁铁)让幼儿也变出一只听话的小猫;

2.提问幼儿“究竟是什么东西让小猫变得听话”引导幼儿说出磁铁能吸住小猫身后的回形针;

3.让幼儿进行操作,给筐子里的东西分分类,找出还能被磁铁吸住的东西;引导幼儿总结:磁铁的特性是可以吸铁制品;

4.游戏“小猫钓鱼”利用小猫可以抓住小蓝鱼却怎么也抓不住小红鱼的奇怪现象引导幼儿发现磁铁相同两极相斥,不同两极相吸的特点。

三、结束部分:

观看教学PPT,看一看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哪里还藏着磁铁。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18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攀爬区

游戏材料:垫子、跑酷材料、安吉箱、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

(1)留意幼儿攀爬、平衡、翻越等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以,及力量和耐力表现;

(2)关注幼儿间合作、交流、分享及解决冲突的情况;

(3)看幼儿能否创造性地使用材料设,计新颖的攀爬玩法;

(4)观察幼儿游戏时的情绪反应如,勇敢尝试时的兴奋遇,到困难时的焦虑等。

支持策略:

(1)适时提供难度递增的材料,如更高的梯子、更复杂的跑酷组件,鼓励幼儿挑战自我;

(2)组织小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分工合作;当幼儿发生冲突时,引导他们互相沟通、协商解决;

(3)展示不同的攀爬搭建范例,启发幼儿思考创新玩法,对有创意的幼儿给予肯定和鼓励;

(4)对于害怕或焦虑的幼儿,给予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克服困难。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阳光房

游戏材料:露营装备、玩偶

观察重点:幼儿与同伴互动合作的状态,与同伴互动是否有具体的游戏情境。

支持策略:

(1)观察幼儿游戏,适时记录幼儿的游戏时刻,寻找教育契机;

(2)教师以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适时介入游戏;

(3)适时指导幼儿丰富游戏情境,加强角色之间的联系,提高游戏水平。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生活区

材料:毛线、吹风机玩具、梳子

活动目标:

1.学会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9月19日   星期五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攀爬区

游戏材料:垫子、跑酷材料、安吉箱、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

(1)留意幼儿攀爬、平衡、翻越等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以,及力量和耐力表现;

(2)关注幼儿间合作、交流、分享及解决冲突的情况;

(3)看幼儿能否创造性地使用材料设,计新颖的攀爬玩法;

(4)观察幼儿游戏时的情绪反应如,勇敢尝试时的兴奋遇,到困难时的焦虑等。

支持策略:

(1)适时提供难度递增的材料,如更高的梯子、更复杂的跑酷组件,鼓励幼儿挑战自我;

(2)组织小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分工合作;当幼儿发生冲突时,引导他们互相沟通、协商解决;

(3)展示不同的攀爬搭建范例,启发幼儿思考创新玩法,对有创意的幼儿给予肯定和鼓励;

(4)对于害怕或焦虑的幼儿,给予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克服困难。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绘画《大中国》

活动目标:

1.用线条、色彩、构图表现“大中国”,提升绘画技巧;

2.运用多样工具材料,尝试不同技法,增强表现力;

3.激发爱国之情与民族自豪感,借作品传达敬意。

活动准备:

绘画纸、彩笔、油画棒、勾线笔、PPT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幼儿观察地图的形状,提问:“小朋友们,看这像什么呀?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中国的地图。在我们的大中国,有很多很多好玩的、好看的地方,你们都知道哪些呢?”鼓励幼儿积极分享自己知道的中国元素。

二、欣赏与讨论

1.教师通过 PPT 展示中国的著名建筑,如长城、天安门、故宫,自然景观如黄山、黄河,文化元素如京剧脸谱、中国结、熊猫等图片。

2.与幼儿一起讨论这些元素的特点,比如长城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山间,天安门庄严雄伟等。提问幼儿:“如果让你把这些画下来,你会怎么画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三、教师示范

1.教师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如天安门,进行绘画示范。(1)先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天安门的大致轮廓,讲解如何把握建筑的比例和结构。

(2)再用勾线笔进行细节描绘,比如城楼的窗户、屋檐的装饰等。(3)最后指导幼儿如何运用色彩,使画面更加生动,如用红色画城墙,黄色画琉璃瓦等。

2.鼓励幼儿大胆提问,教师及时解答。

四、幼儿创作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中国元素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2.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布局和色彩搭配,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添加自己独特的想法。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

1.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2.请幼儿互相欣赏作品,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教师进行总结评价,从绘画技巧、创意等方面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重点表扬幼儿的独特创意和认真态度。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