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023.10.23-2023.10.27)大班上第九周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果果一班 童贤艳
2023.10.23——2023.10.27第九周
上午班——
10月23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队形队列有条不紊的进行。
2.幼儿团队协作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情绪饱满。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三、集中教育——健康(安全)《安安全全坐火车》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并掌握在上车时、乘车过程中及下车时的安全常识。
2.教育幼儿要注意安全,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用小椅子搭建一个公共汽车的场景,方向盘一个。
2.教学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组织幼儿讨论乘车时应该注意什么。
1.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地方秋游。乘什么车去呢?乘车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老师根据幼儿的讨论内容,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操作卡片,让幼儿分析原因,知道怎样做是对的。
2.你们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乘车的呢?
3.小结。
我们乘车时,首先要依次排队上下车,不能拥挤;上车后找到座位坐稳或用手抓住扶手站稳;乘车时不能哄闹,不能将头、手伸出窗外;在车上不能吃带壳、核、小颗粒的或棒状食品;车停稳后才可以依次下车。
二、组织幼儿在设置的汽车情境中游戏,巩固幼儿的安全乘车常识。
1.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游戏规则。
2.将幼儿扮演乘客和安全检查员进行游戏。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建构区、科学区(科发室)、美工区、数学区。
(二)材料调整:阅读区添加新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数学区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探索 “分类装货物”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和倾听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对火车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16块火车外形的底板(15块小的,1块大的),各种货物卡片,各种图形片。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多媒体演示,让幼儿观察、了解火车分为客运火车和货运火车两种。“小朋友,看,我们来到了哪儿?”
(2)“五一劳动节刚过,装运货物的工人叔叔们又开始繁忙地工作了,他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一起装运货物,你们愿意吗?”
2.操作活动。
幼儿分组合作,第一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一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
(1)请幼儿观察认识各种物品,初步感性认识“分类”。
(2)请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幼儿四人一组,分配角色,协商讨论选出小组负责人及操作结果汇报员。(要求每组幼儿全部完成任务,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
(3)汇报操作结果。
第二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两、三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
(1)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每节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首先完成两节车厢的操作任务,在验货认可之后将列车放回货场后方能操作三节车厢的操作。 (两节车厢的操作是满足能力中等幼儿的需求,三节车厢的操作是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提高能力机会。)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你们是怎样摆放的?
3.活动延伸
(1)小结集体操作情况,发现交集分类的现象,为下次活动打基础。
(2)幼儿开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五、生活活动
1.幼儿分组排队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能在饭菜不凉的时间里将饭菜吃光。
下午班——
10月24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熟练完成动作。
2.幼儿边跳边唱,与同伴配合默契。
3.动作协调,情绪饱满。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体育游戏——《火炬手》
活动目标:
1.学习轮滑开并步滑行,动作较协调和准确。
2.幼儿在活动中敢于挑战,不怕困难,体验合作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火炬3个;山洞6个;香港、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城市标志牌5个;桩60个;圈33个;拱形门6个;奖杯3个和音乐。
2.经验准备:幼儿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相关的知识经验。
活动过程:
1.幼儿和教师一起随音乐做热身活动
穿鞋后基本动作热身,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绕场地慢速滑 行;练习内外八字站立。
2.学习开并步滑的动作
以幼儿参加火炬手训练营为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幼儿自主探索创新过障碍路线的方法。
图片导入:出示奥运火炬手郭丹滑轮滑传递火炬的图片,引起幼儿学习新本领的兴趣。
幼儿探索游戏:幼儿探索创新和已学过的本领不一样的方法,通过三组不同障碍的火炬传递路线。
分享交流:分别说一说自己己是怎样通过火炬传递路线的?引出开并步滑行动作。
2.教师教授新的轮滑技术:开并步滑行动作
(1)教师运用手势、示范、儿歌的方法讲解新授内容。
动作儿歌:两脚分开张嘴巴,屈膝蹬地向前滑。脚尖相对收好腿,直膝并拢闭嘴巴。
(2)幼儿尝试练习,教师重点指导动作要领。
(3)教师小结,再次强调动作要领(分开腿时要用力蹬腿)并作示范,表扬动作做得比较规范的幼儿,请其为大家做示范。
(4)变换障碍物的摆放方式再次进行练习,教师重点指导蹬腿收腿的用力方法。
(5)有一定初速度,练习开并步滑。
(6)集中幼儿进行总结,带领幼儿开始火炬传递比赛。
3.竞赛游戏“火炬传递”,巩固练习开并步滑行、S形滑行等动作
(1)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每个队的四名队员站在各组情境中的1、2、3、4号位置上(如图),各组的第一棒,要用开并步滑行;第二棒自由滑行,通过山洞;第三棒,S形滑;第四棒,同第二段路线。火炬手将火炬传递给下一名火炬手后,跟滑并为下一名幼儿加油助威。第四棒最先到达终点“北京”的队获胜。
(2)幼儿分组练习二次,熟悉比赛路线,练习开并步滑行、S形滑行等动作,教师个别指导。
(3)正式比赛,教师总结游戏情况,并为各队颁奖。
4.放松活动
欣赏教师展示下节课要学习的新本领,幼儿自由放松滑行。
二、体育游戏——《连体人》
活动目标:
1. 利用废旧报纸玩游戏,懂得游戏规则。
2.鼓励幼儿积极大胆的参加游戏。
3.培养幼儿互相团结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废报纸、栅栏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活动准备:听音乐活动身体,重点活动颈部
(2)导入活动:出示报纸引起幼儿兴趣
2.游戏部分
(1)连体游戏
老师:老师把一张完整的报纸左右各剪一个洞请两位幼儿分别把头钻进洞里,即:形成连体人
(2)幼儿感受游戏的快乐
两两幼儿结合,进行游戏
要求:两个人在前进的时候,报纸不能破,配合要默契,并从中找到游戏的技巧
3.比赛游戏“连体人”
(1)通过比赛让幼儿感知只有互相团结,齐心协力才能获取胜利
(2)幼儿分成两组,每组5对,从起点出发中途跨过栏杆,返回起点并且报纸完好无损就是胜利
4.活动结束部分
(1)经验分享:互相介绍是怎么胜利的
(2)放松全身,自然结束。
延伸:让孩子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索,除了可以钻洞以为还可以怎么做?
三、篮球游戏——《篮球宝宝会钻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快跑能力以及身体的灵活性,增强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活动准备:
1.小球,起点线、终点线。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幼儿自带球进入场地,站成四路纵队,老师交待:“今天我们拿着球做热身运动,看谁动作有力,球不滚掉。”球操可根据上肢、下蹲、体侧、体转、腹背、跳跃、放松几个部分进行自编。
2.基本部分:
(1)球的玩法
师:小朋友们平时都是怎么玩球的呀?(请小朋友自己举手上台展示他们玩球的方法) 并集体玩一玩。
小结:玩球的方法真多呀,可以拍球、踢球、夹球、运球、顶球等等。
(2)介绍游戏“绕球跑”: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做“绕球跑”。
师:听游戏的名字,请小朋友来试一试玩玩。(之后老师边讲解边示范绕球跑)
3.幼儿示范“绕球跑”
师:请每队排头的小朋友来示范一遍,之后就要进行绕球接力比赛。
4.接力比赛“绕球跑”
老师讲解接力比赛规则:一个小朋友跑回来时要把小球给下一位的小朋友, 然后跑到队伍后面,哪队最先跑完即获胜。
5.再来一轮。游戏可根据幼儿能力增加缩短球的距离。
6.放松运动:
每个幼儿抖抖腿,敲敲球,排队回教室。
四、音乐游戏——《棒棒糖》
活动目标:
1.感受顽固节奏XX | XO
2.学习演奏乐器棒棒糖鼓。
3.感受音乐中的强弱(f和p)。
活动准备:
呼啦圈、图片、棒棒糖、包、鼓
活动过程∶
一、展开
1.跟小朋友一起熟悉魔法咒文
(1)"loli loliloli loli pop pop pop"用右手在悬空画圆,拍三次手。
2.熟悉各区
(1)熟悉音乐之前,先熟悉动作
往上举起来,往下放下去拍拍手/手往前,手往后/小的,大的/拍拍手。
活动时,歌词换成"小小/大大拍拍手"。
(2)跟着音乐做活动
(3)变化多种魔法动作咒文(还能怎么做呢?-反映小朋友们的意见)弯曲的手+拍手,晃腿摸头发+双手摸脸,双手画圆跳跃。
二、活动
1.2-3名作为代表,跟教师一起做示范。
2.3-4名为一组,给大的呼啦圈后进行探索。
3.熟悉动作之后再跟着音乐活动。
Loliloli→把呼啦圈放到地上,羽翼手+走路→抓着呼啦圈横着走,转+跳Pop pop pop→拍手3次→抓着呼啦圈横着走,转+跳
让我们双手举起点一点头/lolipop→双手往上拍手三次→抓着呼啦圈双手往上/跳
让我们双手放下踏一踏脚/loli pop→双手放下来拍膝盖三次→抓着呼啦圈放下双手
小声小声(p)→进到呼啦圈里面手指拍拍or小声打招呼→(身体放低)小声喊出呀呀呀
大声大声(f)→走出呼啦圈拍手 or大声打招呼→大声喊出呀呀呀+跳
三、演奏乐器
"小朋友们大声喊出魔法咒语,还开心的唱歌跳舞,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棒棒糖有没有变成乐器了。"(从包里拿出提前藏好的乐器展示给小朋友们)
1. 教师介绍乐器并展示哪个部分演奏。
2. 分好乐器之后进行探索。
3.演奏乐器+唱歌
(1)Loli loli∶把木锤放到乐器上面画圆。(2)Pop pop pop/loli pop/咚咚咚/咚咚咚∶演奏
小朋友表演时间
表演的真棒!好,请小朋友将乐器轻轻的放下来~
我们来围圈圈,我们来围圈圈,手拉手围个圈圈~
上午班——
10月25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队形队列有条不紊的进行。
2.幼儿团队协作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情绪饱满。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三、集中教育——语言(诗歌)《我的太空梦》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太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新的精神。
2.通过讲述、讨论、绘画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太空的基本知识,如太阳、地球、月亮等星球的特点,以及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等。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关于太空的图片、视频资料,如太阳、地球、月亮、宇航员等。
2.准备一些绘画材料,如彩笔、水彩、画纸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关于太空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图片中的内容,激发他们对太空的兴趣。
2.讨论: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太空的看法和想法。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3.绘画:教师邀请幼儿一起绘制太空画,让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和想象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4.展示与分享:绘画完成后,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想法。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5.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太空的基本知识和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收获。教师要引导幼儿认识到,敢于想象、勇于创新是实现太空梦的重要品质。
四、区域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建构区、科学区(科发室)、美工区、数学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添加新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对动手制作活动感兴趣,愿意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作品。
2.能够正确使用剪刀、正确分辨各种线型,进行制作活动
3.在制作活动中不怕困难,相互帮助,获得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1.正确使用剪刀,能沿直线、曲线剪。
2.掌握基本折纸方法,能熟练进行对边折、对角折。
3.分层次、分阶段投放材料,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发展需要
为满足幼儿多人次使用、练习的需要,将立体纸工材料进行复印、分类,幼儿可以多人操作、多次操作,满足幼儿的需求。
将材料按照难易程度的不同分为一、二、三,三个阶段,鼓励幼儿由易到难,满足操作兴趣的同时逐渐加深难度,提高幼儿探索兴趣。
五、生活活动
1.幼儿分组排队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能在饭菜不凉的时间里将饭菜吃光。
下午班——
10月26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熟练完成动作。
2.幼儿边跳边唱,与同伴配合默契。
3.动作协调,情绪饱满。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体育游戏——《木头人》
活动目标:
1.能跟着音乐节奏创编中有趣的动作玩木头人的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2.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活动准备:
有玩木头人的经验、音乐、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玩过的木头人游戏吗?那我们再来玩一次怎么样?
2.师幼共同游戏,关键提问:咦,那我想考考你们,木头人游戏说到哪一个字的时候就不能动了?
3.追问:还有一个不许笑,那到底是哪一个字的时候要摆造型?
4.小结:原来玩木头人在说到笑的时候就要停下来摆造型。
5.过渡:今天,我想和大家来玩一个音乐木头人的游戏,用音乐来玩木头人,我带来一段音乐,里面有一段特别的声音,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要停下来做木头人了,我们来听听看!
二、熟悉音乐,了解规则
1.(播放音乐)提问:请大家来说说看,你听到的这段音乐里面有特别的声音吗?
问:那嘟嘟嘟,很长的声音是什么发出来的?我们喇叭声响起来的时候我们要干嘛?
2.教师示范听音乐玩游戏
关键提问,我是在什么时候变木头人的呀?
小结:喇叭声“嘟~~~”响起是告诉我们要准备了,当喇叭声“嘟”响了就是变木头人的时候了。
3.幼儿初次尝试游戏:你们都知道了,来一次怎么样?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笑,不许动,123,就快变成木头人,123,就快变成木头人,嘟~~~,变!”
4.这次我要把这个游戏加大难度了,听一听,这次音乐里有几个特别的声音?自己听啊!(播放音乐)
提问:连续发出的两次喇叭声音,提醒我们怎么办?
小结:有2次特别的声音,而且这2次要连续变2个不同的造型。
5.幼儿跟着音乐尝试。
三、挑战比赛,创编动作
1.鼓励幼儿4组挑战比赛。1组比赛,另3组幼儿做评委,找一找哪些幼儿是不能跟着音乐来变?
2.进入第二轮比赛。规则变了,要听好指令来玩。幼儿尝试玩一次。
3.进行第二轮比赛。
4.进入第三轮比赛。
一组幼儿要统一动作。
二、体育游戏——《跳房子》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单双脚跳的快乐,学习单双脚连续跳格子房子,锻炼腿部力量,有良好的动作协调性、灵敏性。
2.喜欢参与体育活动,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感受跳格子房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已掌握双脚、单脚跳的方法。
2.画有四种不同形状格子房子的场地一块。
3.mp3、小红旗一面。
活动过程:
一、 热身运动幼儿随音乐练习各种走的动作,(高人走、矮人走、脚尖走、脚跟走、脚内外侧走等)
二、 合作探索,尝试练习
1.师:小朋友,请看场地上画有格子房子,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玩这些不同形状的格子房子?
(幼:单脚跳、双脚跳、跨跳、分并腿跳、单双脚交替跳等。)
2. 请几个幼儿示范创意玩法。(教育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要互相碰撞,学会保护自己和同伴,学会商量合作、交往,规则是不踩到格子房子的边缘线。)
3. 教师小结:请幼儿轮流演示自己的玩法及分享合作的创意玩法。
(1)师:你刚才和谁一起玩的?你们是怎样跳格子房子的?鼓励幼儿介绍不同形状的格子房子的玩法或一种方式多种玩法。
(2)你还能想出什么样的跳法来?你还能想出什么形状的格子房子呢?
4.教师为幼儿示范连续弹跳的技巧,然后组织幼儿集中练习1--2次。
(1)讲解连续跳的方法、技巧、规则和安全事项:从第一个房子起点开始,逐格单脚跳跃到终点。走到第二个房子起点,逐格双脚跳跃到终点。走到第三个房子起点,逐格跨跳到终点。走到第四个房子起点,逐格单双脚交替跳。跳跃时,要求跳到格子中间,不能踩到边缘线。
(2)幼儿玩"跳格子"游戏,重点指导幼儿在连续跳的过程中不踩边缘线。
三、 游戏:"争夺红旗"
1.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跳房子,完成四种方法,在同一时间内速度快的一组夺得红旗获胜。
2.规则:"跳房子"的时候不能踩边缘线,踩到线的幼儿须退回起点重跳。一种跳法完后,依次从旁边绕开,接着队伍继续第二种跳法。
3.幼儿开始比赛。
4.教师小结比赛情况。
四、幼儿擦汗,随音乐做放松运动"炒黄豆"结束。
三、篮球游戏——《投篮游戏》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锻炼幼儿手臂肌肉和控制能力。
2.锻炼幼儿的手、眼的协调能力。
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球、篮子
活动过程:
1.老师拿出球,问幼儿在家玩过球没有,喜欢不喜欢玩球。
老师;今天我教给大家一种新的玩法,投篮。
2.让幼儿排好队,带到操场上。
3.老师向幼儿介绍活动方法,每次上来一次好朋友在划线的地方站好,双手握住球,向篮里投去,投进为赢,投不进为输,没人投三次,依次往下轮.
4.老师向幼儿介绍动作要领,双手托球过头部,瞄准篮筐,让手指拨动球,手腕发力,上身倾斜,把球往篮里投,老师及时表扬投的好的小朋友.
5.让幼儿按照活动方法和要领进行投篮.
6.让投的好的朋友再为表演一次。
五、科学游戏——《水的张力》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关注与水的外貌张力有关的科学现象,萌发幼儿好奇、好问、反思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实验,探索发现水的外貌张力。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室四周放四个大塑料盆,供幼儿做回形针的实验。四张桌子,别离放差别的实验材料。电视,影碟机。
2.纸船、爽身粉、洗手液、硬币、回形针、托盘、水(供幼儿做水的外貌张力的实验)。
3.制作课件(往一次性塑料杯里加硬币和在水面上托硬币的实验,五幅有关水的外貌张力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说一说。幼儿玩回形针的实验,探索发现水的外貌张力。
1.出示回形针,交待实验要求。
如果把回形针放在水里会怎样?如果把回形针托在皱纹纸上放在水里又会怎样?
2.师幼共同玩回形针放在水里的实验。
小结:直接放在水里回形针会沉下去,托在卫生纸上放在水里,纸沉下去,回形针浮在水面上。水很神奇,它的外貌能承受轻微的压力,这就是外貌张力。
二、看一看,想一想。看课件:往乘满水的杯子里加硬币,水面会慢慢的高而水不会流出来,因为水的外貌张力就象人的皮肤一样,让水不会流出来。资助幼儿理解水的外貌张力。
三、试一试,找一找。幼儿通过实验继续感知水的外貌张力。
1.介绍四组实验材料:第一组有纸船、吸管、眼药水的空瓶、沐浴露,你们可以大胆的尝试,让纸船在水里动起来。第二组有爽身粉,洒些爽身粉在托盘里,用眼药水的空瓶吸一点洗发水,滴在爽身粉上,观察爽身粉的变革。第三组有回形针、缝衣服的针、纸,你们想措施让它们浮在水面上。第四组有塑料杯、硬币、水,你们可以加硬币在杯子里,观察水面的变革,也可以试试把硬币放在水面上。你们可以自由选择一组去做实验。
2.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游戏,着重指导爽身粉的那一组。
3.幼儿互相交流谈论做实验的情况。
四、看课件:欣赏有关水的外貌张力的图片,巩固对外貌张力的理解。
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有关水的外貌张力的现象,平只要你仔细观察,多想想,多问问,你就会发现许多的秘密。
上午班——
10月27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队形队列有条不紊的进行。
2.幼儿团队协作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情绪饱满。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三、集中教育——艺术(律动)《奇妙的太空》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情节模仿机器人看、走、说话的方式。
2.迁移已有经验,通过观察、模仿、讨论表现机器人不同造型。
3.愿意和同伴一起进行合作,体验机器人不同造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对机器人有一定的了解
2.音乐、PPT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一、难点前置,感受创编机器人“看”的动作。
1.比较、创编机器人动作。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机器人吗?机器人和我们地球人做动作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谁来说一说?
小结:机器人做动作是一下一下会停顿的,人做动作很灵活。
师:今天我来做地球人,请你们做机器人,现在地球人要做一个向左看的动作,机器人怎么做?
2.教师提升动作节奏,幼儿集体练习。
师:今天我们这个机器人做动作是有程序的“看—看—看—回”记住这个程序了吗,我们一起来试试。
3.引导幼儿模仿机器人说话方式,感受机器人的趣味性。
师:现在地球人人不做动作了,地球人要讲话了,地球人说:“你们好吗”,机器人怎么说,谁来说一说?
师:我们一边像他一样说一说,一边像机器人一样会停顿的看一看。
二、教师讲述故事,为幼儿提供音乐线索。
1.师:有一天,机器人乘坐的飞船降落到一个星球上,他们要去找机器人同伴,他们左看看、右看看、能量不足充好电又上看看、下看看,看到了。找个朋友,交换能量,组合成一个新的机器人。
2.测试机器人的走路、造型功能
师:刚才老师做了一个这个动作(走路)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谁来试试?你们会吗?现在我们要来测试机器人的走路功能,我是指挥官,请听指令,轻轻起立,“向前走......”
师:我宣布走路功能测试合格,准予起飞,登上飞船.......现在所有人的造型都跟我一样,你们能想个跟我不一样的造型吗?
三、引导幼儿完整感受音乐。
1.初步感受音乐,师幼随乐做相应动作,教师通过语言明确提示机器人动作“程序”(“看-看-看-回”)。
2.再次随乐感受动作。
四、创编机器人不同造型。
1.完整游戏,引导幼儿随乐合拍进行机器人行走。
(1)集体练习。
(2)随乐练习。
2.第二次游戏,创编不同两个机器人造型。
师:现在我们的走路功能、造型功能都已经合格了,指挥官决定带着所有的机器人去旅行,我们的第一站会去哪呢?(出示木星图片)
3.第三次散点游戏,引导幼儿两两合作创编机器人左右造型。
师:第二站会去哪呢?(金星)他需要什么样的机器人呢?一左一右的左右型机器人,金星上需要什么机器人呢?
4.教师根据幼儿造型进行评价,引导幼儿根据对称、高低、前后等不同方位进行机器人合作造型创编。
(1)幼儿随乐进行高低型机器人组合
五.引导幼儿创编4人一组合作造型。
(1)讨论四人一组交换能量的动作。
师:刚才我们一口气跑了3个星球,现在我们边休整边想想下一站会去哪里呢?(地球)他需要4个人的超级大机器人,那四个人会怎么交换能量呢?会摆什么造型呢?我请4个人来试试!
师:机器人,机器人,机器人,拿起你们的望远镜向后看,看到地球人没有,那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
(2)集体随乐合作游戏
六、结束部分
师:时间不早了,我们要赶回自己的星球了,对地球人说什么呀!
四、区域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建构区、科学区(科发室)、美工区、数学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添加新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对动手制作活动感兴趣,愿意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作品。
2.能够正确使用剪刀、正确分辨各种线型,进行制作活动
3.在制作活动中不怕困难,相互帮助,获得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1.正确使用剪刀,能沿直线、曲线剪。
2.掌握基本折纸方法,能熟练进行对边折、对角折。
3.分层次、分阶段投放材料,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发展需要
为满足幼儿多人次使用、练习的需要,将立体纸工材料进行复印、分类,幼儿可以多人操作、多次操作,满足幼儿的需求。
将材料按照难易程度的不同分为一、二、三,三个阶段,鼓励幼儿由易到难,满足操作兴趣的同时逐渐加深难度,提高幼儿探索兴趣。
五、生活活动
1.幼儿分组排队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能在饭菜不凉的时间里将饭菜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