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十一周(2023.11.13—11.17)
2023.11.13—2023.11.17 第十一周
上午班——
11月13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活动目标:
(1)根据幼儿意愿,自由选择游戏;
(2)发展幼儿的规则意识。
二、早操
1.幼儿听前奏音乐学习踏步向前走。
2.愿意跟老师一起跳早操。
三、集中教育——社会《买土豆》
活动目标:
1.通过“买菜”活动,了解土豆的特点,体验买菜的快乐;
2.在操作与游戏中,使幼儿获得分类、数数及数物对应的经验,并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ppt课件、若干蔬菜,土豆的实物、幼儿用卡片、篮子、电话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买菜的经历
师:前几天,老师到菜场上去买菜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菜市场都有些什么?
1.播放课件
师:看了刚才的录像,谁来说一说,老师买了什么菜?为什么买这种菜?是怎么买的呢?
2.幼儿交流。(教师引导幼儿从菜的名称、特征、营养、买菜的经验等方面加以交流)
3.师小结:菜场上的菜可多啦!有的买了蔬菜,有的买了鱼,有的买了肉类。因为每样菜都有它不同的营养,所以,我们小朋友要样样菜都爱吃,我们的身体才能长得棒。
(二)给菜宝宝分家
1.师:今天,送菜叔叔把送往菜场上的菜都混在一起了,这样,买菜的人就觉得很不方便,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让幼儿回忆菜场上的菜是怎么摆放的?引导幼儿说出把菜分类放开)
2.师:按小朋友的办法要安好几个家,可老师只安了三个家,你们同意不同意? (与幼儿一起讨论,重点了解土豆的特点。)
3.幼儿操作活动“给菜分家”。
师:现在请小朋友帮助叔叔把菜送到菜场去,送菜时看清楚你拿的是什么菜,应该放在哪个家?并把家里的菜放整齐。
4.教师带领大家巡回检查。
(三)角色游戏:买菜准备
(创设菜场环境:协商4名幼儿为卖菜的叔叔阿姨,老师和其他孩子为买菜人。“顾客”每人一蓝子,内有数物卡。)
1.师:刚才我们把菜送到了菜场,可菜场上还没有叔叔阿姨卖菜呢?怎么办? (协商4名幼儿做卖菜人)
2.电话铃声介入:阿姨:“你是豆二班凃老师吗?我是厨房里的阿姨,今天厨房里的菜不够了,阿姨请小朋友帮帮忙、买点菜,行吗?”
3.阿姨给我们开好了购菜的“菜单”。(老师出示两种“菜单”)
师:看看菜单上说的是什么?看清楚了以后,你可以自己按菜单直接去买菜,不行的话可以问菜场上的叔叔阿姨怎么买? (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理解菜单的含义)
4.幼儿游戏。(对第一次很快完成任务的幼儿给其提供第二次机会,难度加大)
5.买完菜的幼儿相互交流:你买了什么菜?买了多少?也可相互检查是否正确。
四、体育游戏——《小猴运瓜》
活动目标:
1.知道多种玩球的方法,了解身体控制运球的动作要领;
2.能够用多种方式进行运球活动,与同伴共同玩球;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西瓜皮球若干、歌曲《新健康歌》、红色呼啦圈2个、蓝色篮子2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播放《健康歌》,引导幼儿根据熟悉的《健康歌》进行热身,为接下来的体育活动做准备。
师:还记得我们以前做过的《健康歌》吗?让我们一起唱一唱跳一跳,活动活动身体吧!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出示皮球,引导幼儿探索多种运球方法。
(1)教师创设森林运动会情境,引出“小猴运西瓜”的游戏。
(2)教师出示皮球,幼儿探索运球方法。
师:小朋友们森林运动会就要开始了,有一个游戏项目叫做“小猴运西瓜”,小朋友们看,这么多西瓜,你有什么方法运西瓜呢?大家试一试吧。
2.幼儿展示花样运球的方式,分组练习花样运球动作。
(1)幼儿分别展示自己探究的运球方式。
(2)组织幼儿分组练习花样运球。
小结:哇,小猴们的办法可真多,有用手抱着运大西瓜的、有用双臂夹着的,有用双腿夹着的,有两个小朋友合作运大西瓜的。现在我们练习一下运球,等一下一起参加运动会吧。
3.进行“小猴运西瓜”游戏。
(1)幼儿分组进行“小猴运西瓜”的游戏。
(2)玩法:幼儿听口令从红色起始圈以自己喜欢的运“西瓜”方式出发,将“西瓜”运到对面蓝色篮子中,以接力赛的形式进行游戏,同一时间先到达的一组获胜。
(3)规则:每名幼儿将“西瓜”放入篮子返回与下一个幼儿击掌后,下一名幼儿才可以出发。运球时小猴将“西瓜”掉落在地上需要返回起点,重新出发进行游戏。
(三)结束部分
带领幼儿进行放松运动《小雪人融化了》,放松幼儿的身体,调整呼吸。
(四)活动延伸
将活动延伸至美工区,画一幅森林运动会主题画。
五、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科学区、益智区、建构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添加木棒,土豆小方块
(三)重点指导区域:建构区
活动目标:
1.学会搭建土豆塔,看谁搭的又高又稳;
2.收整玩教具,物归原处。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放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下午班——
11月14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前奏音乐学习踏步向前走。
2.愿意跟老师一起跳早操。
二、生活活动
1.鼓励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滚起来》
活动目标:
1.在操作和尝试的过程中感知物体的滚动现象;
2.探索、发现圆的物体滚动的现象,尝试用各种方法让圆的物体滚起来;
3.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对不同物体的滚动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乒乓球、圆形小球、方形积木、三角形积木、垫板、方形盒子、长尺子、三角形尺子若干、纸芯筒、奶粉罐、圆柱体罐子、盘子、一次性纸杯、轮胎、一次性圆形纸盘、圆形小圈、瓶盖、呼啦圈、玩具轮子若干、小卡片若干(与实物相符)、画有笑脸和哭脸的塑料框、集体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视频。
师:小朋友们,今天早上户外活动的时候我看到两位小朋友在玩球,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们是怎么玩的?她们是怎么让球滾起来的?
2.小结:原来将球放在地上,用手推球,让球滚来滚去。
(二)玩一玩,初步发现滚动的现象
1.出示各种形状的材料。
师::今天我帶来了一些不一样的材料,我门来看看是什么?(积木、垫板、尺子、盒子等)它们是什么形状的?这些形状的材料能不能像球一样滚起来?
2.教师将材料分别放在两长桌子上,幼儿选两种自己喜欢的玩具自由玩,通过滾动乒乓球、圆形小球、方形积木、三角形积木、垫板、方形盒子、长尺子、三角形尺子,初步发现滚动的现象。
3.互相交流观察和操作的吉果,引导幼儿在同伴面前操作示范,出示笑臉框和哭脸框引导幼儿将能滚动的东西放在笑脸框里,不能滚动的东西放在哭脸框里,教师在记录板上与幼儿一起总结。
师:你刚才玩了什么?它能不能滚起来?为什么球能滚起来,三角形、方形的东西不能滚起来?
4.小结:圆形的物体更容易滚动。圆形和三角形、正方形有什么不同呢?原来三角形、方形有尖尖的角,还有长长的边,所以这两种形状的东西不容易滚起来。球圆圓的,没有尖尖的角和长长的边,所以它容易衮起来。
(三)滚一滚,尝式让圆圆的物体滚起来
1.师:只要是圆圆的东西就容易滚起来。今天我帶来了一些不一样的圆圆的东西,等会请你们去玩一玩,想想办法怎么让这些圆圆的东西滚起来?
2.幼儿思老如何让各种圆的物体滚起来。
3.集中交流、幼儿进行操作示范: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给大家示范一下?
(1)预设1:幼儿能成功将物体滚动起来,请幼儿进行操作示范。
(2)预设2:幼儿不能成功将物体滚动起来,教师提供一种可能性,将盘子立起来,请幼儿进行尝试。
4.小结:原来只要是圆圆的东西都能滚起来,但是有些圆圆的东西要站着滚或者倒下滚,改变一下它的方向才能滚起来。
(四)玩一玩,在弹玻珠球游戏中感受物体滚动现象的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