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苗一2025.4.27——2025.4.30 第十二周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苗苗一班 占文凤
2025.4.27—2025.4.30第十二周
上午班——
4月27日 星期日(补周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鸡蛋托、奶茶杯
观察重点:幼儿会运用多种搭建技能,探索奶茶杯和鸡蛋盒在游戏中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愿意尝试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游戏,能投人地参与游戏,享受游戏的乐趣。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游戏。
(3)能与同伴共同搭建统一主题的作品,能理解、欣赏他人的作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与众不同的我》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知道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
2.能观察比较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3.学会改编简单的儿歌。
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双胞胎实拍图:我喜欢的相关图片:《不一样的我和你》儿歌音频。
2.纸面教具:打印《与众不同的我》调查表,人手一份。
3.材料准备:小镜子、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某个人的外貌,并和其他人做对比。
1.请幼儿找一找和教师长得一模一样的人。
你们认真观察一下,老师长什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你们有没有见过和老师一模一样的人呢?
2.请幼儿找一找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
大家照照镜子,说说自己长什么样?有什么特点。在教室里有没有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呢?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找出双胞胎的不同之处。
大家看看图片中的双胞胎是不是一模一样?我们一起找找他们不同的地方。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4月2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二、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2. 音乐律动
(3)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4)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鸡蛋托、奶茶杯
观察重点:幼儿会运用多种搭建技能,探索奶茶杯和鸡蛋盒在游戏中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愿意尝试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游戏,能投人地参与游戏,享受游戏的乐趣。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游戏。
(3)能与同伴共同搭建统一主题的作品,能理解、欣赏他人的作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夏季饮食安全》
活动目标:
1.知道夏季不能吃过多的生冷食品以及暴食生冷食品产生的危害。
2.能说出其他可以替代生冷食品的消暑食物。
3.形成自我保护意识,适量食用生冷食品。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活动前排好情景剧。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讲故事。
师:小朋友,你肚子痛过吗?请你说一说,你肚子痛的时候感觉怎样?
师:夏天到了,今天,明明突然肚子痛,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她今天做了什么事吧。
(二)活动展开:观看教学课件。
1.出示 PPT,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提问:
明明一天里吃了哪些食品,这些食品有哪些特点?
然后发生了什么事?
妈妈带明明去了哪里?你觉得医生会说什么?明明会说什么?
2. 幼儿观察并逐幅图讲述。
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讲述:
明明一连吃了很多雪糕,喝了很多冰饮料,吃了很多冰西瓜,突然肚子疼得受不了。妈妈带着明明去医院看医生,医生说:“生冷食品会刺激肠胃,引起急性肠胃炎。“明明说:“我以后再也不吃那么多冷饮了。”
(三)活动讨论:夏天怎样消暑?
1.师:夏天,大家都喜欢吃雪糕,吃冰西瓜、喝冷饮,怎样吃才不会生病呢?还有哪些食品既能帮助我们消暑又不会让我们生病呢?
2.请幼儿分组讨论。
(四)活动总结:夏天吃生冷食品要适量,在家听大人的话,按照大人的规定食用生冷食品,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和西瓜要放一会儿再吃。如果觉得很热,可以喝一些绿豆汤或凉开水,代替食用生冷食品。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2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 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鸡蛋托、奶茶杯
观察重点:幼儿会运用多种搭建技能,探索奶茶杯和鸡蛋盒在游戏中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愿意尝试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游戏,能投人地参与游戏,享受游戏的乐趣。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游戏。
(3)能与同伴共同搭建统一主题的作品,能理解、欣赏他人的作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有趣的纸箱
活动目标:
1.通过纸箱的一物多玩,发展幼儿跑、跳等综合能力。
2.增强幼儿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及竞争意识。
3.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4种大小不同的纸箱各2-4个,将幼儿分成6组,每组2个纸箱。(幼儿自由探索时使用)特大纸箱4个,中纸箱12个,小纸箱12个,8把小椅子(幼儿接力赛时使用)起点线。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播放音乐,袋鼠宝宝随袋鼠妈妈去草地活动,一起做热身律动。
(二)谈话引出主题
1.我们平常会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纸箱,那这些大大小小的纸箱子可以怎样帮助我们来锻炼身体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测纸箱的废物利用)
2.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和这些废旧的纸箱做游戏。
(二)鼓励幼儿分小组探索纸箱的多种玩法。
1.教师将全班幼儿分成6组,每组分发相同大小的纸箱2个,提出操作要求:
(1)在规定的范围内操作,小组成员要合作探索纸箱的玩法。
(2)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想出的玩法越多越好。
(3)探索完以后,每组派一个代表来讲述一下你们组探索出来的玩法。
(4)提醒幼儿在探索中注意自身与他人的安全。
2.引导幼儿互相合作、探索纸箱有哪些玩法。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自己的想出的方法。
3.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展示纸箱的各种玩法,互相学习体验。每组分别请一位幼儿来说说自己一组的纸箱有哪些玩法,并进行示范。(可请同组幼儿进行补充,也可请其他组的幼儿来尝试一下)
4.6组幼儿互相交换场地,根据同伴所说的玩法,尝试一下不同箱子的各种玩法。
5.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玩了这么多纸箱,下面我们来尝试一下跳纸箱,老师这里有许多高低不同的小纸箱,小朋友们来比一比,看谁跳过的纸箱高。
(三)接力游戏:箱子障碍接力赛。
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每组排成一竖排站在起点线后。
(四)教师讲述游戏规则与要求,鼓励幼儿认真倾听。
教师评价整个游戏过程,宣布获胜的一组。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音乐区
材料:三角铁、沙锤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游戏乐趣。
2.对音乐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4月3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鸡蛋托、奶茶杯
观察重点:幼儿会运用多种搭建技能,探索奶茶杯和鸡蛋盒在游戏中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愿意尝试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游戏,能投人地参与游戏,享受游戏的乐趣。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游戏。
(3)能与同伴共同搭建统一主题的作品,能理解、欣赏他人的作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面粉的区别》
活动目标:
1.知道视频中面团变化的原因,了解酵母的特性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能大胆尝试用酶母制作面团,主动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交流。
3.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活动,萌发求和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气球、矿泉水瓶、发酵粉、白砂糖、温水、馒头、包子、发酵的面团、面粉、水(洗手)、一次性手套,发酵面团(视频)、馒头照片,发酵照片、小麦图片、旧面视频、勺子。
2.经验准备:见过吃过馒头,喜欢动手。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问题一:小朋友们,你们吃过馒头嘛。
问题二:那有哪位小朋友知道馒头是由什么制作完成的。
小游戏:捂住口鼻,吸得是氧气,吐的是二氧化碳,就会憋到肚子里,肚子就会变大。
(二)做科学小实验
1.教师示范过程,总结原理
2.分小组做实验
(三)播放神奇的发酵面团视频
1.酵母里面有酵母菌的物质,会发出二氧化碳气体
2.知道二氧化碳散出使面团膨胀
小结:酵母菌会发出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我们的面团膨胀,只有面团膨胀了,蒸好的馒头才会软踏踏的
(四)示范发酵面团
1.展示发酵好的面团
2.教师展示材料,示范发酵面团,两者进行对比
3.分小组发酵面团,并进行分享
小结:先加入适量的面粉,在放一点发酵粉,加温水用筷子一直搅拌。成团不粘手就可以下手揉成团了。把揉好的面粉盖上放到阳光下,有马蜂眼就是发酵好了。
(五)展示用面团做好的馒头
分享北方过年时候的馒头
(六)讨论还有什么东西是用发酵做好的
葡萄酒、面包、酸奶、醋、泡菜、豆豉、腐乳、纳豆、酵素等使植物长得高、长得好。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