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故事】探索趣味管道

2024-03-25 09:22:43  浏览:175  作者:管理员

课程起源:

  管道,在生活中看似平凡、普通,却蕴含着独特的价值。小小的管道,传递大大的能量。管道和孩子们的互动带给了我们无尽的快乐,更有说不完的故事……

管道初相识:

  在一次玩花样篮球的游戏中,小朋友看着手里的管子好奇地问:“这个管子是哪里来的呀?”有的小朋友说在盥洗室里面看到过,有的小朋友说他在家里的厨房、卫生间也看到过。孩子们突然围绕管子的问题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孩子们在激烈的讨论中表现出了他们的兴趣和探索欲,于是,从最初对管道的好奇逐渐延展到对管道的探究,我们的探索管道之旅开始啦!

  菜地、墙角、桂花树下,都成为孩子们眼中的“嫌疑地带”。

  当他们对管道充满好奇与疑惑,学习正悄然发生......

  阳阳:我在幼儿园的洗衣机后面看见了水管。

  梦雅:我发现幼儿园的空调下面也有这样的管子。

  依一:一楼到二楼也有很长很长的水管,下雨了管道里面会有雨水漏出来。

  小方:我发现卫生间的水龙头也有长长的管子连接。

  小米:幼儿园有很多的管道,还有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管道大探秘:

  通过新一轮头脑风暴,孩子们逐步探寻出管道的“秘密”。

  在“认识各种各样的管道”活动中,很多孩子提到了厨房的管道、厕所的管道,那这些管道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这些管道又通向哪里呢?我们集体阅读了绘本《下水管道历险记》。


  《下水管道历险记》这本绘本讲述的是一只小鸭子在地下管道旅行的故事,通过小鸭子的旅行过程将污水的排放去向以及作用故事化的呈现了出来。

  在一次次脑力激荡之后,孩子们重构与迭代现有经验提出许多关于管道的问题。我们共同决定,借助环境开展与管道相关的研究。

管道之我见:

  关于管道的研究,从已有经验出发,确定研究管道的主体和具体方向。

  通过材料的共享,多层次多维度地了解到与管道相关的知识。


  而在各种各样的管道材料中,一根“标志杆”引发了一场关于管道知识储备的“较量”。

辨析:

标志杆是管道

  乐乐:标志杆和管道一样长。

  毛豆:标志杆是管道。因为它的形状也是圆圆的、长长的。

  海星:我觉得标志杆是管道,还是很硬很硬的管道。

标志杆不管道

  阳阳:可是管道有两个洞洞,标志杆只有一个洞洞。

  甜甜:管道是可以排水的,标志杆不能排水。

  小可:标志杆是我们游戏的玩具,管道是工具。

  孩子们的辩论持续到午餐时间,双方仍僵持不下,在坚守自己的观点上,谁也不肯让步。于是,老师开始加入到孩子们这场辩论中,最终给出一个解决方案:用实验结果佐证双方观点。


所以标志杆不是管道。

管道:

百度百科: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连接件和阀门等连接成的用于运输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

儿童视角:

  管道是两头有洞、中间是空心的,可以用来滚珠子、流水、流沙的东西,像吸管一样的东西。

管道大创作:

  实验,是获取“真理”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尽兴玩”的基础上,孩子们了解管道的类型与原理,并决定设计一款能够解决生活中实际

问题(操场旁的菜地里,因水管坏了,浇水不方便),集科学与想象于一体的“浇水管道系统”。

设计“浇水管道系统”:

汪瑾甜:

  我画了个水池,水管可以从水池里面抽水,就可以把水运到菜地里去浇水了。

钱佳欣:

  我画了个水龙头,可以用水龙头放水,再用管道连接,就可以把水运到菜地。

童槿舒:

  我画了一个机器人传输器,机器人帮我们运输水,把水从这里运到菜地里去。

张一诺:

  我画了一个很长很长的管道可以通到天上,把天上的雨水给运送到菜地里面去。

王昊叶:

  可以从菜地用管道一直连接到二楼,这样就可以从二楼接水到菜地了。

  孩子们不断实践,将图纸转化为实物。

陈慕白:

  用很多管道接不到水,因为水会从其他管道流出来,根本接不到水。

依一:

  这种软管太软了,没办法跟水龙头连接到一起,也接不到水。

  孩子们沉浸其中,不断推翻自我又不断精进,乐此不疲。


  孩子们自生活而来,将个人经验与班本课程深度联接,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回溯—复盘—修正—精进。


  终于在孩子们的不懈努力下,“浇水管道系统”成功给我们的菜地浇上了水。

  教师小结:我们将管道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相结合,以实现幼儿日常学习阶梯式的提高;“浇水管道系统”的游戏不仅由简而繁、由易到难,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寓教于乐,不强行灌输,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自主性。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组织、安排相关活动时,不做过多介入,而是采取旁观、支持、合作等方法,让幼儿进行自我探索,从表面的浅尝逐渐转变为更加有深度的探索。(冯紫微、胡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