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十二周(4.27——4.30)

2025-04-29 15:02:25  浏览:8  备课教师:丁佳梅

2024——2025学年度第学期

果果一班  丁佳梅

2025.4.27—2025.4.30 第十二周

上午班—— 

3月31日   星期天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幼儿如何掌握篮球技能

支持策略:

(1)教师示范动作带幼儿进行篮球练习。

(2)幼儿练习,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懒惰虫和勤快人》

活动目标:

1.理解"勤劳"与"懒惰"的含义,能分辨生活中的相关行为。

2.通过对比活动,体会勤劳带来的成就感,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尝试用语言、动作或绘画表达对劳动的态度。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谜语激趣:"有个小虫不爱动,整天躺着做美梦,玩具乱丢不收拾,你说它是啥小虫? " (引出"懒惰虫")

2.对比提问:"懒惰虫的朋友是谁呀? 是勤快人!勤快人会做什么呢?

二、绘本/图片讨论

1.出示绘本或情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懒惰虫的房间vs勤快人的房间有什么不同?懒惰虫不劳动时,会发生什么麻烦?(如:找不到玩具、摔倒)

2.情感迁移:"如果你是懒惰虫的朋友,你会怎么帮助它?"

三、角色扮演游戏

1.分组表演:一组扮演"懒惰虫”(用夸张动作表现躺倒、抱怨)。一组扮演"勤快人" (模仿扫地、擦桌子、浇花等)。

2.互换角色:引导幼儿体验两种角色的不同感受,提问: "你觉得当勤快人开心吗?为什么?

四、儿歌创编与演唱

1.学唱简单儿歌(教师示范) :

"勤快人,勤快人,擦擦桌子扫扫地;懒惰虫,懒惰虫,躲在被窝呼噜噜。"

2.鼓励幼儿续编歌词(如: "勤快人,勤快人,自己穿衣真整齐")。‌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4月2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幼儿如何掌握篮球技能

支持策略:

(1)教师示范动作带幼儿进行篮球练习。

(2)幼儿练习,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溺水安全我知道》

活动目标:

1.了解溺水危险,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溺水(如河边、池塘、游泳池等)。

2.学习简单的防溺水自救和求救方法(如呼救、寻找成人帮助)。

3.增强安全意识,懂得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情景讨论:教师提问:“夏天到了,你们喜欢玩水吗?在哪里玩水呢?”

2.出示图片(游泳池、小河、浴缸等),请幼儿判断哪些地方需要大人陪同。

二、认识溺水危险

1.观看视频:播放防溺水动画,引导幼儿思考:

“为什么不能独自去河边玩?“如果有人溺水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2.图片分类游戏:将“安全行为”(如戴泳圈、有大人陪同)和“危险行为”(如独自玩水、河边打闹)的图片分类粘贴。

三、学习自救与求救

1.情景模拟:自救方法:如果掉进水里,要大声呼救、抓住漂浮物(用泳圈或泡沫板演示)。

2.帮助他人:发现有人溺水时,不盲目下水,要呼叫大人或找长棍/绳子施救。

3.儿歌强化记忆:“游泳玩水要小心,大人陪伴不能少。遇到危险大声喊,不慌不乱保安全!”

四、巩固练习

1.角色扮演:分组模拟‘溺水救援”场景,幼儿练习呼救和借助工具救人。

2.问答互动:“如果看到小朋友在水边摔倒,你会怎么做?”(答案:找大人帮忙)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2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楼上搭建区

游戏材料:积木块、鸡蛋托、纸杯、奶粉罐

观察重点:幼儿如何装饰、搭建物品

支持策略:

(1)教师观察、引导幼儿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幼儿如何掌握篮球技能

支持策略:

(1)教师示范。

(2)幼儿集体练习,幼儿练习。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建构区

材料:积塑玩具、小型积木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建构游戏;

2.对建构游戏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4月3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楼上搭建区

游戏材料:积木块、鸡蛋托、纸杯、奶粉罐

观察重点:幼儿如何装饰、搭建物品

支持策略:

(1)教师观察、引导幼儿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认识人民币(二)》

活动目标:

1.巩固对人民币面值的认识(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纸币及硬币)。

2.理解人民币的简单换算关系(如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模拟购物游戏,初步体验货币的交换功能,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问答互动:教师出示不同面值人民币:“这是什么?它的面值是多少?

提问:“1元可以换成几个5角? 10元能换几张5元?”

2.观察发现:分组观察人民币的图案、数字、防伪标志,引导幼儿发现不同面值的颜色和图案区别。

 

二、深入探究:人民币的换算

1.硬币与纸币的关系:实物演示:用10枚1角硬币换1元硬币,帮助理解“1元=10角”。

2.分组操作:提供不同面值卡片,让幼儿两两合作完成“换钱游戏”,如:“用多少张5元可以换1张10元?”

三、角色游戏:小小超市

1.情境设定:幼儿分角色扮演“收银员”和“顾客”,每人分发10元仿真货币。

2.购物任务:顾客选择商品并计算总价,收银员找零(如:商品8元,付10元,找2元)。

3.教师引导:观察幼儿计算过程,适时提问:“你用了多少钱?还剩多少?”

四、延伸讨论

1.爱护人民币:讨论:“为什么不能乱涂乱画人民币?”结合防伪知识强调重要性。

2.生活链接:提问:“爸爸妈妈的钱是怎么来的?”渗透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