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九周2025.4.7—2025.4.11
2025.4.7—2025.4.11 第九周
上午班——
4月7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春天的声音》
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春天自然界声音的美妙;
2. 能模仿“XX(动物)说:春天是XX的声音”句式表达;
3. 激发对春天的喜爱与探索欲。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或动画《春天的声音》 春天声音的音频 、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听声音猜春天
1. 播放春雨、鸟鸣等音频,提问:“这是什么声音?你觉得春天还有哪些声音?”
2. 引出故事:“小熊也在找春天的声音,我们一起听听它的发现。”
(二)理解故事内容
1. 分段讲述
小熊醒来后听到“滴答滴答”,是谁发出的?(松鼠:屋顶融雪)
小熊又听到“哗啦哗啦”,是谁告诉它答案?(青蛙:小河解冻)
最后小熊听到“叽叽喳喳”“轰隆隆”,分别是什么声音?(鸟鸣、春雷)
2. 互动提问:
“小熊一开始为什么没找到春天的声音?”(还在冬眠)
“春天的声音有什么特点?”(轻柔、活泼、充满生机)
(三)句式表达与游戏
1. 仿编句子:
出示动物头饰,引导幼儿说:“XX说:春天是XX的声音。”
例:小燕子说:“春天是翅膀扑棱棱的声音。”
2. 角色扮演:
幼儿戴头饰分角色表演故事对话,用动作和语气表现角色。
(四)延伸:寻找身边的春天声音
鼓励幼儿户外倾听自然声音,用绘画或符号记录“我听到的春天”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上午班——
4月8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小小营养师》
活动目标:
1. 认识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知道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2. 能根据“营养金字塔”搭配合理餐点;
3. 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食物图片:分谷物、蔬菜水果、肉蛋鱼虾、奶豆、零食糖果五类。
营养金字塔图(或动画)、餐盘卡片、彩笔。 趣味视频
活动过程;
(一)趣味导入:食物大聚会
1. 出示各类食物图片,提问:
“哪些是你最爱吃的?哪些很少吃?”
“为什么有些食物要多吃,有些要少吃?
2. 播放视频《食物的自述》,引导幼儿发现不同食物的营养作用。
(二)认识营养金字塔
1. 分层讲解(结合图片):
底层(谷物):米饭、面条等,提供能量,要多吃。
第二层(蔬果):维生素和纤维,每天必须吃。
第三层(肉蛋奶):蛋白质,适量吃(如每天1杯牛奶)。
顶层(零食糖果):含糖盐多,要少吃。
3. 互动游戏:给食物找家
幼儿将食物图片贴到金字塔对应层,巩固分类。
(三)设计我的健康餐
1. 任务挑战:用“营养金字塔”为自己设计午餐。
提供餐盘卡片,幼儿粘贴/绘画食物(需包含底层+第二层+第三层)。
2. 分享与讨论:
“你的午餐有哪些食物?为什么这样搭配?”
对比“偏食餐盘”(如全是零食),引导发现问题。
(四)总结与延
1. 儿歌小结:
五谷杂粮是主食,蔬菜水果不能少,肉蛋牛奶适量吃,零食糖果要控制,均衡饮食身体棒!
2. 家庭任务:和家长一起记录1天饮食,对照金字塔调整。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下午班——
4月9日 星期三
下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接力运球》
活动目标:
1. 提升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动作敏捷性与平衡感;
2.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竞争意识以及遵守规则的习惯;
3.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运动的快乐,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篮球
活动过程:
一、热身导入
1.简单活动关节
2.提问引导:“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玩运皮球的游戏,大家想想怎么才能又快又稳地运好球呢?”激发幼儿兴趣,引入游戏。
二、游戏讲解示范
1.介绍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 - 6人,站在起点线后。每组第一个幼儿用手滚球或夹球跳的方式(任选一种),沿跑道将球运到终点,绕过标志桶后返回起点,与下一位幼儿击掌,下一位幼儿重复动作,最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
2.老师示范两种运球方式及整个接力流程,强调在运球过程中不能用手抱球跑(除夹球跳时双手辅助夹球),球若滚出跑道需捡回在原位继续。示范后请个别幼儿尝试,及时纠正动作。
三、分组游戏
1.幼儿分组站好,老师发出口令:“准备,开始!”游戏正式开始,老师在旁观察,为幼儿加油鼓劲,提醒幼儿遵守规则,注意安全,避免碰撞。
2.一轮结束后,点评每组表现,表扬配合默契、遵守规则的小组。交换场地,进行第二轮游戏 。
四、放松活动
1. 播放轻柔音乐,带领幼儿深呼吸,轻轻拍打腿部、手臂肌肉,放松身体。
2.简单总结游戏情况,鼓励幼儿分享游戏感受 。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角色区
材料:口罩、防护面罩、空药瓶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团队合作的乐趣。
2.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下午班——
4月10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椅子大作战》
活动目标:
1.提升幼儿身体平衡能力、协调性以及敏捷度,增强肌肉力量;
2.培养幼儿创造力、空间感知能力,激发探索精神;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增强合作意识与团队凝聚力,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椅子
活动过程:
(一)热身导入
1.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带领幼儿做热身操。
2.老师提问:“小朋友们,平时我们的小椅子是用来坐的,今天我们要和小椅子一起玩超级有趣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游戏呀?”激发幼儿好奇心和参与兴趣,引入游戏主题。
(二)游戏讲解示范
1.椅子平衡游戏:将椅子间隔一定距离摆放成直线。老师示范从椅子的一端沿着椅面小心地走到另一端,过程中双手打开保持平衡,提醒幼儿注意不要踩空或摔倒。
2.椅子障碍赛:将椅子以不同的方式摆放,老师示范如何绕过这些椅子障碍快速跑到终点,强调在穿越障碍时要注意观察,灵活躲避,不能碰撞椅子。
(三)分组游戏
1.把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 - 6人为宜。
2.椅子平衡游戏比赛:每组幼儿依次站在起点的椅子旁,听到老师发出“开始”的指令后,第一名幼儿踏上椅子,沿着椅面走向终点。到达终点后,下一名幼儿立即出发,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
3.椅子障碍赛:同样以小组为单位,每组第一名幼儿站在起点,老师发出指令后,幼儿迅速绕过椅子障碍跑向终点,与下一名幼儿击掌后,下一名幼儿出发。
(四)放松活动
播放轻松的放松音乐,带领幼儿进行全身放松活动。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区
材料:丙烯马克笔、卡纸、毛根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团队合作的乐趣。
2.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4月11日 星期五
上午班——
4月8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音乐活动:《感冒歌》
活动目标:
1. 感受《感冒歌》的旋律和节奏,学唱歌曲,理解歌词中关于感冒症状与预防方法的内容;
2. 能准确唱出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用动作和表情生动地表现歌曲情境;
3. 增强对健康的关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预防感冒的意识。
活动准备
1. 《感冒歌》的音乐音频及动画视频,旋律简单、节奏鲜明,歌词包含“感冒了,打喷嚏,流鼻涕,好难受”等描述症状的内容,以及“勤洗手,多锻炼,多喝水,身体棒”等预防方法 。
2. 与感冒、健康生活相关的图片,如小朋友打喷嚏、洗手、跑步等画面。
3. 简易的打击乐器,如沙锤、响板、铃鼓等,数量根据幼儿人数而定。
4. 医生、病人的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如白大褂、听诊器、针筒模型、口罩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播放一段幼儿日常生活的视频,其中穿插小朋友感冒打喷嚏、咳嗽的画面。播放结束后提问:“小朋友们,刚刚视频里的小伙伴怎么啦?你们有没有过感冒的经历?感冒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回忆并分享自己感冒时的症状和感受,如头痛、喉咙痛、流鼻涕等。
2. 展示与感冒症状相关的图片,再次巩固幼儿对感冒症状的认识,自然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学习一首关于感冒的歌曲。
(二)歌曲学习
1. 初次欣赏
播放《感冒歌》的音频,同时播放动画视频,让幼儿安静地聆听和观看,整体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提问幼儿听完歌曲的初步感受,如“歌曲听起来是开心的还是难过的?”“歌曲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2. 分段学唱
再次播放歌曲,教师跟随音乐节奏,逐句教唱幼儿歌词。比如,唱到“感冒了,打喷嚏”时,教师做出打喷嚏的动作,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每教唱一句,让幼儿跟着重复几遍,重点教唱幼儿较难掌握的节奏和音高部分 。
3. 完整演唱
幼儿对歌词和旋律有一定熟悉后,跟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可以用钢琴为幼儿伴奏,增强演唱的效果,多唱几遍,逐步提高幼儿演唱的熟练度和准确性。
(三)节奏练习
1.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种打击乐器,如沙锤、响板、铃鼓等 。
2. 再次播放《感冒歌》,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曲的节奏,用手中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比如,在“感冒了,打喷嚏”这句歌词时,用沙锤轻轻摇晃,一拍一下;在“勤洗手,多锻炼”时,用响板有节奏地敲击 。
3. 各小组进行展示,互相欣赏和评价,感受不同乐器为歌曲带来的不同节奏效果,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
(四)角色扮演与表现
1. 选择部分幼儿穿上医生、病人的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分别扮演医生和感冒的病人 。
2. 播放《感冒歌》,“病人”根据歌曲内容,用动作和表情表现感冒的难受症状,如打喷嚏、咳嗽、没精神等;“医生”则在一旁做出诊断、开药方、叮嘱病人预防感冒等动作 。
3. 鼓励其他幼儿一起演唱歌曲,观看表演,之后可以交换角色,让更多幼儿参与到角色扮演中 。
(五)讨论与总结
1. 表演结束后,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讨论歌曲中提到的预防感冒的方法,如勤洗手、多锻炼、多喝水等,提问幼儿:“除了歌曲里说的,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感冒?”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发言 。
2. 教师总结幼儿的发言,再次强调预防感冒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 。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