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十五周(2025.5.19-5.23)

2025-05-11 20:29:36  浏览:4  备课教师:陈佳

2024——2025学年度第学期

芽芽一班  陈佳

2025.5.19—2025.5.23  第十五周

下午班—— 

5月19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酷炫篮球

活动目标:

1.乐意与老师用篮球做游戏,喜欢玩球;

2.学会2种持球方法:双手举球过头顶、左手抱球于体侧;

3.学会各种方向滚球。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阅读室

材料:绘本书

活动目标:

1.能安静阅读;

2.愿意和小朋友分享。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5月20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   绘本:圆滚滚的鸡蛋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绘本画面,理解故事中鸡蛋圆滚滚的特点,初步感知鸡蛋在故事中的经历;

2.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在教师引导下学说短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绘本故事的趣味性,对阅读绘本产生兴趣,萌发爱护鸡蛋的情感 。

活动准备:

绘本《圆滚滚的鸡蛋》、真实鸡蛋、鸡蛋形状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实物激趣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装着鸡蛋的网兜,神秘地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群圆滚滚、滑溜溜的好朋友,猜猜它们是谁?”邀请幼儿伸手触摸,感受鸡蛋的外形,引出鸡蛋。

2.“鸡蛋宝宝有个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封面。

3.提问:“封面上有什么?鸡蛋宝宝看起来怎么样?”从而导入绘本《圆滚滚的鸡蛋》。

二、基本部分

1.分段阅读,理解故事内容,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细节,如:“鸡蛋宝宝滚到了哪里?它遇到了谁?”“小兔子、小松鼠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2.引导幼儿观察鸡蛋圆滚滚的动态,如从斜坡滚下来、在草地上滚动等画面,提问:“鸡蛋宝宝为什么会一直滚呀?”让幼儿直观感受鸡蛋圆滚滚容易滚动的特点。

3.遇到简单重复的语句,如“圆滚滚,骨碌碌,鸡蛋宝宝滚呀滚”,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说,并用手模仿鸡蛋滚动的动作,加深印象。4.教师提问:“鸡蛋宝宝都去过哪些地方?和谁做了好朋友?”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对于表达较完整的幼儿给予表扬。

“如果你是鸡蛋宝宝,你还想滚到哪里去?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表达,拓展思维。

三、角色扮演,体验乐趣 

1.给幼儿分发鸡蛋形状的头饰,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邀请幼儿扮演鸡蛋宝宝。

2.教师扮演“山坡”“草地”等场景,带领幼儿一边说“圆滚滚,骨碌碌,鸡蛋宝宝滚呀滚”,一边在教室里模仿鸡蛋滚动的样子,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感受鸡蛋圆滚滚的特点,体验故事的趣味性。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5月21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   我喜欢的蛋制品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蛋制品,知道蛋制品是由鸡蛋、鸭蛋等加工制作而成,了解蛋制品的营养价值;

2.能辨别不同的蛋制品,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其特征和味道,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3.愿意尝试食用各种蛋制品,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感受蛋制品在生活中的丰富多样。

活动准备:

常见蛋制品实物或图片、烹饪蛋制品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教师头戴厨师帽,手持平底锅道具,以“蛋料理大厨”的身份出场:“小朋友们好!我是蛋料理大厨,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好多美味的食物,快来看看吧!”

2.展示蛋制品图片或实物,提问:“这些食物看起来像什么?它们都是用什么做成的呢?”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认识蛋制品,了解来源 

1.逐一展示蛋制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名称。例如拿起水煮蛋:“小朋友们看,这白白的、圆圆的食物是什么呀?对啦,是水煮蛋!它是用鸡蛋直接煮熟做成的。”

2.播放烹饪蛋制品的视频,让幼儿直观了解蛋制品的制作过程。边播放边讲解:“鸡蛋打散后倒进锅里,就变成了香香的煎蛋;加上面粉、糖等材料,可以做出甜甜的蛋糕哦!”

3.组织幼儿讨论:“除了鸡蛋,还有哪些蛋可以做成好吃的食物?”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说出鸭蛋等,教师补充说明。

三、感知蛋制品的营养,鼓励尝试 

1.教师讲解:“蛋制品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吃了能让我们长得高高的、壮壮的,还能让我们更聪明呢!”

2.分发蛋制品小拼盘,鼓励幼儿用小叉子取一小块品尝。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说一说品尝的感受:“你吃的是什么?味道怎么样?”对勇敢尝试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3.对于不愿意尝试的幼儿,教师耐心引导:“这个蛋制品可好吃啦,就尝一小口,说不定你会喜欢上它呢!”

四、游戏巩固,加深印象 

1.开展“蛋制品找朋友”游戏。教师说出蛋制品的名称,幼儿从图片卡片中找出对应的蛋制品,或者教师展示图片,幼儿说出名称,巩固对蛋制品的认识。

2.播放音乐,玩“蛋制品蹲”游戏。幼儿分别拿着不同蛋制品的头饰,边念儿歌“XX蛋制品蹲,XX蛋制品蹲,XX蛋制品蹲完YY蛋制品蹲”,边进行游戏,增加活动趣味性。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5月22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酷炫篮球

活动目标:

1.乐意与老师用篮球做游戏,喜欢玩球;

2.学会2种持球方法:双手举球过头顶、左手抱球于体侧;

3.学会各种方向滚球。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建构区

材料:纸杯、牙膏盒

活动目标:

1.学会各种基本的搭建及拼装技能;

2.懂得爱护玩具,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5月23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    小鸡小鸡(律动)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节奏特点,了解小鸡的基本形态和动作特征;

2.能跟随音乐节奏,模仿小鸡走路、啄米、扇动翅膀等动作,发展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3.体验律动表演的乐趣,激发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增强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音乐《小鸡小鸡》音频及动画视频、小鸡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戴上小鸡头饰,模仿小鸡的叫声“叽叽叽”出场,吸引幼儿注意力:“小朋友们,我是小鸡宝宝,今天想邀请大家一起去草地上玩耍,你们愿意吗?”

2.播放《小鸡小鸡》的动画视频,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不同小鸡的动作,提问:“视频里的小鸡在做什么?它们是怎么走路、怎么找食物的?”鼓励幼儿用语言或动作进行简单模仿。

二、动作学习,分解示范                                    1.小鸡走路:教师示范双手背后,脚尖着地,左右脚交替快速小步移动,模仿小鸡走路的样子,同时引导幼儿说“小脚尖,快抬起,一步一步向前走,叽叽叽”,让幼儿跟着练习,强调动作轻盈、节奏欢快。

2.小鸡啄米:双手五指张开并拢做尖嘴状,弯腰有节奏地上下摆动,模仿小鸡低头啄米,配合语言“小尖嘴,向下弯,一粒一粒吃得欢,叽叽叽”,带领幼儿反复练习,感受动作节奏。

3.小鸡扇翅膀:双臂自然下垂,手腕带动手臂快速上下摆动,模仿小鸡扇动翅膀,引导幼儿边做边说“小翅膀,挥一挥,拍拍空气真快乐,叽叽叽” ,并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挥动速度。

三、跟随音乐,完整律动 

1.教师放慢音乐速度,带领幼儿将分解动作串联起来,边念口诀边做动作,帮助幼儿熟悉律动流程。

2.播放正常速度的《小鸡小鸡》音乐,教师站在前面带领幼儿完整表演,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感染幼儿,提醒幼儿注意动作与节奏的配合。

3.邀请个别幼儿站到前面当“小老师”,带领其他小朋友一起律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教师在旁边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