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十八周(2025.6.9-6.13)

2025-05-22 10:40:25  浏览:1  备课教师:陈佳

2024——2025学年度第学期

芽芽一班  陈佳

2025.6.9—2025.6.13  第十八周

下午班—— 

6月9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酷炫篮球

活动目标:

1.乐意与老师用篮球做游戏,喜欢玩球;

2.学会2种持球方法:双手举球过头顶、左手抱球于体侧;

3.学会各种方向滚球。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阅读室

材料:绘本书

活动目标:

1.能安静阅读;

2.愿意和小朋友分享。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6月10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  儿歌:六一到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理解儿歌内容,知道六一儿童节是小朋友的节日,感受节日氛围;

2.能跟着老师学说儿歌,初步掌握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尝试用简单动作表现儿歌;

3.体验六一儿童节的快乐,激发对节日的喜爱之情 。

活动准备:

视频、PPT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欢快的《六一儿童歌曲串烧》,带领幼儿一起拍手、摆动身体,营造欢乐氛围。歌曲结束后,教师说:“小朋友们,听着这么好听的歌,你们开心吗?马上有一个专属于你们的超棒节日要到啦,猜猜是什么节日?”引发幼儿讨论和猜想,从而引出活动主题“六一儿童节” 。

二、理解感知 

1.教师播放《六一到》儿歌动画视频,幼儿安静观看,感受儿歌的画面和旋律。播放结束后,提问幼儿:“视频里都有什么呀?”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看到的内容。

2.教师出示印有气球、糖果等元素的图片,结合图片再次朗读儿歌,边读边用手指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如读到“六一到,六一到,幼儿园里真热闹”时,展示幼儿园场景的图片;读到“又唱歌来又跳舞,大家一起哈哈笑”,展示小朋友唱歌跳舞的图片。

三、学念儿歌 

1.教师逐句朗读儿歌,语速放慢,语调夸张有趣,每读完一句,邀请幼儿跟读,如教师读“六一到”,幼儿跟读“六一到”,反复练习每一句。

2.教师带领幼儿一边拍手打节奏,一边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拍一下手读一个字,如“六(拍手)一(拍手)到(拍手)”,让幼儿在节奏中加深对儿歌的记忆。

3.采用分组朗读、个别朗读的方式,检验幼儿的学习情况,对表现好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小贴纸奖励,对不太熟练的幼儿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创意表现 

 

1.教师启发幼儿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儿歌呢?”鼓励幼儿自由创编动作,如双手向上摆动表示气球飞起来,扭动身体表示跳舞等。教师选取幼儿创编的合适动作,带领全体幼儿跟着儿歌边做动作边朗读。

2.发放小鼓、沙锤等打击乐器,让幼儿跟着儿歌节奏敲击乐器,增强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6月11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   快乐的小木偶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认识身体的主要部位,了解头、手、脚等部位可以做不同动作;

2.通过模仿小木偶动作,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及大肌肉群的发展;

3.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小木偶头饰、PPT

三、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头戴小木偶头饰,以小木偶的口吻向幼儿打招呼:“小朋友们好!我是快乐的小木偶,今天想邀请大家一起去小木偶乐园玩,那里有好多有趣的游戏,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吗?” 同时展示小木偶图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认识小木偶身体 

1.教师展示小木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小木偶,它都有哪些身体部位呀?”鼓励幼儿积极回答,说出头、手、脚等部位。

2.教师一边指着自己的身体相应部位,一边念儿歌:“小木偶,真可爱,圆圆脑袋晃起来;小小双手摆一摆,两条小腿动得快。”带领幼儿一起模仿小木偶,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并用小手摸摸头、挥挥小手、跺跺小脚。

三、小木偶动起来 

1.动作模仿

教师示范小木偶的不同动作,如抬头看天空、双手伸直转圈圈、双脚并拢向前跳等,边示范边说:“小木偶抬头望,小手转一转,小脚向前跳。”然后邀请幼儿跟着模仿,每个动作重复3 - 4次,引导幼儿感受身体各部位运动的感觉 。

2.游戏:小木偶闯关

在活动场地设置好障碍路线,告诉幼儿:“小木偶乐园里有好多关卡,我们要变成勇敢的小木偶闯过去!”幼儿戴上小木偶头饰,依次按照教师的指令,完成钻过“山洞”(用拱形玩具搭建)、跨过“小河”(小呼啦圈摆成直线)、走过“小桥”(平衡木或较宽的胶带)等动作,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在一旁鼓励并保护幼儿的安全。

四、放松活动

播放舒缓的音乐,教师引导幼儿:“小木偶们玩了这么久,都累啦,我们坐下来休息休息吧。”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放松动作,如拍拍手臂、揉揉小腿、转转脖子等,帮助幼儿放松身体肌肉,消除疲劳。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6月12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趣味轮胎

活动目标:

1.通过使用轮胎进行户外游戏,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幼儿间的社交互动;

3.通过各种趣味活动,激发幼儿对户外运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充足的轮胎,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使用到;

2.确保户外活动场地的安全,避免尖锐物品或其他危险物;

3.预备一些游戏道具,如小球、绳子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带领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跑步、跳跃等,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二、轮胎滚动接力

1.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幼儿站在起点,每个幼儿前方放置一个轮胎。

2.当游戏开始时,每个幼儿需要将轮胎滚动到终点,然后返回起点,与下一个幼儿击掌,下一个幼儿再继续滚动轮胎。

3.第一个完成接力的小组为胜者。

三、轮胎障碍挑战

1.在场地上设置一些障碍,如绳子、小凳子等。

2.幼儿需要推着轮胎绕过或跨过这些障碍,到达终点。

3.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调整障碍的难度和数量。

四、轮胎平衡游戏

1.让幼儿站在轮胎上,尽量保持平衡,不掉下来。

2.可以进行个人挑战,也可以进行小组间的比赛,看谁能保持平衡最长时间。

五、放松活动

1.在活动结束后,带领孩子们坐在轮胎上,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美工坊

材料:双面胶、折纸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双三角形,并在此基础上折小猫头;

2.学习看图示折纸,并填画眼睛、嘴巴、胡须等;

3、喜欢参加折纸活动。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6月13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    律动:小小蛋儿把门开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理解歌曲内容,知道鸡蛋是鸡妈妈生的,小鸡是从蛋里孵出来的;

2.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初步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跟随音乐做出简单律动动作,锻炼身体协调性;

3.体验小鸡出壳的快乐,激发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享受表演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小蛋儿把门开》的歌曲音频、伴奏 。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戴着鸡妈妈头饰,以欢快的语气对幼儿说:“小朋友们好呀!我是鸡妈妈,今天我可开心啦,因为我家马上要有新成员咯!” 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问:“小朋友们猜猜鸡妈妈家的新成员会是谁呢?”引导幼儿思考、回答,自然引出活动主题。

二、理解感知

1.播放PPT,展示鸡妈妈生蛋的画面,教师模仿母鸡下蛋的声音“咕咕哒”,并说:“看,鸡妈妈生了一个蛋,鸡蛋圆圆的、滑滑的。” 接着展示鸡妈妈孵蛋的场景,提问幼儿:“鸡妈妈在做什么呀?”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 。

2.播放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的音频,同时继续播放PPT展示小鸡出壳的动画,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旋律和节奏,提问:“小朋友们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看到小鸡从蛋里出来,你们开心吗?”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每唱一句,引导幼儿跟着模仿,比如唱“小小蛋儿把门开”时,用双手做出敲门的动作,让幼儿跟着一起做动作并模仿唱歌,感受歌词和节奏,重复2 - 3次 。

2.一句一句教幼儿唱歌,每句教完后,让幼儿自己练习2 - 3遍,重点教幼儿唱准“毛茸茸呀胖乎乎”“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唱起来”等较难的部分,及时纠正发音 。

3.播放歌曲伴奏,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跟着伴奏唱歌,可用拍手、跺脚等方式打节奏,增强节奏感,唱2 - 3遍 。

四、律动表演

1.给幼儿分发小鸡头饰,教师说:“现在我们都变成可爱的小鸡宝宝啦,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边唱歌一边动起来吧!”教师示范律动动作,如双手放在身体两侧上下摆动表示小鸡的翅膀,轻轻跺脚表示小鸡走路,左右摇头表示小鸡好奇地张望等 。

2.邀请幼儿跟着一起做律动动作,先集体练习2 - 3次,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动作 。

3.拿出大蛋壳道具,邀请部分幼儿钻进蛋壳里扮演蛋宝宝,其他幼儿唱着歌,模仿敲蛋壳的动作,唱到“开出一只小鸡来”时,蛋壳里的幼儿钻出来,模仿小鸡的动作和叫声,大家一起唱歌跳舞,重复进行2 - 3次 。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