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四周(2025.9.22--2025.9.26)

2025-09-28 18:41:56  浏览:5  备课教师:崔晴思雨

2025——2026学年度第学期

芽芽二班  崔晴思雨

2025.9.22—2025.9.26 第四周

上午班—— 

9月22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阳光长廊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   保护牙齿

活动目标:

1.知道牙齿能帮助咀嚼食物,了解吃糖过多、不刷牙会伤害牙齿;

2.学会正确刷牙的简单方法,愿意每天早晚刷牙;

3.养成爱护牙齿的好习惯,不害怕看牙医。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吸引,引发兴趣

1.教师讲述《小熊的牙齿》故事:“小熊最爱吃糖果、巧克力,每天吃完都不刷牙,晚上还含着糖睡觉。慢慢的,小熊的牙齿开始疼,嘴巴里还长出了‘小黑洞’,疼得他直哭,最后妈妈带他去看牙医,牙医说‘这是蛀牙,要好好刷牙才会好’。”

2.提问互动:“小熊的牙齿为什么疼?”“你们想让自己的牙齿长‘小黑洞’吗?”引导幼儿说出“吃糖多、不刷牙”的危害。

二、新知:认识牙齿,学会护牙

1.展示牙齿模型:

指着完好模型:“这是健康的牙齿,能咬苹果、嚼米饭,帮我们消化食物。”

指着有“黑洞”的模型:“这是蛀牙,是小虫子(比喻细菌)咬出来的,会疼,还不能好好吃饭。”

2.学习正确刷牙:

教师拿实物牙刷演示:“刷牙要上下刷(刷牙齿外面),里外刷(刷牙齿里面),每个地方刷3下,早上起床刷,晚上睡觉前也要刷。”

带领幼儿做“刷牙手势”:双手比成“牙刷”,跟着节奏做上下、里外的刷牙动作。

三、实践:动手操作,巩固习惯

1.玩具牙刷练习:给每个幼儿发玩具牙刷,对着自己的牙齿(或牙齿模型),跟着教师口令练习刷牙。

2.涂色“修牙齿”:发放画有“黑洞牙齿”的涂色纸,说:“我们用彩色笔把‘黑洞’涂满,帮牙齿‘变健康’,涂完要记得告诉爸爸妈妈,每天都要刷牙哦!”

四、结束:总结回顾

1.儿歌总结:带领幼儿念简单儿歌:“小牙刷,手中拿,早晚刷牙不偷懒,牙齿白,没蛀牙,笑起来呀真好看!”

活动目标: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23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阳光长廊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酷炫篮球

活动目标:

1.乐意与老师用篮球做游戏,喜欢玩球;

2.学会2种持球方法:双手举球过头顶、左手抱球于体侧;

3.学会各种方向滚球。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阅读室

材料:绘本、图卡

活动目标:

1.体验阅读活动的乐趣;

2.培养对绘本活动的兴趣。

 


 

下午班——

9月24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阳光长廊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益智积木——小小建筑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建筑物的兴趣和想象力;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3.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美工区

材料:毛线、彩纸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美工区材料。

2.基础自理能力技能。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25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   彩色水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知道两种基本颜色混合能变出第三种颜色;

2.尝试用滴管、杯子进行倒水、混合操作,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3.对颜色混合的变化产生好奇,乐于参与实验操作,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透明玻璃杯3个、空玻璃杯3个、教师用滴管1个、颜色混合步骤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魔术情境,激发好奇

1.情境导入:教师手持装清水的杯子,说:“今天老师要变个颜色魔术!看,这是透明的水,我加一点‘魔法颜料’,它就会变颜色啦!”

2.展示颜色:往清水中滴入红色颜料,搅拌后举起杯子:“变成什么颜色啦?”(引导幼儿说出“红色”),用同样方式展示黄色、蓝色,带领幼儿认读三种颜色名称。

3.提问设疑:“如果把红色和黄色的水混在一起,会变成新颜色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二、示范:实验操作,探索变化

1.教师演示颜色混合:

取1个空杯子,用滴管从红色杯中吸2滴红色水,滴入空杯;

再用滴管从黄色杯中吸2滴黄色水,滴入同一杯子,轻轻摇晃:“小朋友仔细看,水变成什么颜色啦?”(引导幼儿发现“橙色”);

对照步骤图,小结:“红色+黄色=橙色”,用同样方法演示“黄色+蓝色=绿色”“红色+蓝色=紫色”,边演示边念口诀帮助记忆。

2.强调操作要点:“用滴管的时候,要轻轻捏它的‘小肚子’,吸完一种颜色的水,要擦干净滴管再吸另一种,不然颜色会混脏哦!”

三、实践:自主操作,体验乐趣

幼儿实验:发放材料,让幼儿在托盘上自主尝试:

先将三种基本颜色的水滴入各自杯子,观察颜色;

再尝试两种颜色混合,看看会不会变出“新颜色”,教师巡回指导。

帮助动作慢的幼儿掌握滴管用法(捏、吸、滴);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混合出的颜色:“你把哪两种颜色混在一起了?变成了什么颜色呀?”

提醒幼儿若水洒出,用湿巾纸擦拭干净。

四、分享总结

分享发现:请2-3名幼儿展示自己的“彩色水”,说说“我用XX颜色和XX颜色,变出了XX颜色”,教师给予肯定:“你的发现和老师一样棒!”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9月26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阳光长廊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   我眼中的彩虹

活动目标:

1.认识彩虹的7种基本颜色,知道彩虹多在雨后出现;

2.尝试用涂色、粘贴等方式创作彩虹,锻炼手部小肌肉动作;

3.感受彩虹的色彩美,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眼中彩虹的样子,体验艺术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1张画有彩虹轮廓的画纸、7色油画棒水彩笔、彩色纸条亮片、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认识彩虹

情境导入:教师模仿下雨的声音(“哗啦啦,下雨啦”),再打开手电筒,说:“雨停啦,太阳出来啦,天空中出现了一个漂亮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吧!”

展示彩虹图片/播放动画,提问:“这是什么呀?它有哪些颜色?”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再出示颜色卡片,逐一认识“红、橙、黄、绿、蓝、靛、紫”,并带领幼儿念颜色名称。

趣味互动:“彩虹像什么呀?”(如小桥、滑梯)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激发创作兴趣。

二、示范:讲解方法,激发创意

1.教师示范创作:

(1)涂色法:拿起油画棒,从彩虹轮廓的最上面(红色)开始,顺着弧线慢慢涂,“要把颜色涂在轮廓里,不涂到外面哦,涂完红色涂橙色,像排队一样一个跟着一个。”

(2)粘贴法:“如果不想涂色,也可以用彩色纸条贴出彩虹,先抹一点固体胶在轮廓上,再把红色纸条贴上去,轻轻按一按就粘住啦。”

鼓励创意:“小朋友可以给彩虹加上小装饰,比如旁边画小鸟、云朵,让你的彩虹更特别!”

三、自主创作,教师指导

1.幼儿创作:发放画纸和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涂色或粘贴的方式创作“我眼中的彩虹”。

2.教师指导:

帮助颜色分不清的幼儿确认颜色顺序;

提醒幼儿涂画时用力均匀,粘贴时胶水不要太多;

鼓励幼儿大胆添加自己喜欢的元素。

四、结束:分享展示,体验快乐

1.作品展示:将幼儿的作品一一贴在“彩虹花园”主题墙上,请幼儿轮流介绍;

2.总结延伸:“今天我们画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彩虹,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晴天雨后会不会看到真的彩虹呀!”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