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七周(2025.10.13—2025.10.17 )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果果四班 潘椿秀
2025.10.13—2025.10.17 第七周
上午班——
10月13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无与轮比
游戏材料:轮胎、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月亮的秘密》
活动目标:
1.感知月亮“圆缺变化”的基本形态(新月、弦月、满月),知道月亮本身不发光,是反射太阳的光;
2.通过观察图片、模拟实验,提升观察比较和简单推理能力;
3.对月亮的变化产生探究兴趣,感受宇宙现象的奇妙,乐于分享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月亮的悄悄话”
教师播放《小白船》片段,提问:“歌曲里唱的‘小白船’指的是什么?你们晚上看到的月亮,都是一样的吗?”
出示满月和弯月的照片对比:“为什么月亮有时候像圆盘,有时候像小船?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月亮的秘密!”
二、探索:月亮的“变身魔法”
1.观察月相,找规律:
播放月相变化PPT,引导幼儿观察:“月亮从弯弯的变成圆圆的,再变回弯弯的,像在变什么?”(鼓励用“小船”“眉毛”“圆盘”等词描述)
小结:月亮的形状会慢慢变化,我们把这种变化叫“月相变化”,常见的有弯弯的“弦月”、圆圆的“满月”。
2.实验模拟:月亮为什么会发光?
教师演示实验:将手电筒(太阳)、小球(月亮)、地球仪(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向小球。
提问:“你们看到小球亮了吗?如果把地球仪放在中间挡住光线,小球会怎么样?”(小球被挡住的部分变暗)
讲解:月亮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其实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地球挡住部分光线时,月亮就变成弯弯的了。
三、拓展:“我的月相日历”
分发月相卡片和黑色背景板,引导幼儿操作:“请把月相卡片按‘弯→圆→弯’的顺序贴在背景板上,就像做了一本‘月相日历’。”
- 鼓励幼儿分享:“你最喜欢哪种月相?为什么?”(如“我喜欢满月,因为中秋节的月亮就是圆的”)
四、结束:“月亮观察小任务”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0月14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无与轮比
游戏材料:轮胎、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建构区
材料:积木、木头块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团队合作的乐趣。
2.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走。
上午班——
10月15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无与轮比
游戏材料:轮胎、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说声谢谢》
活动目标:
1.知道“谢谢”是表达感谢的礼貌用语,理解他人帮助自己时需要说“谢谢”;
2.通过情景模拟、故事讨论,学会在不同帮助场景中主动说“谢谢”,提升社交表达能力;
3.感受说“谢谢”带来的温暖,萌发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的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引出“谢谢”
教师播放《小熊的“谢谢”》PPT,讲到关键处提问:“小兔把画笔借给小熊,小熊没说任何话,小兔会开心吗?如果你是小兔,希望小熊说什么?”
引出主题:“当别人帮了我们,说一句‘谢谢’,对方会很开心,这是有礼貌的表现。”
二、探索:什么时候说“谢谢”
1.讨论:身边的帮助场景
出示“帮助场景”图片,引导幼儿思考:
“同学帮你捡起掉在地上的积木,你该说什么?”
“妈妈早上帮你准备好早餐,你可以说什么?”
小结:得到别人的帮助(借东西、帮忙做事、关心自己)时,都要主动说“谢谢”。
2.情景模拟:学说“谢谢”
邀请幼儿分组扮演“帮助者”和“被帮助者”,模拟场景:
场景1:“小明的书掉了,小红帮他捡起来”;
场景2:“老师帮小刚把画贴在展示墙上”。
要求被帮助者手持“谢谢”手卡,大声说“谢谢”,教师及时用小贴纸鼓励。
三、拓展:“谢谢”的暖心话)
提问:“除了说‘谢谢’,还可以加上什么话,让对方更开心?”(如“谢谢你帮我,你真好”“谢谢老师,我很喜欢这张贴纸”)幼儿自由尝试组合“谢谢+暖心话”,教师记录并带领大家朗读,如“谢谢你帮我捡文具,你真是我的好朋友”。
四、结束:“谢谢小约定”
师幼一起做“谢谢小约定”:“从今天开始,得到帮助就说‘谢谢’,做个有礼貌的小朋友。”
播放歌曲《谢谢歌》,幼儿跟着歌词做动作(如双手合十点头),在轻松氛围中结束活动。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0月16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无与轮比
游戏材料:轮胎、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交换手拍球
活动目标:
1.幼儿掌握基本的换手拍球姿势。
2.提高幼儿的篮球技能练习。
3.培养幼儿热爱篮球运动。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角色区
材料:星巴克大区角材料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团队合作的乐趣。
2.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走。
下午班——
10月17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无与轮比
游戏材料:轮胎、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交换手拍球
活动目标:
1.幼儿掌握基本的换手拍球姿势。
2.提高幼儿的篮球技能练习。
3.培养幼儿热爱篮球运动。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阅读区
材料:绘本《学会抱抱》
活动目标:
1.学会安慰他人,懂得体谅他人。
2.愿意尝试与其他人交朋友。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