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黄佳怡】第十三周(2025.5.5—2025.5.9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苗苗三班 黄佳怡
2025.5.5—2025.5.9 第十三周
5月5日 星期一(五一放假)
下午班——
4月22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跑跑镇
游戏材料:大型滑滑梯器械
观察重点:幼儿是否能遵守游戏规则和秩序,是否能采用安全的姿势和速度进行滑梯游戏。
支持策略:
(1)教师在游戏前强调游戏规则和秩序,提醒幼儿滑梯时注意安全;
(2)引导幼儿观察大型滑梯器械的构造,鼓励幼儿自主搭建,创新滑梯玩法;
(3)鼓励幼儿勇于尝试,克服困难,锻炼其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科学区
材料:吸铁石、吸管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科学现象。
2.对科学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5月7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3.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绘本)活动——《逃跑的姜饼人》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画面,理解姜饼人逃跑的情节,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主要内容。
2. 鼓励幼儿模仿姜饼人及故事中角色的动作、表情和对话,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发展表现力和想象力。
3. 通过故事讨论与延伸活动,激发幼儿对传统故事的兴趣,培养乐于分享、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 。
活动准备:
PPT、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 教师出示一块姜饼(或图片),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如果这块姜饼突然活了,跑了起来,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测。
2. 展示绘本封面,介绍书名《逃跑的姜饼人》:“今天我们要读的故事里,有一块会跑的姜饼人,它从烤箱里跑出来后,发生了好多惊险又好玩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绘本共读,理解故事
1. 分段讲述:教师展示大图书,逐页讲述故事,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姜饼人及其他角色的表情、动作和场景细节。例如,翻到姜饼人从烤箱里跳出的页面时,提问:“姜饼人跳出来时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表情看起来怎么样?猜猜它心里在想什么?”
2. 互动提问:在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情节,如“姜饼人遇到了哪些动物?它们都对姜饼人说了什么?姜饼人最后被谁吃掉了?”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3. 模仿体验:带领幼儿模仿姜饼人一边跑一边喊“跑呀跑呀,我是姜饼人,没人能追上我!”以及其他角色的对话和动作,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和节奏感。
(三)故事讨论,拓展想象
1. 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姜饼人,你会怎么做才能不被吃掉?”“除了故事里的动物,姜饼人还可能会遇到谁?会发生什么新故事?”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对幼儿的创意给予肯定和鼓励,用简单的语言记录幼儿的想法,展示在黑板上,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四)角色扮演,加深体验
1. 发放角色头饰,邀请幼儿分别扮演姜饼人、农场主、牛、马、狐狸等角色。
2.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姜饼人逃跑和被追逐的过程。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角色的特点,如姜饼人活泼跳跃,狐狸狡猾的神态等 。
3. 表演结束后,组织幼儿互相评价,说说谁表演得最像,哪里最有趣。
(五)手工制作,延伸活动
1. 教师示范用彩纸制作姜饼人(剪出姜饼人形状,用彩笔装饰),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制作自己独一无二的姜饼人。
2. 幼儿制作完成后,将作品展示在班级美工区,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并讲述自己制作的姜饼人的故事。
(六)总结回顾,结束活动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和逃跑的姜饼人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情?你最喜欢故事里的哪个部分?”
2. 总结:“这个故事真有趣,姜饼人虽然一直逃跑,但最后还是被吃掉了。希望小朋友们以后也能像听故事一样,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趣的事情!”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5月8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
游戏材料:颜料、小桶
观察重点:是否愿意尝试涂鸦区的各种活动,是否主动选择材料进行游戏,是否能用较丰富的色彩和工具进行创作。
支持策略:
(1)鼓励幼儿主动选择丰富的工具和色彩进行自主创作;
(2)运用正向语言引导幼儿,对幼儿作品适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3)创作过程提醒幼儿穿好罩衣,注意颜料不要弄到身上。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生活区
材料:毛线、吹风机玩具、梳子
活动目标:
1.学会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5月9日 星期五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律动)活动——《生姜歌》
活动目标 :
1. 引导幼儿感受《生姜歌》欢快活泼的音乐节奏,能跟随音乐做出模仿生姜生长、收获、烹饪等相关动作,提升身体协调性与节奏感。
2. 鼓励幼儿在律动中大胆创编与生姜相关的特色动作,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强艺术表现力。
3. 激发幼儿对生姜这一食材的兴趣,了解生姜在生活中的用途,体验律动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 教师神秘地拿出一块生姜,提问:“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它黄黄的、身上有小鼓包,闻起来有点特别的味道,猜猜它是谁?”引导幼儿观察、猜测。
2. 展示生姜相关图片或视频,介绍生姜的生长过程、用途:“生姜是从土里长出来的,能做成美味的菜肴,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感冒,今天我们就跟着音乐和生姜一起做游戏!”
(二)学习动作,感受节奏
1. 分解动作教学
◦ 生姜生长:双手交叠放于胸前,慢慢向上伸展,同时踮起脚尖,模拟生姜从土里发芽、长高的样子,配合音乐节奏轻轻晃动身体。
◦ 挖掘生姜:双手握住小锄头(或模仿握锄头动作),弯腰做左右挖掘的动作,表现农民伯伯挖生姜的情景。
◦ 采摘装篮:双手做出采摘生姜的动作,然后将“生姜”放入小篮子(双手模拟篮子形状),并左右移动脚步,仿佛在运送生姜。
◦ 烹饪生姜:系上围裙,拿起锅铲,做出翻炒、搅拌的动作,脸上露出开心的表情,表现用生姜烹饪美食的过程。
2. 教师边示范动作边哼唱歌曲,引导幼儿逐句模仿,用生动的语言提示动作要点,如“小生姜,快长大,伸伸懒腰往上爬!”“挖呀挖,挖生姜,用力把它挖出来!”帮助幼儿记忆动作和节奏。
3. 带领幼儿慢速跟随音乐完整练习动作,反复进行,确保幼儿熟悉每个动作与音乐的配合。
(三)创意创编,自由表现
1.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编与生姜相关的新动作:“除了刚才的动作,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生姜呢?比如生姜在盘子里跳舞,或者小朋友吃生姜时的样子!”
2. 幼儿自由创编动作,教师巡回观察,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如:“哇,你的这个动作好像生姜在转圈圈,太有创意了!”
3. 邀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创编的动作,带领全体幼儿一起学习,将优秀的创编动作融入到律动中。
4. 播放音乐,幼儿跟随音乐加入自己创编的动作,进行完整的律动表演,教师用表情和动作给予鼓励,让幼儿充分享受自由表现的乐趣。
(四)游戏互动,巩固提升
1. 开展“生姜大比拼”游戏: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幼儿依次站在起点,听到音乐后,模仿挖掘生姜、采摘装篮等动作,快速跑到终点将“生姜”放入篮子,最先完成且动作规范的小组获得“生姜小能手”称号,奖励生姜贴纸。
2. 组织“生姜模仿秀”:教师说出与生姜相关的情境(如生姜被切、生姜掉进锅里),幼儿迅速做出相应动作,看谁反应快、动作像,进一步巩固对生姜的认知和动作表现能力。
(五)放松总结,结束活动
1. 播放舒缓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如拍拍手臂、揉揉膝盖、轻轻摇晃身体,舒缓运动后的疲劳。
2. 教师总结活动:“今天我们和生姜一起唱了好听的歌,跳了有趣的舞,还玩了好玩的游戏!原来生姜这么有趣,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哪些菜里有生姜哦!”
(四)活动延伸
1. 在表演区投放与《生姜歌》相关的道具和音乐,鼓励幼儿继续进行律动表演和动作创编。
2. 开展科学活动,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生姜的外形、气味,了解生姜的营养价值和更多用途。
3. 组织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生姜美食(如生姜饼干、生姜糖水),并分享制作过程和感受,增进亲子互动与对生姜的认知。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