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黄佳怡】第十二周(2025.4.27—2025.5.1)

2025-06-22 13:44:00  浏览:7  备课教师:黄佳怡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苗苗三班  黄佳怡

2025.4.27—2025.5.1 第十二周

上午班—— 

4月26日   星期日(补周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运生姜》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掌握多种运送生姜的方法,如双手抱、用工具夹、合作抬等,锻炼手臂力量、身体平衡能力及肢体协调性。

2. 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尝试创新运生姜的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3. 通过团队合作运生姜的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体验健康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相关道具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扮演“菜农伯伯”,表情着急地说:“小朋友们,我种的生姜都成熟啦!可是这么多生姜要运到市场去,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你们愿意当我的小帮手,帮我把生姜运过去吗?”通过生动的情境,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探索尝试,学习方法

1. 教师将幼儿带到摆放生姜和工具的场地,出示仿真生姜道具和辅助工具,提问:“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把生姜运到终点呢?”鼓励幼儿自由思考,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 幼儿自由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运送生姜,如双手抱、用篮子装、用夹子夹、用小推车推等。教师巡回观察,鼓励幼儿尝试多种方式,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避免摔倒或碰撞。

3. 邀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运送方法,教师引导其他幼儿认真观察,并组织大家讨论:“这种方法好不好?哪里好?还有没有其他更有趣的方法?”总结出比较安全、有效的运送方式。

(三)游戏挑战,巩固技能

1. 游戏一:单人运生姜

◦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从起点出发,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生姜运到终点,在运送过程中要绕过障碍物(如平衡木、拱形门),不能掉落生姜,掉落需返回起点重新开始。

◦ 幼儿分成若干组,依次进行游戏,教师在旁边加油助威,并指导幼儿规范动作,确保游戏顺利进行。

◦ 完成游戏的幼儿可获得一枚小贴纸作为奖励。

2. 游戏二:合作运生姜

◦ 教师介绍新游戏:两人一组,合作将生姜运到终点。可以采用两人抬篮子、手拉手共同运送等方式。

◦ 教师示范合作运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两人要配合好,保持平衡。

◦ 幼儿自由组队,进行游戏。教师巡回观察,鼓励幼儿相互配合,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对表现出色的小组颁发小勋章。

(四)放松整理,总结活动

1. 播放舒缓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如拍拍手臂、揉揉肩膀、扭扭腰、抖抖腿等,帮助幼儿放松身体,消除疲劳。

2. 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今天小朋友们都太棒了,想出了这么多运生姜的好办法,还能和小伙伴合作完成任务!谢谢大家帮助菜农伯伯把生姜运到了市场!”

3. 引导幼儿一起整理场地,将道具放回原位,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4月27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我是节约小卫士》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认识水、电、粮食等资源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浪费资源的现象,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

2. 帮助幼儿学习简单有效的节约方法,如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粮食等,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实践。

3. 通过游戏、讨论等活动形式,激发幼儿参与节约行动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活动准备:

相关道具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发思考

1. 教师播放一段“资源王国”的动画视频,视频中展示水资源、电力资源和粮食资源欢快生活的场景,随后出现浪费行为,资源们变得愁眉苦脸。

2. 提问幼儿:“小朋友们,资源王国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它们不开心了?”引导幼儿自由讨论,从而引出活动主题“我是节约小卫士”。

(二)观察讨论,认识浪费与节约

1. 展示浪费现象:依次播放浪费水、电、粮食的图片和视频,提问幼儿:“图片(视频)里发生了什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水龙头一直开着,水都浪费了,别的地方的人可能就没有水喝了”。

2. 科普资源重要性:播放资源重要性的科普动画,向幼儿讲解水是生命之源,人体每天都需要喝水,缺水会影响身体健康;电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如照亮房间、运转电器;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植收获的,能让我们有力气、健康成长 。引导幼儿思考浪费资源的危害。

3. 讨论节约方法: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我们可以怎么节约用水、用电和粮食呢?”每组推选代表分享想法,教师总结并补充,如随手关水龙头、用洗菜水浇花;离开房间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电器;吃多少盛多少、不挑食等。

(三)游戏体验,巩固节约行为

1. “节约小能手”情景模拟游戏

◦ 节水场景:在教室设置“洗手池”(用玩具水龙头和水盆模拟),幼儿模拟洗手场景,教师观察并引导幼儿正确做到洗完手及时关水龙头,尝试用少量水洗完手。

◦ 节电场景:布置“小房间”场景,放置小夜灯,幼儿模拟进房间、离开房间的情景,练习随手开关灯。

◦ 节粮场景:提供迷你餐桌及食物模型,幼儿模拟用餐,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食量“盛饭”,做到不浪费,“吃光”食物。

2. 游戏结束后,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表扬能正确实践节约行为的幼儿,颁发“节约小贴纸”作为奖励,对存在不足的幼儿进行指导和鼓励。

(四)动手制作,宣传节约

1. 教师发放彩纸、画笔、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节约宣传卡片。可以画上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粮食的画面,并贴上对应的卡通标志,或画上浪费资源的危害场景。

2. 幼儿制作完成后,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宣传卡片,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画的内容和想要传达的节约理念,进一步强化节约意识。

(五)总结回顾,延伸生活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节约小知识?你打算回家后怎么做节约小卫士?”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2. 总结强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布置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家里的浪费现象,并一起改正,做真正的节约小卫士!”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28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阳光房

游戏材料:露营装备、玩偶

观察重点:幼儿与同伴互动合作的状态,与同伴互动是否有具体的游戏情境。

支持策略:

(1)观察幼儿游戏,适时记录幼儿的游戏时刻,寻找教育契机;

(2)教师以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适时介入游戏;

(3)适时指导幼儿丰富游戏情境,加强角色之间的联系,提高游戏水平。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科学区

材料:吸铁石、吸管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科学现象。

2.对科学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4月29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3.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绘本)活动——《我爱乒乓》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画面,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乒乓运动的有趣情节 。

2. 鼓励幼儿模仿绘本中角色的动作和表情,感受乒乓运动的活力,尝试创编简单的乒乓游戏情节,提升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3. 激发幼儿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萌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体验绘本阅读与运动结合的乐趣。活动准备:

PPT、绘本

活动过程:

(一)趣味导入,引发兴趣

1. 教师手持乒乓球和球拍,做出击球动作,提问:“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你们玩过乒乓球吗?怎么玩的?”鼓励幼儿自由分享。

2. 展示绘本封面,引导观察:“今天我们要认识一本有趣的绘本,封面上有个小朋友在打乒乓球,猜猜他会遇到什么好玩的事情?”激发幼儿阅读期待。

(二)绘本共读,理解内容

1. 分段阅读:教师展示大图书,逐页讲述绘本,重点引导观察角色表情、动作和场景。例如翻到主角学打乒乓球的页面时提问:“他握球拍的姿势是怎样的?脸上的表情看起来开心吗?你觉得他接下来会学会吗?”

2. 互动讨论:每讲完一个情节,组织幼儿讨论:“如果你是小主人公,会怎么练习打乒乓球?”“你觉得打乒乓球难不难?怎么才能像运动员一样厉害?”鼓励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表达想法。

3. 模仿体验:选取绘本中有趣的动作片段(如接球、扣杀),带领幼儿模仿角色动作,边做动作边用语言描述,如“我用力挥拍,乒!球飞过去啦!”

(三)拓展延伸,创意表达

1. 乒乓游戏创编:播放乒乓运动短视频,启发幼儿思考:“除了绘本里的玩法,我们还能怎么玩乒乓球?”鼓励幼儿分组讨论,设计新游戏,如“乒乓接力赛”“蒙眼击球”等,并分享创意。

2. 绘画创作: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画出“我和乒乓球的快乐时光”,可以是模仿绘本情节,也可以是自创场景。完成后邀请幼儿上台展示作品,讲述画面内容,教师给予积极肯定。

3. 趣味体验:在教室布置简易乒乓场地,提供球拍和乒乓球,让幼儿分组尝试对打、颠球等简单玩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注意安全,感受乒乓运动的乐趣。

(四)总结回顾,情感升华

1. 教师与幼儿共同回顾绘本内容和游戏体验,提问:“今天我们和乒乓球玩了哪些好玩的游戏?你最喜欢哪个部分?”

2. 总结:“乒乓球不仅好玩,还能让我们锻炼身体、交到朋友!希望小朋友们以后多参加运动,变得更强壮、更快乐!”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