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黄佳怡】第十七周(2025.6.2—2025.6.6 )

2025-06-22 13:54:27  浏览:5  备课教师:黄佳怡

2024——2025学年度第学期

苗苗三班  黄佳怡

2025.6.2—2025.6.6 第十七周

上午班—— 

6月2日   星期一(端午放假)

 

下午班—— 

6月3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跑跑镇

游戏材料:大型滑滑梯器械

观察重点:幼儿是否能遵守游戏规则和秩序,是否能采用安全的姿势和速度进行滑梯游戏。

支持策略:

(1)教师在游戏前强调游戏规则和秩序,提醒幼儿滑梯时注意安全;

(2)引导幼儿观察大型滑梯器械的构造,鼓励幼儿自主搭建,创新滑梯玩法;

(3)鼓励幼儿勇于尝试,克服困难,锻炼其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科学区

材料:吸铁石、吸管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科学现象。

2.对科学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6月4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3.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故事)活动——《变得一样多》

活动目标:

1. 理解“变得一样多”的概念,能用清晰、连贯的语言描述使两组物品数量相等的方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 认真倾听同伴分享的数量调整策略,理解不同解决方法,增强语言理解与逻辑思维能力。

3. 感受数学与语言结合的趣味,乐于参与数量比较和语言表达活动,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讲述情境故事:“小兔子有5张卡片,可是胡萝卜只有3根,它想让卡片和胡萝卜变得一样多,小朋友们快来帮帮它!”通过问题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活动主题。

(二)讨论解决方法

1. 出示实物和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怎样让两组物品变得一样多?”鼓励幼儿自由讨论。

2. 邀请幼儿分享想法,教师用语言总结并记录在黑板上,如“增加胡萝卜数量”“减少卡片数量”“移动调整数量” ,引导幼儿用完整句子表达操作过程。

(三)绘本共读与拓展

1. 教师讲述绘本《小熊分饼干》,在关键情节提问:“小熊怎么把不一样多的饼干变得一样多?”帮助幼儿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 创设新情境,如“小猴子有7颗桃子,小松鼠有4颗,怎么变得一样多?”鼓励幼儿用不同方法解决,并大胆表述思路。

(四)游戏巩固

开展“数量变变变”游戏:幼儿两人一组,教师发放不同数量的雪花片,幼儿通过添加、拿走或交换的方式,让两人的雪花片变得一样多,并互相讲述操作过程。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6月4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阳光房

游戏材料:露营装备、玩偶

观察重点:幼儿与同伴互动合作的状态,与同伴互动是否有具体的游戏情境。

支持策略:

(1)观察幼儿游戏,适时记录幼儿的游戏时刻,寻找教育契机;

(2)教师以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适时介入游戏;

(3)适时指导幼儿丰富游戏情境,加强角色之间的联系,提高游戏水平。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生活区

材料:毛线、吹风机玩具、梳子

活动目标:

1.学会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6月6日   星期五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律动)活动——《大猩猩》

活动目标 :

1. 感受音乐《大猩猩》欢快、有力的节奏,能随音乐模仿大猩猩的动作,发展节奏感和肢体协调能力。

2. 创造性地用夸张的动作表现大猩猩捶胸、走路、玩耍等姿态,提升艺术表现力和想象力。

3. 体验音乐律动的乐趣,乐于参与集体表演,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大猩猩视频片段,提问:“大猩猩是怎么走路的?它生气时会做什么动作?”引导幼儿模仿,激发兴趣,引出音乐律动主题。

(二)感受音乐

1. 教师播放音乐《大猩猩》,带领幼儿安静倾听,感受节奏变化,提问:“音乐哪里听起来有力?哪里比较轻快?”

2. 用鼓或拍手器敲击节奏,引导幼儿跟随拍打,熟悉音乐节拍,为律动做准备。

(三)创编与学习动作

1. 启发幼儿创编动作:“大猩猩捶胸怎么表现?走路时身体可以怎么摆动?”鼓励幼儿自由创作并展示。

2. 教师整理幼儿创编的动作,组合成一套完整律动,分步示范教学,如“双手握拳捶胸(重拍)→ 大步跺脚向前走(轻拍)”,带领幼儿反复练习。

(四)集体表演

1. 幼儿戴上大猩猩头饰,跟随音乐完整表演律动,教师用语言和动作提示节奏。

2. 开展“大猩猩舞会”游戏:幼儿围成圈,分组到圈内进行即兴表演,其他幼儿模仿学习,体验互动乐趣。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