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025.4.7—2025.4.11 第九周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芽芽一班 周杨
2025.4.7—2025.4.11 第九周
下午班——
4月7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型玩具2(南面)
游戏材料:轮胎、梯子、木板、三角柱、圈圈、梅花桩。
观察重点:了解幼儿的相互合作以及遇到困难时的应变能力。
支持策略:
(1)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保护措施,避免意外和伤害的发生;
(2)鼓励幼儿面对挑战,给予幼儿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幼儿能举一反三;
(3)以“玩伴”角色介入,推动游戏发展。
三、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坐地拍球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坐地拍球的方法和技能,锻炼幼儿的手腕关节;
2.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培养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
3.在拍球过程中让幼儿初步感受手拍的力量和球的关系,使幼儿手眼协调。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敬亭书吧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科学现象。
2.对科学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4月8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型玩具2(南面)
游戏材料:轮胎、梯子、木板、三角柱、圈圈、梅花桩。
观察重点:了解幼儿的相互合作以及遇到困难时的应变能力。
害的本领,那就是它会变魔术。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支持策略:
(1)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保护措施,避免意外和伤害的发生;
(2)鼓励幼儿面对挑战,给予幼儿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幼儿能举一反三;
(3)以“玩伴”角色介入,推动游戏发展。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打喷嚏了》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提升自理能力;
3.掌握正确处理打喷嚏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我会打喷嚏步骤图。
活动过程:
(一)讲解动作步骤:将打喷嚏时的处理方法分解成简单、易于理解的步骤。例如,对于“用手肘捂住嘴巴”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1.感觉到即将打喷嚏时,先停下手中的活动;
2.将手臂弯曲,用手肘内侧遮住口鼻;
3.打完喷嚏后,如果需要,使用纸巾擦拭手肘。教师可以利用具象的物品,如软玩具或绘本中的图片,演示即将打喷嚏的情境,并引导幼儿跟随步骤实践。通过具体的动作演示,幼儿能更清晰地理解和记忆每个步骤。
(二)角色扮演游戏: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实践打喷嚏的处理方法。可以设置不同的场景,如在公园、在教室里等,让幼儿根据场景选择合适的打喷嚏处理方法。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教师可以设定一个情境,比如“幼儿园的午餐时间”,然后引导幼儿模拟在吃饭时突然需要打喷嚏的场景。幼儿需要诀定是使用手肘捂住,还是快速用纸巾覆盖口鼻,之后讨论各自选择的原因和效果。
(三)提供详细步骤:在生活区内粘贴出详细步骤,图文并茂地展示打喷嚏时的处理方法。这些不仅作为学习材料,也是日常提醒幼儿正确行为方式的工具。
(四)家长参与和家庭作业:鼓励家长在家中继续支持和实践这一学习内容。可以通过发送家庭作业或建议,让家长和幼儿一起练习打喷嚏的正确处理方法,并分享家庭中的实践经验和趣事。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9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玩水区
游戏材料:水桶、铲子、漏斗等。
观察重点:了解幼儿的相互合作以及遇到困难时的应变能力。
支持策略:
(1)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保护措施,避免意外和伤害的发生;
(2)鼓励幼儿面对挑战,帮助他们克服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情绪,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3)以“玩伴”角色介入,推动游戏发展。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双手拍球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屈膝、身体前倾、用手腕发力的正确拍球姿势;
2.帮助幼儿理解拍球力量与球反弹高度的关联;
3.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耐心和自信心。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语言区
材料:奶牛卡片、水果操作卡、小动物图卡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科学现象。
2.对科学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4月10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玩水区
游戏材料:水桶、铲子、漏斗等。
观察重点:了解幼儿的相互合作以及遇到困难时的应变能力。
支持策略:
(1)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保护措施,避免意外和伤害的发生;
(2)鼓励幼儿面对挑战,帮助他们克服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情绪,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3)以“玩伴”角色介入,推动游戏发展。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蝴蝶找朋友》
活动目标:
1.理解小动物不能和蝴蝶一起飞的原因;
2.愿意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小蝴蝶找朋友》故事音频及图片;“小蝴蝶找朋友”组图。
2.纸面教具:《小头饰》;《小蝴蝶找朋友头饰》。
活动过程:
(一)教师佩戴纸面教具《小蝴蝶头饰》,扮演小蝴蝶,导入主题。
师:嗡嗡嗡,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小蝴蝶)
师:你们看,我在花园里玩呢,花园真漂亮呀。可是我一个人在花园玩有点孤独,怎么办呢?(去找朋友)
师:对,我得去找好朋友一起玩。
(二)播放故事音频“小蝴蝶找朋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我会找到好朋友吗?一起来看看吧。
1.小蝴蝶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它怎么说的?
2.小动物们怎么回答小蝴蝶的?
3.最后,谁和小蝴蝶在花园里玩耍了?
4.为什么小蝴蝶没有和小猫咪、小乌龟一起在花园里玩?
小结:小猫咪会跑会跳,但是不会飞;小乌龟会游泳但是不会飞;小蝴蝶会飞,所以它可以和小蝴蝶一起飞来飞去,在花园里开心玩耍。
(三)播放组图“小蝴蝶找朋友”,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模拟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1.请你们再听老师讲一遍故事,一起来扮演小猫咪、小乌龟和小蝴蝶,回答小蝴蝶的问题吧。
2.小蝴蝶对小猫咪/小乌龟/小蜜蜂说:“你能和我一起飞吗?”小猫咪/小乌龟/小蜜蜂说……
(四)发放纸面教具《小蝴蝶找朋友头饰》,鼓励幼儿表演故事。
师:请你在表演的时候学学小动物们飞舞、走路、游泳的动作。活动延伸:
将纸面教具《小蝴蝶找朋友头饰》投放至表演区,鼓励幼儿继续表演故事。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11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玩水区
游戏材料:水桶、铲子、漏斗等。
观察重点:了解幼儿的相互合作以及遇到困难时的应变能力。
支持策略:
(1)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保护措施,避免意外和伤害的发生;
(2)鼓励幼儿面对挑战,帮助他们克服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情绪,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3)以“玩伴”角色介入,推动游戏发展。
三、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活动
一、美发屋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区
材料:剪刀、折纸、画笔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科学现象。
2.对科学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