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4.27——4.30(第十二周)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果果二班 任安云
2025.4.27—2025.4.30 第十二周
下午班——
4月27日 周日补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前操场
游戏材料:丙烯马克笔、PVC水管、灯罩、透明雨伞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运动中是否有安全自护的意识,是否知道采取措施进行自我保护。
支持策略:
(1)教师在游戏中做好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2)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内容进行总结,及时调整教育方案。
(3)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运球小勇士》
活动目标:
1.能手眼脚协调的控制拍球位置与方向。
2.运球行进时,会转弯运球,避开障碍物。
3.在练习中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不怕艰辛,勇于挑战自己。
活动准备:人手一个篮球、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篮球热身操。
师:小朋友们,听到口哨声响起时,就到了我们的篮球游戏时间了。(师幼一起跟着音乐做篮球热身操)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拍球玩法
师:小朋友们,在篮球场内找一块空地,找出最厉害的拍球方法,看看谁拍的最多(幼儿自由拍球)
2.展示成果。
动作要领:姿势优美的,注意膝盖是弯的,人是下蹲着的;拍球时的落点是在前侧方的位置。
师:请一位小朋友来展示他的拍球技能(拍球动作示范)这位小朋友是怎么拍的?姿势怎么样?(膝盖弯曲,人略微下蹲,控制好自己手中的球)再请一位小朋友来展示他的拍球技能。(拍球动作加落点示范)
3.幼儿自由练习。
师:小朋友们,记住刚才学习的拍球姿势与位置,让我们跟着音乐来尝试一下用正确的方法一次能拍多少个(放音乐)。(寻找边走动边拍球的幼儿)
4. 展示成果。
师:(吹哨子)集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试一试,看看边走边拍难不难?(幼儿尝试边走动边拍球)刚才你边走边拍球的时候,遇到其他小朋友时是怎么做的?(绕过让开)现在交给小朋友们一个艰巨任务,穿过雷区,送小篮球回家,对面是小篮球的家(球类收纳框),小篮球想要跳着回家(拍球行进),可中间是地雷区,自己和篮球不能碰到地雷,否则就会被淘汰,不能送小篮球回家了,所以我们穿越雷区的时候要怎么办?(小心谨慎,不要让手中的球滚掉)。接下来让我们先来试一试,看看可以送篮球回它自己的家吗?
三、结束部分。
1.师:刚才是怎样送篮球回家的?(幼儿说说或请一名幼儿示范)小朋友们真厉害,如果地雷变多,我们还能不能送篮球回家呢?
让我们再来试一试吧(增加地雷,提升难度),失败的小朋友尝试二次挑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2.放松运动。
师:所有的篮球都被安全送到家了,小朋友们太棒了!
单手敲敲左右手臂,敲敲左右腿,腿伸直,拉伸够脚尖,深呼吸,篮球场慢走一圈。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语言区
材料:绘本、手偶、图片
活动目标:
1.喜欢与他人一起讨论绘本和故事的有关内容。
2.有兴趣阅读图书中的简单文字。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提醒幼儿离开幼儿园要遵守秩序并有礼貌的和老师告别。
上午班——
4月2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前操场
游戏材料:丙烯马克笔、PVC水管、灯罩、透明雨伞等
观察重点:幼儿是否愿意与人交往,并能够做到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
支持策略:
(1)教师在游戏中做好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2)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内容进行总结,及时调整教育方案。
(3)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参观小学》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小学环境,了解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内容,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萌发上学的愿望。
2.能大胆访问小学老师和小学生,并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自备便于携带的小本子和笔。
2.经验准备:先与拟参观的小学联系,请小学做好相应准备,观看《走进小学》,对小学有初步印象,事先请家长帮助把幼儿提出的有关小学的问题记录下来,夹在“问题树”上。
活动过程:
一、参观前的准备。
1.观看视频《走进小学》,对小学形成初步印象。
2.向幼儿介绍要参观的小学名称及具体地点。
3.引导幼儿观察“问题树”,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记录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引发幼儿有目的的参观小学。提出参观的注意事项。请幼儿参观时,注意观察,寻找问题的答案。提示幼儿注意安静参观,小声讲话,以免影响哥哥姐姐上课;同时注意安全。
二、正式参观学校。
1.参加升旗仪式,了解小学升旗仪式与幼儿园的不同。
学校老师以欢迎的语气带领幼儿分别参观学校的整体环境,如教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大队部、操场、厕所、饮水处等,了解他们的功能,并比较和幼儿园的不同。
教师提醒幼儿回忆自己的问题,鼓励幼儿向小学老师提问。
2.幼儿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感受学习的氛围。
3.课后观察小学生课间10分钟,提醒幼儿记清楚课间哥哥姐姐都做了那些事。
三、回园组织幼儿谈话。
1.请幼儿结合自己小本子的记录,自由发言,说一说对学校的印象。
2.按参观顺序回忆看到的内容,说一说小学和幼儿园不同的地方。有条件的可引导幼儿观看参观小学时的照片或录像。
3.引导幼儿回忆“好担心”教育活动中涉及到的所担心的问题。讨论:这些问题解决了吗?还有哪些担心的问题?引导幼儿一起想办法解决。
4.小任务:请幼儿把已解决的问题答案,还想了解的问题,以及自己向家长或邻居家的哥哥姐姐搜集的关于学校的资料等画下来,夹在“问题树”上,引导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2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前操场
游戏材料:丙烯马克笔、PVC水管、灯罩、透明雨伞等
观察重点:幼儿是否愿意与人交往,并能够做到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
支持策略:
(1)教师在游戏中做好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2)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内容进行总结,及时调整教育方案。
(3)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我和篮球做游戏》
活动目标:
1.幼儿对拍球,滚球有一定的练习基础。
2.掌握连续拍球,投球的技巧、
3.探索皮球各种玩法的兴趣,培养对篮球的兴趣。
活动准备:与幼儿等数量篮球,自制篮球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今天王国要举行比赛,我们小朋友一起去参加,搭上火车我们一起去吧。教师开火车带小朋友到户外场地;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到操场自由探索篮球的各种玩法。
2.鼓励幼儿积极说出并示范自己的玩法,让孩子一一展现。教师小结幼儿的各种玩法,拍,滚,抛等玩法,并让孩子加以练习。
三、出示辅助材料,和篮球做游戏。
1.出示自制篮筐一个,教师亲身示范投篮动作,让幼儿模仿练习。
2.将大小班分成两队,轮流进行实物灌篮练习。
3.教师调整大小班的灌篮距离,重点讲解幼儿在投球中出现的错误,纠正方法。
4.将两队小朋友带到指定场地,进行定时的投球比赛,幼儿快乐灌篮。
四、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皮球王国的国王表扬小朋友真棒,个个玩的很好!
2.教师和幼儿开着火车离开皮球王国。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科学区
材料:万花筒、纸屑、吸管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一定的科学现象。
2.幼儿对科学操作感兴趣,并且也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提醒幼儿离开幼儿园要遵守秩序并有礼貌的和老师告别。
上午班——
4月3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前操场
游戏材料:丙烯马克笔、PVC水管、灯罩、透明雨伞等
观察重点:幼儿是否愿意与人交往,并能够做到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
支持策略:
(1)教师在游戏中做好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2)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内容进行总结,及时调整教育方案。
(3)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铅笔盒里的文具》
活动目标:
1.认识学习用品,知道他们的用途。
2.尝试学习整理、摆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摆放物品。
3.逐步学习自己整理文具,增强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活动准备:
每人准备一只书包、铅笔盒、书本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书包,吸引幼儿的兴趣,书包里有什么。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啊?那你们知道书包里有些什么物品?
二、认识学习用品,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逐一出示书包内的物品:书、铅笔盒、本子、笔、尺、橡皮等用品,让幼儿讨论各种物品的用处。
三、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进行归类。
师小结:铅笔、文具盒、书包、三角套尺、卷笔刀、橡皮、彩色铅笔、水笔、签字笔、没有用过的本子等都是文具。
四、观看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比较两个小学生(小明和小方)的文具有什么不同。
幼儿表演,一个幼儿书包里的文具整理的又快又好,另一个幼儿整理的很乱。
1.师:两个小朋友的表演你发现了什么?(一个整理的很快,另一个还没整理好)为什么会这样的,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小结:大的东西放最下面,有点大的东西放上一层,最小的物品放最上面,整理好后放进书包。)你喜欢小明还是小方?为什么? 小结:学会自己收拾文具学具很重要。
2.讨论:小朋友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
3.幼儿讨论收拾文具的方法,学习将自己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收拾摆放整齐。
请两至三名幼儿示范收拾文具的方法。如何收拾的好,为什么?收拾的不好,请幼儿指出怎样改正。
4.幼儿共同操作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学具。
创设“上课,下课”情况,幼儿练习摆放整理学习用具,感知体验收放文具的快乐。比一比:看谁收得又快又整齐,活动结束。
五、生活活动
1. 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