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025.9.22—2025.9.26 第四周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芽芽二班 潘许欣
2025.9.22—2025.9.26 第四周
下午班——
9月22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材料:攀爬网
观察重点:关注动作的发展
支持策略:
(1) 优先低网区,网面标安全线、关键绳结缠海绵套,网下铺厚缓冲垫并围软围栏,消除磕碰、卡脚风险。
(2)慢动作拆解“手抓脚踩”动作,网下伸手护持;幼儿退缩不强迫,哭闹时协助退下,进步时具体表扬。
(3)基础任务设“爬过低网拿贴纸”,进阶任务同时引导排队,兼顾成就感与规则意识。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篮球技能——定点拍球
活动目标:
1.体验拍球游戏的乐趣。
2.掌握原地定点拍球的动作要领,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3.能连续的原地定点拍球,提升动作稳定性。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建构区
材料:纸杯、纸牌
活动目标:
1. 认识纸杯(圆柱形、可堆叠)和纸牌(扁平、易弯折)的外形特征,知道两种材料可组合搭建出简单造型。
2.尝试用“纸杯堆叠”“纸牌穿插/平铺”的方式搭建,发展手部精细动作与手眼协调能力;能自主探索两种材料的组合方法,初步培养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纸杯、纸牌建构产生兴趣,愿意专注参与搭建活动;在搭建中能接受尝试的失败,愿意反复调整,体验成功搭建的快乐;初步学习与同伴分享材料,感受合作搭建的乐趣。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23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型攀爬网
游戏材料:攀爬网
观察重点:关注动作的发展
支持策略:
(1) 优先低网区,网面标安全线、关键绳结缠海绵套,网下铺厚缓冲垫并围软围栏,消除磕碰、卡脚风险。
(2)慢动作拆解“手抓脚踩”动作,网下伸手护持;幼儿退缩不强迫,哭闹时协助退下,进步时具体表扬。
(3)基础任务设“爬过低网拿贴纸”,进阶任务同时引导排队,兼顾成就感与规则意识。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我做过的交通工具》
活动目标
1.认识2-3种常见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小汽车、自行车)的名称和基本外形特征。
2.能运用简单的词语或短句(如“我坐过公交车”“妈妈骑自行车带我”)描述自己乘坐过的交通工具,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能认真倾听同伴的分享,初步理解他人表达的内容。
3.愿意主动分享自己乘坐交通工具的经历;感受交通工具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观察身边事物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情境激趣,唤起经验
1. 教师出示交通工具图片(公交车、小汽车、自行车),播放对应的声音(如公交车鸣笛声、自行车铃铛声),提问:“小朋友们,听一听、看一看,这些是什么呀?你们有没有坐过它们呢?”
2. 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初步调动对交通工具的已有经验,教师小结:“这些都是我们生活里常见的交通工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做过的交通工具’吧!”
二、示范引导,学习表达
1. 教师结合自身经历,用简单短句完整表达:“老师上周坐公交车去超市,公交车有很多座位,还能载很多人,特别方便!”,同时展示公交车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坐过”的场景和交通工具特征。
2.请3-4名勇敢的幼儿上台,结合图片说说自己坐过的交通工具,如“我坐爸爸的小汽车去公园”。
2. 教师手持不同交通工具图片,快速展示,幼儿看到自己坐过的交通工具,就站起来说“我坐过XX”,巩固对交通工具名称的认知和表达。
三、绘本辅助,拓展经验
1. 教师讲述简单的交通工具主题绘本(如《小火车的旅行》《公交车的一天》),边讲边提问:“绘本里的小动物坐了什么交通工具?它们去了哪里?”
2.引导幼儿对比绘本内容和自己的经历,如“小动物坐公交车去森林,你坐公交车去过哪里呀?”,进一步鼓励幼儿表达,拓展对交通工具用途的认知。
2. 引导幼儿和旁边的同伴分享:“你可以问问好朋友,他喜欢吃哪种水果呀?”
四、总结回顾,延伸生活
1.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我们认识了公交车、小汽车、自行车,还分享了自己坐过它们的事情,大家说得都很棒!”
2.延伸提问:“回家后可以问问爸爸妈妈,你们还坐过哪些不一样的交通工具,明天来幼儿园和小朋友分享吧!”,结束活动。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24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二、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三、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型攀爬网
游戏材料:攀爬网
观察重点:关注动作的发展
支持策略:
(1) 优先低网区,网面标安全线、关键绳结缠海绵套,网下铺厚缓冲垫并围软围栏,消除磕碰、卡脚风险。
(2)慢动作拆解“手抓脚踩”动作,网下伸手护持;幼儿退缩不强迫,哭闹时协助退下,进步时具体表扬。
(3)基础任务设“爬过低网拿贴纸”,进阶任务同时引导排队,兼顾成就感与规则意识。
四、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一、篮球技能——定点拍球
活动目标:
1.体验拍球游戏的乐趣。
2.掌握原地定点拍球的动作要领,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3.能连续的原地定点拍球,提升动作稳定性。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室
材料:安全剪刀、胶棒、黏土
活动目标:
1.能握稳蜡笔涂鸦、用安全剪刀剪直线/简单图形,用胶棒粘贴材料,锻炼手部精细动作与手眼协调;
2.通过涂鸦、捏黏土、贴纸装饰纸盘,自由表达想法,不追求“像”,鼓励独特性;
3.活动后主动将材料放回对应收纳盒,初步建立整理习惯;认识红、黄、蓝等基础颜色,感知不同材料的触感。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25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型攀爬网
游戏材料:攀爬网
观察重点:关注动作的发展
支持策略:
(1) 优先低网区,网面标安全线、关键绳结缠海绵套,网下铺厚缓冲垫并围软围栏,消除磕碰、卡脚风险。
(2)慢动作拆解“手抓脚踩”动作,网下伸手护持;幼儿退缩不强迫,哭闹时协助退下,进步时具体表扬。
(3)基础任务设“爬过低网拿贴纸”,进阶任务同时引导排队,兼顾成就感与规则意识。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兔子先生去散步》(安全)
活动目标
1.知道跑步时不能推搡、不追跑打闹,了解“慢慢跑、看前方”等基本安全规则。
2.能在跑步游戏中尝试遵守安全规则,提高身体平衡与反应能力,避免碰撞。
3. 喜欢参与跑步游戏,愿意主动遵守规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情境激趣
1.教师身穿兔子头饰,扮演“兔子先生”,用故事导入:“兔子先生今天要去森林里跑步,可是路上会有小危险,谁能帮兔子先生想办法安全跑步呀?”
2.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初步感知跑步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展开环节:学习安全规则+游戏练习
1.学习安全规则,演示“推搡危险”:两名教师模拟跑步时互相推搡,其中一人“摔倒”,提问幼儿“为什么会摔倒?”,总结“跑步不推不挤”;演示“看路防碰撞”:教师故意低头跑步,假装要撞到玩具,提问幼儿“怎么避免撞到东西?”,总结“跑步眼睛看前方”。
2.戏:兔子先生的安全跑:幼儿扮演“小兔子”,跟随教师在划定的场地内跑步,教师随机提醒规则。
当教师说“前方有石头”,幼儿放慢速度、看前方绕过“石头”;当教师说“有小刺猬过来啦”,幼儿需停下脚步,避免“碰撞”。
三、结束环节:分享总结
1. 教师带领幼儿坐在“草地上”,提问:“今天小兔子们跑步时都遵守了什么规则呀?”,请2-3名幼儿分享。
2. 教师总结:“跑步时不推挤、看前方,才能安全又开心,以后小朋友跑步也要像小兔子一样遵守规则哦!”。
四、活动延伸
1.生活延伸:户外活动时,教师以“兔子先生小助手”的身份,提醒幼儿在追逐、跑步时遵守规则,如发现有幼儿追跑打闹,用“兔子先生说啦,这样跑会撞到小松鼠哦”的话语引导;过渡环节,组织幼儿排成“兔子小队”慢慢走,强化“不推挤、看前方”的习惯。
2.家园延伸:发放“安全跑步小任务”家园联系卡,建议家长周末带孩子户外活动时,和孩子玩“安全跑步小游戏”(如设定“避开小水坑”“不撞到大树”等情景),并拍摄照片或视频分享到班级群,让幼儿在生活中持续践行安全跑步规则。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26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二、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型攀爬网
游戏材料:攀爬网
观察重点:关注动作的发展
支持策略:
(1) 优先低网区,网面标安全线、关键绳结缠海绵套,网下铺厚缓冲垫并围软围栏,消除磕碰、卡脚风险。
(2)慢动作拆解“手抓脚踩”动作,网下伸手护持;幼儿退缩不强迫,哭闹时协助退下,进步时具体表扬。
(3)基础任务设“爬过低网拿贴纸”,进阶任务同时引导排队,兼顾成就感与规则意识。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特色活动——美发屋
活动目标:
1.认识美发屋的常见工具(如梳子、发夹、仿真吹风机),知道美发屋是帮助人们整理头发的地方。
2.尝试用梳子、发夹为同伴或玩偶梳理头发,发展手部精细动作;能在游戏中用简单语言交流(如“你想梳小辫子吗”),提升语言表达与社交能力。
3.喜欢参与美发屋角色扮演,感受模仿游戏的乐趣;愿意与同伴分工合作(如“你当理发师,我当顾客”),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梳子、皮筋、梳子
活动过程:
1. 教师扮演“美发师”,手持梳子、仿真吹风机走进区域,笑着问:“小朋友们,我的美发屋开张啦!谁知道这些是什么呀?它们能用来做什么?”
2.逐一展示美发工具,用梳子轻轻梳幼儿头发,说“梳子能把头发梳整齐”;拿起发夹:“发夹可以把头发夹起来,变成漂亮的造型”,帮助幼儿认识工具名称与用途。
3.邀请1名幼儿当“小顾客”,教师示范简单理发流程(梳头发→夹发夹),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阅读区
材料:各类绘本
活动目标:
1.认识绘本的基本构成(封面、页码、图画、简单文字),能从封面辨别1-2本熟悉绘本的名称;通过绘本画面,感知简单的故事情节(如角色、发生的事情)。
2.尝试用正确姿势(坐姿端正、一页页翻书)阅读绘本,发展手部精细动作;能结合画面用简短语言(如“小猫在吃鱼”)描述看到的内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愿意倾听同伴或教师讲述绘本,培养初步的倾听能力。
3.对绘本产生兴趣,喜欢自主翻阅或参与集体阅读活动;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绘本(不撕页、不乱涂)的良好习惯。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