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豆三班第八周备课

2025-04-03 10:55:33  浏览:14  备课教师:章明慧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豆豆一班    章明慧

2024.4.7—2024.4.11第8周

上午班——

3月31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社会:《我的小身体》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尝试跟随音乐轻拍身体各部位。

2.边念歌词,边做出相应的动作,体验身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引导幼儿玩指认自己身体各部位的游戏,复习巩固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教师:“今天,身体宝宝要和我们做游戏,它请小朋友猜猜它身上各个地方的名字。”

教师慢速地从头到脚让幼儿指认身体各部位的名称。教师快速地指身体各部位,让幼儿说出相应的名称。

二、基本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歌曲,了解音乐旋律和歌词。

教师:“听!这里有一首好听的歌《我的身体》,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播放歌曲,请幼儿欣赏,然后引导幼儿自由表达欣赏到的歌词内容。

教师:“歌曲里面说到了哪些身体部位呢?”请幼儿举手发言,并集体指出相应的身体部位。

2.教师慢速哼唱歌曲,并让幼儿根据听到的歌词内容,有节奏地轻轻拍打身体各部位。

教师:“现在老师来唱这首歌,如果你听到一个身体部位的名称,就根据节奏轻轻拍打该部位。”

鼓励幼儿认真听,锻炼幼儿的反应力。

3.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教师用夸张的动作拍打和指认身体各部位,引导幼儿边念歌词边跟随音乐表现相应的动作。

提醒幼儿做动作时要间隔开一点,注意安全。

4.表演歌曲《我的身体》。

请幼儿用动作表演歌曲《我的身体》


四、户外体育游戏:《快乐小推车》

活动目标:

通过玩小推车,发展幼儿推、拉、走的动作,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活动过程:

 一、以小动物的口吻,和幼儿一起做准备动作小猫早上起来,和妈妈一起做早操,伸伸臂、伸伸臂,拍拍肩、拍拍肩,扭扭腰、扭扭腰,踢踢腿、踢踢腿,早上锻炼身体棒(重复两遍)   

 二、出示小推车

这是什么?是用来干什么的?你是怎样玩的?(幼儿自由玩) 

分散游戏:每人一辆小推车,用推、拉的方法在场地上练习走。

3.在幼儿分散练习后,幼儿自选走小路(路上设置障碍:树林、小桥、小路,教师个别指导胆小的幼儿)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表演区、阅读区、美工区、建构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表演区增加小鸡头饰。

(三)重点指导区域:表演区

活动目标:

认识小鸡的外形特征,了解小鸡的生活习性

能够在游戏中通过听声音、看动作,准确的找到小鸡,提高倾听能力和观察能力。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4月8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益智游戏:《看谁反应快》

活动目标:

1.理解游戏规则,能根据指令快速反应。  

2.锻炼反应速度、大肌肉动作(跑、跳、蹲)和手眼协调能力。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愿意遵守规则并初步尝试合作。

活动准备

1. 彩色圈圈(红、黄、蓝、绿各3-4个)、动物头饰(兔子、青蛙、猴子、小鸟)、 轻快背景音乐(如《动物模仿操》《彩虹糖的梦》)、铃鼓或摇铃活动过程:

一、热身环节:动物模仿操  

1. 教师引导: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变成小动物去森林里玩!听音乐做动作,看谁学得像!”  

2.音乐游戏:  

 播放《动物模仿操》,教师示范动作:  兔子跳(双脚跳)、青蛙蹲(深蹲)、猴子跑(原地小跑)、小鸟飞(挥动手臂)。  

 幼儿跟随模仿,教师观察动作规范性。  

二、核心游戏:反应大挑战

游戏:听指令,做动作 

规则:  

  教师用铃鼓发出不同节奏(快、慢、停),幼儿根据节奏变化做动作:  

  - 快节奏:小猴跑  

  - 慢节奏:兔子跳  

  - 铃鼓停止:青蛙蹲  

- 关键提问:  

  “小耳朵仔细听,鼓声变了,你的动作变了吗?”  



二、户外体育游戏:《皮球真好玩》

活动目标:

教幼儿初步把握拍皮球的方法和技能,磨练幼儿的手腕关节。

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培育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喜好。

在拍球过程中让幼儿初步感受手拍的气力和球的关系,使幼儿手眼协调。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个球、录音机、轻音乐。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玩游戏“捡皮球”。幼儿四散站在场合上,老师向幼儿抛球,幼儿捡到球后在场合上自由活动片刻,站在大圆的点子上。

基本部分

老师示范讲解拍球的动作。要求用手拍一次球后,用双手接住球。幼儿分散习,老师巡回辅导。

老师教幼儿连续拍球:用手将球拍下,当球弹起来后,再接着一下一下地拍。幼儿练习,老师重视个别辅导,帮忙幼儿把握拍球的方法。

游戏“看谁拍得多”。幼儿听老师的口令拍球。

(4)小结。老师称赞学拍球专注的幼儿,率领幼儿将球送入筐中


上午班——

4月9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科学:《不可思议的身体》

活动目标:

1.感知身体有很多地方会动,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学习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会动的部位。

3.初步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红苹果粘贴纸、人体骨骼模型,动感音乐一首。

2.课前丰富孩子有关身体的认识。

活动过程:

游戏引题,激发兴趣

1.游戏:木头人。

师:刚才我们做了木头人,身体不能动,你觉得怎么样?

2.小结:我们人不动是很难受的。

二、探索身体可以动的部位,并做标记

1.自己寻找身体会动的部位。

2.两两合作,并用红苹果贴纸做记号。

3.分享交流:

请个别幼儿来介绍两人发现的身体上能动的地方。

三、游戏“我会做”

1.巩固学习身体会动的部位。

引导幼儿边用手指着脖子边说:“这是我的脖子,我的脖子会动。”2.手指其他人体部位,说说自己会动的部位。

3.小结:原来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地方都是能动的,这些能动的地方就是关节,关节动了就让我们的这些部位动了。



四、户外体育游戏:《碰碰车》

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认识并理解“碰碰车”游戏规则,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提高抗挫折能力。

活动准备:小汽车模型、障碍物、音乐

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

组织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

引导幼儿模仿各种交通工具的动作,如汽车、火车、飞机等,提高幼儿的模仿能力。

游戏导入

教师出示小汽车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汽车的名称。

教师示范小汽车在障碍物中行驶的动作,引导幼儿模仿。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让幼儿了解游戏的玩法。

游戏实施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排成一列,手牵手。

在场地中设置障碍物,障碍物间距约2米。

游戏开始,各小组成员按照指定路线,模仿小汽车在障碍物中行驶。

当小组碰到障碍物时,小组成员要像碰碰车一样,相互拥抱,然后继续前进。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用音乐为幼儿加油鼓劲,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每组完成一次游戏后,回到起点,下一组开始游戏。

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集合,讨论游戏过程中的感受。

2.引导幼儿分享在游戏中学会的团队协作、勇敢面对挫折等品质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表演区、音乐区、益智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增加碎纸片。

(三)重点指导区域:科学区

活动目标:

感受静电吸附现象的神奇,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初步了解静电会吸引又轻又小的物体。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4月10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科学游戏:《敲一敲》

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加深对声音的认识和理解。

2.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

1.多种不同的容器(例如:玻璃杯、塑料杯、盒子等)。

2.不同材质的物品(例如:铁片、木块、纸张等)。

教学步骤:

1.介绍游戏的目的和规则。告诉孩子们我们要进行一场声音的游戏,通过不同的敲击方式,猜测不同材质的物品。

2.准备多种不同的容器和物品,将它们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进行观察。

3.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容器,并选择一个物品放入容器中(尽量确保不同小组选择不同的组合)。

4.依次让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敲击,其他小组成员观察并猜测物品的材质。敲击结束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并给出答案。

5. 验证答案,如果猜测正确,小组得到一分,如果猜测错误,其他小组有机会继续猜测。

6.继续进行下一轮,直到所有小组都有机会进行敲击和猜测。

7.游戏结束后,统计每个小组的得分,奖励获胜的小组。



二、户外体育游戏:《小汽车跑跑》

活动目标:

1.有初步的交通规则意识。

2、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

轮胎 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放音乐,跟老师做热身运动,引出主题。

二:1、师:孩子们,你们知道怎么开车吗?老师示范。

2、幼儿跟着老师做开汽车的动作,围着场地走(开汽车)。

3、增加难度,前面要过隧道啦,提醒幼儿要注意安全(这是幼儿要蹲着爬过隧道)。

4、汽车加油

师:汽车开了很长时间了,需要加油了,让幼儿蹲下,老师孩子们加油,加满油汽车继续往前开。

5、再次增加难度,老师把轮胎放倒在地上,示范怎么开车从轮胎上过去(慢慢的从轮胎上走过去),然后让幼儿自己体验。

6、把轮胎打乱顺序,让幼儿绕过轮胎开车过去。

7、小女孩,小男孩各在轮胎的两边,然后听老师的口令开车

(小男孩把车开到小女孩的一边)。小女孩把车开到小男孩的一边。

注意:老师提醒幼儿一定注意安全,不能撞车。

8、休息:让幼儿把车停到停车场休息(让幼儿坐在轮胎上)

结束部分:老师和幼儿一起做放松运动(拍腿,拍手,躺着伸伸胳膊,

腿......)


下午班——

4月11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室内游戏

特色绘本活动:《小黑捉迷藏》

1.理解图画书内容,说出不同情境画面中小黑的位置。

2.能用“小黑藏(躲)在xx”的句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3.感受散文语言的韵律美和趣味性。

活动准备:

对圆形的特征有一定了解、教学大书、DVD《小黑捉迷藏》、小黑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阅读教学大书(从封面至第九页),认识小黑及书名,初步理解捉迷藏的意思,并寻找、发现小黑躲藏在哪里。

1.阅读封面,引导幼儿认识小黑,理解捉迷藏的含义。

-—今天有一个朋友来到小一班,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它就藏在一个小朋友的椅子下,你们来找一找吧!

——这个朋友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黑黑的)

——它叫小黑,今天它要来跟我们玩的游戏,就藏在这本书里面,这本书的书名叫《小黑捉迷藏》。

——你知道什么是捉迷藏吗?

捉迷藏是怎么玩的?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黑会怎么跟我们玩游戏呢?——先来封面上有什么?它们是什么形状和颜色的?2.集体讲读第1-9页,寻找、发现小黑躲藏的地方。

—一猜猜小黑会和谁捉迷藏?藏在什么地方?(带着问题进入阅读。)

——(阅读第2—3页)小黑,小黑,捉迷藏,你来捉,他来藏。

—一小黑藏在哪里?

—阅读第4—5页)公园里,有什么?小黑你往哪里藏?

——这是哪里?小溪里,都是鱼,小黑藏在哪里?

——小黑藏在哪里了?

二、师幼共同阅读 第10—23页,寻找小黑,并能用“小黑藏(躲)在xx”的句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小黑还会藏在什么地方?

——请小朋友在书里面仔细看、仔细找。(幼儿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小黑藏在哪里?

——发现的小朋友就可以举手来告诉大家,并用“小黑藏在xx”的句式表达。

——小黑躲在轮子边,你说危险不危险?为什么危险?

三、完整观看DVD,感受散文语言的韵律美和趣味性,进步理解图画书内容。——小黑在和谁玩捉迷藏?

——小黑藏在了哪些地方?

——这本书有趣吗?你觉得哪些地方有趣?请你来说一说有趣的画面吧。


户外体育游戏:《打大灰狼》

活动目标:1.了解、知道并初步懂得游戏中的要求。

锻炼幼儿的走跑能力,有效地掌握游戏方法和完成游戏内容。 

通过幼儿熟悉的情景化游戏,培养幼儿对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音乐、波波球一袋、雪糕桶一个 

活动过程: 

准备部分:

集合队伍,师生问好。 

带着小朋友们慢跑,跟在场的老师们问好。 

基本部分: 

收集食物:教师:跟进观察,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控制移动的速度。 幼儿:每个小朋友在场地的四周把散落的食物收集到仓库,直到食物收集完毕

盖房子:当大灰狼要吃小羊们的时候,双手手指对接在头顶变成一个尖尖的房子;这样大灰狼就吃不到小羊们了。 教师:依次变成飞机、小猴子、赛车手,带着小羊们去玩耍。 幼儿:当发现大灰狼后,赶紧回到村里面盖房子。(村子:雪糕桶) 

3.智取食物:当小羊们回到村里,发现食物不见了。原来是大灰狼把食物偷走了。可是已经天黑了,怎么办呢? 教师:羊爸爸带着小羊从草丛里悄悄的去大灰狼家里取食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