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苗一2025.4.21——2025.4.25 第十一周

2025-04-13 16:04:46  浏览:8  备课教师:占文凤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苗苗一班 占文凤

2025.4.21—2025.4.25第十一周

上午班——

4月21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鸡蛋托、奶茶杯

观察重点:幼儿会运用多种搭建技能,探索奶茶杯和鸡蛋盒在游戏中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愿意尝试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游戏,能投人地参与游戏,享受游戏的乐趣。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游戏。

(3)能与同伴共同搭建统一主题的作品,能理解、欣赏他人的作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奇怪的人跟着我》

活动目标:

1.萌发被跟踪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2.了解判断自己是否被跟踪以及应对被跟踪的方法。

3.能够根据画面选择正确的应对被跟踪的方法。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奇怪的人跟着我》动画视频:“应对方法”组图;“被跟踪了怎么办”音频及组图。

活动过程:

(一)播放动画视频《奇怪的人跟着我》第一段,导入主题。

这天小猫蜜蜜一个人回家,在路上她发现有奇怪的人跟着自己,会是谁呢?一起来看看吧。

是谁在跟着蜜蜜?(大灰狼)

(二)再次播放动画视频《奇怪的人跟着我》第一段,引导幼儿了解判断自己是否被跟踪的方法。

蜜蜜是怎么发现大灰狼在跟着她呢?我们再来看一看视频。

蜜蜜走路/停下来的时候,大灰狼是怎样的?

当蜜蜜拐弯跑开后,大灰狼还跟着她吗?

小结:蜜蜜走,大灰狼也走;蜜蜜停,大灰狼也停;当蜜蜜拐弯跑开后,大灰狼还是跟着她。外出时,当你怀疑有人跟着自己,可以走一走、停一停、拐个弯跑开,如果这个人一直都在,就说明他在跟踪你。

(三)播放动画视频《奇怪的人跟着我》第二、三段并出示组图“应对方法”,引导幼儿了解被跟踪的应对方法。

可怕的大灰狼一直跟着蜜蜜,爸爸妈妈不在她的身边,她该怎么办呢?一起来看看蜜蜜是怎么做的吧。

1.播放动画视频第二段并出示组图“应对方法-1”,引导幼儿了解被跟踪时可以躲避的场所和可以寻求帮助的人。

蜜蜜想到了什么办法?她躲进了哪里?请谁帮忙呢?

售货员是怎么帮助蜜蜜的呢?

除了超市,我们还可以躲进什么地方?请谁帮忙呢?

除了赶走跟踪我们的人,还可以请他们帮忙做什么呢?

小结:蜜蜜躲进了超市,请售货员赶走了大灰狼。当有人跟踪我们时,我们可以躲进附近的超市、银行、保安亭等地方,请穿制服的大人帮忙,记得一定要请他们报警、打电话给家长,让家长来接我们。

2.播放动画视频第三段并出示图片“应对方法-2”,引导幼儿了解被跟踪时要往人多的地方走。

售货员帮助蜜蜜赶走了大灰狼,但蜜蜜没有请她打电话给爸爸妈妈,这样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呢?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

可怕的大灰狼竟然躲在商店外等着蜜蜜。这次蜜蜜用了什么方法甩掉大灰狼呢?

蜜蜜为什么要往人多的地方走?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22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 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鸡蛋托、奶茶杯

观察重点:幼儿会运用多种搭建技能,探索奶茶杯和鸡蛋托在游戏中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愿意尝试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游戏,能投人地参与游戏,享受游戏的乐趣。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游戏。

(3)能与同伴共同搭建统一主题的作品,能理解、欣赏他人的作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小刺猬运纸箱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侧身滚动的方法带着纸箱动。

2.能够克服困难,坚持把纸箱运到终点,体验身体滚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纸箱(去掉上下部分)、地垫若干。

2.小刺猬头饰、“果子”每人一个、小熊手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角色扮演,活动身体。

(二)提问:小刺猬有一项本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一起观看视频,引导幼儿说出小刺猬的本领(滚动)。

(三)学习本领——练习侧身滚动动作。

1.动作要点:侧身滚动时下巴要下压,两只手交叉放在胸前,双腿要绷直,全身绷紧向自己身体的一侧做翻滚。

2.分组请“刺猬宝宝们”玩滚动游戏,并适时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大家注意保持距离,不要碰到别人。

3.游戏“小刺猬运纸箱”。

(1)用小熊手偶创设情境,引出“运纸箱”的主题,引导幼儿说出用侧身滚动带着纸箱动的方法。

(2)“小刺猬运纸箱”,鼓励“宝宝们”克服困难,坚持把纸箱运到终点,完成任务的“小刺猬”会得到一个“果子”作为奖励。

4.“得到‘果子’了,好高兴啊,一起跳个舞庆祝一下吧!”“妈妈”带“宝宝们”做放松运动,活动结束。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七巧板、点卡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游戏乐趣。

2.对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4月23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鸡蛋托、奶茶杯

观察重点:幼儿会运用多种搭建技能,探索奶茶杯和鸡蛋盒在游戏中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愿意尝试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游戏,能投人地参与游戏,享受游戏的乐趣。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游戏。

(3)能与同伴共同搭建统一主题的作品,能理解、欣赏他人的作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面粉大变身》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番薯饼的制作过程。

2.通过揉捏面团的过程的锻炼宝贝手部肌肉及精细动作,感受制作美食带来的快乐。

3.在烹制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爱劳动的素养,并在劳动中树立防护意识,体验烹饪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红薯若干、白糖、面粉

活动过程:

(一)儿歌律动《小饭盒》导入

(二)认识食材:红薯、面粉,并向幼儿讲解食材,让幼儿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出示红薯,师生共同讨论使用番薯可以制作的美食(引出今日制作美食~番薯饼)

(四)讲授制作步骤

1.将红薯洗净。

2.削皮后切成块状,冒热气后蒸10分钟将红薯蒸烂蒸熟(上锅蒸具体的时间,根据切块大小而定)为节约时间可提前蒸好,让幼儿直接压泥。

3.蒸熟后取出,红薯压成泥,先加点白砂糖.然后逐量加面粉。揉成不会散开的红薯面团就行。

4.取一小块做饼,差不多均匀大小,再压扁成饼状

5.取一口干净的平底锅,先将油锅烧热放少许油,小火煎,煎至一面定型再翻一下,两面煎至金黄后盛出。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24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1) 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鸡蛋托、奶茶杯

观察重点:幼儿会运用多种搭建技能,探索奶茶杯和鸡蛋盒在游戏中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愿意尝试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游戏,能投人地参与游戏,享受游戏的乐趣。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游戏。

(3)能与同伴共同搭建统一主题的作品,能理解、欣赏他人的作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活动——好玩的罐子

活动目标:

1. 练习走梅花桩,发展幼儿的平衡性、灵敏度,锻炼臂力。

2.通过一物多玩,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与同伴的合作能力。

3.通过废旧物利用,提高幼儿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奶粉罐、奶茶盒、矿泉水瓶、雪碧瓶(大、小)、酷儿饮料瓶、金龙鱼油瓶。

2.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幼儿练习负重走梅花桩。

1.你看,老师在这里还为你们准备了大小不同的瓶和壶,如果你觉得你的力气比较大,那你可以选择油壶,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力气比较小,那你可以选择矿泉水瓶,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力气不是特别大,但也不是特别小的,那你就可以选雪碧瓶或酷儿饮料瓶。

2.幼儿按小组自由练习负重走梅花桩。

(二) 游戏:功夫大比拼。

1.教师交代游戏规则:

每组幼儿可自由选择不同的瓶,一个幼儿走完时,将手中的瓶子放入筐内,第二个幼儿则接上,最快完成的一组为获胜。完成的幼儿则到梅花桩两侧去保护没完成的小朋友。

2.幼儿游戏。

3.讲评、结束游戏。

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那想一想,我们除了废旧奶粉罐可以当梅花桩走,还有哪些废旧物品也可以当梅花桩走呢?下次我们把这些废旧物都收集过来,放到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室里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好吗?

(三)放松动作,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做了那么多的运动,我们的小腿和小手臂都很累了,让我们帮他们按摩按摩吧。

二、场馆活动

场馆活动:科发室

材料:神奇的发酵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游戏乐趣。

2.对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4月25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2.  音乐律动

(3)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4)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鸡蛋托、奶茶杯

观察重点:幼儿会运用多种搭建技能,探索奶茶杯和鸡蛋盒在游戏中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愿意尝试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游戏,能投人地参与游戏,享受游戏的乐趣。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游戏。

(3)能与同伴共同搭建统一主题的作品,能理解、欣赏他人的作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沉与浮》

活动目标:

1.感知各类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

2.可以将物体按沉浮特征进行分类,并利用“上”和“下”进行记。

3.乐意参加沉与浮实验,感受实验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皮球、积木、钥匙、石子、泡沫、空塑料瓶、蜡笔、铅笔、橡皮、铁片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物品。

2.记录材料:观察记录表、记号笔。

3.装满水的水槽一个。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是《沉与浮》,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小材料,这些小材料特别喜欢和水做游戏,它们在水里究竟是怎样的?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探究呢?

(二)大胆猜测,实验验证。

1.认识材料,知道名称。

2.用钥匙、皮球做实验,观察现象,初步感知沉浮。

3.请幼儿观察材料,并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材料的沉浮性质。

4.指导填写记录表。

(三)实验验证,统一认识。

1.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2.猜想、实验对比,深度感知沉浮,统一认识。

3.把实验材料按沉、浮分类。

(四)深入探究,改变沉浮。

1.这些小材料,他们在水里有的是沉的、有的是浮的,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想有没有办法使原来沉在水底的东西浮起来,使浮起来的东西沉到水底?

2.幼儿操作改变物体的沉浮,(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3.交流:你用什么办法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的?让浮在水面的东西沉下去?成功了吗?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通过探索,知到改变物体的形状和重量能让物体浮起来或沉下去,借助其他物体可以改变沉与浮。

(五)知识迁移,解决问题。

1.观看视频,思考:水灾时如何自救?

2.安全教育,引导幼儿不要偷偷玩水,谨防溺水。

(六)结束课堂,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寻找更多有关沉浮的材料,去探索更多有关沉浮的秘密吧。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