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025.4.14—2025.4.18 第十周

2025-04-21 15:17:51  浏览:10  备课教师:杨倩倩

上午班——

4月14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平衡木、梯架组合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梯架组合,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平衡木和梯架组合的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坐地单手开合

活动目标:

1.复习单手拍球技能,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传球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生活区

材料:扣扣子、整理衣服

活动目标:

1.学会扣扣子的技能。

2.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4月15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平衡木、梯架组合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梯架组合,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平衡木和梯架组合的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一粒麦子》(故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麦子的生长过程。

2.丰富词汇,如“播种”“施肥”“收割”等。

3.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一粒麦子》绘本课件、麦子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面粉、面包、小铲子、肥料等道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展示面包,提问:“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那你们知道面包是用什么做的吗?”

引出课题《一粒麦子》。

(二)基本部分

1.结合绘本课件,讲述故事《一粒麦子》。

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农民伯伯把麦子种在哪里呀?”“麦子发芽需要什么呢?”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播放麦子生长过程的视频和图片,详细讲解。

介绍播种:“春天到了,农民伯伯拿着小铲子,把一粒一粒的麦子种到肥沃的土地里。”

讲解施肥:“为了让麦子长得更壮,农民伯伯要给它们施肥。”

提及除草、浇水:“还要经常除草、浇水,这样麦子才能健康成长。”

说收割:“到了夏天,麦子成熟了,金黄金黄的,农民伯伯就把它们收割下来。”

讲加工:“收割后的麦子经过脱粒、磨粉等过程,就变成了我们做面包用的面粉。”

3.词汇学习。

再次强调“播种”“施肥”“收割”等词汇,让幼儿跟读。

通过动作表演,加深幼儿对词汇的理解。如请幼儿模仿农民伯伯播种、施肥的动作。

4.讨论交流。

组织幼儿讨论:“农民伯伯种麦子辛苦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引导幼儿懂得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

(三)游戏部分

1.角色扮演。

分配角色,有农民伯伯、麦子等。

让幼儿根据麦子的生长过程进行表演,巩固对故事的理解。

2.制作面包体验。

展示面粉,简单介绍由麦子变成面粉的过程。

让幼儿触摸面粉,感受其质感。

可以简单介绍一下面包的制作过程,有条件的话可以准备一些简易面包制作材料,让幼儿参与简单的搅拌等环节。

(四)结束部分

1.总结。

回顾故事内容和麦子的生长过程,再次强调珍惜粮食。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16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平衡木、梯架组合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梯架组合,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平衡木和梯架组合的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坐地单手开合

活动目标:

1.复习单手拍球技能,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传球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七巧板、点卡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积极地思维活动调动起幼儿战胜困难,向自我挑战的勇气,发展他们的运算和推理能力,促进思维和认知水平的发展。

2.满足幼儿好动手的需求,促进他们感官的灵敏和手指的灵活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将来的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为幼儿提供分享经验的机会,加强同伴之间的合作与相互学习。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3月17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平衡木、梯架组合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梯架组合,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平衡木和梯架组合的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不乱发脾气》(心理)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能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发泄。

2.了解如何正确的发泄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

《不要随便发脾气》数字故事、教具各种毛绒玩偶、玩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通过游戏"猜猜我怎么了"引入课题

提问:小朋友们通常什么时候会生气?你是怎样发泄自己的情绪?你发脾气时别人是什么样子的?那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库特,看看他怎么了?他又做了些什么呢?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播放数字故事,让幼儿观看故事《不要随便发脾气》,并提出以下问题: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库特怎么了?他又做了些什么呢?猫咪大花怎么了?

(2)库特再次不开心时是怎么做的?你还听到了什么发泄情绪的好办法?生气时,你会怎么做呢?

2.教师再次播放《不要随便发脾气》故事,借以加深幼儿的记。

3.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幼儿讲述故事内容,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应该如何正确的发泄情绪。

(三)结束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生气时,应该怎么做呢?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4月18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二、晨间自主活动

4.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5.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6.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平衡木、梯架组合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梯架组合,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平衡木和梯架组合的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点点麦子》(律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点点麦子》音乐的节奏与韵律,提升音乐感知力。

2.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进行律动,增强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3.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点点麦子》音乐音频及相关动画视频、麦苗道具若干、小鼓一个、宽敞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点点麦子》动画视频,引导幼儿安静观看。

播放结束后提问:“小朋友们,视频里都有什么呀?感觉音乐是快的还是慢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清唱《点点麦子》,同时用小鼓敲击简单节奏,引导幼儿感受节拍。

2.教师示范律动动作:

种子发芽:双脚并拢蹲下,双手握拳放在身体两侧,慢慢站起来,双手向上伸展,模拟种子发芽。

麦苗生长:左右摆动身体,双手在身体两侧上下摆动,像麦苗随风摆动。

麦子成熟:双手在头顶交叉,然后向两侧打开,呈麦穗状。

3.分解动作教学:

逐句教幼儿动作,每教一个动作,让幼儿跟着练习几遍。

配合语言提示,如“种子要发芽啦,快快钻出来”。

4.完整跟练:

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做几遍律动。

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动作与音乐节奏的配合。

(三)创编部分

1.启发幼儿思考:“除了老师教的动作,你们还能想出其他和麦子有关的动作吗?”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个别幼儿展示后,大家一起学习。

分组进行创编,每组幼儿共同商量并创编一套律动动作。

(四)展示与合作

1.分组展示创编成果,其他组幼儿认真观看。

2.全体幼儿合作,将不同组的创编动作融合,共同完成一次完整的《点点麦子》律动表演。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