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十三周(2025.5.6—2025.5.9 )

2025-05-08 18:39:14  浏览:7  备课教师:李妍

2025——2026学年度第学期

豆豆二班    李妍

2025.5.6—2025.5.9  第十三周

下午班——

5月6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益智游戏:《对对碰》

活动目标:

1.能按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2.感受到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与幼儿共同收集成双的鞋子散放在教师中间。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口吻,请“小羊”(幼儿)帮助“村长”(教师)一起收拾零乱的鞋子。

1.师提要求:请“小羊”给鞋子找朋友。

2.“小羊”分散找朋友,“村长”也可参与活动,以游戏的身份指导。

(二)讨论

1.你是给鞋子找到朋友的?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

2.梳理小结:两只鞋子的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叫一双,是好朋友,所以要放一起。

(三)游戏:对对乐

1.“小羊”自己随意拿一只鞋在手中,然后听音乐自由走动,寻找与自己手中鞋子一样的另一只,配对后,两人将鞋底相互有节奏地碰击,并念儿歌:“对对碰,对对碰,一对鞋子对对碰。”

2.与其他“小羊”交换鞋子,再次游戏。

(四)依据配对的方法,“小羊”再次收拾鞋子,并放入鞋柜

1.教师提醒幼儿一双一双地收拾,并整齐地摆放在鞋架上(可分组进行)。

2.师幼共同检查鞋子配对情况。

(五)“村长”带“小羊”出去玩一玩。

二、户外体育游戏:《小花猫学本领》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户外体育游戏,体验与同伴游戏的乐趣。

2初步掌握接.滚皮球的方法,增强身体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有玩皮球的经验。

2.物质准备:皮球若干,小花猫头饰幼儿每人1个,花猫头饰2个,助教1名。

活动过程:

(一)角色分配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操场空旷的位置,导入活动。

教师头戴花猫头饰扮演猫妈妈,引导幼儿戴上小花猫头饰扮演小花猫。指导语:小花猫们,今天我要教你们一项新本领,你们睁大眼睛认真看噢!

(二)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接.滚皮球的正确方法。两名教师面对面站着,中间隔开距离,一名教师将皮球滚向另一名教师,另一名教师接到皮球后,将皮球抛回给第人师,第一名教师用手接住抛回来的皮球。可以交换顺序,重复进行游戏。

(三)幼儿游戏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掌握接.滚皮站的要领,注意不要被皮球砸到。幼儿熟练后正以进行多人游戏,增加游戏难度。

(四)游戏可以进行多轮。

 

上午班——

5月7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社会活动:《垃圾扔哪里》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幼儿能认识常见的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了解不同垃圾的特征与分类标准。

2.技能目标:能够准确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掌握正确的扔垃圾方法。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培养爱护环境的责任感,养成主动分类投放垃圾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

四个颜色不同的垃圾桶模型(蓝色代表可回收垃圾、红色代表有害垃圾、绿色代表厨余垃圾、灰色代表其他垃圾),并贴上对应标识。常见垃圾的图片卡片,如废纸、塑料瓶、电池、香蕉皮、用过的纸巾等,数量与幼儿人数大致相当 。

2.环境布置:在教室一角设置模拟的“垃圾分类投放站”,摆放垃圾桶模型,营造真实的分类投放场景。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一段城市街道因垃圾随意丢弃变得脏乱差的视频,引发幼儿讨论:“小朋友们,视频里的街道看起来怎么样?你们喜欢这样的环境吗?为什么?”鼓励幼儿自由表达想法。

2.教师总结幼儿的发言,引出本节课主题:“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环境变得干净整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垃圾应该扔到哪里。”

(二)基本部分:

1. 认识垃圾桶和垃圾类别

教师拿出四个垃圾桶模型,依次介绍颜色、标识和代表的垃圾类别:“蓝色的垃圾桶是可回收垃圾的家,像废纸、塑料瓶、玻璃瓶等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东西都能放进去;红色垃圾桶是有害垃圾的家,比如电池、过期药品、废旧灯管,这些垃圾会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绿色垃圾桶是厨余垃圾的家,我们吃剩的饭菜、水果皮都属于厨余垃圾;灰色垃圾桶是其他垃圾的家,用过的纸巾、砖瓦陶瓷等不好回收的垃圾就扔在这里。”展示一些垃圾实物或图片,结合垃圾桶进行举例说明,帮助幼儿加深印象。

2.观看动画学习分类知识

播放垃圾分类动画视频,让幼儿认真观看,视频中通过有趣的卡通形象和故事,展示垃圾的分类过程和重要性。视频结束后,提问幼儿:“动画里都出现了哪些垃圾?它们分别被扔到了哪个垃圾桶里?”引导幼儿回顾视频内容,巩固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3. 垃圾分类小游戏

 给每位幼儿发放一张垃圾图片卡片。 教师说出游戏规则:“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送垃圾回家’的游戏。请你们仔细看看自己手中的垃圾卡片,然后把它送到对应的垃圾桶里。送对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一枚小贴纸作为奖励哦!”幼儿依次上前进行分类投放,教师在旁边观察指导,对投放正确的幼儿给予肯定和奖励,对投放错误的幼儿及时纠正,并再次讲解该垃圾的分类依据。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今天小朋友们都学会了把垃圾扔到正确的地方,大家都是很棒的垃圾分类小能手!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能坚持把垃圾分类投放,让我们的环境变得越来越漂亮!”

2.带领幼儿一起喊出环保口号:“垃圾分类我能行,保护环境我最棒!”在欢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四、户外体育游戏:《小兔子跳跳》

活动目标:

1.能够双脚向前连续跳跃,并跳过一定高度的障碍物。

2.掌握小兔子跳的基本动作,并进行小兔子跳游戏。

3.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体验参与小兔子跳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形海绵垫和胡萝卜玩具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看过小兔子跳起来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热身部分

1.热身律动:健康操

教师带领幼儿充分活动身体关节,包括头部运动、伸展动作等。

2.教师出示胡萝卜玩具,幼儿自由探索胡萝卜是谁的,引出活动主题小兔子是怎么样跳的。

(二)游戏部分

1.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进行动作讲解示范

①教师提供胡萝卜玩具,幼儿自由探索小兔子跳的动作。

②教师做小兔子双脚跳的基本动作要领并讲解示范。

2.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双脚跳,教师讲解示范向前双脚跳

①两只脚先分开,在跳之前膝盖微微弯曲,然后用全部力量往上跳

②教师向前双脚跳并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③幼儿进行小兔子跳游戏,幼儿拿着胡萝卜连续向前双脚跳,把胡萝卜放进篮子里。

3.竞赛游戏,巩固动作要领

幼儿分组比赛看哪组的小兔子能够双脚向前连续跳,跳过障碍物把胡萝卜放进篮子里。先把胡萝卜放完的小组获得胜利。

(二)游戏结束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放松操,做简单模仿动作。

2.师幼一起收拾整理场地和材料。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增加各种图形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辨别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知道三种图形的特征,并能利用三种图形组合变化出新形象。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判断力及动作表现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5月8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音乐游戏:《幸福拍手歌》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乐意与同伴分享幸福。

2.感知歌曲中表达幸福的动作。

3.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歌词合拍做动作。

活动准备:

1.教师可提前将幼儿椅子布置成U字型,便于幼儿做动作。

2.《幸福拍手歌》歌曲视频及图片;手势舞视频《幸福拍手歌》。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组图“幸福时刻”,引导幼儿分享幸福的时刻,导入活动主题。

1. 小朋友们,你们在做什么事的时候最开心呢?

2.开心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动作?

小结:这种特别特别开心的感觉,也叫幸福。当我们和好朋友一起玩耍、吃到美味的食物、和家人出去玩的时候,心里都会感觉很开心和幸福。

3.播放歌曲视频及图片《幸福拍手歌》,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大意,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幸福拍手歌》,请小朋友们认真地听一听、看一看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表达幸福的呢。

4.有没有小朋友听过这首歌呢?

奇奇妙妙和小伙伴感到幸福的时候会做什么动作呢?(拍手、跺脚、拍肩)分段播放歌曲视频及图片《幸福拍手歌》,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动作。一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表达幸福的呢?我们再来看一遍吧!

(二)播放歌曲视频《幸福拍手歌》

1.鼓励幼儿学做拍手的动作。

2.感到幸福的时候,他们第一次做什么动作?(拍手)一请你拍拍自己手,也可以和你身边的小朋友拍手哦。

(三)播放歌曲视频《幸福拍手歌-2》

1.鼓励幼儿学做跺脚的动作。

2.接着,小朋友们感到幸福的时候,又做了什么动作?(跺脚)

你也学着视频中的小朋友来跺跺脚吧。

(四)播放歌曲视频《幸福拍手歌-3》,鼓励幼儿学做拍肩的动作。最后,歌曲里的小朋友做了什么动作?(拍肩)

你也试着拍一拍自己的肩膀吧。

1. 鼓励幼儿尝试边唱边做动作,体验身体动作和音乐的合拍特征。

2. 播放手势舞视频,请幼儿完整观看视频,初步感知手势舞的动作。

3.教师清唱歌曲,带领幼儿学做动作。

(五)教师带唱,鼓励幼儿边跟唱边做动作。

1.活动建议:教师可先慢速带唱,再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调整为常速带唱。

2.再次播放手势舞视频,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3.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边唱一边用动作表达我们的幸福吧。

二、户外体育游戏:《萝卜蹲蹲蹲》

活动目标:

1.知道根据指令进行蹲起。

2.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萝卜蹲游戏。

3.体验体育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萝卜玩偶、音乐。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指导语:小朋友们,请认真听一听儿歌里都讲了什么哦。提问语:儿歌里发生了什么?

(二)引导幼儿表演拔萝卜的动作,加深幼儿的游戏兴趣。

1.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热身运动。

2.教师示范表演歌曲里拔萝卜的动作。指导语:还有哪些动作可以拔萝卜?

3.邀请幼儿二人一组进行表演拔萝卜。

(三)讲解游戏规则,巩固幼儿对游戏的规则。

指导语:小朋友们拔完萝卜了,那我们玩一个萝卜蹲的游戏吧。

游戏玩法:分2组,一组红萝卜,一组白萝卜。假如红萝卜的幼儿是第一个做蹲起的,他

们想让白萝卜的幼儿第二个蹲,那他们可以边蹲边说:“红萝卜蹲,红萝卜蹲,红萝卜蹲完白萝卜蹲”,以此类推。

游戏结束:教师播放舒缓的音乐,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分享进行体育游戏的乐趣。

 

 

上午班——

5月9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绘画:《小门铃》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幼儿观察小门铃的外形、颜色和结构特征,了解小门铃的基本用途和功能。

2.技能目标:鼓励幼儿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大胆表现小门铃的样子,提高幼儿的绘画造型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绘画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体验绘画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

不同款式的小门铃实物或高清图片,包括传统门铃、电子门铃、卡通造型门铃等,制作成PPT。绘画示范视频,展示小门铃的绘画过程。画纸、油画棒、水彩笔、勾线笔等绘画工具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小门铃,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声音激趣:教师悄悄拿出小铃铛,轻轻摇晃,发出清脆的声音,问幼儿:“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猜猜看,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会发出类似这样叮叮当当的声音呢?”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回答。

2.实物展示:出示小门铃实物,说:“哇,小朋友们真聪明!就是小门铃的声音。今天老师就把小门铃带来啦,大家快来仔细看看它长什么样子吧!”引发幼儿的观察兴趣,顺势导入课题。

(二) 基本部分

1.观察讨论

播放小门铃的PPT,带领幼儿观察不同款式小门铃的外形、颜色、结构,提问:“小门铃是什么形状的呀?上面有哪些好看的颜色?它都有哪些部分组成呢?”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如圆形的按钮、长长的电线、可爱的装饰图案等。

组织幼儿分组讨论:“你最喜欢哪个小门铃?为什么?如果让你来设计一个小门铃,你想把它变成什么样子?”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创作欲望。

2.示范讲解

教师进行绘画示范,边画边讲解:“先画一个大大的圆形,这就是小门铃的按钮。再在圆形旁边画一个长方形,当作门铃的外壳。然后画上长长的电线,还有一些好看的花纹装饰按钮,最后给小门铃涂上漂亮的颜色。”示范过程中,强调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搭配。播放绘画示范视频,再次展示绘画步骤和细节,让幼儿更清晰地了解小门铃的绘画方法。

3.幼儿创作

提出绘画要求:“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当小小设计师,画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小门铃吧!可以画你见过的小门铃,也可以画你想象中的小门铃,注意要把它画得大大的,颜色涂得漂漂亮亮的哦!”

幼儿开始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对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帮助和启发,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和绘画工具的正确使用。

(二)作品展示与评价

1.作品展示:为幼儿提供展示区,将幼儿的作品张贴或悬挂起来,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欣赏。

2.幼儿自评与互评: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画的小门铃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幼儿相互评价,如“你觉得哪个小朋友画的小门铃颜色最漂亮?”“你最喜欢谁画的小门铃的造型?”鼓励幼儿发现同伴作品的优点,学习他人的长处。

3.教师评价: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幼儿的创意和进步,用积极鼓励的语言对每一幅作品进行点评,如“你画的小门铃颜色搭配得真鲜艳,看起来特别有活力!”“你的小门铃造型很独特,想法非常棒!”同时,针对绘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1.总结回顾:和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提问:“今天我们画了什么?小门铃都有哪些形状和颜色?”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2.延伸活动预告:告诉幼儿:“回家后,可以把自己画的小门铃介绍给爸爸妈妈听,还可以想一想,除了用画笔,我们还能用什么材料制作小门铃呢?下节课我们可以一起尝试一下!”

四、户外体育游戏:《小汽车跑跑》

活动目标:

1、有初步的交通规则意识。

2、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见过小汽车,有初步印象。

2. 物质准备:各类小汽车视频、图片;画纸、彩笔、安全剪刀、胶水、彩色卡纸等手工材料;小汽车玩具若干;自制红绿灯道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播放小汽车行驶声音的音频,提问:“小朋友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引发幼儿兴趣,自然引出小汽车主题。

(二)认识小汽车

1. 播放常见小汽车视频,如轿车在公路行驶、消防车执行任务、卡车运输货物。每播放一种,暂停提问:“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车?它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观察外形。

2. 展示高清图片,详细讲解不同车型特点与用途。如轿车车身小巧,适合载人出行;消防车车身红色,有云梯和水箱,用于灭火救援;卡车车身大,有载货车厢,用于运输货物。

(三)游戏体验

1. 开展“小小驾驶员”游戏,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辆小汽车玩具。教师布置简单“道路场景”,放置红绿灯道具。

2. 游戏规则:幼儿扮演驾驶员,驾驶小汽车沿“道路”行驶,看到红灯停下,绿灯前行。游戏中,教师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引导幼儿感受小汽车行驶特点。

(四)创作表现

1. 教师示范创作:用简单图形画一辆轿车,如长方形车身、圆形车轮、梯形车窗。鼓励幼儿选择绘画或手工方式创作喜欢的小汽车。

2. 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加细节,如车灯、车牌。对于手工制作,帮助幼儿剪裁、粘贴,提醒安全使用工具。

(五)展示分享

1. 幼儿将作品展示在黑板或展示区,互相欣赏。

2. 请幼儿分享自己画或制作的小汽车,如是什么车,要去哪里。教师肯定幼儿创意,给予表扬。

(六)总结拓展

1. 总结常见小汽车特点、用途及交通规则要点。

2. 拓展延伸:建议幼儿回家与家长用废旧物品制作小汽车模型,了解更多交通工具知识。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阅读区、益智区、美工区、语言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增加水彩笔。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对区角游戏感兴趣,体验区角游戏的快乐。

2.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