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十四周(2025.5.12—2025.5.16)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豆豆二班 李妍
2025.5.12—2025.5.16 第十四周
下午班——
5月12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建构游戏:《叠叠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叠杯游戏,锻炼了手部肌肉。
2.提高手部动作的灵活及协调能力。
3.培养了专注力。
活动准备:
纸杯(每人四个)、轻松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纸杯导入(认识纸杯知道纸杯基本作用)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纸杯)那这个我们平时可以用来干什么呢?(可以请个别幼儿起来回答)接水喝对不对,除了可以用来接水他还可以用来装东西(可以拿一个东西放到纸杯里)今天老师要用纸杯来玩游戏。
(二)老师示范如何用纸杯叠高高
师:怎么玩呢,就是把纸杯一个一个的叠起来让它们变得高高的,看仔细啦。拿出一个纸杯这个上面大大的叫杯口,下面小一点的地方叫杯底(边指边说)那老师要把杯底朝下放在桌子上,杯口朝上,然后拿出另一个杯子杯口朝下杯口与杯口对齐这样杯子就可以叠的高高的了(以此方法搭两个),感觉像一个高高的城堡,有没有哪个小朋友来试一试把纸杯叠起来让它变得高高的?(引导幼儿如何用杯子叠高并请下面的幼儿仔细观看以此加深印象),那上来的小朋友在给纸杯叠高的时候请小朋友们仔细观看,待会每个宝贝都要给纸杯叠高。
(三)幼儿操作(发放纸杯请幼儿操作)
1.师:现在老师要请每个宝贝拿着纸杯自己试着将像老师刚刚的方法来叠高。
2.师:在宝贝们操作之前老师要说一个小要求:请宝贝们保护好纸杯,在叠高的时候轻拿轻放,如果弄坏了就玩不了了。那现在请拿到纸杯的幼儿就可以开始了。
(四)幼儿自由叠高(通过自己想办法将纸杯用别的方式叠高)
师:宝贝们现在可以拿着纸杯自由叠高了。
(五)活动结束。
师:请所有宝贝将纸杯拿给老师,然后坐下来休息休息
二、户外体育游戏:《钻山洞》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参与体育游戏的快乐。
2.锻炼钻的运动技能。
3.能动作协调的钻过山洞。
活动准备: 山洞(拱形门,将铃铛系在正中间)、沙包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听音乐带领幼儿进行热身运动。
(二)出示道具,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们看!山洞上边安装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拱形门上挂有铃铛) 师:这个铃铛就是报警器,钻山洞的时候,如果超高了,铃铛就会响起来报警的。所以我们钻山洞的时候,一定要弯下绳子,不要碰到警报器。
(三)教师示范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
1.弯腰屈膝,低头,身体全部钻过后再站起来。
2.请个别幼儿示范钻的动作。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哦。看看做的对不对。
3.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并进行游戏。
师:小河对面的果树林丰收了,请小朋友们去收果子,但是树林里有一只正在睡懒觉的大灰狼,我们在钻过桥洞的时候可要注意 不要碰到铃铛哦。
4.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游戏,钻过拱形门运完全部“果子”后统计每组总数,数量最多的组获胜。比赛可重复进行。
(四)放松活动
1.游戏结束,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表扬。
2.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
上午班——
5月13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科学:《送玩具回家》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玩具的存放位置,了解玩具分类收纳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性。
2.技能目标:让幼儿学会将玩具分类整理并放回指定位置,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爱护玩具、珍惜物品的意识,养成主动整理玩具的良好习惯,增强责任感。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不同种类的玩具若干,如积木、毛绒玩具、拼图、球类、玩具车等。对应不同玩具的收纳箱或收纳架,贴上明显的标识(如积木箱贴积木图案,毛绒玩具箱贴小熊图案等)。制作“玩具的家”动画视频,内容为玩具被随意丢弃后不开心,最后被送回家后变得开心。
2.环境准备:布置一个玩具随意散落、杂乱的教室活动区域,模拟幼儿日常玩完玩具后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情景创设:带领幼儿进入布置好的杂乱活动区域,提问:“小朋友们,看看我们的活动区变成什么样啦?你们觉得这样好看吗?”引导幼儿自由表达感受。
2.故事导入:播放“玩具的家”动画视频,然后说:“小朋友们,玩具宝宝们被丢得到处都是,它们都不开心了,因为找不到自己的家。我们一起帮玩具宝宝回家好不好?”激发幼儿帮助玩具的兴趣,引出活动主题。
(二)基本部分
1.认识玩具的“家”
教师拿出不同种类的玩具,分别介绍:“这是积木,它的家是贴有积木图案的箱子;这是毛绒小熊,它要回到有小熊图案的收纳筐里……”让幼儿认识各类玩具对应的收纳位置。带领幼儿走到收纳区,逐一指认每个收纳箱或收纳架,巩固对玩具“家”的记忆,同时讲解分类收纳的好处,如“把玩具送回家,下次我们想玩的时候就能很快找到啦” 。
2.教师示范整理
教师拿起地上的一个玩具车,边示范边讲解:“我们送玩具车回家时,要先看看它的家在哪里,找到贴有小车图案的箱子,轻轻地把它放进去,摆放整齐。”再选取其他玩具,重复示范整理过程,强调动作要轻,避免损坏玩具。
3.幼儿实践操作
给幼儿分组,每个小组负责整理一种或几种玩具。鼓励幼儿动手将玩具分类整理并送回“家”中,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正确分类,帮助遇到困难的幼儿。对于整理得又快又好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小贴纸、小星星勋章等奖励,表扬他们的认真和能干。
(二)结束部分
1.总结回顾:和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帮助了谁?玩具的家都在哪里呀?把玩具送回家有什么好处呢?”引导幼儿积极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2.情感升华:教师总结:“小朋友们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以后每次玩完玩具,都要记得把它们送回家,这样玩具宝宝会很开心,我们的教室也会变得更整洁漂亮!”
四、户外体育游戏:《袋鼠搬家》
活动目标:
1.学会双脚连续跳。
2.知道利用布袋创造性地玩游戏。
3.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布袋若干、泡沫或玩具若干。
2.自备欢快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做准备操。
师:小朋友们,我们听着音乐活动活动。(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准备操,活动颈部、肩部、腰部、肘部、膝部、腿部、全身。)
(二)出示布袋,引导幼儿自由联想活动。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个小布袋,请你们来玩玩。
2.幼儿分散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并观察其不同的玩法,请个别幼儿说出并展示自己的玩法,教师进行总结。 3.教师向幼儿提出要求,要求幼儿用布袋来玩跳的游戏。
师:小朋友刚才用布袋玩了各种游戏,现在,你们就用布袋来玩跳的游戏吧。(幼儿自由活动后,把他们集中起来并请个别幼儿表演。)
(三)学习“袋鼠跳”(双脚跳)。
1.引出袋鼠跳。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把脚伸进袋子进行双脚跳,这像什么动物在跳?(袋鼠) 现在我们来学学袋鼠跳!
2.学习并练习袋鼠跳。请一名幼儿表演,其余幼儿学习。教师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幼儿跳得又快又稳,并进行练习。分组进行练习,集体讨论。请幼儿当小老师,帮助教师学习袋鼠跳。
(四)游戏:小袋鼠运砖头。
1.激发幼儿游戏兴趣并练习双脚跳。 教师:袋鼠妈妈想盖一间漂亮的房子,我们一起去找盖房子的材料吧!(幼儿与教师在轻快的音乐伴奏下,进行双脚跳练习。)
2.介绍游戏规则,幼儿自由组队进行游戏。
师:我们找到了盖房子的材料--砖头,现在就进行运砖头比赛吧!
游戏规则:幼儿自由组成两队(红队、蓝队),先在起跑线上做准备,听到游戏开始的指令,开始比赛。每人每次只能拿一块砖头夹在胳膊里双脚跳,然后放到相应的圈里,先运完砖头的组为胜利一方。
3.幼儿自由组队进行游戏。
(五)原地放松。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语言区
(二)材料调整:阅读区增加新绘本
(三)重点指导区域:阅读区
活动目标:
1.懂得按自己意愿选择玩具。
2.能在教师指导下对阅读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5月14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语言游戏:《红灯停绿灯行》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2.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要走人行横道。
3.增强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手势舞《交通安全》、信号灯举手牌、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手势舞导入
1.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做手势舞“过马路,要注意,红灯停,绿灯行,左看看,右看看,牵着手,向前走,安全第一心中记。”
2.请小朋友们说说如何过马路,过马路时要怎么做?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播放PPT课件,了解交通安全知识
1.知道每年12月2日是交通安全日。
2.知道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要看左、右两边,没有车辆才可以通过。
3.认识车辆信号灯和人行横道信号灯,学会看信号灯。
4.学会基本乘车安全知识。乘车时要系安全带,幼儿要坐安全座椅,车辆行驶时不能把头、手伸出车窗外。
5.了解一些交通安全小常识。
(三)角色扮演小游戏,加深认识
请小朋友们分别扮演行人和警察,扮演警察的小朋友手拿信号灯举手牌,出示红灯时扮演行人的就不能通过,出示绿灯时,行人才能通过。
(四)画安全标志
为每个小朋友提供一份材料,请他们把自己知道的交通安全标志画出来。
二、户外体育游戏:《蜗牛赛跑》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体能及身体协调能力。
2.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激发其初步的竞争意识。
3.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学会相互鼓励和支持。
活动准备:桌布或坐垫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进场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围绕场地(大圆圈)跑一圈,再走一圈,然后每人爬到场地中的桌布或坐垫上。
2.垫上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见过蜗牛吗?蜗牛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来学学小蜗牛吧。幼儿模仿蜗牛缩进壳里(身体缩紧趴在桌布或坐垫上),再伸展身体伸出触角(手臂)。反复模仿几次。
(二)模仿蜗牛练习爬行
1.自由探索蜗牛爬。 师:蜗牛怎样走路呢?现在小朋友扮成蜗牛宝宝出去散步吧。(幼儿用身体移动带动桌布或坐垫向前爬行。教师巡回指导,注意观察,发现手脚配合协调的幼儿给予积极的鼓励)
2.观察同伴的爬行方法。师:蜗牛宝宝们休息一下吧,看看别的小蜗牛是怎样爬的。(请幼儿示范:有的幼儿把桌布或坐垫放在身体前面,双手推动向前爬;有的幼儿把桌布或坐垫放腿部,双膝带动桌布或垫子向前移动。重点提醒幼儿观察:爬行时,桌布或坐垫与身体是一起移动的)
3.练习变换方向爬。 师:蜗牛宝宝们,你们出去玩吧,听见妈妈叫你们时,你们就回到妈妈身边。(幼儿再次练习蜗牛爬,当听到指令时就向教师站立的方向爬行。教师根据幼儿爬行的情况在场地上变换3到4个方位,同时提醒幼儿:妈妈在这里,快来吧)
(三)活动结束。
师:小蜗牛们现在已经累了,我们缩进自己的壳里休息一会吧。
上午班——
5月15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社会:《不玩火》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火的用途和危害,知道不能随意玩火。
2.技能目标:教会幼儿在遇到火灾时的基本应对方法,如拨打火警电话、用湿毛巾捂口鼻逃生等。
3.情感目标:增强幼儿的防火安全意识,培养幼儿对自身安全的责任感。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
火的用途与危害的图片、视频,如做饭用火、森林火灾视频等。火灾逃生动画短片。玩具电话、湿毛巾、消防员服装道具。安全标识卡片(禁止玩火、火警电话119等)。奖励用的小红花贴纸。
2.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对火有初步的感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提问导入:教师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在哪里见过火呀?火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呢?”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引出火的用途。
2.视频展示:播放一段火在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视频,如用火做饭、取暖等,让幼儿直观感受火的用处 。随后话锋一转:“火虽然有很多用处,但如果我们不小心,它也会变得非常危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不玩火的安全知识。”
(二)基本部分
1.认识火的危害
展示火灾现场的图片和视频,如房屋被烧毁、森林大火等画面,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看看火造成了什么后果?这些地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让幼儿感受火灾的可怕。
教师总结:“火如果没有被正确使用,就会引发火灾,烧毁房屋、树木,还会伤害到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不能随意玩火。”
2.情景讨论
创设几个情景:“小明在家里,看到打火机觉得很好玩,想拿打火机点火;小红在野外看到干草,想用火柴点燃。”让幼儿分组讨论这两个情景中小朋友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强化不玩火的观念。
3.学习火灾应对方法
播放火灾逃生动画短片,引导幼儿学习火灾发生时的正确做法,如拨打119火警电话、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沿着安全通道逃生等。教师利用玩具电话、湿毛巾等道具进行示范,教幼儿如何正确拨打119:“打电话时要告诉消防员叔叔着火的地点、火势大小,还要说清楚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哦。”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逃生演练,让幼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从教室的“安全通道”有序撤离 。
(二)巩固练习
1.安全标识认一认:教师出示安全标识卡片,如“禁止玩火”“火警电话119”等,让幼儿辨认并说出标识的含义,答对的幼儿奖励一朵小红花。
2.游戏:我是小小消防员:请幼儿穿上消防员服装道具,模拟消防员处理火灾场景。其他幼儿扮演遇到火灾的小朋友,向“消防员”求助,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火灾应对方法的掌握。
(三)结束部分
1总结回顾: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不玩火,知道了火很危险,还学会了发生火灾时要拨打119,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生。小朋友们一定要记住,不能玩火哦!”
2.儿歌结束:教幼儿念一首防火安全儿歌:“小朋友,不玩火,不让危险身上摸。火灾来了不要怕,捂住口鼻快逃跑。拨打119,消防员叔叔来帮忙。”在欢快的儿歌中结束活动。
四、户外体育游戏:《赶小猪》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棍将球赶到指定地点,保持身体平衡。
2.通过赶小猪的情境,产生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3.能够努力完成任务,培养耐心、细心、不怕困难的品质。
活动准备: 球若干,塑料棍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师: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扭扭脖子扭扭腰,防止一会受伤哦!
(二)游戏活动
1.老师交代游戏名称和玩法。
2教师示范赶小猪的动作。
3.幼儿人手一根棍子和一只“小猪”,分散练习和探索赶小猪”的方法,老师巡回指导和观察。
(三)老师让幼儿说说“我是怎么赶的”,请个别幼儿示范。
1.幼儿六路纵队站好,只有第一排幼儿拿球和棍。第一排将“小猪” 赶到指定的终点,再赶回来,交给第二排的幼儿,然后排到队尾。后面的幼儿依次游戏,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小猪”最听话,哪一组的速度最快。
2.查看小组游戏情况,并请幼儿将“小猪”和棍子收好。
(四)放松活动。
小孩、小孩真爱玩。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音乐区、益智区、语言区、生活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增加颜料印章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对艺术感兴趣并能有所创造。
2.知道颜料印章的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4月18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特色绘本活动:《谁丢的鞋子》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动物脚的特点。
2.帮助幼儿学会认真爱护自己的东西,不要随便丢弃。
3.引导幼儿学会沟通和理解,避免误会。
活动准备:
1.绘本故事《谁丢的鞋子》
2.PPT展示故事内容
3.互动道具:“脚印配对”的图;丢失的小物品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听一个有关丢鞋子的故事。故事中发生了一连串
的误会和混乱,你们猜猜最后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结局呢?让我们赶紧来看故事吧!
(二)出示PPT,讲述故事
1.初步了解故事、自主阅读、培养习惯。
2.师:书里面有哪些主人公啊?
(三)教师讲绘本,幼儿倾听。
(四)回顾故事、说说自己的所见关键提问
1.师: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2.师: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误会呢?
3.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二、户外体育游戏:《蚂蚁运粮》
活动目标:
1.学习弯腰半蹲走;
2.锻炼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
3.培养初步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打扮成小蚂蚁,纤维袋10个,不同高低的隧道两条,音乐。
活动过程:
幼儿随音乐入场,做热身运动。
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动作入场,共同游戏“机灵蚂蚁小弟”。
(二)练习弯腰半蹲走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隧道,自由发挥过隧道的不同方式师:今天蚂蚁妈妈要带孩子们去外面运粮食,看,这是我们要经过的一条隧道,孩子们想想,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经过这条隧道,大家都来试试看。
2.集体演示
请个别幼儿表演刚才过隧道的不同方法,教师根据幼儿的表演引出弯腰半蹲走。师:刚才孩子们都想出了很好的办法,可是我们小蚂蚁在运粮食时很容易被小鸡抓住,我们要想出一个能很快通过隧道的方法。
3.幼儿集体练习半蹲走
(三)游戏:运粮食
1.过渡语:小蚂蚁这么棒,妈妈寻找到了一些粮食,可妈妈老了,有点搬不动,请你们帮妈妈去运粮食,好吗?
2.游戏要求:小蚂蚁经过这条高一些的隧道,走过独木桥,运一包粮食,再从矮一些的隧道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