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十三周安心托幼

2025-06-19 19:52:36  浏览:4  备课教师:刘雨婷

2024——2025学年度第学期

芽芽一班  刘雨婷

2025.5.12—2025.5.16 第十三周

5月12日   星期一

安心托幼活动:大区角

(一)开放区域:

美工区、建构区、编织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活动目标:

1.能初步感受周围环境、生活、艺术中的美。

2.喜欢区角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创造、表现。

3.乐于与同伴一起创作。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5月14日   星期三

安心托幼活动

一、音乐游戏:《走路》

活动目标:

1.在模仿小动物不同形态走路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熟悉歌曲。

2.喜欢亲近小动物,对小动物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3.体验玩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小动物(兔子、鸭子、乌龟、猫)胸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我喜欢的动物。

讨论:你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你喜欢的动物是怎么走路的?

(二)学小动物走路,感知不同的节奏。

1.小动物来了。

教师:今天森林里真热闹,小动物们都来了,瞧,它们都在学走路呢,让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在音乐里走一走。(播放歌曲伴奏,跟着音乐模仿各种动物走路)

教师:今天有好多小动物来我们班做客,不过它们要用一个特别的方法来和我们见面。

2.小兔子来了。

教师:第一个要和我们见面的小动物带来一个谜语,请你猜猜它是谁?我有一双红眼睛,两只耳朵竖起来,蹦蹦跳跳真可爱。(兔子)你从哪里猜出是小兔子来了?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谁来模仿一下?

教师:小兔子走起路来一跳一跳的,速度可快啦。所以我们学小兔走路的时候可以速度快一点。长耳朵,短尾巴,小兔儿走路跳啊跳啊跳。(边说边示范)

教师:我们学着小兔走路的方法在音乐里跳一跳,边跳要边竖起长长的耳朵哟。(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来模仿小兔跳)

3.小鸭子来了。

教师:小兔子还带来了它的好朋友,听,谁来了?你知道是什么小动物吗?小鸭子是怎么走路的呢?谁想来试一试?

教师:小鸭子走路比小兔子慢一些,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小鸭子,嘎嘎嘎。小鸭子走路摇摇摇。(边说边示范)

教师:快快来和小鸭子一起在音乐里愉快的走一走,摇一摇。(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模仿小鸭走)

4.小乌龟来了。

教师:小兔子和小鸭子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来到了我们身边。又有新朋友来了,这个新朋友好神秘,只有走路的声音远远地传来,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走路的声音听上去怎么样?

5.小花猫来了。

教师:最后这个朋友带来了它最喜欢的食物,先看看是什么呀?

提问:你觉得可能会是谁带着鱼来和我们一起游戏呀?小花猫走起路来是什么样子的?它是走的快快的还是慢慢的?

教师:小花猫走路不快也不慢,但是小花猫有个最大的本领就是走路静悄悄。小花猫,抓老鼠,小花猫走路静悄悄。(边说边示范)

教师:我们一起在音乐里学着小花猫静悄悄的走一走。(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模仿小猫走)

(三)欣赏小动物的歌《走路》。

1.师幼一起欣赏歌曲《走路》。

教师:今天和小动物们在森林里一起学走路,小动物觉得你们走的真棒,所以它们为小朋友带来一首有趣的歌曲,名字就叫做《走路》,让我们完整地听一听。

2.和动物朋友一起走一走。(播放歌曲伴奏)

教师:今天有这么多动物朋友来和我们一起游戏,它们有的走路快快的,有的走路慢慢的,有的走路摇啊摇,有的走路静悄悄。请你选一个你喜欢的动物朋友挂在身上,用它的走路方法听着音乐走一走。

二、手指游戏:《太阳咪咪笑》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掌握《太阳咪咪笑》手指游戏的动作和儿歌内容。提高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通过模仿、练习和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手指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模仿能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对手指游戏的兴趣,体验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竞争精神。

活动准备:

太阳的图片,欢快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教师出示太阳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呀?”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今天,太阳公公要和我们一起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做《太阳咪咪笑》。

(二)教与学。

1.教师示范手指游戏《太阳咪咪笑》,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太阳咪咪笑(双手食指与拇指相对,做太阳形状,放在脸旁)照着大地照(双手向上移动)花儿对我笑(双手做花朵状,左右摆动)小草弯弯腰(双手做小草状,向下弯曲)小朋友们乐陶陶(双手拍掌,做高兴的样子)。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儿歌,重点练习手指动作。

第一步:教师慢速示范儿歌动作,幼儿观察并模仿。第二步: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念儿歌,重复多次。第三步:教师说儿歌,幼儿自己做动作。

(三)互动环节。

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手指游戏比赛。规则:每个小组轮流表演手指游戏,其他小组观看并评价。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奖励,如小红花、小贴纸等。鼓励幼儿互相学习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游戏经验。

(四)练习与巩固。

教师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幼儿自由练习手指游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五)总结。

教师:《太阳咪咪笑》手指游戏不仅好玩,还能让我们的小手变得更加灵活。希望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这个游戏。

 

 

 

5月16日   星期五

安心托幼活动

一、绘本阅读《不见了》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了解故事《不见了》的主要内容,认识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学习一页一页翻看图书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通过观察画面、讨论和互动游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培养幼儿乐于分享、合作交流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不见了》绘本,与故事内容相关的图片(如帽子、手帕、鸟窝、船帆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教师出示绘本《不见了》,用手指书名,带领幼儿指读书名,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问:“咦,什么不见了呢?请小朋友猜一猜。”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二)讲故事。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书的封面,提问:“封面上有什么?你觉得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2.教师逐页展示绘本内容,边展示边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提问:“图上的架子上挂着什么呀?”“我的帽子不见了,去哪儿了呢?”(引导幼儿发现帽子做了小鸟的家)“我的手帕不见了,去哪儿了呢?”(引导幼儿发现手帕做了青蛙小船的彩旗)

3.教师讲述完故事后,提问幼儿:“故事里还有什么不见了?变成了什么呢?”鼓励幼儿回忆并讲述故事内容。

(三)互动环节。

1.教师出示与故事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幼儿进行匹配游戏。提问:“这是什么?可能是什么变的?”引导幼儿将卡片与故事中的物品进行关联。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教师扮演书中的宝宝,幼儿扮演小鸟、青蛙等角色,一起表演故事中的情节。

(四)练习与巩固。

1.教师带领幼儿再次逐页翻看绘本,鼓励幼儿边看书边跟着说一说故事内容,并用小手指相应的画面。

2.教师提问幼儿:“如果你有一件东西不见了,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五)教师总结故事内容,强调阅读的乐趣和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身边的有趣事物。

二、室内区角

(一)开放区域:

美工区、建构区、音乐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活动目标:

1.能初步感受周围环境、生活、艺术中的美。

2.喜欢区角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创造、表现。

3.乐于与同伴一起创作。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