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十四周(2025.5.12—2025.5.16)

2025-06-10 00:24:40  浏览:16  备课教师:胡天乐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苗苗一班  胡天乐

2025.5.12—2025.5.16第十四周

下午班——

5月12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二楼平台

游戏材料:纸杯、奶粉、大型器械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桂花树

游戏材料:瑜伽砖、纸杯、铁桶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二、场馆活动

重点区域:建构区

材料:木片积木、纸杯、吸管

活动目标:

1.有探究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学习做事专心细致,能坚持克服困难。

2.能综合运用感官进行观察比较,掌握发展感知觉、手眼协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5月13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儿歌:菜地里的歌》

活动目标: ‌

‌1.通过儿歌认识常见蔬菜的名称和生长特点(如萝卜藏土里、茄子挂枝头);

‌2.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尝试用动作模仿蔬菜形态,丰富词汇("绿油油""紫莹莹"等);

‌3.感受田园劳动的乐趣,萌发对自然的热爱。

‌活动准备‌:

儿歌图谱(图文结合,如"萝卜→地下捉迷藏"配挖萝卜的简笔画)。

蔬菜实物或模型(萝卜、黄瓜、茄子、辣椒等)。

菜园背景板、蔬菜头饰(用于角色扮演)。

轻快背景音乐(如《田园交响曲》片段)。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神秘菜园‌:教师戴草帽扮演"农夫",出示菜园背景板:"今天我们要去菜地里找宝藏,猜猜有哪些蔬菜宝宝在唱歌?"

‌蔬菜谜语‌:

"红红身子藏土里,辫子长长绿又细"(萝卜)

"身穿紫袍挂树上,像个月亮弯又亮"(茄子)

‌二、学习儿歌

‌完整欣赏‌:教师配合动作朗诵儿歌《菜地里的歌》(附后),提问:"你听到了哪些蔬菜?它们在干什么?"

‌分段理解‌:

出示图谱,逐句解读(如"黄瓜爬上架"配合攀爬动作)。

引导幼儿观察蔬菜特点:"为什么说辣椒'尖嘴说话'?"(形状像张嘴)。

‌多形式朗诵‌:

‌节奏朗诵‌:拍手打节奏(X X X-),如"萝卜︱萝卜︱捉迷藏—"

‌动作创编‌:幼儿分组为不同蔬菜设计动作(如蹲下学萝卜藏土里)。

‌三、游戏拓展

‌蔬菜音乐会‌:

分发蔬菜头饰,幼儿扮演蔬菜,边朗诵边做动作(如"茄子"组举手摇摆)。

加入乐器(沙锤、铃鼓)为儿歌伴奏。

‌创编歌词‌:

出示其他蔬菜(如西红柿、南瓜),引导幼儿仿编:"西红柿,红脸蛋,笑得甜甜像太阳"。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5月14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桂花树

游戏材料:瑜伽砖、铁桶、亿童建构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二、场馆活动

重点区域:阅读室《藏在春天里的故事》

材料:绘本、角色头饰、故事盒子

活动目标:

1.有探究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学习做事专心细致,能坚持克服困难;

2.能综合运用感官进行观察比较,掌握发展感知觉、手眼协调、独立解決问题的能力。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5月15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二楼平台

游戏材料:纸杯、奶粉、大型器械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魔幻消气屋》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气、难过等常见情绪,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

2.尝试用安全、健康的方式(如运动、表达、艺术等)释放情绪;

3.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情绪释放后的轻松感。

‌活动准备‌:

布置"魔幻消气屋"场景(用软垫、抱枕、纸箱等搭建安全区域)。

情绪图片(生气、伤心、开心等表情卡)。

"消气工具":吹气锤、泡泡水、画纸蜡笔、毛绒玩具、音乐播放器。

绘本《生气汤》(可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魔法师登场‌:教师扮演"情绪魔法师",用神秘语气引入:"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神奇的地方——魔幻消气屋!这里能把不开心变成快乐!"

‌情绪识别‌:出示表情卡,提问:"当你生气时,心里是什么感觉?你的身体会怎么做?"(引导幼儿说出"想大叫""想跺脚"等反应)。

‌二、探索消气方法

‌参观消气屋‌:介绍屋内的"魔法工具"及其用法:

‌运动区‌:用吹气锤打软垫、跳进"情绪怪兽"纸箱。

‌艺术区‌:在画纸上乱涂乱画后撕碎(提供废纸)。

‌安静区‌:抱毛绒玩具深呼吸,或吹泡泡观察呼吸节奏。

‌幼儿体验‌:分组轮流尝试不同区域,教师观察并引导:"试试这个魔法,现在感觉怎么样?"

‌三、分享与总结

‌魔法分享会‌:幼儿围坐,用一句话说自己的体验(如:"我用锤子打枕头,好像没那么生气了!")。

‌教师小结‌:"生气像一团火,可以用安全的‘魔法’熄灭它,但不能伤害自己或别人。"

五、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5月16日   星期五

下午班——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特色活动——《美轮美发》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有助于幼儿在社交中获得正面反馈,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

3.通过不同的发型,幼儿学习到关于美的不同形式,培养审美观念。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阅读区

材料:绘本、角色头饰、故事盒子

活动目标:

1.有探究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学习做事专心细致,能坚持克服困难。

2.能综合运用感官进行观察比较,掌握发展感知觉、手眼协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