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十七周(2025.6.3—2025.6.6)

2025-06-10 00:27:46  浏览:21  备课教师:胡天乐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苗苗一班  胡天乐

2025.6.3—2025.6.6第十七周

上午班——

6月3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绕口令:《斑马线绑板子》

活动目标:‌

1. 学习绕口令《斑马绑板子》,能清晰发音“斑”“绑”“板”等字词;
2.感受绕口令的节奏和趣味,提高语言表达的流畅性;
3.理解绕口令的内容,知道“斑马”和“木板”之间的关系。
‌情感目标‌;
4.体验绕口令游戏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和语言表现欲。
‌活动准备‌‌:
‌绕口令卡片‌(图文结合,帮助幼儿记忆)
‌斑马和木板图片‌(用于情境导入)
‌节奏棒/小鼓‌(打节拍辅助朗诵)
‌奖励贴纸‌(鼓励积极参与的幼儿)
‌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

‌图片展示‌:
出示斑马和木板的图片,提问:“斑马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绑木板?”
引导幼儿观察并自由表达,激发兴趣。
‌趣味引入‌:
教师模仿斑马绑木板的动作,边做边说:“斑马斑马绑板子,绑好板子搬板子!”
‌2. 学习绕口令
‌① 教师示范‌:
慢速朗诵绕口令,强调“斑”“绑”“板”的发音:
‌《斑马绑板子》‌
斑马绑板子,
板子绑斑马。
绑好板子搬板子,
搬好板子夸斑马!
‌② 逐句跟读‌:
教师读一句,幼儿跟读一句,注意纠正发音(如“绑”不要读成“帮”)。
‌③ 节奏游戏‌:
用节奏棒或拍手打节拍,幼儿按节奏朗诵,逐渐加快速度,增加趣味性。
‌3. 游戏巩固
‌游戏一:小小朗诵家‌
分组比赛,每组轮流快速朗诵绕口令,评选“最溜小嘴巴”。
‌游戏二:动作接龙‌
边朗诵边做动作(如“绑板子”做捆绑动作,“搬板子”做搬运动作)。
‌4. 创编延伸
‌替换词语‌:引导幼儿尝试改编绕口令,如:
“白马绑箱子,箱子绑白马…”
‌绘画表现‌:画一幅“斑马绑板子”的趣味图画,并尝试用绕口令描述。
‌四、活动评价‌
‌语言表达‌:能否清晰发音“斑、绑、板”,流畅朗诵绕口令。
‌参与兴趣‌:是否积极跟读、表演,享受语言游戏的乐趣。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6月4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桂花树

游戏材料:瑜伽砖、铁桶、亿童建构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二、场馆活动

阅读室——《春天里的音乐会》

材料:绘本、角色头饰、故事盒子

活动目标:

1.有探究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学习做事专心细致,能坚持克服困难;

2.能综合运用感官进行观察比较,掌握发展感知觉、手眼协调、独立解決问题的能力。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6月5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二楼平台

游戏材料:纸杯、奶粉罐、大型建构。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阿嚏》

活动目标:

‌1.了解感冒的症状(打喷嚏、咳嗽、发烧等)及传播途径‌;

2.知道预防感冒的基本方法(勤洗手、多喝水、戴口罩等)‌;

‌3.感受感冒时的身体不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绘本《阿嚏》或相关故事PPT‌。

感冒症状图片(打喷嚏、流鼻涕等)及预防措施卡片‌。

纸巾、手帕、消毒液实物(演示正确卫生习惯)‌。

音乐《健康歌》或轻快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

‌角色扮演‌:

教师或幼儿扮演“感冒的小猪”,打喷嚏、咳嗽,提问:“小猪怎么了?你们感冒时也这样吗?”‌。

‌图片讨论‌:

展示感冒症状图片,幼儿自由描述感受:“打喷嚏像什么声音?发烧时头会怎样?”‌。

‌2. 故事学习

‌讲述绘本《阿嚏》‌:

重点提问:“小猪为什么感冒了?它传染给了谁?怎样才能不传染别人?”‌。

‌互动小结‌:

结合课件总结感冒原因(病毒、着凉等)和正确做法(看医生、多休息)‌。

‌3. 游戏与体验

‌游戏一:病毒小侦探‌

用贴纸标记“病毒传播路径”(如手、玩具),讨论如何阻断(洗手、消毒)‌。

‌游戏二:我会擤鼻涕‌

教师示范用纸巾擤鼻涕(“捏住一边,轻轻擤”),幼儿分组练习‌。

‌音乐律动《健康歌》‌

边唱边做动作(如搓手模拟洗手、跳跃运动),强化健康习惯‌。

‌4. 延伸活动

‌选项一:卫生小卫士‌

设计“预防感冒海报”,画洗手、戴口罩等场景‌。

‌选项二:角色扮演‌

在“小医院”区域模拟看病过程,巩固就医常识‌。

‌四、活动评价‌

‌语言表达‌:能否说出2-3种感冒症状或预防方法‌。

‌行为观察‌:是否掌握擤鼻涕、打喷嚏捂口鼻等技能‌。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6月6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音乐:《在农场》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在农场》,感受欢快的节奏和重复的旋律;

2.模仿常见农场动物的叫声(如“哞哞”“嘎嘎”),发展音准能力;

‌3.能用完整句子描述农场动物特征(如“奶牛有黑白花纹”);

‌4.体验集体歌唱的乐趣,愿意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歌曲《在农场》音频及伴奏

农场动物头饰(奶牛、小猪、鸭子等)

动物图片或手偶(用于歌词替换创编)

沙锤、铃鼓等简易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

‌谜语激趣‌:

“头上两把扇,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弯。”(大象→引出农场动物)

‌农场参观‌:

教师戴草帽扮演“农夫”,带幼儿“走进农场”:“听听谁在欢迎我们?”(播放动物叫声)

‌2. 学唱歌曲

‌① 完整欣赏‌:

播放《在农场》,提问:“你听到哪些动物?它们怎么叫?”

出示歌词图谱(图文结合),教师指图范唱。

‌② 分段学唱‌:

‌主歌‌:教师唱前半句,幼儿接唱动物叫声(如“奶牛在农场——哞哞”)。

‌副歌‌:集体拍手唱“农场里真热闹,啦啦啦!”

‌③ 动作创编‌:

为每种动物设计动作(如小猪拱鼻子、鸭子摇摇摆摆)。

‌3. 音乐游戏

‌游戏一:角色扮演‌

幼儿戴头饰分组扮演动物,听到自己的“叫声”时上前演唱。

‌游戏二:乐器伴奏‌

分发沙锤/铃鼓,在副歌部分按节奏伴奏(X X | X -)。

‌游戏三:歌词创编‌

替换动物(如“小羊在农场——咩咩”),鼓励幼儿自编动作。

‌4. 结束活动

‌集体表演‌:播放伴奏,全体边唱边做动作,教师录像记录。

五、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