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黄佳怡】第七周(2025.3.24—2025.3.28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苗苗三班 黄佳怡
2025.3.24—2025.3.28 第七周
上午班——
3月24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梯架区
游戏材料:梯子、攀爬架、轮胎、海绵垫、活动梯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想象运用连接、叠高、铺平、围合、延伸等建构技能搭建物体。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宇航安全小卫士》
活动目标:
1.能模仿宇航员在太空的移动方式,如跳跃、漂浮等动作,锻炼平衡能力、协调性与腿部力量;
2.了解宇航员在太空生活需要具备健康体魄的原因,明白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 激发幼儿对宇航员的敬佩之情,培养幼儿对太空探索的兴趣,以及勇敢、坚韧的品质。
活动准备:
PPT、相关道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播放宇航员在太空行走、工作的视频片段,提问幼儿:“小朋友们,看看他们是谁呀?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
2. 展示 PPT 中宇航员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今天我们要一起变成宇航小卫士,去探索太空啦!”
(二)知识讲解
1. 借助 PPT,向幼儿讲解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知识。如:“太空没有地球的引力,所以宇航员走路不是像我们在地球上一样,而是跳着、飘着移动。而且,太空探索需要宇航员有非常健康强壮的身体,才能完成各种任务。”
2. 提问幼儿:“为什么宇航员需要健康的身体呢?”引导幼儿思考,简单了解健康体魄对太空探索的重要性。
(三)热身活动
播放太空主题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操。
(四)动作示范与练习
1. 教师示范宇航员在太空的移动动作:
2. 幼儿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动作规范,保持平衡,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对于动作较好的幼儿给予肯定,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予帮助。
(五)游戏:太空大冒险
1. 游戏布置:将彩色塑料圈、小锥体等障碍物分散放置在“太空场景”场地中,设置多条从起点到终点的路线。
2. 游戏规则讲解:幼儿头戴宇航服头饰,扮演宇航小卫士。从起点出发,运用刚刚学到的太空移动动作,穿越障碍物到达终点。在穿越过程中,如果碰到障碍物,需回到起点重新出发。到达终点后,可在“星球印章卡”上盖上一个印章。
3. 游戏进行:幼儿分组依次进行游戏,教师在旁鼓励幼儿:“宇航小卫士们,勇敢前进,小心避开障碍物,你们是最棒的!”同时注意观察幼儿活动情况,确保安全。一轮游戏结束后,可交换路线进行下一轮。
(六)放松活动
1. 播放轻柔的太空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2. 放松结束后,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简单总结,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七)总结
1. 与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内容,强调健康身体对太空探索的重要性,以通过运动可以让身体更健康。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运动,像宇航小卫士一样保持勇敢、坚韧的精神。
3. 展示幼儿的“星球印章卡”,鼓励幼儿继续努力,在未来的“太空探索”活动中获得更多印章。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3月25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梯架区
游戏材料:梯子、攀爬架、轮胎、海绵垫、活动梯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想象运用连接、叠高、铺平、围合、延伸等建构技能搭建物体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
游戏材料:颜料、小桶
观察重点:是否愿意尝试涂鸦区的各种活动,是否主动选择材料进行游戏,是否能用较丰富的色彩和工具进行创作。
支持策略:
(1)鼓励幼儿主动选择丰富的工具和色彩进行自主创作;
(2)运用正向语言引导幼儿,对幼儿作品适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3)创作过程提醒幼儿穿好罩衣,注意颜料不要弄到身上。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科学区
材料:吸铁石、吸管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科学现象。
2.对科学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3月26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梯架区
游戏材料:梯子、攀爬架、轮胎、海绵垫、活动梯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想象运用连接、叠高、铺平、围合、延伸等建构技能搭建物体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3.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故事)活动——《100层的火箭》
活动目标:
1.幼儿理解故事《100层的火箭》的主要情节,知道建造火箭和发射需要经过多个步骤。
2. 能够用清晰、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中的关键内容,尝试根据故事画面进行简单的推测和想象,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3.激发幼儿对火箭升空以及太空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耐心和坚持精神。
活动准备:
PPT、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播放一段火箭发射的视频,视频中火箭点火升空,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冲向太空。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刚刚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呀?火箭是怎么飞上天的呢?”引导幼儿回忆视频内容并积极发言,激发幼儿对火箭的兴趣,引出今天要讲的故事《100层的火箭》。
(二)讲述故事并讲解
教师借助PPT,开始讲述故事《100层的火箭》。
(三)讨论与分享
1. 组织幼儿分组讨论:“你觉得建造火箭难不难呀?小女孩为什么能成功呢?如果在生活中你遇到像小女孩一样的困难,你会怎么做?”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巡回倾听,适时给予指导和补充。
2.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引导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并提问:“你觉得他说得对吗?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导幼儿体会故事中所传达的耐心和坚持的精神,并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进行思考。
3. 教师总结幼儿的讨论内容,强调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像小女孩一样有耐心、坚持不放弃,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再次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梦想呢?为了实现梦想,你打算怎么做?”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梦想,并引导他们思考为实现梦想需要付出的努力。
(四)角色扮演
1. 为幼儿分发纸筒、小贴纸等道具,让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组幼儿扮演小女孩,负责“建造火箭”,将纸筒一层一层连接起来,并用小贴纸进行装饰;另一组幼儿扮演“问题”,如在“小女孩”建造过程中,“问题”幼儿提出“火箭的这一层歪了”“这个部件掉了”等问题,扮演小女孩的幼儿则要想办法解决。
2. 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模仿故事中的语言和动作,如扮演小女孩的幼儿可以说:“没关系,我把它修好,继续建造。”鼓励幼儿发挥创意,丰富角色扮演的情节。
3. 角色扮演结束后,邀请每组幼儿进行展示,其他幼儿认真观看,并给予评价。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表扬,肯定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对故事的理解和演绎。
(五)拓展想象
1.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如果你们坐着小女孩建造的火箭飞到了太空,会看到什么呢?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我会看到好多一闪一闪的星星,还会遇到外星人,我们一起做游戏”。
2. 对于幼儿的想象,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表扬幼儿的创意和大胆表达,激发幼儿对太空探索的进一步兴趣。
(六)总结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总结故事《100层的火箭》的主要内容,强调耐心和坚持在实现梦想过程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像故事中的小女孩一样,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可以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和他们一起讨论自己的梦想。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3月27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梯架区
游戏材料:梯子、攀爬架、轮胎、海绵垫、活动梯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想象运用连接、叠高、铺平、围合、延伸等建构技能搭建物体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阳光房
游戏材料:露营装备、玩偶
观察重点:幼儿与同伴互动合作的状态,与同伴互动是否有具体的游戏情境。
支持策略:
(1)观察幼儿游戏,适时记录幼儿的游戏时刻,寻找教育契机;
(2)教师以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适时介入游戏;
(3)适时指导幼儿丰富游戏情境,加强角色之间的联系,提高游戏水平。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生活区
材料:毛线、吹风机玩具、梳子
活动目标:
1.学会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3月28日 星期五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梯架区
游戏材料:梯子、攀爬架、轮胎、海绵垫、活动梯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想象运用连接、叠高、铺平、围合、延伸等建构技能搭建物体。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律动)活动——《小小宇航员》
活动目标 :
1. 了解宇航员在太空中的一些典型动作和姿态,感受太空探索的神秘与奇妙。
2. 能够跟随音乐节奏,准确模仿并创造性地表现宇航员的律动动作,提升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3. 激发幼儿对宇航员的崇敬以及对太空探索的向往之情,在律动中体验艺术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播放宇航员在太空的活动视频,展示宇宙的浩瀚和宇航员的神奇行动。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刚刚我们看到在太空中的是谁呀?他们在做什么有趣的事?”引导幼儿回忆视频内容,分享自己的观察。
2. 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引出活动主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变身小小宇航员,跟着音乐来一场太空律动之旅!”
(二)感知音乐
1. 教师播放选择好的音乐,引导幼儿安静倾听,同时提问:“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从音乐中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怎样的节奏?是缓慢的还是快速的?”
2. 再次播放音乐,教师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如拍手、跺脚,跟随音乐节奏自由摆动,初步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特点。
(三)动作示范与讲解
1. 太空漫步动作:教师示范太空漫步的动作,身体微微前倾,脚步轻盈,如同在失重环境中漂浮移动,步伐缓慢且夸张。讲解动作要点:“小朋友们,看老师像宇航员一样在太空漫步,双脚要轻轻地抬起、放下,就像没有重量一样。”引导幼儿模仿练习,提醒幼儿保持身体平衡。
2. 操作仪器动作:教师拿起“太空仪器”道具,示范操作动作,如旋转按钮、拨动开关等,动作要有节奏感。讲解道:“宇航员在飞船里要操作各种仪器,我们来学学他们,动作要干脆利落,跟着音乐节奏动起来。”幼儿跟随教师练习,感受动作与节奏的配合。
3. 眺望远方动作:教师面向前方,双手搭在额头上方,做出眺望远方的动作,身体微微向上伸展。解释说:“宇航员在太空中会好奇地眺望远方的星球,我们也来试试,感受一下他们的心情。”幼儿进行模仿,教师强调动作的舒展性。
(四)律动练习
1. 教师带领幼儿将刚才学习的动作串联起来,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练习。一边示范一边喊口令,帮助幼儿掌握动作顺序和节奏,如“漫步、漫步、操作仪器,眺望远方,漫步、漫步……”
2. 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动作,提醒幼儿注意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匹配。对于表现出色的幼儿给予及时表扬,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3. 多次重复练习后,鼓励幼儿尝试自主跟随音乐完成律动动作,教师逐渐减少口令引导。
(五)游戏:太空任务
1. 游戏讲解: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分别戴上宇航员头盔头饰和星球头饰。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小小宇航员们,现在我们要执行太空任务啦!每个小组的宇航员要根据音乐节奏,从地球出发,经过不同星球,完成各种任务。在经过星球时,要和星球上的小伙伴一起做出相应的律动动作。”
2. 游戏进行:播放音乐,各小组幼儿开始游戏。扮演宇航员的幼儿要做出之前学习的太空律动动作,在遇到戴星球头饰的幼儿时,一起合作完成一段律动。如在“火星”,一起模仿火星上的跳跃动作;在“木星”,一起做出观察木星大红斑的动作等。教师在旁边鼓励幼儿,提醒幼儿注意节奏和动作表现,观察各小组的协作情况。
3. 游戏结束后,对各小组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表扬幼儿在游戏中的创意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创意表现
1. 教师启发幼儿:“小朋友们,你们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太空中,还会做些什么独特的动作呢?是和外星人打招呼,还是发现了神秘的太空宝藏?把你们的想象变成律动动作,展示给大家看看吧!”
2. 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自由创编律动动作。幼儿展示自己的创意动作时,教师引导其他幼儿认真观看,并给予肯定和建议。然后,邀请全体幼儿将这些创意动作融入到之前的律动中,再次跟随音乐进行表演。
(七)结束部分
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随着轻柔的音乐,引导幼儿慢慢调整呼吸,轻轻摆动身体,放松手臂、腿部肌肉。
2. 活动总结,教师对幼儿在本次律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回顾和表扬,再次强调太空探索的奇妙,鼓励幼儿保持对太空的好奇和探索精神。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