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黄佳怡】第十周(2025.4.14—2025.4.18 )

2025-06-22 13:42:05  浏览:6  备课教师:黄佳怡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苗苗三班  黄佳怡

2025.4.14—2025.4.18 第十周

上午班—— 

4月14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家里安全小秘密》

活动目标:

1. 知道哪些行为可能会引发安全问题,增强安全意识。

2. 学习并掌握避免危险、应对突发安全情况的简单方法,如正确使用电器、远离火源等,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3.激发幼儿主动关注家庭安全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居家安全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 教师播放模拟家中不安全场景的视频,邀请幼儿观看并提问:“小朋友们,视频里发生了什么?你觉得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自由讨论,初步感知家庭中存在的危险情况。

2. 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引出活动主题:“原来家里藏着很多安全小秘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找这些秘密,学习保护自己的方法。”

(二)认识危险,学习方法

1. 图片展示与讨论:教师通过PPT展示家中常见危险物品的图片,如插座、药品、刀具、热水壶等,依次提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危险?我们应该怎么做?”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讲解正确的应对方法,例如不随意触碰插座、药品要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使用刀具时要有大人陪同、远离正在加热的热水壶等。

2. 危险区域辨认:教师提问:“除了这些危险物品,家里还有哪些地方可能会有危险呢?”引导幼儿思考,随后展示楼梯、阳台、浴室等家庭场景图片,与幼儿共同分析这些区域存在的潜在危险,如在楼梯上打闹容易摔倒、攀爬阳台可能导致坠落、浴室地面湿滑容易滑倒等,并学习相应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上下楼梯要扶扶手、不攀爬阳台栏杆、在浴室穿防滑拖鞋等。

(三)情景模拟,实践体验

1. 角色扮演: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提供角色扮演道具,设置不同的家庭安全情景,如“小朋友独自在家想玩插座”“在浴室洗澡时不小心滑倒”“看到桌上有没盖好的药瓶”等,邀请幼儿分别扮演角色,模拟应对这些危险情况,其他幼儿进行观察和评价。教师在一旁适时引导,帮助幼儿巩固正确的安全行为。

2. 安全标志配对:教师拿出安全标志卡片,向幼儿介绍每种标志的含义,然后在教室的不同区域设置模拟的危险场景,让幼儿将安全标志卡片贴到对应的场景旁,加深幼儿对安全标志的理解和记忆。

(四)制作提示牌,巩固认知

1. 教师发放彩色卡纸、安全标志贴纸、胶棒、彩笔等材料,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家庭安全的认识,制作安全提示牌。例如,在卡片上画一个插座并贴上“有电危险”的标志,提醒大家注意用电安全。

2. 幼儿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介绍制作的安全提示牌所针对的危险情况和提醒内容,进一步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

(五)总结回顾,延伸生活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家里安全的小秘密?”邀请幼儿积极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总结:“希望小朋友们把今天学到的安全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仅要保护好自己,还要提醒家人注意安全。”布置课后小任务,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寻找家里的安全隐患,并尝试用自己制作的安全提示牌进行提醒。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15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跑跑镇

游戏材料:大型滑滑梯器械

观察重点:幼儿是否能遵守游戏规则和秩序,是否能采用安全的姿势和速度进行滑梯游戏。

支持策略:

(1)教师游戏前强调游戏规则和秩序,提醒幼儿滑梯时注意安全;

(2)引导幼儿观察大型滑梯器械的构造,鼓励幼儿自主搭建,创新滑梯玩法;

(3)鼓励幼儿勇于尝试,克服困难,锻炼其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科学区

材料:吸铁石、吸管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科学现象。

2.对科学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4月16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3.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绘本)活动——《不可思议的乒乓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画面,理解故事中乒乓球的奇妙经历,能用较连贯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和故事情节。

2.通过猜测、讨论和想象,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乒乓球各种“不可思议”现象的想法,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绘本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物品探索的兴趣,体会事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活动准备:

PPT、绘本

活动过程:

(一)趣味导入,引发好奇

教师拿出一个乒乓球,提问幼儿:“小朋友们,我们都玩过乒乓球,它圆圆的、硬硬的,能在桌上跳来跳去。但你们知道吗,有一个乒乓球发生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绘本《不可思议的乒乓球》去看看!”

(二)绘本共读,理解故事

1. 封面观察: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提问:“封面上有什么?乒乓球看起来有什么特别的?猜猜它可能会发生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激发阅读兴趣。

2. 分段阅读

◦ 逐页展示绘本内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细节,如乒乓球的表情、动作,周围环境的变化等。例如,当翻到乒乓球掉进水里的页面时,提问:“乒乓球掉进水里了,它会怎么样?它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你觉得它心里在想什么?”

◦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绘本文字,同时结合画面进行适当的讲解和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遇到关键情节,如乒乓球借助风的力量飞起来、和小动物们一起玩耍等,暂停讲述,让幼儿进行讨论和分享:“乒乓球是怎么飞起来的?如果是你,你想和乒乓球一起做什么有趣的事情?”

(三)互动讨论,拓展想象

1. 组织幼儿分组讨论:“除了绘本里发生的事情,你觉得乒乓球还会有哪些不可思议的经历?”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如乒乓球变成超级英雄拯救小动物、乒乓球飞到外太空等。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教师对幼儿的创意给予肯定和鼓励,并用简单的语言记录下来,展示在黑板上,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欲望。

(四)实践操作,体验探索

1.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水盆、吸管、木板、斜坡等材料,向幼儿介绍:“我们也来让乒乓球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吧!”

2. 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探索,尝试用不同材料让乒乓球产生各种有趣的现象。比如,用吸管吹乒乓球让它在水盆里“游泳”,搭建斜坡让乒乓球快速滑下等。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才能让乒乓球动得更快?怎样让它改变方向?”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玩法。

(五)总结回顾,延伸活动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绘本内容和探索过程,提问:“今天我们和乒乓球一起经历了哪些不可思议的事情?你最喜欢哪个部分?”

2. 布置延伸任务:“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继续探索乒乓球的秘密,还能把你们发现的有趣现象画下来,下次来和小伙伴们分享!”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17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

游戏材料:颜料、小桶

观察重点:是否愿意尝试涂鸦区的各种活动,是否主动选择材料进行游戏,是否能用较丰富的色彩和工具进行创作。

支持策略:

(1)鼓励幼儿主动选择丰富的工具和色彩进行自主创作;

(2)运用正向语言引导幼儿,对幼儿作品适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3)创作过程提醒幼儿穿好罩衣,注意颜料不要弄到身上。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生活区

材料:毛线、吹风机玩具、梳子

活动目标:

1.学会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4月18日   星期五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特色活动——《美发屋》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有助于幼儿在社交中获得正面反馈,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

3.通过不同的发型,幼儿学习到关于美的不同形式,培养审美观念。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阅读区

材料:绘本、图书

活动目标:

1.能安静专注地阅读绘本;

2.愿意自主选择绘本进行阅读,体会阅读的快乐。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