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黄佳怡】第十九周(2025.6.16—2025.6.20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苗苗三班 黄佳怡
2025.6.16—2025.6.20 第十九周
上午班——
6月16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不乱发脾气》
活动目标:
1. 认识乱发脾气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良影响,学会识别自己生气的情绪,增强情绪认知能力。
2. 掌握深呼吸、数数、倾诉等调节情绪的方法,提高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愿意尝试控制自己的情绪,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建立良好的同伴交往意识。
活动准备:
PPT、相关道具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认识情绪
玩“表情猜猜猜”游戏,教师出示情绪表情卡片,幼儿模仿表情并说出对应的情绪名称,引出“生气”情绪,提问:“你们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分享经历。
(二)情景讨论,感知危害
1. 展示情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图片里的小朋友怎么了?他这样做对吗?乱发脾气会带来什么不好的结果?”
2. 讲述绘本《杰瑞的冷静太空》,提问:“杰瑞生气后做了什么?最后他的心情变好了吗?”帮助幼儿理解乱发脾气的危害和调节情绪的重要性。
(三)学习方法,实践体验
1. 教师示范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慢慢吸气再慢慢呼气)、数数(从1数到10)、找朋友倾诉等,并讲解每种方法的作用。
2. 创设情景:“玩具被小朋友抢走了/搭好的积木被碰倒了,你很生气,怎么办?”幼儿分组用学到的方法进行情景表演,练习控制情绪。
(四)总结鼓励,强化意识
教师总结调节情绪的方法,表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良好的幼儿,发放“情绪小达人”贴纸。带领幼儿跟着音乐做放松操,结束活动。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6月17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跑跑镇
游戏材料:大型滑滑梯器械
观察重点:幼儿是否能遵守游戏规则和秩序,是否能采用安全的姿势和速度进行滑梯游戏。
支持策略:
(1)教师在游戏前强调游戏规则和秩序,提醒幼儿滑梯时注意安全;
(2)引导幼儿观察大型滑梯器械的构造,鼓励幼儿自主搭建,创新滑梯玩法;
(3)鼓励幼儿勇于尝试,克服困难,锻炼其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科学区
材料:吸铁石、吸管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科学现象。
2.对科学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6月18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3.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故事)活动——《猴子学样》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猴子学样》的主要情节,能连贯、清晰地复述故事内容,丰富词汇如“一模一样”“愁眉苦脸”。
2. 感受故事中老爷爷和猴子斗智斗勇的趣味性,能通过角色扮演表现不同角色的特点,提高语言表达和表现力。
3. 体会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道理,激发对故事阅读和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一)图片设疑,导入故事
出示老爷爷和猴子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们,老爷爷背着竹筐,猴子们在树上,猜猜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引发幼儿猜想,导入活动。
(二)倾听理解,梳理情节
1. 播放故事音频,幼儿安静倾听,提问:“故事里都有谁?猴子对老爷爷做了什么?老爷爷最后是怎么拿回草帽的?”
2. 教师结合图片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重点词汇和情节,如猴子模仿老爷爷戴草帽、扔草帽的动作,老爷爷想出的办法等。
(三)角色扮演,深入体验
1. 邀请幼儿分别扮演老爷爷和猴子,戴上头饰,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教师引导“猴子”模仿“老爷爷”的动作,“老爷爷”表现出着急、想出办法后的得意等表情。
2. 分组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评价,重点关注幼儿对角色语言、动作和表情的表现。
(四)讨论分享,迁移经验
组织幼儿讨论:“如果你是老爷爷,还会用什么办法拿回草帽?”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分享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明白遇到问题要像老爷爷一样动脑筋。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6月19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阳光房
游戏材料:露营装备、玩偶
观察重点:幼儿与同伴互动合作的状态,与同伴互动是否有具体的游戏情境。
支持策略:
(1)观察幼儿游戏,适时记录幼儿的游戏时刻,寻找教育契机;
(2)教师以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适时介入游戏;
(3)适时指导幼儿丰富游戏情境,加强角色之间的联系,提高游戏水平。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生活区
材料:毛线、吹风机玩具、梳子
活动目标:
1.学会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6月20日 星期五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区
游戏材料:沙、铲子、PVC管道、模具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挖掘、搬运、搭建;能否尝试不同材料组合,创造出新玩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互动,是否会主动发起合作游戏;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是否能与同伴分工、分享材料。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歌唱)活动——《蝴蝶》
活动目标 :
1. 学唱歌曲《蝴蝶》,感受歌曲优美、活泼的旋律,能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表现出蝴蝶飞舞的轻盈感。
2. 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现蝴蝶的姿态,发展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3. 体验歌唱与表演的乐趣,感受音乐与自然的美妙结合,激发对艺术活动的喜爱。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视频欣赏,激发兴趣
播放蝴蝶飞舞的视频,提问:“小朋友们,蝴蝶是怎么飞的?它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蝴蝶飞行的动作,引出歌曲。
(二)感受学唱,理解歌词
1. 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安静倾听,感受歌曲旋律和节奏,提问:“歌曲里唱了蝴蝶的什么?”
2. 再次播放歌曲音频,带领幼儿一句一句学唱,重点练习歌曲中的难点部分,如“蝴蝶蝴蝶真美丽,头戴金丝身穿花衣”的连贯演唱。
3. 结合歌词,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内容,如“蝴蝶的翅膀上有什么颜色?”加深对歌曲的记忆。
(三)动作创编,歌表演
1. 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如双手张开上下摆动表现蝴蝶飞舞,转圈表现蝴蝶转圈等。教师给予指导和肯定,整理幼儿创编的动作。
2. 幼儿戴上蝴蝶翅膀道具,手持纱巾,跟随音乐边唱边表演,教师用语言提示歌词和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四)展示分享,体验乐趣
幼儿分组进行歌表演展示,其他幼儿观看并鼓掌。表演结束后,互相分享自己创编动作的想法,感受集体表演的快乐。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