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025.3.10—2025.3.14第五周
2025.3.10—2025.3.14第五周
上午班——
3月10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梯架组合(前操场)
游戏材料:梯架、奶粉罐、矿泉水瓶、椅子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自主游戏时是否根据自己提前设计的计划进行的,游戏时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后续进行解决。
支持策略:
(1)引导幼儿进行资助游戏前的设计。
(2)观察幼儿在游戏时会遇到什么问题。
(3)记录下幼儿自主游戏时操作比较好的行为和遇到的问题。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快一点,慢一点》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快一点”和“慢一点”的含义,能准确分辨生活中不同的速度。
2.幼儿能够用清晰、连贯的语言表达对快和慢的感受与体验,并尝试用“快一点”“慢一点”指令性短语描述动作或事件。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创造力,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希沃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一段节奏欢快的音乐,带领幼儿跟着音乐快速地拍手、跺脚,感受快速的节奏。
2.再播放一段节奏舒缓的音乐,引导幼儿慢慢地做动作,如缓缓地伸展手臂、慢慢地蹲下站起等,感受缓慢的节奏。
3.提问幼儿:“刚才两段音乐,你们在听的时候身体动作有什么不一样?”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出活动主题“快一点,慢一点”。
二、认识快和慢
1.播放准备好的视频,内容包含猎豹快速奔跑、乌龟缓慢爬行、行人匆匆走路、老人悠闲散步、汽车疾驰而过、自行车慢慢骑行等场景。在播放过程中,适时暂停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画面里谁的速度快?谁的速度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拿出准备好的玩具车、皮球、跳绳等物品,邀请幼儿上台分别进行快速和慢速的操作演示,如快速推动玩具车、慢慢滚动皮球、快速跳绳、缓慢跳绳等,让其他幼儿直观感受速度的快慢变化,并再次提问:“现在你们能说一说什么是快,什么是慢吗?”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快和慢的特点 。
三、游戏环节:快与慢大比拼
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5 - 6 名幼儿。
2.介绍游戏规则:教师在教室的另一头放置不同的物品,如玩具小熊、积木、彩色画笔等。每组的第一个幼儿听到“快一点,去把小熊拿回来”的指令后,快速跑到对面拿起小熊跑回起点,将小熊交给下一个幼儿;下一轮,教师发出“慢一点,把积木送过去”的指令,幼儿则需要缓慢地走到对面放下积木再慢慢走回。依次类推,完成所有指令,哪组最先正确完成且遵守速度要求,哪组获胜。
3.游戏过程中,教师不断变换指令,如“快一点,把画笔拿给旁边的小朋友”“慢一点,把皮球滚到指定位置”等,引导幼儿按照指令做出相应速度的动作,同时强调“快一点”和“慢一点”的语言表达。游戏结束后,对获胜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 。
四、情境表达
1.展示制作好的图片卡片,上面包含吃饭、起床、跑步比赛、写作业等不同场景,并标注“快一点”或“慢一点”的文字。随机抽取一张卡片,向幼儿展示并提问:“小朋友们,看看这张卡片,你们觉得在这个场景里是要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呢?为什么?”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吃饭的时候要慢一点,不然会噎着”“跑步比赛的时候要快一点,才能得第一名”等 。
2.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 3 - 4 张图片卡片。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讨论每张卡片对应的速度及原因,教师巡回指导,倾听幼儿的讨论并适时给予引导和鼓励。之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小组讨论的其中一张卡片,并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
下午班——
3月11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梯架组合(前操场)
游戏材料:梯架、奶粉罐、矿泉水瓶、椅子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自主游戏时是否根据自己提前设计的计划进行的,游戏时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后续进行解决。
支持策略:
(1)引导幼儿进行资助游戏前的设计。
(2)观察幼儿在游戏时会遇到什么问题。
(3)记录下幼儿自主游戏时操作比较好的行为和遇到的问题。
五、游戏分享
3.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 思维共享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快乐运动会》
活动目标:
1. 通过各种体育游戏活动,锻炼幼儿的基本运动技能,如跑、跳、投等。
2. 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和协调性。
4. 让幼儿体验运动的乐趣,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圈、篮球、椅子等
活动过程:
1. 热身活动
- 教师带领幼儿做全身性的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为正式游戏做好准备。
2. 游戏一:接力跑
- 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排成一队。
- 每组第一个孩子手持接力棒,在听到“开始”指令后起跑。
- 跑到指定位置后返回,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个队友,直到全队完成比赛。
- 教师记录时间并鼓励团队合作。
3. 游戏二:沙包投掷
- 设置一个投掷线和目标区域(可以是圆圈或桶)。
- 幼儿轮流从投掷线向目标投掷沙包。
- 根据投掷的准确性给分,鼓励每个孩子都尝试。
4. 游戏三:跳绳比赛
- 孩子们分组进行跳绳比赛。
- 可以是单人跳绳计数,也可以是多人跳大绳。
- 教师负责计数和鼓励,强调跳绳过程中的协调性。
5. 游戏四:团队接力障碍赛
- 创造一条包含不同障碍(如绕杆、爬隧道、过平衡木)的赛道。
- 孩子们分组进行接力,每个队员需要完成自己的部分然后传递到下一位队友。
- 着重于团队协作和每个孩子都能参与。
6. 放松和伸展
- 完成所有游戏后,教师引导孩子们做一些放松和伸展动作,帮助身体恢复。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有间花店
材料:干花、扭扭棒、卡纸、皱纹纸
活动目标:
1.能够自主探究;
2.喜欢情景游戏,可以合作进行游戏。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3月12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六、晨间自主活动
4.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5.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6.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七、自主游戏
3. 音乐律动
(3)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4)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4.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梯架组合(前操场)
游戏材料:梯架、奶粉罐、矿泉水瓶、椅子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自主游戏时是否根据自己提前设计的计划进行的,游戏时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后续进行解决。
支持策略:
(1)引导幼儿进行资助游戏前的设计。
(2)观察幼儿在游戏时会遇到什么问题。
(3)记录下幼儿自主游戏时操作比较好的行为和遇到的问题。
八、游戏分享
5.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6. 思维共享
(3)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九、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我爱睡午觉》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睡午觉的重要性,知道睡午觉可以使身体更健康。
2.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睡午觉姿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3.引导幼儿愿意睡午觉,感受睡午觉带来的舒适和愉悦。
活动准备:
希沃、舒适的小床、枕头、被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情景表演:教师操作小猪和小松鼠手偶进行对话。
- 小猪说:“我每天中午都睡午觉,睡醒后可精神啦!”
- 小松鼠说:“我才不睡午觉呢,中午的时间我要用来玩。”
2.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小猪和小松鼠谁的做法对呢?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基本部分
1.展示图片和视频
- 播放小朋友睡午觉的温馨视频,以及小朋友在幼儿园午睡后精神饱满做游戏的画面。
- 展示一些小动物睡午觉的可爱图片,如小猫、小狗等,引导幼儿观察。
- 提问幼儿:“从图片和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睡午觉有什么好处呢?”
2.教师总结睡午觉的重要性
- 睡午觉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得到休息,就像给小机器充电一样,醒来后会更有精神,能更好地学习和玩耍。
- 睡午觉还能帮助我们长身体,让我们长得更高更壮。
三、实践体验部分
1.模拟午睡场景
- 带领幼儿来到布置好的模拟卧室,这里摆放着小床、枕头和被子。
- 教师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睡午觉的感觉吧。”
2.学习正确的午睡姿势
- 教师先示范正确的睡姿:身体平躺在床上,头摆正,盖好被子,双手放在身体两侧,闭上眼睛。
- 然后让幼儿自己尝试躺在小床上,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纠正不正确的姿势,如趴着睡、蒙头睡等。
四、游戏巩固部分
1.游戏:“午睡小明星”
- 教师说:“接下来我们要玩一个游戏,当音乐响起时,小朋友们就模仿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小床睡觉,要保持安静,姿势正确。音乐停止后,老师会看看谁是睡得最棒的‘午睡小明星’。”
- 播放轻柔的音乐,幼儿开始游戏,教师观察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下午班——
3月13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二、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梯架组合(前操场)
游戏材料:梯架、奶粉罐、矿泉水瓶、椅子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自主游戏时是否根据自己提前设计的计划进行的,游戏时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后续进行解决。
支持策略:
(1)引导幼儿进行资助游戏前的设计。
(2)观察幼儿在游戏时会遇到什么问题。
(3)记录下幼儿自主游戏时操作比较好的行为和遇到的问题。
十、游戏分享
7.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8. 思维共享
(4)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双手拍双球》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提升幼儿的专注力和反应速度。
3.加强幼儿的双臂力量及控制能力。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5.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活动准备:
篮球、宽敞、安全的活动空间、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如手臂转圈、手腕拉伸等,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准备。
二、技能演示
1.教师首先展示正确的拍球姿势,包括如何站立、如何用手掌拍球等。
2.强调拍球时的节奏感和力度控制。
三、个人练习
1.让每个幼儿尝试用一只手拍一个球,熟悉感觉。
四、双手拍双球练习
1.幼儿尝试同时用两只手分别拍两个球。
2.教师巡视指导,帮助调整动作,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基本的拍球技巧。
五、游戏环节
六、放松与总结
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深呼吸、慢走等。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区
材料:卡纸、彩笔、粘土
活动目标:
1.能够自主探究;
2.大胆创新,可以合作进行绘画创作。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3月14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梯架组合(前操场)
游戏材料:梯架、奶粉罐、矿泉水瓶、椅子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自主游戏时是否根据自己提前设计的计划进行的,游戏时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后续进行解决。
支持策略:
(1)引导幼儿进行资助游戏前的设计。
(2)观察幼儿在游戏时会遇到什么问题。
(3)记录下幼儿自主游戏时操作比较好的行为和遇到的问题。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音乐活动——《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欢快、活泼的旋律,能准确跟唱,体会歌曲中表达的时间飞逝之感。
2.通过模仿小马车“由远到近”和“由近到远”的声音变化,理解并掌握渐强、渐弱的音乐表现手法,能在演唱中准确表现。
3.明白时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培养幼儿珍惜时间的意识,初步建立合理安排时间的观念 。
4.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表演、创编歌词等形式,提升幼儿的节奏感、表现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希沃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一段马奔跑的声音,提问:“小朋友们,竖起小耳朵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呀?”引导幼儿回答。
2.展示小马车的图片,问:“那你们见过小马车吗?小马车跑起来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谁能来模仿一下?”请几位幼儿模仿小马车的声音,增强互动。
3.引出课题:“今天呀,老师要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听听一首关于小马车的歌曲,让我们一起坐上时间的小马车,出发喽!”
二、歌曲学习
1.初听歌曲
-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的音频,同时展示相关动画视频,让幼儿安静倾听,感受歌曲的整体情绪和速度,提问:“小朋友们,听完这首歌,你们觉得心情怎么样?歌曲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呀?”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歌曲的情绪(如欢快、活泼、开心等)和速度(稍快)。
2.分段欣赏
- 再次播放歌曲,分段聆听,每段听完后提问:“这一段里,小马车在做什么呀?你听到了什么有趣的歌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例如,听完第一段后问:“小马车是怎么跑的呀?”引导幼儿回答“嗒嗒嗒嗒向前跑” 。
3.学唱歌曲
- 教师范唱第一段歌词,一边唱一边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辅助,如模仿赶马车的动作,增强趣味性。唱完后,一句一句教幼儿跟唱,每句重复2 - 3次,比如“时间像小马车”这句,教唱时放慢速度,让幼儿掌握节奏和音准。
- 采用多种方式教唱,如分组接唱(一组幼儿唱前半句,另一组唱后半句)、男女对唱、个别幼儿领唱等,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歌曲第一段。
- 用同样的方法教唱歌曲第二段。
三、感受与表现
1.声音变化体验
- 教师模仿小马车由远到近和由近到远的声音,提问:“小朋友们,老师模仿的小马车声音有什么变化呀?”引导幼儿发现声音的渐强和渐弱变化 。
- 展示渐强、渐弱记号卡片,简单介绍这两个音乐记号的名称和含义:“在音乐里呀,小马车从远处跑过来,声音越来越大,就用这个渐强记号( < )来表示;小马车跑远了,声音越来越小,就用这个渐弱记号(>)来表示。”
- 让幼儿用拍手、跺脚或其他身体动作模仿小马车的声音变化,感受渐强、渐弱。比如,小马车由远到近时,幼儿轻轻拍手,逐渐加大力度;由近到远时,逐渐减小拍手力度。
2.节奏练习
- 出示节奏型卡片(XX XX|XX XX|X X|X - | ),教师先示范拍打节奏,同时嘴里念“嗒嗒 嗒嗒 | 嗒嗒 嗒嗒 | 嗒 嗒 | 嗒 - | ”,然后让幼儿跟着模仿练习,可先集体练习,再个别幼儿展示 。
- 玩“节奏接龙”游戏,幼儿依次拍打节奏,一个接一个,保持节奏的连贯,巩固对节奏的掌握。如果有幼儿节奏出错,大家一起帮助纠正。
3.歌曲表演
- 给幼儿分发小马车头饰,让他们分组进行歌曲表演。一组幼儿唱歌,另一组幼儿戴着头饰模仿小马车奔跑的动作,根据歌曲中的渐强、渐弱部分,调整动作的幅度和速度,比如声音渐强时,小马车的动作加快、幅度加大;声音渐弱时,动作放慢、幅度减小。两组交换进行表演。
四、拓展与延伸
1.歌词创编
- 引导幼儿思考:“时间除了像小马车,还像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发言。比如有的幼儿可能说时间像小火箭、像小鸟等。
- 分组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尝试创编歌词。如“时间像小火箭,嗖 嗖 嗖 嗖 | 嗖 嗖 嗖 嗖 | 向 前 冲 | 不 回 头 | ” 。
-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创编的歌词,大家一起欣赏、讨论,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歌词稍作指导和完善 。
2.珍惜时间讨论
- 组织幼儿围坐成圈,讨论:“时间过得这么快,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珍惜时间呢?”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自己珍惜时间的方法,如按时起床、不浪费吃饭时间、认真完成作业等 。
- 教师总结幼儿的发言,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