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025.3.31—2025.4.4 第八周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芽芽一班 周杨
2025.3.31—2025.4.4 第八周
上午班——
3月31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型玩具2(南面)
游戏材料:轮胎、梯子、木板、三角柱、圈圈、梅花桩。
观察重点:了解幼儿的相互合作以及遇到困难时的应变能力。
支持策略:
(1)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保护措施,避免意外和伤害的发生;
(2)鼓励幼儿面对挑战,给予幼儿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幼儿能举一反三;
(3)以“玩伴”角色介入,推动游戏发展。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神奇的点点》
活动目标:
1.能够手口一致点数,并能按颜色分类。
2.玩玩中体验和点点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点点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这个像太阳一样的圆点是“黄点点”。黄点点有个很厉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黄点点变魔术。带领幼儿从左往右手口一致点数。
1.引导幼儿感受数量变化。
师:我们一起来数数一个黄点点变成几个黄点点了?
小结:从左往右数,一个黄点点变成了三个黄点点。
2.引导幼儿感受颜色变化。
师:黄点点还会怎么变?谁想上来点一点?
小结:点点点、变变变,黄点点变成了一个红点、一个黄点、一个蓝点。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从上往下手口一致点数,请出点点的好朋友们。
1.黄点点找朋友。引导幼儿点数黄点点。
2.红点点找朋友。引导幼儿点数红点点。
3.蓝点点找朋友。
师:蓝点点的朋友还没来,一共需要几个蓝点点,才能和红点点黄点点一样多?还要点几下呢?谁来试一试?
(四)给幼儿按颜色分组,带领幼儿玩点点游戏。
1.点点排排队。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扮演点点吧。红点点一排,黄点点一排,蓝点点一排,同种颜色的点点小朋友排在一起。
2.小点点乘火车。教师依次发出不同颜色的指令,引导该点点颜色的小朋友排队,然后开火车离开。
师:红点点们快来排队喽。红点点们都站对了吗?
师:黄点点们快来排队喽。黄点点们都站对了吗?
师:蓝点点们快来排队喽。黄点点们都站对了吗?
师:真棒,点点火车出发啦。一起去教室里找找同样颜色的朋友吧。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1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型玩具2(南面)
游戏材料:轮胎、梯子、木板、三角柱、圈圈、梅花桩。
观察重点:了解幼儿的相互合作以及遇到困难时的应变能力。
支持策略:
(1)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保护措施,避免意外和伤害的发生;
(2)鼓励幼儿面对挑战,给予幼儿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幼儿能举一反三;
(3)以“玩伴”角色介入,推动游戏发展。
三、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攀爬区
活动目标:
1.通过攀爬活动,锻炼幼儿的上肢、下肢及全身协调性,增强肌肉力量;
2. 鼓励幼儿挑战自我,通过攀登活动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3. 引导幼儿在攀爬过程中相互帮助,学会合作与分享。
活动准备:
1.选择地面平整、无杂物、无滑坡风险的户外场地;
2.根据幼儿年龄和体能水平选择适合的攀爬架,确保架体稳固、绳索安全。检查攀爬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无损坏、无松动;
3.准备足够数量的头盔、护膝、护肘等安全防护设备。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正确佩戴安全防护设备,老师和助教在活动期间要定期检查幼儿的佩戴情况。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引导幼儿进行全身热身,包括慢跑、跳跃、拉伸等。
2.老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体操动作,如扩胸、转腰、踢腿等,提高身体温度,增加肌肉弹性。
(二)基本攀爬技巧教学:
1.老师示范正确的攀爬姿势和动作,包括手握绳索的方法、脚步的放置、身体的协调等。
2.让幼儿逐一尝试模拟攀爬动作,老师和助教在旁边进行指导和纠正。
(三) 模拟攀爬活动:
1.在低矮、安全的攀爬架上进行模拟攀爬。
2.老师和助教在旁边观察和指导,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动作,鼓励幼儿尝试和挑战。
3.老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障碍,如悬挂的软梯、绳网等,让幼儿在模拟攀爬中体验不同的挑战。
(四)正式攀爬活动:
1.在老师和助教的保护下,引导幼儿进行正式的攀爬活动。
2.老师和助教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安全,确保幼儿在攀爬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3.对于胆小或遇到困难的幼儿,老师和助教要给予鼓励和帮助,引导幼儿克服恐惧,勇敢尝试。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语言区
材料:动物卡片、水果操作卡等。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科学现象;
2.对科学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4月2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型玩具2(南面)
游戏材料:轮胎、梯子、木板、三角柱、圈圈、梅花桩。
观察重点:了解幼儿的相互合作以及遇到困难时的应变能力。
支持策略:
(1)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保护措施,避免意外和伤害的发生;
(2)鼓励幼儿面对挑战,给予幼儿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幼儿能举一反三;
(3)以“玩伴”角色介入,推动游戏发展。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点点”串一串》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景中感知ABAB 的排序模式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排序;
2、乐意用语言表达,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黄色大珠子若干、绿色大珠子若干、红色大珠子若干、(白色和蓝色珠子若干)、盘子3个、绳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介绍一个新的动物朋友,它身圆圆,嘴尖尖,身上没弓只有箭,是谁呀?(小刺猬)
师:我们来听听它的故事,看看发生了什么?
师:母亲节快到了,小刺猬想送刺猬妈妈一份礼物,它准备制作什么?(项链)
(二)基本部分
1、观看PPT课件,初步感知规律,讨论:珠子是怎么排队串成一条项链的?
师:我们仔细观察,看看项链上的珠子是什么颜色的,它们是怎么串在一起的呢?(红色和绿色,一个红色一个绿色串在一起)
师:那小松鼠子接下来要串什么颜色的珠子呢?
小结:这些珠子是按照颜色,一个红色一个绿色,一个红色一个绿色,2个一组,一个一个隔开来排队的,这就是有规律排序。
2、看一看,串一串
师:老师准备了黄色、绿色、红色三种不同颜色的珠子,有的绳子上已经串好了一些珠子,请小朋友们找到规律把剩下的项链串完整。
(三)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有了你们设计的暗号,刺猬妈妈一回到家,就收到了小刺猬的礼物,她非常地开心。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可以在美术区设计画出一条有规律的项链,带回家送给妈妈。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3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型玩具2(南面)
游戏材料:轮胎、梯子、木板、三角柱、圈圈、梅花桩。
观察重点:了解幼儿的相互合作以及遇到困难时的应变能力。
支持策略:
(1)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保护措施,避免意外和伤害的发生;
(2)鼓励幼儿面对挑战,给予幼儿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幼儿能举一反三;
(3)以“玩伴”角色介入,推动游戏发展。
三、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坐地拍球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坐地拍球的方法和技能,锻炼幼儿的手腕关节;
2.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培养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
3.在拍球过程中让幼儿初步感受手拍的力量和球的关系,使幼儿手眼协调。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科学区
材料:万花筒、纸屑片、吸管等。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科学现象;
2.对科学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