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31——4.3(第八周)

2025-04-06 23:32:38  浏览:9  备课教师:任安云

2024——2025学年度第学期

果果二班  任安云

2025.3.31—2025.4.3 第八周

上午班——

3月31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前操场

游戏材料:滑滑梯、爬爬垫、报纸球、担架、枪、小推车等

观察重点:幼儿是否愿意与人交往,并能够做到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

支持策略:

(1)教师在游戏中做好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2)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内容进行总结,及时调整教育方案。

(3)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叮咚,时间在转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时间。

2.能将时间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了解时钟在生活中的用处。

3.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PPT、学具闹钟。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猜迷语:一张大圆脸,没腿也没嘴。没腿会走路,没嘴能报时。(谜底:闹钟)

2.教师出示钟表图片或实物钟,引导幼儿观察钟表。

二、操作探索。

1.认识钟面。

师:请幼儿观察钟面上有什么。(有数字,有指针)有多少个数字?数字是怎么排列的?有几根指针?它们有什么不同?    

2.观察分针和时针的运转规律,教师转动时钟,请幼儿观察并讨论分针和时针有什么变化。

小结: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分针走一圆,时针才从一个数字走到另一个数字,就是一个小时。

3.认识整点。

将实物钟上的分针拨到“10”上和时针拨到“12”上,然后使分针转一圈后正指向数字“12”,让幼儿注意时针有什么变化。反复几次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只要分针正指“12”,时针就正指某一个数字。

三、了解时钟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幼讨论,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教师一边请幼儿说,一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帮助幼儿梳理一天中的几个重点时段。

四、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一人扮演老狼,其他人问“老狼、老狼几点钟?”当出现整点的钟面图片时,请小朋友快速报时,当钟面上出现12点整时,小朋友快速报时并藏起来,活动结束。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1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前操场

游戏材料:滑滑梯、爬爬垫、报纸球、担架、枪、小推车等

观察重点:幼儿是否愿意与人交往,并能够做到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

支持策略:

(1)教师在游戏中做好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2)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内容进行总结,及时调整教育方案。

(3)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运球接力赛》

活动目标:

1.通过主动探索运球的方法来掌握一些运球的方法。

2.与同伴一起友好合作运球。

3.增强合作与竞争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每人一个皮球,起点终点设置,有拍球、运球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聆听音乐,随教师指令进行方位的拍球。

师:小朋友们,请听音乐原地拍球,在老师说出方位指令之后,请立即根据老师指令换方位拍球。

2.教师先重复左的方位,再说右的方位以及前后方位。

二、运球方法多。

1.请个别幼儿展示运球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有哪些运球的方法吗?请小朋友们展示一下他知道的运动方法吧。除了大家刚刚展示的这些方法,你还知道有哪些运球的方法吗?接下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分享交流吧。

2.幼儿探索运球方法,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的方法,给予肯定。

三、开展运球接力赛。

1.将幼儿分成两人一组,让幼儿商量自己运球的方法,鼓励与他人不同。

师:请找一位刚刚和你一起探索运球方法的队友,与他站在一起,一起商量你们要怎样来运球。

2.接力拍篮球:老师将幼儿们围成一个大圈,老师站在圈的中间,准备一个篮球。在场地中间画一个大的圆圈,让幼儿们在圆圈中间进行定点拍球。老师先开始进行原地拍球,同时喊出某个幼儿的名字。幼儿必须马上上前接住球,然后在原地拍球。每人拍5下,所有的幼儿依次接力和拍球,注意篮球在接力过程中要保持拍球。如果幼儿在接力或拍球过程中出现失误,那么该幼儿就失去了这一轮的机会,需要等到下一轮再继续参与。最先完成接力和拍球的幼儿队伍获胜。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科学区

材料:万花筒、纸屑、吸管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一定的科学现象。

2.幼儿对科学操作感兴趣,并且也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提醒幼儿离开幼儿园要遵守秩序并有礼貌的和老师告别。

 

 

 

上午班—— 

4月2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前操场

游戏材料:滑滑梯、爬爬垫、报纸球、担架、枪、小推车等

观察重点:幼儿是否愿意与人交往,并能够做到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

支持策略:

(1)教师在游戏中做好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2)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内容进行总结,及时调整教育方案。

(3)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没有斑马线的马路》

活动目标:

1.了解斑马线的作用,知道过马路的安全知识。

2.愿意遵守交通规则。

3.能发现马路上的危险,会看红绿灯、走斑马线过马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家长在来园、离园的路上引导幼儿关注马路上的安全问题,了解红绿灯及斑马线的作用。

2.物质准备:配套资源:挂图,课件,自制红绿灯道具,自制罚单。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引发幼儿对班马线的关注。

1.结合操作材料出示挂图,教师讲述《斑马线的故事》前半部分内容。

师:斑马叔叔为什么要背小朋友过马路?

2.组织幼儿讨论:班马叔叔每天这样背很辛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帮助小朋友过马路?

3.教师播放课件动画后半部分,引出斑马线。

二、看视频,了解班马线的作用。

1.教师播放拍摄的视频给幼儿观看,引导幼儿观察行人过马路时的情景。

师:视频里的人们为什么要走班马线?人们走斑马线时,车辆会怎样?

教师小结:斑马线是专门为过马路的行人准备的,来往的车辆遇到班马线会减速或停止,让人们安全过马路。

2.引导幼儿学念儿歌《过马路》。

三、判对错,学习基本的交通规则。

1.请幼儿观察图中小朋友的行为,给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小朋友涂上红色,给遵守交通规则的小朋友涂上绿色。

2.引导幼儿交流:马路上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教师小结:在马路上,除了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外,还要遵守其他交通规则,比如过马路前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不能在马路上嬉戏、玩耍,也不能翻越马路边的护栏,这样很危险。只有遵守马路上的交通规则,才能保障出行安全。

四、玩游戏:我会过马路。

1.请幼儿扮演行人,教师和配班教师分别扮演交通警察、红绿灯。

游戏开始,幼儿在马路上行走,过马路时要注意看红绿灯(配班教师依次出示红灯、绿灯和黄灯)。“交通警察”随时判断幼儿行为,对未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给予罚单。

2.师幼一起评议游戏情况,可以请幼儿来做交通警察,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3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前操场

游戏材料:滑滑梯、爬爬垫、报纸球、担架、枪、小推车等

观察重点:幼儿是否愿意与人交往,并能够做到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

支持策略:

(1)教师在游戏中做好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2)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内容进行总结,及时调整教育方案。

(3)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滚筒挑战记》

活动目标:

1.培养身体协调性与平衡感,通过滚筒滚动,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增强平衡感。

2.激发勇气与自信心:鼓励幼儿勇敢面对挑战,克服恐惧,提升自信心。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分组挑战中,学会相互支持与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活动准备:大型滚筒,安全垫,计时器。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游戏开始前,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拉伸和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身体旋转等,以预热身体,避免运动伤害。

二、讲解游戏基本规则。

1.幼儿需依次进入滚筒内,双手握住滚筒边缘,滚动前进至终点。

2.过程中不得用手脚触碰地面,否则视为犯规,需要重新挑战。

三、挑战规则。

1.设定时间限制,如每组幼儿需在3分钟内完成挑战。

2.可根据幼儿的能力逐渐增加难度,如设置障碍(如绕过障碍物、穿过隧道等),或要求幼儿倒退滚动等。

3.记录每组幼儿的完成时间和犯规次数,综合评定胜负。

教师示范:教师首先进行滚筒滚动的示范,讲解滚动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幼儿了解游戏规则。

幼儿挑战:幼儿依次进入滚筒进行挑战,教师和助教在旁保护,确保幼儿的安全。同时,记录每组幼儿的完成情况和用时。

团队协作:在分组挑战中,幼儿需要相互鼓励和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三、游戏总结。

表扬与鼓励:对表现优秀的幼儿和团队进行表扬,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分享感受:引导幼儿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感受与收获,如克服困难的喜悦、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等。

总结:通过“滚筒挑战记”游戏,幼儿们不仅得到了身体锻炼,还学会了勇敢面对挑战、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区

材料:剪刀、折纸、剪刀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学习使用多种工具和材料。

2.喜欢参与各种手工活动,能在欣赏中产生一定想象。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提醒幼儿离开幼儿园要遵守秩序并有礼貌的和老师告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