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025.4.14—2025.4.18 第十周

2025-04-15 20:12:41  浏览:8  备课教师:章莹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果果一班  章莹

2025.4.14—2025.4.18 第十周

上午班——

4月14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前操场)

游戏材料:颜料、画笔、丙烯马克笔、矿泉水瓶、奶粉罐、纸壳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游戏中能否正确掌握填涂方式,与同伴友好的交流合作。

支持策略:

(1)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可供选择和更好地进行活动;

(2)在游戏前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计划,将活动具体开展方式讲清楚,让幼儿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怎么去做;

(3)游戏时多多给予幼儿信心,使他们愿意大胆创作,与同伴也有更好的交流合作。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指南针的奥秘》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指南针的构造、作用及原理,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并能结合生活经验探索方向的实际应用。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指南针、地球仪、磁铁、方向标识卡片(东、南、西、北)、记录表、笔、课件或图片(指南针的历史、应用场景) 

2.经验准备:幼儿已具备基本的方向认知(如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师:“如果你在森林里迷路了,怎样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呢?”

2.出示指南针:“这个小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方向,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

3.播放指南针的简短动画或图片,介绍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

二、探索指南针的构造

1.观察指南针: 

分发指南针,让幼儿自由观察,说说它的组成部分(表盘、指针、刻度等)。 

师:“指针有什么特点?它会转动吗?为什么?” 

2.实验:磁铁干扰指南针

让幼儿用磁铁靠近指南针,观察指针的变化,理解指南针的工作原理是受磁场影响。

三、学习使用指南针

1.认识基本方向: 

教师出示方向卡片(东、南、西、北),带领幼儿认读。 

结合教室环境,让幼儿指出不同方向的门窗或物品。 

2.实际操作: 

教师示范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平放指南针,等待指针静止。 

转动表盘,使“N”(北)对准红色指针。 

根据表盘上的方向标识判断其他方向。 

幼儿分组尝试,记录自己所在位置的不同方向有什么物品。 

四、游戏巩固

游戏:寻宝小探险

1. 教师在活动室不同方位放置“宝藏”(如小贴纸、玩具等)。 

2. 幼儿使用指南针,根据教师提供的方向提示(如“向东走5步”),找到宝藏。 

五、总结延伸

1.提问:“指南针在哪些地方会用到?”(航海、探险、野外旅行等) 

2.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索指南针的其他用途。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15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前操场)

游戏材料:颜料、画笔、丙烯马克笔、矿泉水瓶、奶粉罐、纸壳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游戏中能否正确掌握填涂方式,与同伴友好的交流合作。

支持策略:

(1)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可供选择和更好地进行活动;

(2)在游戏前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计划,将活动具体开展方式讲清楚,让幼儿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怎么去做;

(3)游戏时多多给予幼儿信心,使他们愿意大胆创作,与同伴也有更好的交流合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绕椅子拍球》

活动目标

1.技能目标:练习在行进中绕障碍拍球,提升手眼协调能力和控球稳定性。 

2.体能目标:增强下肢力量及身体灵活性,发展空间感知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篮球、轻便塑料椅或标志桶、起点和终点标志线(可用彩色胶带贴出)、节奏轻快的背景音乐(用于游戏环节)

活动过程

一、热身环节

1.动态热身: 

 “小螃蟹走路”:侧身移动,活动髋关节。 

 “高人矮人”:踮脚走+蹲走,激活下肢。 

二、技能学习

1.原地拍球复习

幼儿自由练习原地单手拍球,教师观察并纠正动作。 

2.绕椅示范: 

教师示范绕椅拍球: 

身体侧对椅子,用外侧手(远离椅子的一侧)拍球。 

绕行时控制球贴近椅子,避免碰撞。 眼睛看前方,不要低头盯球。 

三、分组练习

1.基础练习

幼儿分组,依次绕1把椅子拍球往返(椅子直线排列)。

2.游戏挑战

 “S形绕椅接力”

每组4-5把椅子摆成S形,幼儿拍球绕行全部椅子后返回,击掌接力下一名队员。

四、放松整理

分享小结: 

师:“绕椅子拍球时,怎样做才能不让球跑掉?”

(引导总结:控球力度小、身体贴近椅子)。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科学区

材料:万花筒、纸屑、吸管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科学现象。

2.对科学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4月16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前操场)

游戏材料:颜料、画笔、丙烯马克笔、矿泉水瓶、奶粉罐、纸壳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游戏中能否正确掌握填涂方式,与同伴友好的交流合作。

支持策略:

(1)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可供选择和更好地进行活动;

(2)在游戏前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计划,将活动具体开展方式讲清楚,让幼儿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怎么去做;

(3)游戏时多多给予幼儿信心,使他们愿意大胆创作,与同伴也有更好的交流合作。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文房四宝》

活动目标

1.认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了解它们的名称、用途及历史文化意义。 

2.通过观察和体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萌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尝试用毛笔简单绘画或书写,体验古人书写的方式。 

活动准备

1.实物准备:毛笔、墨汁、宣纸、砚台、文房四宝的图片或短视频。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用绘画工具(如彩笔)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谜语激趣

师:“四兄弟,本领大,写字画画离不开它。”

2.提问引导

师:“你们知道古人是用什么写字的吗?有没有见过毛笔?” 

二、认识文房四宝

1.展示实物

逐一出示毛笔、墨、宣纸、砚台,介绍名称和用途。 

师:“毛笔的毛是用什么做的?”

师:“墨为什么有块状和液体两种?” 

2.文化小故事

简短讲述“文房四宝”的历史(如:古代书生用它们考状元)。 

三、体验活动

1.观察与尝试

分组让幼儿触摸文房四宝,观察它们的材质。 

教师示范研磨墨块、蘸墨写字的过程。 

2.简单书写体验

幼儿用毛笔蘸水在宣纸上画线条或写简单汉字(如“大”“小”)。 

四、总结与延伸

1.讨论分享

师:“用毛笔写字和用彩笔有什么不同?” 

2.延伸活动

美工区投放文房四宝材料,供幼儿自由探索。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17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前操场)

游戏材料:颜料、画笔、丙烯马克笔、矿泉水瓶、奶粉罐、纸壳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游戏中能否正确掌握填涂方式,与同伴友好的交流合作。

支持策略:

(1)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可供选择和更好地进行活动;

(2)在游戏前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计划,将活动具体开展方式讲清楚,让幼儿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怎么去做;

(3)游戏时多多给予幼儿信心,使他们愿意大胆创作,与同伴也有更好的交流合作。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报纸球》

活动目标:

1.通过报纸球的制作和游戏,锻炼大班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性。

2.让幼儿了解报纸的再利用价值,培养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3.通过团队合作游戏,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相互帮助的友好氛围。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教授报纸球的制作方法,设计多样化的报纸球游戏,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难点:确保幼儿在制作和游戏中保持安全,同时激发他们对环保和团队合作的兴趣。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

话题引入:教师以“报纸除了阅读,还能做什么?”为话题,引发幼儿思考。

展示报纸球:教师展示已制作好的报纸球,介绍其用途和玩法,激发幼儿制作报纸球的兴趣。

2. 报纸球制作

材料准备:确保每位幼儿有一张报纸和一些胶带或绳子。

教师示范将报纸揉成球状,尽量紧密。使用胶带或绳子将报纸球固定,防止散开。

幼儿尝试制作,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安全。

3. 热身运动

全身运动:进行简单的全身热身运动,如原地踏步、转腰、扩胸等,为接下来的游戏做准备。

4. 报纸球游戏

游戏一:投掷接球

玩法:幼儿两两配对,一人投掷报纸球,另一人尝试接住。轮流进行,看哪一组成功接住次数多。

游戏二:报纸球接力赛

玩法: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排成纵队。每组第一名幼儿手持报纸球,听到哨声后迅速跑到对面,将报纸球交给下一名幼儿,然后跑到队伍末尾等待。依次类推,最先完成接力的队伍获胜。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表扬幼儿的努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报纸的更多用途。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语言区

材料:绘本、手偶、图片

活动目标:

1.学习自主阅读。

2.对绘本感兴趣,愿意和朋友分享绘本故事。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4月18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涂鸦区(前操场)

游戏材料:颜料、画笔、丙烯马克笔、矿泉水瓶、奶粉罐、纸壳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游戏中能否正确掌握填涂方式,与同伴友好的交流合作。

支持策略:

(1)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可供选择和更好地进行活动;

(2)在游戏前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计划,将活动具体开展方式讲清楚,让幼儿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怎么去做;

(3)游戏时多多给予幼儿信心,使他们愿意大胆创作,与同伴也有更好的交流合作。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美术(扎染)活动——《有趣的扎染》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扎染工艺,知道扎染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 

2.技能目标:学习简单的扎染方法(如捆扎、折叠),尝试用颜料或染料制作扎染作品。 

3.情感目标:感受扎染的色彩和图案变化,体验动手创作的乐趣,萌发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活动准备

布料、橡皮筋、绳子、夹子、食用色素(红、黄、蓝等)或水彩颜料稀释液、塑料滴管、小碗、手套、托盘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情境导入

教师身穿扎染服饰或出示扎染围巾:“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老师的围巾有什么特别吗?” 

2.观察讨论

展示扎染作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案特点:“这些花纹是怎么来的?是画上去的吗?” 

二、探索扎染

1.认识工具

介绍材料(布、皮筋、染料),示范“捆扎法”: 

将布捏成皱褶,用皮筋绑紧;或折叠成三角形、方形后用夹子固定。 

2.神奇变化

师:“如果绑紧的地方染上颜色,打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三、动手操作

1.分组尝试

幼儿选择喜欢的扎法(自由折叠或捆扎),教师协助固定。

2.染色体验

用滴管将彩色染料滴在扎好的布上,观察颜色渗透现象。 

师:“猜猜打开后会有怎样的花纹?” 

四、展示分享

1.作品揭秘

幼儿拆开皮筋,展开布料,观察独特的图案。 

2.交流感受

师:“你的扎染图案像什么?你喜欢哪种颜色搭配?”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