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025.5.26—2025.5.30第十六周

2025-05-23 12:01:02  浏览:0  备课教师:章琪

2025.5.26—2025.5.30第十六周

下午班——

5月26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梯架组合(前操场)

游戏材料:梯架、奶粉罐、矿泉水瓶、椅子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自主游戏时是否根据自己提前设计的计划进行的,游戏时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后续进行解决。

支持策略: 

(1)引导幼儿进行资助游戏前的设计。

(2)观察幼儿在游戏时会遇到什么问题。

(3)记录下幼儿自主游戏时操作比较好的行为和遇到的问题。

一、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快乐运动会》

活动目标:

1. 通过各种体育游戏活动,锻炼幼儿的基本运动技能,如跑、跳、投等。

2. 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和协调性。

4. 让幼儿体验运动的乐趣,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圈、篮球、椅子等

活动过程:

1. 热身活动

- 教师带领幼儿做全身性的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为正式游戏做好准备。

2. 游戏一:接力跑

- 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排成一队。

- 每组第一个孩子手持接力棒,在听到“开始”指令后起跑。

- 跑到指定位置后返回,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个队友,直到全队完成比赛。

- 教师记录时间并鼓励团队合作。

3. 游戏二:沙包投掷

- 设置一个投掷线和目标区域(可以是圆圈或桶)。

- 幼儿轮流从投掷线向目标投掷沙包。

- 根据投掷的准确性给分,鼓励每个孩子都尝试。

4. 游戏三:跳绳比赛

- 孩子们分组进行跳绳比赛。

- 可以是单人跳绳计数,也可以是多人跳大绳。

- 教师负责计数和鼓励,强调跳绳过程中的协调性。

5. 游戏四:团队接力障碍赛

- 创造一条包含不同障碍(如绕杆、爬隧道、过平衡木)的赛道。

- 孩子们分组进行接力,每个队员需要完成自己的部分然后传递到下一位队友。

- 着重于团队协作和每个孩子都能参与。

6. 放松和伸展

- 完成所有游戏后,教师引导孩子们做一些放松和伸展动作,帮助身体恢复。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有间花店

材料:干花、扭扭棒、卡纸、皱纹纸

活动目标:

1.能够自主探究;

2.喜欢情景游戏,可以合作进行游戏。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5月27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二、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三、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梯架组合(前操场)

游戏材料:梯架、奶粉罐、矿泉水瓶、椅子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自主游戏时是否根据自己提前设计的计划进行的,游戏时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后续进行解决。

支持策略: 

(1)引导幼儿进行资助游戏前的设计。

(2)观察幼儿在游戏时会遇到什么问题。

(3)记录下幼儿自主游戏时操作比较好的行为和遇到的问题。

四、游戏分享

3.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 思维共享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五、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小学生的一天》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清晰理解并说出小学生一天的主要活动内容,如上学、上课、课间活动、写作业等。

2.通过讲述、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能够用连贯、完整的语句描述“小学生的一天”。

3.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和焦虑感 。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与小学生活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如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在教室里上课、做课间操、午餐、写作业等场景。

-制作“小学生的一天”时间轴卡片,包括上学、早读、上课、课间休息、午餐、午休、下午上课、放学、写作业、睡觉等环节。

-准备一些小学生的学习用品道具,如书包、课本、铅笔、橡皮、红领巾等。

2.经验准备:幼儿有参观小学或与小学生交流的初步经验,对小学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背着准备好的小学生书包,佩戴红领巾,以小学生的形象走进教室,向幼儿打招呼:“小朋友们好!今天我是一名小学生,你们看我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学生每天都要做些什么吗?想不想了解一下他们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引发幼儿的兴趣,导入活动主题。

二、观察与讨论

1.教师播放小学生一天生活的视频,引导幼儿认真观看。播放结束后,提问幼儿:“视频里的小学生都做了哪些事情?”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2.教师展示与小学生活相关的图片,如上学路上、课堂学习、课间活动等,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图片内容,说一说图片里的小学生在做什么,心情怎么样。

3.每组请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补充和总结,帮助幼儿梳理小学生一天的活动顺序和主要内容。

三、认识时间轴

1.教师拿出制作好的“小学生的一天”时间轴卡片,依次向幼儿展示并讲解每个环节。例如:“早上,小学生背着书包开开心心地去上学,这就是上学时间;到了学校后,他们会进行早读,大声朗读课文……”

2.请幼儿上来将时间轴卡片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并说出每个环节小学生的活动,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角色扮演

1.教师为幼儿分发准备好的小学生学习用品道具,如书包、课本等,邀请幼儿分别扮演小学生、老师、家长等角色,模拟小学生一天的生活场景。

2.例如,“家长”送“小学生”上学,“小学生”到学校后和“老师”打招呼,然后开始“早读”“上课”“课间活动”等环节。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使用简单的对话和语言描述自己的行为,如:“老师,早上好!”“现在是课间休息时间,我们一起去操场玩吧!”

3.一组表演结束后,邀请其他幼儿进行评价,说一说他们觉得表演得怎么样,哪个地方最有趣,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然后再请其他小组进行表演。

五、总结与延伸

1.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内容,提问幼儿:“今天我们了解了小学生的一天,你们觉得小学生活有趣吗?你最期待小学的哪个活动呢?”鼓励幼儿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

2.布置课后小任务,请幼儿回家后将自己了解到的“小学生的一天”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和家长一起讨论自己为成为小学生可以做哪些准备 。

五、活动延伸

1.在语言区投放更多与小学生活相关的图书、图片和头饰,供幼儿继续进行故事讲述和角色扮演活动。

2.开展“我是小学生”绘画活动,鼓励幼儿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目中小学生的一天,然后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分享。

 

下午班——

5月28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二、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梯架组合(前操场)

游戏材料:梯架、奶粉罐、矿泉水瓶、椅子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自主游戏时是否根据自己提前设计的计划进行的,游戏时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后续进行解决。

支持策略: 

(1)引导幼儿进行资助游戏前的设计。

(2)观察幼儿在游戏时会遇到什么问题。

(3)记录下幼儿自主游戏时操作比较好的行为和遇到的问题。

六、游戏分享

5.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6. 思维共享

(3)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双手拍双球》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提升幼儿的专注力和反应速度。

3.加强幼儿的双臂力量及控制能力。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5.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活动准备:

篮球、宽敞、安全的活动空间、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如手臂转圈、手腕拉伸等,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准备。

二、技能演示

1.教师首先展示正确的拍球姿势,包括如何站立、如何用手掌拍球等。

2.强调拍球时的节奏感和力度控制。

三、个人练习

1.让每个幼儿尝试用一只手拍一个球,熟悉感觉。

四、双手拍双球练习

1.幼儿尝试同时用两只手分别拍两个球。

2.教师巡视指导,帮助调整动作,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基本的拍球技巧。

五、游戏环节

六、放松与总结

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深呼吸、慢走等。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区

材料:卡纸、彩笔、粘土

活动目标:

1.能够自主探究;

2.大胆创新,可以合作进行绘画创作。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5月29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梯架组合(前操场)

游戏材料:梯架、奶粉罐、矿泉水瓶、椅子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自主游戏时是否根据自己提前设计的计划进行的,游戏时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后续进行解决。

支持策略:

(1)引导幼儿进行资助游戏前的设计。

(2)观察幼儿在游戏时会遇到什么问题。

(3)记录下幼儿自主游戏时操作比较好的行为和遇到的问题。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我需要充足的营养》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认识常见的食物,知道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了解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2.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清晰、连贯地描述食物的名称、特点及营养价值;增强倾听能力,能专注倾听同伴和教师关于食物营养的介绍 。

3.培养幼儿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激发幼儿对各类营养食物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各类食物(如苹果、香蕉、胡萝卜、牛奶、鸡蛋、米饭等)的图片或实物;“营养金字塔”图片;故事《挑食的奇奇》的PPT;角色扮演的食物头饰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初步的食物认知经验,知道一些常见食物的名称。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趣味谜语,激发兴趣

教师说出谜语:“弯弯藤儿架上爬,串串珍珠上边挂。”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食物。幼儿猜出后,教师展示葡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食物的世界,探索食物里的小秘密,了解我们身体需要的充足营养。”

二、基本部分

1.认识食物,了解营养(8分钟)

-教师依次展示准备好的食物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食物的名称。如展示苹果时,提问:“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呀?它是什么颜色的?摸起来感觉怎么样?”鼓励幼儿从颜色、形状、触感等方面进行描述。

-向幼儿介绍每种食物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身体的作用。例如:“苹果富含维生素,吃了苹果可以让我们的皮肤更光滑,还能增强抵抗力,不容易生病哦!牛奶含有丰富的钙,能让我们的骨骼和牙齿长得又高又坚固。”

2.故事讲述,深化认知

-教师播放《挑食的奇奇》PPT,生动地讲述故事。故事内容为:奇奇是个挑食的小朋友,他只喜欢吃薯片、糖果,不喜欢吃蔬菜和水果。慢慢地,奇奇经常生病,上课也没精神,还比其他小朋友长得矮。

-故事讲完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奇奇为什么经常生病呀?”“奇奇这样挑食好不好?为什么?”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对幼儿的回答给予肯定和补充,帮助幼儿明白挑食的危害以及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3.游戏互动,巩固知识

-开展“食物分类小能手”游戏。教师在教室地面上贴上“谷类”“蔬菜水果类”“肉蛋类”“奶制品类”等标签,将食物图片卡片分发给幼儿。

-播放欢快的音乐,幼儿随着音乐自由走动,当音乐停止时,教师说出一种食物类别,如“蔬菜水果类”,拿到相应类别食物图片的幼儿迅速跑到对应的标签处站好。游戏结束后,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再次强调不同类别食物的营养特点。

-进行“营养金字塔大揭秘”环节。教师展示“营养金字塔”图片,向幼儿介绍金字塔各层食物的种类和食用量的关系,如底层的谷类食物要多吃,上层的油脂类食物要少吃。然后通过提问:“为什么金字塔底层的食物要吃得多一些?”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营养均衡的概念。

4.角色扮演,表达分享

-给幼儿发放食物头饰,如苹果头饰、胡萝卜头饰、鸡蛋头饰等,让幼儿分别扮演不同的食物。

-教师引导幼儿以自己扮演的食物角色进行自我介绍,说出自己的名称、含有哪些营养以及对小朋友身体的好处。例如,戴苹果头饰的幼儿可以说:“我是苹果,我富含维生素,小朋友吃了我,身体棒棒,少生病!”鼓励幼儿大胆表达,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束部分:总结回顾,布置小任务

1.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认识的食物及其营养知识,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巩固记忆,如:“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认识了哪些食物呀?牛奶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呢?”

2.布置小任务: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份“营养食谱”,明天来幼儿园和小伙伴们分享,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五、活动延伸

1.在班级的美工区投放超轻黏土、彩纸等材料,让幼儿制作自己喜欢的营养食物,进一步加深对食物的认识。

2.在午餐和点心时间,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吃的食物有哪些营养,鼓励幼儿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5月30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梯架组合(前操场)

游戏材料:梯架、奶粉罐、矿泉水瓶、椅子等

观察重点:幼儿在自主游戏时是否根据自己提前设计的计划进行的,游戏时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后续进行解决。

支持策略:

(1)引导幼儿进行资助游戏前的设计。

(2)观察幼儿在游戏时会遇到什么问题。

(3)记录下幼儿自主游戏时操作比较好的行为和遇到的问题。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大区角(美发屋)

游戏材料:毛线、扭扭棒、夹子、皮筋

观察重点:

1.能够自主探究;

2.大胆创作,勇敢表现自己。

支持策略:

(1)教师示范。

(2)幼儿集体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语言区

材料:绘本、手偶、图片

活动目标:

1.学习自主阅读。

2.对绘本感兴趣,愿意和朋友分享绘本故事。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