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025.9.28—2025.9.30 第五周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果果二班 陈俊
2025.9.28—2025.9.30 第五周
上午班——
9月28日 星期日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型户外玩具2
游戏材料:户外大型玩具、建构材料、奶粉罐、爆米花桶等。
观察重点: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小朋友游戏的状态,他们是否敢于大胆尝试。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圈圈跳》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四肢发展和平衡力。
2.培养幼儿互相配合、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
活动准备:
1.呼拉圈数个 、头饰数个、口哨1个、细绳子数条。
2.把呼拉圈用细绳子逐个固定绑好,剪掉尾线,以防绊倒幼儿,摆成几组。
活动过程:
1.示范
(1)老师示范跳圈圈,讲清楚两脚要跳起一定的高。
(2)让幼儿自由组合练习跳跃,互相纠正。有些幼儿动作能力比较差,老师在旁边耐心指导,让幼儿理解跳跃的动作,并慢慢体会,熟悉跳跃动作。
2.活动
(1)让幼儿组合成几个小组,选出队长,头戴不同头饰,让小队员跟在后面排好队,做好预备,等待老师吹口哨,开始不间断跳圈圈,看谁会按顺序排队,
看哪组跳得又好又快。重复跳跃几次,让幼儿熟悉游戏环节。
(2)把呼拉圈并成两排,让幼儿两个两个手拉起跳跃,看哪组配合得最好。
整个活动过程老师一边指导和鼓励,一边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表现得好的给予表扬,激发幼儿的识极主动性和竞争意识。
3.结束
(1)问幼儿玩得开心吗?让幼儿想想活动过程,要怎么做,才能跳得又好又快?(相互配合得好)
(2)让幼儿讨论跳圈圈还能怎么玩,让下次活动得以延伸。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科学区
材料:手电筒、投影仪等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
2.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和认识常见的科学现象和科学概念。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9月29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型户外玩具2
游戏材料:户外大型玩具、建构材料、奶粉罐、爆米花桶等。
观察重点: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小朋友游戏的状态,他们是否敢于大胆尝试。
支持策略:
(1)在游戏开始之前想好搭建的构图。
(2)引导幼儿大胆创新,勇敢尝试。
(3)学会和小朋友分享与合作。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小麦的神奇之旅》
活动目标:
1.理解小麦从“种子”到“食物”的生长、加工过程,认识“小麦”“麦穗”“面粉”3个核心词汇,知道小麦是常见的粮食作物。
2.能连贯讲述小麦的“旅行”步骤,尝试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描述过程,大胆参与情境模仿游戏。
3.感受小麦变成食物的“神奇”,萌发珍惜粮食、不浪费的积极态度。
活动准备:
1.小麦生长过程PPT(含种子、发芽、长麦穗、收割、磨面粉画面);实物小麦种子、麦穗、面粉、馒头(或面条);“小麦旅行”步骤卡片(4-5张,对应生长加工环节);“小农夫”“小磨坊工”角色胸卡。
2.幼儿吃过馒头、面条等面食,知道这些食物和“面粉”有关。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神秘的“小种子”(5分钟)
(1)出示密封盒,摇一摇让幼儿听声音,提问:“盒子里藏着一种神奇的小种子,它能变成我们吃的馒头、面条,大家猜是什么?”
(2)打开盒子拿出小麦种子,引导幼儿观察:“这就是小麦种子,摸一摸是硬的还是软的?再看看旁边的麦穗,种子藏在麦穗的哪里呀?”(麦穗的麦壳里),带领幼儿认读“小麦”“麦穗”。
2.分段讲述:小麦的“旅行”故事(12分钟)
(1)第一站:田野里的生长
播放PPT“小麦发芽、长叶、抽穗”画面,用拟人化语言讲述:“春天到了,小麦种子躺在土里,喝了雨水、晒了太阳,先长出小芽,然后越长越高,最后结出金黄的麦穗,它的第一站旅行在田野里完成啦!”
(2)提问互动:“小麦在田野里需要什么才能长大?”(水、阳光、土壤)
(3)第二站:磨坊里的变身
展示“收割小麦、磨成面粉”的画面,提问:“成熟的麦穗被收割后,会送到哪里?变成了什么?”(磨坊,变成面粉)
(4)带领幼儿认读“面粉”,拿起面粉让幼儿观察:“面粉是白色的、细细的,它和我们吃的馒头有什么关系?”(面粉能做成馒头)
(5)第三站:厨房里的美味
出示馒头、面条,说:“面粉来到厨房,被做成了馒头、面条,最后变成我们碗里的食物,小麦的神奇之旅就结束啦!”
(6)引导幼儿用“先……然后……最后……”复述小麦的旅行:“小麦先______,然后______,最后______。”
3.互动体验:模拟“小麦旅行”(10分钟)
(1)步骤排序游戏:把“小麦旅行”步骤卡片打乱,邀请幼儿分组合作,按照“种子→发芽→麦穗→面粉→馒头”的顺序排好,老师和幼儿一起验证,巩固过程认知。
(2)角色情境模仿:分发“小农夫”“小磨坊工”胸卡,“小农夫”模仿小麦生长(做“发芽”“长穗”的动作),“小磨坊工”模仿磨面粉(做“转圈磨粉”的动作),最后一起说:“小麦变变变,变成美味食物啦!”
4.总结延伸:珍惜“小麦的礼物”。
(1)总结提问:“小麦的旅行不容易,从种子到食物要经过很多步骤,我们吃馒头、面条时,应该怎么做?”(不浪费、吃完自己的份)
(2)发起“珍惜粮食小约定”:“今天吃饭时,大家试着把碗里的食物吃完,明天来和老师分享你的‘小成就’吧!”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30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型户外玩具2
游戏材料:户外大型玩具、建构材料、奶粉罐、爆米花桶等。
观察重点: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小朋友游戏的状态,他们是否敢于大胆尝试。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圈圈跳》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四肢发展和平衡力。
2.培养幼儿互相配合、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
活动准备:
1.呼拉圈数个 、头饰数个、口哨1个、细绳子数条。
2.把呼拉圈用细绳子逐个固定绑好,剪掉尾线,以防绊倒幼儿,摆成几组。
活动过程:
1.示范
(1)老师示范跳圈圈,讲清楚两脚要跳起一定的高。
(2)让幼儿自由组合练习跳跃,互相纠正。有些幼儿动作能力比较差,老师在旁边耐心指导,让幼儿理解跳跃的动作,并慢慢体会,熟悉跳跃动作。
2.活动
(1)让幼儿组合成几个小组,选出队长,头戴不同头饰,让小队员跟在后面排好队,做好预备,等待老师吹口哨,开始不间断跳圈圈,看谁会按顺序排队,
看哪组跳得又好又快。重复跳跃几次,让幼儿熟悉游戏环节。
(2)把呼拉圈并成两排,让幼儿两个两个手拉起跳跃,看哪组配合得最好。
整个活动过程老师一边指导和鼓励,一边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表现得好的给予表扬,激发幼儿的识极主动性和竞争意识。
3.结束
(1)问幼儿玩得开心吗?让幼儿想想活动过程,要怎么做,才能跳得又好又快?(相互配合得好)
(2)让幼儿讨论跳圈圈还能怎么玩,让下次活动得以延伸。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科学区
材料:手电筒、投影仪等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
2.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和认识常见的科学现象和科学概念。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