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十三周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芽芽一班 刘雨婷
2025.5.6—2025.5.9 第十三周
下午班——
5月6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户外游戏:《神奇运球手》
活动目标:
1.主动探索滚球、自抛自接、拍球、传球等玩球的方法和技能。
2.乐意参加体育活动,体验玩球的兴趣。
3.提高控制能力,锻炼手眼协调的能力。
活动准备:
皮球,球架,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游戏:教师边演示边对幼儿说:“大皮球真好玩,拍一拍,它就跳,滚一滚,到处跑,踢一踢,就前进。”(引发幼儿玩球的愿望)
(二)基本部分。
1.幼儿探索玩球的方法。幼儿自由玩球鼓励幼儿想出多种玩球的方法,并让幼儿做示范(拍球、滚球、抛接球等)。
2.教师表演花样玩球,吸引幼儿组织幼儿练习玩球的方法。
3.《夺球游戏》:三分之二的幼儿有球,要有球的孩子保护好球,没球的孩子动脑筋把别人的球夺过来。
(三)结束部分。
播放音乐做放松活动。(教师领幼儿做皮球韵律操)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生活区
材料:毛巾、玩具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体验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快乐。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5月7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1.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神奇的肥皂果》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肥皂果的基本特征,知道肥皂果具有清洁作用。掌握用肥皂果洗手的基本方法。
2.通过观察、触摸、实验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幼儿在探索中发现肥皂果的秘密,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
3.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各种形状的肥皂果若干,水盆、毛巾、脏手帕,肥皂果洗手步骤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教师播放《我爱洗澡》的音乐,带领幼儿做简单的律动。然后教师出示一块脏手帕,问幼儿:“这块手帕脏了,怎么办呢?”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把手帕洗干净,从而引出肥皂果。
(二)认识肥皂果。
1.教师出示肥皂果,让幼儿观察肥皂果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介绍肥皂果的名称和一些基本知识,如肥皂果是一种天然的清洁用品,可以用来洗手、洗衣服等。
3.探索肥皂果的清洁作用。
(1)教师将肥皂果放在水盆里,让幼儿观察肥皂果在水中的变化。提问:“肥皂果在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引导幼儿观察肥皂果溶解的过程。
(2)教师让幼儿用手搓肥皂果,产生泡沫,然后让幼儿用泡沫洗手,体验肥皂果的清洁作用。提问:“你们觉得用肥皂果洗手的感觉怎么样?手洗干净了吗?”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3)学习用肥皂果洗手的方法。
教师出示肥皂果洗手步骤图,一步一步地讲解用肥皂果洗手的方法。
教师示范用肥皂果洗手,边示范边讲解步骤。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学习用肥皂果洗手的方法。
(三)互动环节。
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块肥皂果和一个水盆,让幼儿互相帮助,用肥皂果洗手。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不正确的洗手方法。
2.提问:“你们在洗手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吗?”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
(四)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肥皂果的清洁作用和正确的洗手方法。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5月8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捉老鼠》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钻、跑及躲闪的技能,发展幼儿的大肌肉群。
2.锻炼幼儿身体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3.培养幼儿互助合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
沙包若干,筐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传统玩法 。
教师和幼儿手拉手站成一个大圆圈做“老鼠笼”,3~5名幼儿站在大圆圈里扮演“老鼠”。扮演“老鼠笼”的幼儿手拉手举起并念儿歌,扮演“老鼠”的幼儿则在“老鼠笼”四周钻进钻出。当念到“咔嚓一声”时,扮演“老鼠笼”的幼儿立即放下手,同时蹲下。在“老鼠笼”内的“老鼠”算被捉住,被捉住的幼儿表演节目,然后站在大圆圈上做“老鼠笼”。游戏继续进行,直到“老鼠”全部被捉住再调换部分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二)创新玩法。
1.扮演“老鼠”的幼儿戴上头饰,扮演“老鼠笼”的幼儿按顺时针边念儿歌边在圆圈上走动,增加“老鼠”钻出的难度。
2.放置沙包当“粮食”,规定“老鼠”一次只能拿一个沙包当“粮食”,并把取出后的“粮食”放在旁边的“粮食”筐里。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美工室
材料:白纸、颜料、小型喷壶
活动目标:
1.参加各种手工活动,尝试使用多种材料和工具,培养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欣赏色彩鲜明、造型简单的生活物品、美术作品。对美的形象有一定的反应。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下午班——
5月9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二、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特色活动——美发屋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专注力,能够集中注意力。
2. 提高幼儿审美能力,锻炼手部灵活力。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语言区
材料:故事盒子、手指玩偶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鼓励幼儿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提高沟通能力。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