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025.9.1—2025.9.5第一周

2025-09-26 15:38:57  浏览:6  备课教师:杨倩倩

下午班——

9月1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积木、梯架组合

观察重点:幼儿会运用多种搭建技能,探索多种材料在游戏中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愿意尝试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游戏,能投人地参与游戏,享受游戏的乐趣。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游戏。

(3)能与同伴共同搭建统一主题的作品,能理解、欣赏他人的作品。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左右手交替

活动目标:

1.复习单手拍球技能,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传球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音乐区

材料:三角铁、沙锤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幼儿能大胆地根据音乐打节奏和创编舞蹈动作。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2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积木、梯架组合

观察重点:幼儿会运用多种搭建技能,探索多种材料在游戏中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愿意尝试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游戏,能投人地参与游戏,享受游戏的乐趣。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游戏。

(3)能与同伴共同搭建统一主题的作品,能理解、欣赏他人的作品。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我喜欢的西游人物》

活动目标:

1.理解有情节的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调的形式特点;

2.能用不同的形式朗读儿歌;

3.能根据儿歌里不同的角色特点进行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西游记》片头曲、《三打白骨精》动画视频片段、 儿歌《孙悟空打妖怪》。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妖婆的面具等。ppt 课件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一)播放音乐及动画片段,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播放《西游记》片头曲音乐片段,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接着往下唱。

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三)播放《三打白骨精》动画片段,鼓励幼儿说说这是 《西游记》里面的哪段故事。

1.《西游记》里面有哪些角色呢?你喜欢谁?为什么?

2.你不喜欢谁?为什么?

(四)学习儿歌,引导幼儿感受儿歌连锁调的特点。

1.教师朗诵儿歌,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儿歌。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今天读的儿歌和其他他儿歌不同?或者有什么区别呢?

2.儿歌里都有谁?

3.谁上当了?为什么唐僧、猪八戒容易上当受骗?

小结: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等,学会自己保护自己。

(五)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1.通过角色扮演,巩固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学会念儿歌幼儿分组轮流朗读或以接龙方式朗读儿歌,感受儿歌连锁调的特点。并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2.引导幼儿分角色练习,进一步巩固诗歌内容。

 

下午班——

9月3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积木、梯架组合

观察重点:幼儿会运用多种搭建技能,探索多种材料在游戏中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愿意尝试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游戏,能投人地参与游戏,享受游戏的乐趣。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游戏。

(3)能与同伴共同搭建统一主题的作品,能理解、欣赏他人的作品。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左右手交替

活动目标:

1.复习单手拍球技能,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传球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七巧板、点卡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的审美。

2.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4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野趣、梯架组合

观察重点:幼儿会运用多种搭建技能,探索多种材料在游戏中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愿意尝试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游戏,能投人地参与游戏,享受游戏的乐趣。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游戏。

(3)能与同伴共同搭建统一主题的作品,能理解、欣赏他人的作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心理)活动——《我不怕》

活动目标:

1.乐意接受预防接种;

2.初步区分勇敢与鲁莽;

3.能勇敢面对打针、黑夜、上台表演等。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有过打预防针的经历,

2.物质材料准备:图片,课件,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提问:你们打过预防针吗?打针的时候是什么感受?

2.幼儿分组讲述自己打预防针时的感受。

3.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打针的时候很疼,害怕打针。有一只小兔也怕打针,我们·起来看看它是怎么做的。

(二)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我不怕打针》

2.引导幼儿边听故事边思考:

(1)为什么要打预防针?

(2)小兔为什么哭了?它后来是怎么做的?

3.教师小结:在大家的鼓励下,小兔能勇敢地面对打预防针这件事了,因为它知道打预防针是为身体好,所以不再害怕,大家都为它感到开心。其实,打针是有一点痛,就像小蚂蚁咬了一口,是可以忍受的。

(三)经验迁移,做勇敢的孩子

1.教师:除了害怕打针,小朋友们还害怕哪些事情呢?

2.幼儿自由讨论,教师梳理经验:原来,有的小朋友怕黑,晚上不敢一个人睡觉;有的小朋友害怕打雷;有的小朋友不敢上台表演……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让自己不害怕呢?

3.鼓励幼儿针对上述几种情况展开讨论,回顾已有经验,寻求多种解决方法。

4.教师可以讲讲黑夜形成的原因;告诉幼儿遇到打雷时关上门窗,跟爸爸妈妈一起做游戏;还可以请喜欢表演的小朋友讲讲上台前的准备,让大家共同分享,学会一些消除恐惧的方法。

5.教师小结: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就可以战胜困难。

 

上午班——

9月5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野趣、梯架组合

观察重点:幼儿会运用多种搭建技能,探索多种材料在游戏中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愿意尝试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游戏,能投人地参与游戏,享受游戏的乐趣。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游戏。

(3)能与同伴共同搭建统一主题的作品,能理解、欣赏他人的作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律动)活动——《猴哥猴哥》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猴哥猴哥》的活泼、激昂情绪,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对孙悟空的赞美之情;

2.够准确学唱歌曲,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附点音符;

3.增强节奏感和表现力,激发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猴哥猴哥》的音乐音频及动画视频、孙悟空的头饰、金箍棒等道具。_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头戴孙悟空头饰,手持金箍棒,模仿孙悟空的动作走进教室。

师:“小朋友们好,俺老孙来也!”引导幼儿模仿孙悟空的经典动作,如抓耳挠腮、腾云驾雾等。

2.播放《猴哥猴哥》的动画视频,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氛围。

(二)歌曲欣赏

1.完整播放歌曲《猴哥猴哥》,让幼儿安静倾听,感受歌曲的整体风格。

师:“小朋友们,仔细听听这首歌,它是快的还是慢的,听起来心情怎么样?”

2.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幼儿跟随节奏轻轻晃动身体,感受歌曲的节奏。

3.分段欣赏歌曲,教师结合歌词内容,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每一段的含义。

如:“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就是在夸孙悟空非常厉害。

_

(三)节奏学习(

1.出示节奏卡片,如 X X | XX X |,引导幼儿用拍手、跺脚等方式拍出节奏。

2.找出歌曲中节奏比较特别的部分,如装饰音和附点音符,重点练习。例如“紧箍咒再念,没改变老孙的本色”中的附点音符,教师示范,幼儿模仿。

3.组织节奏游戏,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节奏卡片,让幼儿按照卡片顺序拍出节奏,看哪个小组拍得又准又快。

(四)歌词学习

1.教师逐句教唱歌词,一边唱一边用生动的表情和动作辅助表达歌词含义。如唱到“金箍棒,轻轻一搓,妖魔鬼怪,全都消灭”时,做出挥舞金箍棒的动作。

2.采用接龙的方式,教师唱上一句,幼儿接下一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让幼儿自己朗读歌词,加深对歌词的记忆。

(五)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学唱歌曲,一句一句地教,及时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错误。

2.分组演唱,让幼儿互相倾听和评价,提高演唱水平。

3.鼓励幼儿大胆加上自己的动作进行演唱,表现出孙悟空的神气。

_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