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6—2024.12.20 第十六周
上午班——
12月16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我们在一起》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充分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学习的快乐,增强对集体生活的喜爱。
2.引导幼儿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在活动中与同伴友好协作。
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与同伴相处的感受和经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PPT、游戏材料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讲述《蚂蚁搬豆》的故事,同时展示故事图片。
(1)引导幼儿观察蚂蚁们是如何一起努力将豆子搬回蚁穴的。
(2)提问:“蚂蚁们为什么能搬动大豆子?”“如果只有一只蚂蚁,它能搬动吗?”
2. 组织幼儿讨论,让他们明白合作能够产生更大的力量,在集体中大家相互帮助能完成更困难的事情。
二、游戏体验
1. 分组游戏:搭积木比赛
(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给予相同数量和种类的积木。
(2)要求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合作搭建一个“城堡”,看哪组搭得又快又好。
2. 分享交流
(1)游戏结束后,邀请各小组幼儿展示他们搭建的“城堡”。
(2)请幼儿分享在游戏中是如何合作的,比如谁负责搭建城墙,谁负责装饰等。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三、讨论表达
1.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在幼儿园里还有哪些事情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完成的。
例如:一起整理玩具、共同完成一幅绘画作品、在表演区一起排练节目等。
2.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与同伴合作的经历和感受。
提问:“你和小伙伴一起完成某件事情的时候,心情怎么样?”“有没有因为意见不合而发生小矛盾,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四、总结与延伸
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合作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今后的幼儿园生活中继续友好合作。
2. 延伸活动:在班级的美工区投放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手工材料,如制作大型的纸艺作品,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合作的乐趣。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2月17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爱玛骑行记》
活动目标:
1. 提升幼儿身体协调性与平衡能力。
2.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
3. 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1.充足的轮胎,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使用到。
2.确保户外活动场地的安全,避免尖锐物品或其他危险物。
教学流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在操场慢跑两圈,活动身体关节,如手腕、脚踝、膝关节等。
二、团队竞赛游戏
1.将幼儿分成红、黄、蓝三组,每组人数相等。在操场设置起点、终点和障碍物。
2.游戏规则:每组第一个幼儿骑行车从起点出发,绕过障碍物到达终点,然后返回起点,将车交给下一个幼儿,依次类推。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
3.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充当裁判角色,为幼儿加油助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遵守游戏规则。
三、放松活动
1.游戏结束后,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幼儿将骑行车放回原位,然后围成一个圈,慢慢行走,同时深呼吸,放松身体。
2.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表现,鼓励幼儿在今后的户外活动中继续勇敢尝试。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益智区材料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团队合作的乐趣。
2.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12月18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手电筒的光》
活动目标:
1. 对光的传播现象感兴趣,积极探索手电筒的光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路径。
2. 初步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性,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 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手电筒、记录表、塑料杯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有关光在自然界和生活中传播的视频,如阳光穿过树林、灯光照亮街道等场景,让幼儿初步感受光的传播现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探索部分
1.教师为每个幼儿发放一个手电筒,让幼儿自由探索手电筒的光可以通过哪些物体。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可以用手电筒照一照身边的东西,看看光能不能穿过它们,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伙伴们。”
2.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对比实验,探索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性。
三、游戏环节
1. 教师组织幼儿玩“光线接力”游戏。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 5 - 6 人。每组幼儿站成一排,教师在每组的第一个幼儿面前放置一个手电筒和一个小塑料杯。
游戏规则:第一个幼儿用手电筒将光照射在小塑料杯上,然后迅速跑到队伍的末尾。第二个幼儿看到光照射在小塑料杯上后,拿起手电筒,将光照射在第二个小塑料杯上,依次类推。如果在传递过程中,光没有照射在小塑料杯上,该组游戏暂停,幼儿需要重新调整后再继续游戏。最先完成光线接力的小组获胜。
2.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光在空气中的直线传播现象,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光的直线传播特性的理解。同时,鼓励幼儿相互协作,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总结结束
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和感受。
2. 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光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如照明、摄影、激光切割等。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2月19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趣味轮胎》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力量素质。
2.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增强自信心,喜欢参与体育活动。
活动准备
1. 轮胎若干、绳子、木板、梯子等辅助材料。
2. 宽敞安全的户外场地。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1)教师带领幼儿围绕轮胎慢跑三圈,活动身体关节,如手腕、脚踝、膝关节等。
(2)进行简单的热身操,如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弓步压腿等,每个动作重复 4 个八拍。
2.轮胎玩法探索
(1)教师将轮胎放置在场地中央,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轮胎的玩法。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如将轮胎滚着玩、跳轮胎、站在轮胎上保持平衡等,并邀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玩法,激发其他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3.游戏:轮胎障碍赛
(1)将幼儿分成四组,每组 5 - 6 人。在场地设置起点和终点,并在中间布置各种轮胎障碍,如用轮胎搭建的小山、单个轮胎间隔排列的小路、轮胎与木板组合的桥等。
4.放松活动
(1)游戏结束后,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幼儿围坐在轮胎旁,深呼吸,放松身体肌肉。
(2)教师轻轻敲打幼儿的肩部、背部、腿部等部位,帮助幼儿进一步放松。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美工室
材料:卡纸、粘土、毛线球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团队合作的乐趣。
2.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12月20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线条画《青花瓷瓶》
活动目标:
1.欣赏青花瓷瓶的花纹和色彩,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2.了解青花瓷的特点,能够运用流畅的线条和丰富的图案大胆创作自己心中的青花瓷瓶。
3.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
活动准备
白色卡纸制作的花瓶轮廓、蓝色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PPT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青花瓷制作过程的视频,让幼儿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和制作工艺,初步感受青花瓷的魅力。
二、欣赏环节
1.教师展示各种青花瓷瓶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观察青花瓷瓶的形状、花纹和色彩。
2.教师重点讲解青花瓷瓶上常见的花纹,如缠枝莲纹、牡丹纹、如意纹等,并示范如何用简单的线条来表现这些花纹。
三、大胆创作
1.教师为每个幼儿发放一个白色卡纸制作的花瓶轮廓,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绘画工具进行创作。
2.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布局和线条的流畅性,同时播放轻柔的古典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创作氛围。
四、展示评价
邀请幼儿互相评价作品,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师:“你觉得这幅作品哪里画得好?如果是你,你会在哪些地方再改进一下呢?”通过评价,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