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宛陵湖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宛陵湖园区

课题:第二周(2024.2.17——2025.2.21)


2025.2.17—2025.2.21 第二周

上午班——

2月17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池

游戏材料:瑜伽砖、轮胎、梯子等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有一定的规则意识。

3.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危险,不乱尝》

活动目标:

1.知道误食危险物品有危害,增强“不乱尝”的饮食安全意识;

2.能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看似食物的危险物品,做到不乱尝;

3.感受不乱尝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PPT课件、画笔

活动过程:

(一)播放幼儿误食危险品课件,导入主题

1.壮壮怎么了?他为什么呕吐?

(二)播放音频“这些不能尝”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误食的危险品。

2.出示图片“樟脑丸”。

(1)刚才医生说壮壮吃的不是糖果,是危险品。壮壮到底吃了什么呢?

(2)原来壮壮吃的是樟脑丸,你有见过它吗?

3.出示图片“干燥剂、洗手液、药”。

(1)除了樟脑丸,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经常被小朋友误食的危险品,你认识它们吗?谁来说说这些是什么?

(三)出示组图鼓励幼儿找出不能尝的危险物品

1.前面说的那些危险品,我们家家都有,你还记得它们的样子吗?谁来找一找?

2.小结:衣柜里的樟脑丸、洗手池边的洗手液、桌上的药、食品袋里的干燥剂千万不能乱尝哦。

(四)知道遇见不认识的物品不能尝,应先询问家长。

1.你见过这些物品吗?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吗?你知道它们能不能吃吗?

2.如果我们遇见不确定能不能吃的物品要怎么办呢?

3.小结:生活中有很多危险品,看起来和食物很像,不小心吃了它们会非常危险。所以遇到我们不认识、或不确定能不能吃的东西,千万不能随便尝,一定要去问家长,请家长帮忙。

4.师幼谈话,自然结束活动。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家里不能乱尝的东西,提醒家人那些物品很危险不能乱尝。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2月18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池

游戏材料:瑜伽砖、轮胎、梯子等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有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双手拍双球

活动目标:

1.学会各种方向的单手拍球;

2.学会2种拍球花样技能:跪地单手拍球,双手拍双球;

3.乐意与老师用篮球做游戏,喜欢玩球。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乐高室

材料:乐高材料、积木

活动目标:

1.体验搭建活动的乐趣,培养对乐高活动的兴趣;

2.喜欢搭建积木,正确的使用各种乐高材料和积木。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排队不要推搡、拥挤和大喊大叫。

 

上午班——

2月19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 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池

游戏材料:瑜伽砖、轮胎、梯子等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有一定的规则意识。

3.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目测数群》

活动目标:

1.能目测5以内的数群;

2.尝试用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统计10以内的数量;

3.感知计数方法的多样性及趣味性。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进行比赛游戏,激发目测数群兴趣

1.教师出示《哪边多》,请幼儿用手臂表示方向,迅速反应出哪边物品比较多。

2.请速度比较快、准确性高的幼儿将自己的方法告诉大家。如:两边的外框一样大,这边看起来比较挤。

3.鼓励幼儿用独特的方式,最后大家一起总结出:用眼睛一看,不需要点数,就大概知道哪边更多。

(二)掌握目测数群的方法

1.引导幼儿观察《坐火车》第一幅图,教师:有一节车厢里的小动物数量与其他车厢不同,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告诉老师是哪一节。(请幼儿用目测数群的方法快速找出答案)

2.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有几只小动物,而有的小朋友要通过数一数的方法才知道每种动物的数量,其实当我们不必知道物体的准确数量时,可以用目测的方法看看它们大概是多少。

3.出示另一列火车图片,引导幼儿分组尝试点数和目测数群两种方法。

4.讨论:哪种方法更快一些?

5.教师小结:我们直接用眼看就报出一堆物品数量的方法叫目测,用目测的方法有时候会比一个一个点数更快一些。

(三)确数的目测练习

1.教师出示《糖葫芦迷宫》,请幼儿找一找1个糖葫芦的位置,2个糖葫芦的位置,3个、4个、5个糖葫芦的位置,感受同样数量糖葫芦的样子,进一步熟悉1~5个物体数点的排列,帮助幼儿提升目测能力。

2.教师提示:小朋友需要按照1-3-5的顺序走出迷宫,你能快速目测出他该走的路线吗?

(四)互动游戏:目测数群

1.教师播放音乐,幼儿闭上眼睛背对圆心围成圆圈。教师快速将幼儿熟悉的一些物品摆放在圆圈中间,当音乐停止时,幼儿面向圆心快速目测数群,并说出总数。

2.游戏可反复进行,每次游戏教师就询问幼儿是怎样快速知道总数的。

活动结束: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情况都可以用目测的方式帮助我们快速比较多少确定数量。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2月20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池

游戏材料:瑜伽砖、轮胎、梯子等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有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双手拍双球

活动目标:

1.学会各种方向的单手拍球;

2.学会2种拍球花样技能:跪地单手拍球,双手拍双球;

3.乐意与老师用篮球做游戏,喜欢玩球。

二、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建构区

材料:建构区材料、吸管。

活动目标:

1.体验搭建活动的乐趣,培养对建构活动的兴趣。

2.喜欢搭建积木,正确的使用各种建构材料和吸管。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排队不要推搡、拥挤和大喊大叫。

 

上午班——

2月21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池

游戏材料:瑜伽砖、轮胎、梯子等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有一定的规则意识。

3.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制作灯笼(手工)》

活动目标:

1.知道用矿泉水瓶可以做灯笼,用剪纸可以装饰灯笼;

2.掌握正确制作灯笼的方法,学会使用剪刀剪出自己想要的图案;

3.体验到制作灯笼的乐趣,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各色彩纸、美工剪刀、制作好的矿泉水瓶半成品、

活动过程:

(一)灯笼实物导入教师提问,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给幼儿看教师制作好的灯笼,并出示灯笼图片,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们知道老师手里的是什么吗?当你家里过新年的时候 你家门口会挂着它吗?

(2)马上就过年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灯笼怎么制作的吧!

2.示范和讲解。

3.示范制作灯笼的内芯以及装饰、吊坠。

小结:对,还有灯笼的吊坠没有做,所以现在老师要用橡皮筋把筷子和瓶子结在一起,哒哒哒,灯笼就做出来了,你们觉得老师做的灯笼好看吗?那小朋友们知道怎么制作灯笼了吗,你们想自己动手试一试吗?

(二)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1.分发给每位幼儿教师制作好的剪到一半的半成品,幼儿沿着老师剪过的继续沿着线剪到瓶子底部。直到瓶子分为了若干等份,做灯笼的外壳。

2.分发给幼儿制作灯笼需要的材料,幼儿自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欣赏与评价,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灯笼。

(1)幼儿将自己的灯笼向其他小朋友展示,并且大胆的介绍自己的灯笼,老师对每位幼儿的作品给予表扬、鼓励。

活动延伸:

回家和爸爸妈妈按照老师教的方法一起制作灯笼,新年时拿出来介绍展示。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一课题:第一周(2025.2.14)

下一课题:第一周(2025.2.14)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