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敬亭苑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敬亭苑园区

课题:2025.9.15—2025.9.19 第三周

2025——2026学年度第学期

果果二班  陈俊

2025.9.15—2025.9.19 第三周

上午班—— 

9月15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型户外玩具2

游戏材料:户外大型玩具、建构材料、奶粉罐、爆米花桶等。

观察重点: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小朋友游戏的状态,他们是否敢于大胆尝试。

支持策略:

(1)在游戏开始之前想好搭建的构图。

(2)引导幼儿大胆创新,勇敢尝试。

(3)学会和小朋友分享与合作。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最好的面包店》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最好的面包”藏着“用心”与“分享”的秘密,认读“面包”“温暖”“分享”3个核心词汇。

2.能连贯讲述面包店的故事片段,尝试用“因为……所以……”表达对“最好面包”的理解,大胆参与角色对话表演。

3.感受故事传递的温暖情感,萌发“用心对待他人、乐于分享”的积极态度。

活动准备:

1.自制故事绘本PPT(含“小兔子面包店”“森林顾客”“彩虹面包”等画面);面包模型(原味、草莓味、巧克力味);角色头饰(小兔子、小松鼠、小熊、小刺猬);“温暖分享卡”(空白卡片,用于幼儿绘画表达)。

2.幼儿有过买面包、吃面包的经历,知道不同面包的外形和味道。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神秘的面包香

(1)播放轻柔的面包店背景音乐,出示面包模型,引导幼儿闻一闻、看一看:“闻到香香的味道了吗?这是森林里新开的面包店,店主是一只小兔子,它说自己做的是‘最好的面包’,大家想知道为什么吗?”

(2)出示故事绘本封面,带领幼儿认读“面包”一词,激发听故事的兴趣。

2.分段讲述:寻找“最好”的秘密(12分钟)

(1)讲述第一段(小兔子开店):

提问:“小兔子第一次做面包,只放了面粉和水,面包是什么味道?小松鼠吃了后说了什么?”(没味道,小松鼠摇摇头走了)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这次的面包不是‘最好的’?”

(3)讲述第二段(用心做面包):

展示PPT中“小兔子加草莓酱、巧克力豆”的画面,提问:“小兔子听了小松鼠的话,做了哪些改变?小熊吃了草莓面包后,表情是怎样的?”(开心、满足)

(4)带领幼儿认读“温暖”,提问:“为什么加了料的面包,让小熊觉得很温暖?”(小兔子用心做事)

(5)讲述第三段(分享的面包):

讲小刺猬没钱买面包,小兔子送它面包的情节,提问:“小兔子为什么要把面包送给小刺猬?小刺猬后来做了什么?”(小刺猬带了坚果感谢小兔子)

(6)认读“分享”,引导幼儿用“因为小兔子分享面包,所以……”造句,理解“分享让面包更特别”。

3.互动体验:角色与表达。

(1)角色对话表演:

分发角色头饰,邀请幼儿扮演小兔子、小松鼠、小熊,还原“买面包、尝面包”的对话场景,老师指导幼儿用自然的语气表达情绪(如小松鼠的“有点没味道”、小熊的“真好吃,谢谢你”)。

(2)“我的最好面包”表达:

发放“温暖分享卡”,请幼儿画一画“自己想做的最好面包”,并和同伴分享:“我做的面包里有______,因为我想送给______。”

4.总结延伸:传递温暖。

(1)和幼儿一起总结:“小兔子的面包为什么是‘最好的’?”(用心做、愿意分享)

(2)发起“温暖小任务”:“今天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分享一件小事(比如分零食、帮做家务),就像小兔子分享面包一样,明天来告诉老师吧!”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16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型户外玩具2

游戏材料:户外大型玩具、建构材料、奶粉罐、爆米花桶等。

观察重点: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小朋友游戏的状态,他们是否敢于大胆尝试。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圈圈跳》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四肢发展和平衡力。

2.培养幼儿互相配合、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

活动准备:

1.呼拉圈数个 、头饰数个、口哨1个、细绳子数条。

2.把呼拉圈用细绳子逐个固定绑好,剪掉尾线,以防绊倒幼儿,摆成几组。

活动过程:

1.示范

(1)老师示范跳圈圈,讲清楚两脚要跳起一定的高。

(2)让幼儿自由组合练习跳跃,互相纠正。有些幼儿动作能力比较差,老师在旁边耐心指导,让幼儿理解跳跃的动作,并慢慢体会,熟悉跳跃动作。

2.活动

(1)让幼儿组合成几个小组,选出队长,头戴不同头饰,让小队员跟在后面排好队,做好预备,等待老师吹口哨,开始不间断跳圈圈,看谁会按顺序排队,

看哪组跳得又好又快。重复跳跃几次,让幼儿熟悉游戏环节。

(2)把呼拉圈并成两排,让幼儿两个两个手拉起跳跃,看哪组配合得最好。

整个活动过程老师一边指导和鼓励,一边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表现得好的给予表扬,激发幼儿的识极主动性和竞争意识。

3.结束

(1)问幼儿玩得开心吗?让幼儿想想活动过程,要怎么做,才能跳得又好又快?(相互配合得好)

(2)让幼儿讨论跳圈圈还能怎么玩,让下次活动得以延伸。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科学区

材料:手电筒、投影仪等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

2.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和认识常见的科学现象和科学概念。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9月17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型户外玩具2

游戏材料:户外大型玩具、建构材料、奶粉罐、爆米花桶等。

观察重点: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小朋友游戏的状态,他们是否敢于大胆尝试。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律动)——《我是面包师》

活动目标:

1.了解面包师的制作面包的四个核心步骤:揉面、发酵、塑形、烘烤,能跟着音乐节奏辨别不同动作对应的工序。

2.能创编2-3个揉面、塑形的个性化动作,随音乐完整完成连贯律动,发展身体协调性与节奏感。

3.体验角色扮演的乐趣,感受“合作制作面包”的快乐,增强对劳动的热爱。

活动准备:

1.剪辑版律动音乐(分4段,对应4个工序,节奏由慢到快);面包师帽子、围裙(数量与幼儿人数一致);“面粉”(黄色纱巾替代)、“面团”(彩色软球)、“烤箱”(用呼啦圈搭建);面包成品图片(刺激视觉联想)。

2.幼儿通过前期活动了解面包制作流程,看过面包师工作的短视频。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变身面包师

(1)出示面包师帽子和围裙,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今天我们要变身森林面包店的小面包师,一起做香喷喷的面包!先穿上围裙、戴好帽子,跟我一起喊口号:‘我是面包师,干活顶呱呱!’”

(2)带领幼儿做简单热身:转动手腕(模拟揉面预备)、活动腰腹(为塑形做准备)、踏步走(调整状态),激活身体机能。

2.探索学习:面包师的“魔法动作”。

(1)分解学习4个核心工序动作:

①揉面:教师示范基础动作(双手掌心相对揉软球、双手交替按压纱巾),引导幼儿创编:“除了这样揉,还能怎么把面粉变成面团?”(如单手揉、双手绕圈揉)。

②发酵:双手抱胸慢慢起身(模拟面团变大),嘴里念“面团面团快快长”,动作缓慢轻柔,对应慢节奏音乐。

③塑形:拿起软球,示范捏成圆形(小餐包)、压成扁形(吐司),鼓励幼儿自由创作:“你想做什么形状的面包?用动作告诉大家!”(如捏出三角形、长条状)。

④烘烤:幼儿排队把“面团”(软球)放进“烤箱”(呼啦圈),双手做“发热”动作(手心相对上下晃动),嘴里发出“叮——”的声音(模拟烤箱提示音)。

(2)分段跟音乐练习:播放对应工序的音乐片段,逐段带领幼儿巩固动作,重点提醒“发酵慢、烘烤快”的节奏差异。

3.完整表演:面包交响曲。

(1)第一次完整律动:幼儿戴好装备,手持“面团”,随完整音乐连贯做动作,教师在旁提示工序转换(如“面团要发酵啦”“快把面包放进烤箱”)。

(2)第二次合作律动:将幼儿分成4组,每组负责一个工序,音乐切换时依次接力:揉面组完成后,把“面团”传给发酵组,最后由烘烤组送入“烤箱”,体验合作乐趣。

 

(3)展示成果:律动结束后,幼儿模仿“端面包”的动作,把“做好的面包”送给旁边的小伙伴,互相说:“请吃我做的面包!”

4.总结放松:面包派对。

(1)播放舒缓音乐,带领幼儿做放松动作:双手轻轻拍打身体(模拟拍掉面粉)、慢慢伸展手臂(放松肌肉),说:“今天的面包师工作结束啦,我们一起休息一下吧!”

(2)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做面包的4个步骤,还创编了自己的动作,都是最棒的小面包师!下次我们可以尝试做更复杂的‘花样面包’律动哦。”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18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前操场

游戏材料:梯架组合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乌龟爬》

活动目标:

1.运用幼儿园已有的大型运动器械,让幼儿探索爬的不同方法,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参加运动的兴趣。

3.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大型玩具场地,小兔、乌龟大头贴若干,奖励若干。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激发兴趣。

师:“我是乌龟妈妈,来,小乌龟,跟我一起去做早操。”

2.探索不同的爬行的方法。

(1)幼儿自由探索爬的不同方法。

师:“前面有个城堡,想不想去玩?那好,小乌龟爬的本领最大了,今天我们就在城堡里爬一爬,看,哪个小乌龟爬得方法又多又好。”

(2)集体练习

个别幼儿示范,全体练习。

(3)教师小结幼儿练习情况。

(4)再次练习。

那现在你们还想不想用各种爬的方法去城堡里再玩一玩呢?

3.游戏“龟兔赛跑”

(1)两人一组进行龟兔赛跑。

(2)统计比赛成绩。

4.放松运动,并且登上领奖台,分发奖励。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有间花店

材料:鲜花、皱纹纸、扭扭棒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花店角色游戏的兴趣,使其愿意主动参与游戏活动,感受游戏的乐趣;

2.帮助幼儿了解花店的基本布局和常见鲜花的种类,如玫瑰、百合、康乃馨等,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

3.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扮演花店老板和顾客的简单对话和动作,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模仿能力。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9月19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五、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前操场

游戏材料:梯架组合

观察重点:幼儿会运用多种搭建技能,探索纸杯和呼啦圈在游戏中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愿意尝试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游戏,能投人地参与游戏,享受游戏的乐趣。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游戏。

(3)能与同伴共同搭建统一主题的作品,能理解、欣赏他人的作品。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面粉的营养秘密》

活动目标:

1.知道面粉由小麦加工而成,了解面粉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能量小超人”和膳食纤维“肠道小助手”两大核心营养,能说出2-3种面粉制成的主食。

2.通过实验观察面粉遇水变化,能和同伴合作完成“面粉营养配对”游戏,提升观察与合作能力。

3.懂得不挑食、均衡吃面食的重要性,萌发珍惜粮食、健康饮食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小麦颗粒、磨好的面粉(干/湿各一份);透明杯子(装水)、搅拌棒;“营养小卡片”(碳水化合物→跑步能量、膳食纤维→肠道通畅);面食图片(馒头、面条、包子);“健康饮食小勋章”。

2.幼儿每天都吃面食,对“面粉能做主食”有基础认知。

活动过程:

1.趣味导入:小麦变面粉。

(1)出示小麦颗粒,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这是什么?它和我们吃的馒头有什么关系?”

(2)展示“小麦→磨粉→面粉”的图片流程,演示干面粉质感:“小麦磨碎后就变成了面粉,我们吃的很多主食,都是面粉变的魔术!”,引导幼儿说出馒头、面条等面食,激发探索兴趣。

3.探索发现:面粉的“营养小超人”。

(1)实验:面粉的能量来源:

①提问:“为什么我们早上吃了馒头,上午玩游戏就不觉得累?”,引出“碳水化合物”。

②做简单实验:往干面粉里加少量水搅拌,观察“面粉变成面团”的变化,讲解:“面粉里的碳水化合物,就像‘能量小超人’,吃进肚子里会变成力气,让我们跑跳更有力。”

(2)讨论:面粉的“肠道小助手”

①出示全麦面包和普通白面包图片,对比观察:“这两种面包里都有面粉,哪一种更能帮我们顺畅排便?”

②讲解“膳食纤维”:“带麦麸的全麦面粉里,藏着‘肠道小助手’膳食纤维,能帮我们清理肠道,让肚子更舒服。”

4.游戏巩固:营养配对大挑战(8分钟)

(1)开展“面粉营养配对”游戏:将幼儿分成3组,每组发放“面食图片”“营养小卡片”(能量小超人、肠道小助手)。

(2) 游戏规则:幼儿合作将“面食”与对应的“营养作用”配对(如馒头→能量小超人、全麦面包→肠道小助手),配对正确的小组获得“营养小达人”贴纸。

(3)游戏后总结:“不管是馒头还是全麦面包,都是面粉做的有营养的食物,我们要好好吃,不浪费。”

5.总结延伸:健康饮食小约定。

每天好好吃面食,不挑食;爱惜粮食,不掉饭粒;除了面食,也要吃蔬菜和肉,营养更全面。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