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芽芽三班 董梦琪
2024.1.08——2024.1.12 第十九周
上午班——
1月0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三、集中教育一
语言:小狗画画
活动目标:
1.学习方向词:上、下、里。
2.尝试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达。
3.体验游戏后成功喜悦的心情。
活动准备:
娃娃家的场景 、狗妈妈的头饰 、三只绒毛狗 、礼物。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我是狗妈妈,小朋友们好!欢迎小朋友到我家来做客。我带你们参观一下我的家。这是什么呀?介绍(摇篮、小床、桌子)。
二、学习方位词:上、下、里。
1.师:请小朋友找一个点坐下来。今天,家里来了那么多的客人,我的小狗们,快出来跟小朋友们打个招呼。狗宝宝,狗宝宝,我的小狗去哪里了呢?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看见我的小狗呀?
2.教师:我的小狗藏在哪里呢?小狗藏在床上。小狗藏在桌子下面。小狗藏在摇篮里。
3.学习(上、下、里)这三个方位词。
三、一起游戏。
1.师:小朋友想不想与狗宝宝做游戏?现在,小狗又要藏起来了,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数到三才能把眼睛睁开。请小朋友猜一下小狗藏在哪里?
(1)老师藏,请小朋友说一下小狗藏在哪里?
(2)请一个小朋友藏,然后问问他藏在哪里?
2.请一个小朋友藏,然后叫另一个小朋友去找,问问他在哪里找到的?
四、找礼物(讨论)。
1.师:小朋友帮妈妈找到了宝宝,妈妈好高兴,妈妈准备了好多的礼物,他们藏在不同的地方,每个小朋友只能找一样礼物,找到了以后回到自己的点点上,告诉你旁边的小朋友你是在哪里找到的?
2.师:你们拿到礼物高兴吗?小朋友,我们拿好了礼物回家吧。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 美工区 生活区 建构区 图书角(阅读室)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实验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图书角(阅读室)
活动目标:
1.养成自由读书的好习惯。
2.养成保护好读书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餐前准备,个人秀。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浪费。
下午班——
1月0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创新游戏:小青蛙跳荷叶
活动目标:
1.学习弹跳的方法,练习跳的动作。
2.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动作进行跳跃。
3.喜欢参与活动,能遵守游戏的规则。
活动准备:
呼啦圈、空旷场地、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教师编儿歌《小青蛙》“我是一只小青蛙,捉虫本领大,手儿伸一伸,腿儿蹬一蹬,蹲下找一找小虫,跳起来吃掉它!”(活动四肢,巩固向上跳的动作。)
二、进行游戏:请幼儿分成男孩和女孩
师:“青蛙哥哥和青蛙姐姐今天我们要到河对岸去捉害虫,看谁能从荷叶上跳到对岸。”
1.请孩子从起始线开始,从一个圈跳到其他圈里,一边跳一边说,“小青蛙,要回家,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回到家!”
2.引导幼儿互相学习小青蛙的跳跃动作,说说哪一只小青蛙跳的远,他是怎样跳的?(请幼儿个别示范)幼儿集体学习弹跳的动作,了解手臂和腿的动作要配合才能跳的远。
3.指导幼儿再次尝试运用手臂和腿的配合进行弹跳的动作,进行游戏《小青蛙跳荷叶》。
4.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改变增长圈和圈之间的距离。
三、放松活动
《小青蛙游泳》模仿小青蛙的动作进行腿部放松活动,(抖腿、捶腿),活动结束。
二、户外体育游戏
户外游戏一:勇敢的消防队员
活动目标:
1.练习走、跑、钻、跳等相结合的动作;
2.对幼儿进行保护动物,保护森林、保护环境教育;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轮胎、竹梯、钢圈、体操垫、橡皮筋、动物模具、红丝带。
活动过程:
一、角色分配:教师――"消防队长";幼儿――"消防员"
二、某消防训练基地,消防员正在进行训练,突然,接到火警119指挥中心命令,市郊森林发生大火,全体官兵赴失火现场进行灭火,抢救被大火围困的动物,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把火扑灭,救出了被围困的小动物。
三、规则:A、严格按照游戏路线进行游戏;B、注意安全。
户外游戏二:喂小鸭
活动目标:
1.掌握双脚向前行进跳、手脚着膝爬的动作。
2.遵守游戏规则,初步感受竞赛的乐趣。
活动准备:
场地。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一些动物模仿操,让幼儿的身体活动开。
2.游戏:快快来排队。
玩法:老师请幼儿四散去玩,听到信号后迅速站队。
二、活动展开
1.引导幼儿模仿小鸭,激发兴趣:
指导语:小朋友们,小鸭子是怎样游泳,怎样叫的,你能学一学吗?
池塘里也有一群小鸭子,嘎嘎的叫着,原来是肚子饿了,咱们去喂小鸭好吗?
2.介绍游戏规则,教师示范投掷动作:
场地中间的四个轮胎围成池塘,小朋友们在圆圈上边走边说儿歌:
“小鸭小鸭叫呷呷,
肚子饿了吃点啥?
送你一个大面包,
吃饱肚子别叫啦!”
说完转身用双手把“面包”投向“鸭子”。
教师示范投掷动作:单手拿沙包,用力向前投掷。
3.幼儿参与,游戏开始。
(1)游戏中强调规则:
必须在线上投“面包”。说完儿歌才可以投出沙包。
(2)可请投掷动作规范的幼儿示范。
(3)以小鸭的口吻表扬投中的小朋友,鼓励没投中的小朋友继续努力。
三、活动结束。
1.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伸展手臂,放松腿部肌肉等,
2.表扬遵守规则、活动积极的幼儿,鼓励稍差幼儿。活动结束。
三、自主游戏
上午班——
1月1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三、集中教育一
艺术(音乐):放鞭炮(唱歌)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乐曲,听辩敲锣、打鼓、放鞭炮的音乐。
2.引导幼儿学习模仿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动作,初步跟上音乐节拍。
3.复习游戏“找朋友”,鼓励幼儿人人参与游戏,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片敲锣打鼓放鞭炮、大公鸡;
2.电视机、录音机、磁带各一;
3.实物锣、鼓。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律动:高人走、矮人走。师生一起跟随音乐的高低变化模仿高人、矮人走,自由进入活动室。
师:老师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大家跟随音乐学高人走矮人走到座位上,听一听什么地方是高人走、什么地方是矮人走的音乐?
二、复习歌曲:大公鸡。
1.请幼儿在音乐伴奏下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两遍,并提醒幼儿唱出大公鸡洗澡时的高兴心情。
师:看,电视里来了谁?对,是大公鸡,谁知道大公鸡用什么洗澡?让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告诉大家。
2.师小结:天气虽然很冷,但我们小朋友也要象大公鸡一样,要经常洗澡,做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孩子。
三、学习律动《敲锣打鼓放鞭炮》
1.看一看,想一想。
(1)逐一出示小朋友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电视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看她手里拿的什么?
(2)师:锣、鼓敲了以后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谁愿意来试一试,大家仔细听,会发出什么声音?
(3)集体徒手模仿动作。
2.听一听,做一做。
(1)欣赏音乐敲锣打鼓放鞭炮。
幼儿自由讨论后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听辩慢慢的敲锣、快快的打鼓、“嘭”、“啪”放鞭炮的音乐。(二遍)
师: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大家仔细听,哪里是敲锣的音乐,哪里是打鼓的音乐,放鞭炮的音乐你听出来在什么地方了吗?
(2)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模仿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动作。
四、活动结束。
1.复习游戏《找朋友》。鼓励幼儿能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游戏,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师:敲锣打鼓放鞭炮真呀真开心,让我们把电视机关掉,来跳个舞吧,赵老师知道我们小朋友来到北珊湾幼儿园,来到小三班,认识了好多新好朋友,想不想找你的朋友一起做游戏、跳舞?好,下面让我们跟着音乐去找你的朋友跳起来吧。
2.随此音乐边拍手边出活动室。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甜品屋 娃娃家 温馨小屋 汽车总动员
(二)材料调整:及时检查各区材料,如有损坏及时修补或更换,以免发生危险。
活动目标:
1.养成爱护玩具的好习惯。
2.养成结束游戏后及时放回原位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餐前准备,个人秀。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浪费。
下午班——
1月1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三、室内游戏
科学游戏:有趣的声音
活动目标:
1.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2.能通过摇瓶子,发现声音的不同。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生活中的声音相关图片、生活中的声音相关音频。
2.材料准备:小瓶人手一个、黄豆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引导幼儿辨别生活中的声音。
1.今天我们来比比,谁的耳朵最灵敏,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2.你觉得是谁在笑呢?
二、听一听,引导幼儿继续辨别生活中的声音。
1.天亮了,妈妈请来一个小动物叫醒宝宝,你听听是谁来帮助妈妈叫醒宝宝?
三、出示空瓶子,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让空瓶子发出声音
1.出示空瓶,引导幼儿探索让空瓶发声的方法。
(1)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空瓶子)听听这个瓶子有声音吗?有什么办法能让瓶子发出声音呢?
小结:原来瓶子碰到某个地方就能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并请幼儿集体装黄豆。
3.引导幼儿用装黄豆的瓶子模仿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1)小鼓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大鼓的呢?
(2)用瓶子怎样才能发出这两种声音呢?
四、教师总结。
1.刚才我们听了各种生活中的声音,也动手让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原来我们的耳朵能听到这么多好听的声音。但是有些声音,我们的耳朵并不喜欢,比如很大声的噪音。所以小朋友不要大声喊叫,保护好耳朵,这样我们的耳朵就可以听到各种好听有趣的声音了。
二、户外体育游戏
户外游戏一:走脚印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平衡能力,体验游戏的乐趣。
2.培养参加体育游戏的兴趣,感受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3.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用泡沫块或硬纸板剪成20厘米长,10厘米宽的大脚印多个,涂上好看的颜色。
2.一封信,并布置一个小白兔的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你们瞧,老师这里有封信呢,我看看,是寄给谁的?(师念信)诶?是寄给谁的啊?谁寄来的?
2.看看信的内容。
师念信后,提问:小朋友,小白兔想请我们去她家干吗呀?为什么要请我们过去?(因为小白兔今天过生日)
二、游戏:走脚印。
1.师:瞧,那里就是小白兔的家了,可是这里有一条河呢,我们怎么过去呢?(幼儿自己想办法。)
2.师示范走脚印。(引导幼儿慢慢的走过河中间的石子路。并提出要求:能一个一个踩过去。)
3.请一个幼儿先示范,然后一个接着一个排着队一起走到河对面。
4.跟小白兔一起过生日,唱生日歌。
5.回家按原路返回。
三、游戏结束。
1.教师带幼儿作简单模仿动作,轻轻放松整理。
2.幼儿一起唱找朋友儿歌回教室。
户外游戏二:小老鼠
活动目标:
1.能钻过60-70厘米高的障碍物,并乐意钻来钻去。
2.能听指令做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60-70厘米高的`拱形门,沙包若干,猫头饰一个。
2.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小老鼠钻洞”。
1.幼儿扮小老鼠,教师扮鼠妈妈带领“小老鼠”练习钻圈的动作。
2.幼儿展示自己钻圈的方法。
3.教师小结钻的动作要领:双膝弯弯,腰弯弯,低着头儿钻钻钻。
4.引导幼儿去钻多个:洞“,反复练习钻的动作技巧。
二、游戏“猫和老鼠”。
1.将钻圈围成一个大圆圈,“小老鼠”站在圈里,圈外放若干“粮食”(沙包),教师扮猫,在圈外做睡觉动作。
2.游戏开始,“小老鼠”钻圈出来搬粮食(一次只能搬一袋),再钻圈回到大圈内。提醒幼儿动作要轻,不要惊动“大花猫”。“大花猫”“喵喵喵”,站起来抓“小老鼠”,“小老鼠”要赶紧钻回到大圈里。
3.放松游戏“小老鼠吹气球”。
4.教师和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说儿歌:“小老鼠,吹气球,吹了一个大气球,呼呼呼,呼呼呼,嘭——”所有幼儿松开手。
三、自主游戏
上午班——
1月12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三、集中教育一
健康:鞋子找朋友
活动目标:
1.通过儿歌认识鞋有正反。
2.学会区分鞋子正反的方法。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拟人化鞋样(高兴和生气的表情)、剪好的大、小脚印及大小鞋样。
2.配乐儿歌《小鞋朋友》。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认识鞋的正反
1.出示拟人化鞋样并提问:“两双鞋有什么不一样?”(一双高兴一双不高兴)
2.为什么一双高兴,一双不高兴呢?
二、欣赏儿歌。
1.启发幼儿发现一双鞋穿对了,小鞋高兴;一双鞋穿反了,小鞋不高兴。
2.我们听听小鞋是怎么说的?(听配乐儿歌)
3.启发幼儿明确判断小鞋穿的对不对的办法是看看两只小鞋是点头还是歪头。
三、动脑筋。
1.教师:还有什么办法来区分鞋子是否穿反?
四、游戏:小脚找朋友。
1.幼儿自选脚印和鞋样进行操作,教师适时进行引导,用儿歌中的关键话语“噘嘴歪头”、“点头拉手”来帮助幼儿学会分辨鞋样的正确摆放方法。
2.游戏:找鞋穿鞋
(1)幼儿脱下自己的鞋,用手捂住眼睛,老师将鞋打乱。
(2)请小朋友快快把自己的鞋宝宝找出来,然后摆成两个好朋友
(3) 边念儿歌边自己穿鞋。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温馨小屋 建构区 美工区 科学区 音乐区
(二)材料调整:及时检查各区材料,如有损坏及时修补或更换,以免发生危险。
活动目标:
1.养成爱护玩具的好习惯。
2.养成结束游戏后及时放回原位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餐前准备,个人秀。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