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芽芽三班 汪紫璇
2024.1.2——2024.1.5 第十八周
上午班——
1月2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三、集中教育一
社会:新年到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儿歌,了解过年有放鞭炮、吃饺子、穿新衣等习俗。
2.鼓励幼儿大胆地在同伴前讲述自己对过年的认识,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3.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手工制作的鞭炮、用橡皮泥制作的饺子、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鞭炮和饺子
1.提问:小朋友,你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鞭炮和饺子)提问:“那我们都会在什么时候要吃饺子、放鞭炮呀?”新的一年到来了,人们都会很高兴的用各种方式来迎接。课件出示(过年时欢庆的图片)。 二、让幼儿了解过年的习俗,体会节日的快乐
1.提问:小朋友,再过几天就是新年了,谁能说一说你在过年的时侯,会吃到那些好吃的?玩那些好玩的?还会收到什么礼物呀?
三、学习儿歌
1.教师先朗诵一遍儿歌,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都有谁?他们都在做什么?
2.幼儿带着问题听第二遍儿歌,之后回答问题,并逐步学念儿歌。
四、送礼物
1.画鞭炮:让幼儿学习用短线表现一串串的鞭炮,送给爸爸妈妈。
2.课件出示放烟花的影片
3.小朋友,我们自己不能燃放鞭炮和烟花
4.在过年的时候我们除了要吃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收礼物之外,还会贴对联、放烟花,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烟花
5.讲解过年时应注意的安全,而且别人放的时候自己要离远一点,否则是很容易伤到自己的。
五、活动结束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 建构区 益智区 美工区 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实验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生活区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餐前准备,个人秀。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浪费。
上午班——
1月3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三、集中教育活动
科学:落下来
活动目标:
1. 观察、比较物体下落时的现象,对物体的下落现象感兴趣。
2. 能用记录的方式和语言来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活动准备:
1.第一次操作所需的材料:纸杯、纸盘、泡沫积木、树叶、羽毛、软球、丝巾、绳子、手帕、废弃的饮料瓶、三毛球等,数量之和多于幼儿人数。
2.第二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上,每人增加一份记录纸和笔。
3.第三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样大小、颜色的手工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观察一种物体的'下落现象并清楚表达
1. 提出任务。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没那么简单考考你”的挑战游戏。“没那么简单考考你”是什么意思呢?(看上去很简单,其实不简单。)
师:我们知道在地球上所有的物品往上一抛,都会——(幼儿补充:落下来。)这个问题真的很简单!但是你是否注意到,每种东西落下来是什么样子的呢?又能否用清楚流畅的语言来表达呢?这可有点不简单了。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品落下来的样子,等一会儿要请你表达。
2. 教师操作,逐一让物体下落。
3. 交流与总结。
(1)幼儿交流。
(2)教师总结:大家通过仔细观察,把“落下来”这件事情表达得很清楚。有的注意到了落下来的声音,有的观察到了落下来的样子,有的发现了落下来的速度。很棒! (开门见山地让幼儿带着任务观察物品落下来的现象,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经验准备。)
二、观察、比较两种物体下落现象的不同,用记录方式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1.提出任务。
师:我们今天的挑战是“没那么简单考考你”,下面请选择两样物体,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用动作解释“同一高度,同时落下”),观察它们的不同,并记录下来。
2.教师在幼儿操作时的指导要点如下:
(1)注意了解幼儿是否遵守“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的规则。
(2)当幼儿有了自己的发现时提醒他们记录下来。
(3)当幼儿记录有困难时,可以让他们观察同伴记录,提醒他们用符号进行记录。
2.交流与总结。
三、探索让同样的纸出现不同的下落速度
观察不同纸落下来的速度
四、结束活动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甜品屋 娃娃家 温馨小屋 汽车总动员
(二)材料调整:
(三)重点指导区域:温馨小屋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餐前准备,个人秀。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浪费。
3.餐后散步,排队不拥挤。
下午班——
1月4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音乐游戏:大雨小雨
活动目标:
1.知道下大雨的声音和下小雨的声音不一样。
2.能随音乐用乐器有节奏地表现出大雨和小雨。
3.愿意和同伴分享,学会合作。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 播放视频《下雨》,引导幼儿谈论小雨和大雨。
1.你见过下小雨的样子吗?下大雨呢?
二、播放歌曲音频及伴奏《大雨小雨》,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并哼唱。
1.播放歌曲音频及图片《大雨小雨》,请幼儿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1)大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哗啦啦)
(2)小雨的声音又是怎样的?(滴答滴答)
2.播放歌曲音频及伴奏《大雨小雨》,出示图片“大雨小雨”,引导幼儿跟着伴奏哼唱歌曲,用声音的力度突出大雨、小雨的变化。
三、 播放歌曲伴奏《大雨小雨》,发放材料“铃鼓”、“碰铃”,请幼儿尝试跟随歌曲伴奏演奏,有节奏的表现出下大雨和下小雨。
1.引导幼儿自由演奏。
(1)怎样演奏铃鼓才能让它发出的声音像下大雨呢?
(2)演奏碰铃才能让它发出的声音像下小雨呢?
小结:在“哗啦哗啦”处,把铃鼓不停地摇动起来,这样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大雨的声音。在“滴答滴答”处轻轻敲击碰铃,就能发出像下小雨的声音。
2.播放歌曲伴奏《大雨小雨》,鼓励幼儿一边演唱歌曲,一边用乐器演奏。
3.幼儿分组演奏,引导幼儿准确地演奏自己的角色“大雨”和“小雨”。
二、户外体育游戏
户外游戏一:找朋友
活动目标:
1.通过跑、跳、钻、爬障碍物,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
2.培养参加体育游戏的兴趣,感受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3.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平坦场地、彩绳2根,头饰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扮妈妈,幼儿扮小鸡、小鸭,随音乐作游戏,边唱“小鸡小鸭”歌曲边做动作。
2.教师在场地中间,幼儿围在四周,以游戏口吻边示范动作边介绍游戏的方法:“小鸡小鸭是好朋友,早晨都住在自己家里,听到妈妈的喊声,马上钻出自己的家,来到草地上,找好朋友做游戏。师 :幼儿从家里钻爬出来的时候,一定要低头,不要碰到家门,钻、爬不要拥挤,要注意安全看谁是个乖宝宝”。
3.教师请幼儿分别回到自己的家中蹲下准备,听到指令后从家里钻出来,到草地中间跟随录音做游戏。
4.教师观察幼儿钻爬的动作,音乐游戏后进行简单的评价,请动作协调的幼儿示范,指导低头弯腰的动作 .
5.鼓励幼儿游戏中大胆与同伴共同愉快地游戏。
游戏结束:
1.教师带幼儿作简单模仿动作,轻轻放松整理。
2.幼儿一起唱找朋友儿歌回教室。
户外游戏二:网鱼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
2.学会躲闪,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音乐
活动过程:
1.将全班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幼儿做小鱼,一部分幼儿作渔网。做渔网的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做鱼饵的幼儿站在圆圈中间。
游戏开始: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游戏,当念道渔网来了捕小鱼时,扮作鱼儿
(1)即小朋友在画定的池塘范围内跑。
(2)当说到最后一句“快快游”的时候,才能跑。
(3)跑要注意安全。
2.教师示范动作。
教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小鱼小鱼水里游,游来游去点点头,渔网来了捕小鱼,小鱼小鱼快快游。幼儿边说儿歌边跟着老师做动作。)
3.被捉到的幼儿不能再参加游戏,直到把鱼儿都捉完。第二次游戏让幼儿换角色,游戏继续,教师根据幼儿掌握游戏的情况,适当增加游戏难度。
三、自主游戏
活动目标:
做好游戏观察、加强教师对游戏的指导,了解幼儿的游戏语言、态度、情感及角色间的交往,分析幼儿游戏的水平,适时地给予帮助。
活动准备:积木、纸盒、奶粉罐。
活动过程:
可以一名幼儿独自搭建,也可以多名幼儿合作完成搭建,能根据意愿或命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建构。(详见自主游戏观察记录表)
(二)游戏材料整理
上午班——
1月5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三、集中教育活动
艺术(美术):小花被(绘画)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三角形的纸整齐的折叠出“小花被”。
2.能在纸偶上画出简单的五官。
活动准备:
1.课件《我的小花被》。
2.已制作好的小花被和娃娃示范画一套。幼儿每人2-3张三角形纸,彩色笔若干。
3.幼儿人手一个能放入“小花被”的纸偶(小孩形状的纸人,头部
留白,供幼儿画五官),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睡觉的娃娃
1.教师点击【睡觉的娃娃】,演示娃娃在小花被里睡觉的动画。
2.教师:瞧一瞧,娃娃谁在什么样的小被子里?睡着的娃娃什么样?(两手放在身体两边,两腿伸直,眼睛、嘴巴是闭着的,脸上甜甜地笑着,睡在小花被里)
3.教师出示示范画(小花被里放着小纸偶)。
教师:老师在娃娃睡着时给他画了一张画,你们看看像不像?(启发幼儿观察人物的主要特征,引发幼儿制作小花被的兴趣)
二、学一学:我做小花被
1.播放视频,观看用三角形纸制作“小花被”的过程。
2.教师再次分步骤展示制作过程。
三、添花:我睡在小花被里
1.教师将小纸偶分发给幼儿,请幼儿为小纸偶添画上简单的眼睛、鼻子、嘴巴等。画的要像自己。(可请幼儿一边观察镜子一边画)
2.画好后将小纸偶放入“小花被”。
四、区角游戏
开放区域:
温馨小屋 益智区 建构区 美工区 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餐前准备,个人秀。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浪费。
3.餐后散步,排队不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