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8-2024.4.12 第七周
下午班
4月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做好晨间接待工作。
2.生活活动
3.自主游戏讨论,制定计划
二、户外自主游戏
三、早操/升旗仪式
1.幼儿听音乐进行自主早操
2.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四、自主游戏评价
下午活动
一、户外体育游戏
一、体育游戏
(一)老鼠钻洞
活动目标
1.能钻过50-60厘米高的障碍物,并乐意钻来钻去。
2.能听指令做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小老鼠、小猫头饰,钻圈若干,四只篮子,沙包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教师扮鼠妈妈,幼儿扮老鼠。师:“今天鼠妈妈带领鼠宝宝去森林探险咯,大家想去吗?可是探险必须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现在让我们一起锻炼一下我们的身体吧。”
热身活动。
师:“好了,老鼠宝宝锻炼完毕,我们浑身充满能量了,向我们的森林探险,出发!”
二、森林探险之“小老鼠钻洞”
(一)认识钻圈,幼儿展示自己的钻圈动作。
师:“咦,这是什么?它是用来干嘛的?”幼:“钻圈,是用来钻的。”师:“这个是我们的老鼠洞,鼠宝宝会钻吗?下面我请几个鼠宝宝来钻一下。”
(二)教师小结钻圈要领:双膝玩玩,腰弯弯,低着头儿钻钻钻。
师:“刚才鼠宝宝们钻的特别好,但是某某老鼠是爬过去的,没有钻,大家注意,钻的时候一定要双膝玩玩,腰弯弯,低着头儿钻钻钻。现在我们请某某小老鼠钻一下,我们一起学一下。”
幼儿再次自由钻洞。
(三)引导幼儿去钻多个“洞”,反复练习钻的动作技巧。
师:“鼠宝宝不要只钻自己的洞哦,我们可以钻到别人家里去串门哦。”
教师小结。
三、森林探险之“猫和老鼠”。
(一)将钻圈围成一个大圆圈,“小老鼠”站在圈里,圈外放若干“粮食”(沙包),另一教师扮猫,在圈外做睡觉动作。
(二)游戏开始,“小老鼠”钻圈出来搬粮食(一次只能搬一袋),再钻圈回到大圈内。提醒幼儿动作要轻,不要惊动“大花猫”。“大花猫”醒来“喵喵喵”,站起来抓“小老鼠”,“小老鼠”要赶紧钻回到大圈里。
(三)教师小结,幼儿再次游戏。
四、放松活动
(二)小鸭邮递员
活动目标:
1.练习骑小车,锻炼手、脚动作的协调性及反应的敏捷性。
2.巩固对邮递员的认识及对9以内加减的理解与运算。
3.培养勇敢、仔细、不怕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
场地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做模仿动作,做好活动前准备。
二、请幼儿观察场地上的图形,介绍游戏的玩法:幼儿做邮递员,从邮筒里取一封信,观察算式,进行口算,然后骑上小车,送到对面相同形状、相应得数的大图形场地,并且把信放在小篮子里。
三、玩小小邮递员的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每人每次送一封信,看清楚是什么图形的信,想清楚得数是几,别送错地方。骑小车的时候注意安全,不碰撞别人。
2.游戏:一半幼儿先做邮递员去送信,另一半幼儿在场地另一端检查送信是否送对,然后交换进行游戏。根据幼儿游戏的情况,游戏可反复进行。
二、室内游戏
益智游戏:有趣的迷宫
活动目标:
1.感知迷宫,了解迷宫所含的基本秘密。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体验迷宫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自制迷宫图3副。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小朋友,你们玩过"走迷宫"的游戏吗?
2.迷宫图上会有哪些标志呢?
二、分析迷宫图:
(一)出示迷宫图一,初步感知迷宫。
1.从这张迷宫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代表什么?×代表什么?
2.谁愿意上来走一走?
(二)出示迷宫图二,剖析迷宫图的秘密。
1.从这张迷宫图上你看到了?知道了什么?
2.这两张迷宫图藏着一个共同的秘密,都有什么?
3.谁愿意大胆尝试帮小猪来搭桥?
(三)出示自制迷宫半成品图,学习摆迷宫阵。
1.走迷宫看来难不到你们,那你们玩过摆迷宫阵的游戏吗?
2.今天我们来一起布迷宫阵,怎么摆放才能使迷宫阵觉得有难度、更好玩?
3.师生共同摆迷宫阵:第一步:放石头第二步:鳄鱼第三步……
三、幼儿操作
1.幼儿第一次布迷宫阵,教师巡回指导,并用相机拍下幼儿摆的迷宫阵。
2.教师有针对性的多媒体展用示幼儿摆的迷宫阵,请幼儿说一说这幅迷宫图摆的好吗?好在哪里?不好,不好在哪里?
3.幼儿再次布迷宫阵,请旁边的小朋友来走迷宫阵。
三、幼儿离园
1.整理幼儿衣服和物品,有序排队。
2.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4月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做接待工作。
2.生活活动
3.自主游戏讨论,制定计划
二、户外自主游戏
(一)自主游戏
活动目标:
能运用各种不同形状的积木及基本搭建技能(垒高、延长、围合、平铺、架空等)进行组合搭建。
活动准备:砖筑积木、安全帽
活动过程:
可以一名幼儿独自搭建,也可以多名幼儿合作完成搭建,能根据意愿或命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建构。
(详见自主游戏观察记录表)
(二)游戏材料整理
三、早操/升旗仪式
1.幼儿听音乐进行自主早操
2.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四、自主游戏评价
五、集中教育活动一
社会活动:《把非遗穿戴身上》
活动目标:
1.认识各民族服装,感受服饰的民族特点。
2.使幼儿了解几个重要民族的服饰,知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服饰。
活动准备:
各族服饰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小朋友,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 那,你们都知道哪几个民族?
2、 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代表性服饰,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一下几个民族的服饰(出示图片)
二、漂亮的民族服饰
学习用图案和花边绘画,装饰民族服饰。
1、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藏族服饰。藏族的衣服袖子很宽大,穿长靴。
接下来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蒙古族服饰——他的主要特点是身穿长袍,斜衣襟,头上扎着头巾或者戴着皮帽子,腰间束腰带,脚穿皮靴。最后我们来认识一下维吾尔族服饰——男子穿斜领无扣的长袍,腰系长方巾。女子多在宽袖连衣裙外套上对襟背心,小姑娘多梳几十条小辫子。
----我们汉族的衣服最最典型的衣服就是旗袍,很神圣的,女孩子穿上很漂亮。
2、刚才你们在欣赏民族服饰的时候,都看到了些什么不同的地方?逐一提问,引导幼儿发现图案装饰的主要地方。
小结:小朋友看得真仔细,这些美丽的民族服饰的图案主要装饰在衣服的袖口、领口、衣角。
3、 那袖子两边的图案是不是一样的?(是)这就叫对称。小朋友再仔细观察,除了袖子还有什么地方能表现对称美?(衣领、裤脚、纽扣)。
4、 衣服上的图案有什么颜色?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再看下一张图片。它怎样排列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原来这些民族服饰不仅有对称美,图案的排列也很有规律,就像我们数学里的排序。
5、欣赏二方连续图案,了解其规律。
三、欣赏作品
1、幼儿装饰图案,教师关注幼儿对二方连续图案的运用,鼓励幼儿装饰出不同的民族服饰。
2、幼儿作品展示。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览,请家长欣赏幼儿的民族服饰。
六、区角游戏:
海底捞 K F C 烧烤城 梦想大舞台
七、生活活动
1.餐前准备,个人秀。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浪费。
3.餐后散步,排队不拥挤。
下午班——
4月1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做好晨间接待工作。
2.生活活动
3.自主游戏讨论,制定计划
二、户外自主游戏
三、早操/升旗仪式
1.幼儿听音乐进行自主早操
2.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四、自主游戏评价
下午活动
一、户外体育游戏
一、体育游戏
(一)躲避炸弹
活动目标
1.练习肩上挥臂投准动作,知道侧身挥动手臂从肩上投准目标。
2.大胆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3.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
活动准备
沙包若干、椅子3把、三张怪兽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热身运动)
小小勇士,今天我们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在接受任务之前,让我们先来活动活动身体吧。准备好了吗?
二、基本部分。
1.练习肩上挥臂动作。
(1)小勇士们,想知道今天的任务是什么吗?告诉你们,我们的任务是打败怪兽,你们有信心吗?
(2)出示“炸弹”。看,这是我给你们准备的炸弹,谁来说说可以怎么用这些炸弹?
(3)教师小结:扔炸弹的时候要先侧身,然后挥动手臂从肩上把炸弹用力地扔向怪兽。看,我也来试一次。
2.幼儿分组练习肩上挥臂动作。
(1)在原地徒手练习。看清楚了吗?那我们一起在原地徒手练习一次。
(2)分组练习。看,我为大家准备了三组练习场地。你们可以自由选择一组来练习,现在就到训练场地上排好对去试一试吧。
(3)教师小结。
3.幼儿分层次练习肩上挥臂动作。
4.游戏“打怪兽”。
(1)幼儿“打怪兽”竞赛。
(2)奖励勇士奖章。
三、结束部分(放松运动)
(二)丢手绢
活动目标
1. 发展幼儿快速奔跑的基本动作。
2.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1.随音乐自选同伴玩民间体育游戏。
(1)5人合作玩游戏“吹泡泡”
(2)8人合作玩游戏“老鹰抓小鸡”
2.游戏“丢手绢”
(1)全体幼儿变成一个大泡泡
师:泡泡长得是什么样子的?
师:我们想个什么好办法,大家一起变成一个大泡泡?
“吹、吹、吹泡泡,吹了一个大泡泡。”(幼儿手拉手,边念儿歌,边围成一个大圆圈)
(2)教师介绍游戏名称及规则
师: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丢手绢”的游戏。一名幼儿拿手绢在圈外边跑边与众人一起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儿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行进中,悄悄将手绢丢于一人背后。如果此人发现应立即捡起手绢追逐丢手绢者。若追上,丢者需重丢;若追不上或丢者转一圈仍未被发现已将手绢丢下,则罚被丢者站在圈中唱一支歌或表演一个节目。然后,轮换再来。
3. 教师和幼儿随音乐进行放松活动。
三、幼儿离园
1.整理幼儿衣服和物品,有序排队。
2.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4月1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做好晨间接待工作。
2.生活活动
3.自主游戏讨论,制定计划
二、户外自主游戏
(一)自主游戏
活动目标:
能运用各种不同形状的积木及基本搭建技能(垒高、延长、围合、平铺、架空等)进行组合搭建。
活动准备:砖筑积木、安全帽
活动过程:
可以一名幼儿独自搭建,也可以多名幼儿合作完成搭建,能根据意愿或命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建构。
(详见自主游戏观察记录表)
(二)游戏材料整理
三、早操/升旗仪式
1.幼儿听音乐进行自主早操
2.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四、自主游戏评价
五、集中教育活动一
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
活动目标:
1. 体验色彩变化带来的乐趣。
2. 发现两种不同颜色混合后色彩会发生变化。
3. 能将三原色两两混合在一起,观察色彩的变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1.幼儿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2.幼儿会旋瓶盖。
课件准备:“可恶的黑黑怪”对话音频及图片;“色彩小精灵”对话音频及图片;“打败黑黑怪”对话音频及图片;“魔法水变色”操作动图。
材料准备:装有半瓶水且瓶盖内挤有红/黄/蓝色颜料的透明塑料瓶、挤有红/黄/蓝色颜料的瓶盖。
活动过程;
一、播放对话音频及图片“可恶的黑黑怪”、出示操作材料,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可恶的黑黑怪正在奇妙小镇到处搞破坏,把彩色的小镇都变成黑白的了,这可急坏了奇妙勇士。
——听说只有色彩小精灵能够打败黑黑怪,怎样才能找到它们呢?小朋友们别着急,老师这里有一瓶神奇的魔法水,可以召唤出色彩小精灵。我们一起来召唤小精灵打败黑黑怪吧!
二、组织幼儿摇晃瓶子,引导幼儿发现颜料投入水中水会变色。
(本环节提供操作动图,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
1.教师介绍操作要求。
——每位小朋友都有一瓶魔法水。现在我们一起用力地摇晃魔法水,召唤出色彩小精灵吧。
2.师幼共同摇晃瓶子。
3.带领幼儿观察瓶内水的变化,操作课件并小结。
——你们的魔法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看看召唤出了什么颜色的小精灵?
小结:有的小朋友的魔法水变成了红色,召唤出了红色小精灵;有的小朋友的魔法水变成了黄色,召唤出了黄色小精灵;还有的小朋友的魔法水变成了蓝色,召唤出了蓝色小精灵。
4.师幼互动,揭秘水变色的原因。
——为什么魔法水会变成不同的颜色呢?请小朋友们旋开瓶盖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瓶盖上有红色/黄色/蓝色的颜料)
小结:原来是瓶盖上的颜料让魔法水变成了红色、黄色和蓝色。
三、播放对话音频及图片“色彩小精灵”,鼓励幼儿将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色彩的变化。
(本环节提供操作动图,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
1.播放对话音频及图片,激发幼儿再次操作的兴趣。
——红、黄、蓝小精灵能不能打败黑黑怪呢?我们快一起去看看吧。
——糟糕,只有红、黄、蓝小精灵还无法打败黑黑怪,我们可以怎么帮助他们呢?(召唤出其他色彩小精灵)
2.发放操作材料,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另一些瓶盖。只要再找一种和魔法水颜色不一样的瓶盖摇晃,魔法水就能变出新的颜色,召唤出新的色彩小精灵。
——如果瓶子里的魔法水是红色/黄色/蓝色的,可以选择什么颜色的瓶盖呢?
——现在请小朋友们选择一种和你的魔法水颜色不一样的瓶盖,换上瓶盖并旋紧。用力地摇一摇,看看你的魔法水能不能变出新的颜色。
3.幼儿再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分享、交流,教师操作课件并小结。
——你们有变出新的颜色吗?
——还记得原来你的魔法水是什么颜色的吗?你选择了什么颜色的瓶盖?还有哪些小朋友变出的颜色和他一样?
——我们一起用这些新的颜色,召唤出新的色彩小精灵吧。
小结:刚刚有的小朋友用红色的魔法水加上黄色颜料变出了橙色,有的小朋友用红色魔法水加上蓝色颜料变出了紫色。黄色魔法水的小朋友有的加上了红色颜料,有的加上了蓝色颜料,也变出了新的颜色……原来只要把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就会变出新的颜色。
播放对话音频及图片“打败黑黑怪”,自然结束活动。
——现在我们召唤出了这么多色彩小精灵,一定可以打败黑黑怪!
——黑黑怪终于被打跑了!你们真是太棒了!
六、区角游戏:
语言区 科学区 建构区 益智区 生活区
七、生活活动
1.餐前准备,个人秀。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浪费。
3.餐后散步,排队不拥挤。
下午班——
4月12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做好晨间接待工作。
2.生活活动
3.自主游戏讨论,制定计划
二、户外自主游戏
三、早操/升旗仪式
1.幼儿听音乐进行自主早操
2.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四、自主游戏评价
下午活动
一、户外体育游戏
(一)蚂蚁搬粮食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练习手膝着地爬,发展动作的协调能力。
2.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体验友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沙包若干、篮子二个、长条拱门两个、大的硬垫子一张、软垫子四个、木桥两个。
活动过程:
(一)动物模仿操
1.教师扮蚂蚁妈妈,带领小蚂蚁入场。
2.教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锻炼身体吧!”听音乐做动物模仿操。(为爬的动作做一些准备)
(二)练习手膝着地爬
1.启发引导幼儿探索爬。教师:“宝宝们我们锻炼完身体,一起到草地上做游戏吧!”(音乐节奏稍快,幼儿自由玩,探索爬的方法,教师仔细观察)
2.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解决爬法。
(三)小蚂蚁运粮食
1.教师:“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得储存一些粮食过冬才行,妈妈今天带你们去找粮食,来跟妈妈来!”
2.幼儿自由的爬过“山洞”走过
“小桥”,来到空地。(有节奏的音乐,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爬的方法,即使指导纠正)教师:“这里又很多粮食,我们把他们运回家吧!”
3.幼儿手拿“粮食”跑回起点把“粮食” 放在筐内后继续爬过“山洞”走过 “小桥”去运粮食。
4.教师小结并纠正不正确的爬姿,并讲解一些爬的动作要领。
5.幼儿继续运粮食。
三、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这儿有这么多的粮食,我们去分一部分给别的小蚂蚁吧!
(二)小鱼快跑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进行表演。
3.乐意参加音乐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歌曲:《小鱼快跑》, 小鱼和渔夫手偶、鱼塘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提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一个好玩的地方。(出示池塘图片)师:这是什么地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我们把它叫做小鱼塘。
师:今天在鱼塘里发生了一件好玩的事情,我们看看怎么了。教师把渔夫抓鱼,小鱼快跑的音乐材料编成富有情景的故事,边讲述边用双手演示二:动声结合,边唱边玩。
(一)教师随音乐边唱边表演故事师:我的小鱼游来了,我的渔夫出现了,你们的呢?(和幼儿互动)那我的小鱼和我的渔夫又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情,我再来听一遍好不好。
音乐起,教师随音乐边唱边表演,教师要表现出渔夫第一次没抓到鱼时的失望表情和第二次抓到鱼时的高兴表情,特别是不同与的语气唉、耶表现突出
(二)教师随音乐带领幼儿一起边唱边表演故事师:我的小鱼都被渔夫抓去晒鱼干了,唉,我发现在其它地方也有五条小鱼,让老师看看这五条小鱼在哪里,而且是尾巴游得特别开心的(引导幼儿用手表演小鱼游),那渔夫在哪里,哦,藏起来了是吧,音乐起,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边唱边表演师:我有一个问题,这个渔夫抓第一条小鱼的时候抓了几次才把这个小鱼抓到的呀?
师:歌里面是怎么说的,渔夫第一次抓到小鱼没有,是怎么表示的,第二次呢?
师:哦,渔夫每抓一条小鱼都要抓两次,第一次没抓到渔夫叹气唉第二次抓到了渔夫很开心耶
(三)教师用手扮演小鱼,幼儿用手扮演渔夫随音乐边唱边表演故事师:那现在我要把你们变成渔夫,我的五条小鱼游过来了,你们的渔夫在哪里,藏好了吗?(引导幼儿表现出渔夫两次抓鱼的不同表情和语气)音乐起,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四)邀请部分幼儿和老师一起用身体随音乐边唱边表演故事师:渔夫唱到什么时候就会抓小鱼呀?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大池塘,里面需要5条小鱼来帮我游,我就是那个渔夫,谁愿意来当小鱼游呀?
(五)所有幼儿用身体随音乐边唱边表演故事师:除了我这里有个大池塘,你们看看那边还有三个小鱼塘,哦,我需要三个小渔夫,谁愿意来,其他的小朋友就做小鱼可以吗?每个池塘里几条小鱼呀?(5条)那现在你们自己选择你想去的池塘吧!
二、室内游戏
特色绘本活动:小猪变形记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中小猪通过模仿改变自己的多种尝试,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
2.发挥想象,大胆讲述小猪变形的有趣经历。
3.理解做自己,最幸福的道理。
活动准备:小猪变形记PPT
活动过程:
1.导入:
(1)出示封面,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小猪有翅膀;字变形了………)
(2)小猪装上翅膀、尾巴是想干什么呢?
(3)这几个变形的字你们认识吗?这是这本书的题目叫“小猪变形记”。
2.欣赏阅读故事
(1)引导幼儿观察:你们猜小猪在干什么?你猜它心里在想什么?请你学学小猪无聊的样子。
(2)小猪碰到了谁?长颈鹿在干什么?小猪心里会怎么想?
(3)小猪踩着高跷是要学谁啊?它为什么要学长颈鹿呢?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4)小猪现在像长颈鹿一样高了,心里很开心,它迫不及待地出门了,在路上它碰到了斑马。它会跟斑马说什么呢?斑马又会怎么说?
(5)小猪怎么了?你觉得小猪适合做长颈鹿吗?没关系,小猪又有了好主意。它回家拿了刷子和黑色、白色的颜料,它想干什么呢?
(6)小猪斑马又遇到了谁?大象在干什么呢?小猪会对大象说什么?大象会怎么回答它?又会做什么呢?
(7)大象说完,哗啦!就用水把小猪的斑马纹冲得一干二净,小猪很生气,可它又有了好主意,猜一猜这次它想变谁?为什么小猪会想变大象?
三、幼儿离园
1.整理幼儿衣服和物品,有序排队。
2.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